资源简介 《撒哈拉以南非洲》课时分层练(第2课时)【练基础】在“走进非洲”地理知识竞赛活动中,某同学抽取到如下图所示的题卡,请你作为场外援助,与他一起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序号分别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缓解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问题的最关键措施是 (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B.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C.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D.增加耕地面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比较单一。读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完成3、4题。3.关于该地区的经济,说法错误的是 ( )A.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B.形成“单一商品经济”C.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D.制造业发达,以加工制造业为主4.改变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国际贸易中不利地位的有效措施有 ( )①充分利用资源优势②寻求跨区域合作③禁止矿产开采和出口④加强区域内联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提能力】 一旅行者在非洲大陆旅行,下图是他从北向南的旅行途中所看到的景象。读图,完成5、6题。5.旅行者的旅行路线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 )A.①—② B.③—④C.⑤—⑥ D.⑦—⑧6.关于图中四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水土流失B.乙地草地退化C.丙地土地荒漠化D.丁地大气污染严重(2024·莆田期末)埃塞俄比亚被誉为“清凉王国”,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连接该国和吉布提的亚吉铁路由中国企业建设,是非洲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下图为埃塞俄比亚地形图,读图完成7~9题。7.埃塞俄比亚位于( )A.中纬度 B.北温带 C.南半球 D.东半球8.埃塞俄比亚成为“清凉王国”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9.亚吉铁路修建过程中需克服的困难有( )①地势起伏大 ②冰川广布 ③高寒缺氧 ④地壳运动活跃 ⑤地质条件复杂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④⑤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借助“一带一路”,我国积极推广中国经验,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材料一 埃塞俄比亚地处非洲东部,位于红海西南的东非高原上,是一个内陆国。该国周边热带沙漠广布,但有“清凉王国”的美誉,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者。材料二 2024年3月,亚吉铁路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迎来了开通运营6周年。亚吉铁路,是连接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以货运为主的电气化铁路,它的建成加快了两地的进出口贸易,目前该国已吸引全球60多个服装加工厂和纺织企业前来投资。材料三 图1为埃塞俄比亚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亚的斯亚贝巴气候资料图,图3为当地传统特色民居。(1)据图推测埃塞俄比亚的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征为 。(2)简述埃塞俄比亚具有“清凉王国”美誉的原因。草屋是埃塞俄比亚传统部落特色民居。在干燥的季节当地人采用竹子和芭蕉叶编织成篱笆,用竹竿架起,外面再覆盖一层防雨的竹叶,因外形像一头大象,又称为“象屋”(如图3所示)。(3)试分析象屋的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4)埃塞俄比亚水电的潜力非常大,约每年4.5万兆瓦。被称为“东非水塔”。简要分析埃塞俄比亚水电潜力大的原因。(5)亚吉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最大的自然障碍是( )。(选择填空)A.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B.经济落后,资金、设备不足C.生产与运营管理技术落后D.热带雨林区生态环境脆弱(6)请从交通、劳动力、政策等方面分析埃塞俄比亚吸引外企投资的优势条件。(7)简述亚吉铁路修建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至少两点) 1.C 2.A 本题组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地协调关系。第1题,依据所给题卡和已学知识分析可知,非洲地区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粮食产量不足,当地居民为了满足粮食供应,因此进行滥伐森林和滥垦草地活动,但也因此导致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进而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当地被迫再次进行毁林开荒,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故甲处应填写①,乙处填写③。第2题,依据所给题卡和已学知识分析可知,造成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当地的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粮食的产量增长,因此缓解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问题的最关键措施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不是最关键的措施;增加耕地面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会加剧人地关系矛盾,破坏生态环境。3.D 4.B 本题组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第3题,读图可得,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形成“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该地区制造业不发达,加工制造能力低下,大量进口工业产品。第4题,为加快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利用资源优势,努力改变依靠单一产品的局面,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寻求跨区域合作,加强区域内的联合;应当合理开采矿产和出口矿产,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5.B 6.B 本题组考查非洲的气候与环境问题。第5题,观察景观图可知,该旅行者自北向南依次经过了沙漠、草原和雨林,所以他经过的气候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①-②自北向南经过地中海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③-④自北向南经过热带沙漠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⑤-⑥自北向南经过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⑦-⑧自北向南经过热带沙漠气候区、高原山地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第6题,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沙漠广布,水土流失不是主要环境问题;乙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干燥,降水较少,所以主要的环境问题是草地退化;丙地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不会出现土地荒漠化;丁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大气污染严重不是主要环境问题。7.D 8.C 9.D 第7题,由图可知,埃塞俄比亚位于0°~30°的低纬度地区;地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第8题,结合所学知识,埃塞俄比亚成为“清凉王国”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因为埃塞俄比亚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上,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海拔高、气温低。第9题,结合所学知识,由中国企业承建的亚吉铁路,经过了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裂谷带,在建设过程中需克服的困难主要有地势起伏大、地壳运动活跃、地质条件复杂等。亚吉铁路主要位于热带地区,因此不需克服冰川广布、高寒缺氧的困难。10.【解析】本题考查塞埃俄比亚的地形、气候、特色民居、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况等知识。第(1)题,读埃塞俄比亚地形图可知,埃塞俄比亚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很多地区都是海拔2 000m以上,以高原、山地为主。第(2)题,读图可知,埃塞俄比亚属于热带,该地的气温特征是全年高温,但海拔高,由于地形因素影响,较同纬度地区更为凉爽,因此该国具有“清凉王国”美誉。第(3)题,根据材料分析,在干燥的季节当地人采用竹子和芭蕉叶编织成篱笆,用竹竿架起,外面再覆盖一层防雨的竹叶,象屋通常采用天然材料建造,如竹子、芭蕉叶、竹叶等,都是热带草原气候区常见的植物,有利于就地取材,且象屋既可遮阳避雨,又能通风散热,屋顶坡度较大利于雨季排水,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第(4)题,读图分析,埃塞俄比亚位于东非高原,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很多地区都在海拔2 000m以上,海拔高;河流众多;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河流落差大,有利于水电站的修建,开发水能资源。因此,埃塞俄比亚水电潜力大。第(5)题,亚吉铁路经过区域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经济落后、生产与运营管理技术落后属于社会经济条件;亚吉铁路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草原广布。第(6)题,读图分析,埃塞俄比亚与印度洋距离较近,对外交通便利;人口多,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棉花、皮毛等原料丰富;政策支持,有利于吸引外企投资。第(7)题,亚吉铁路修建,有利于促进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缩短货物的运输时间,促进资源开发与出口;促进人员、商品和物资运输的互联互通;带动区域经济繁荣;加强了两国的区域联系,带动铁路沿线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等。答案:(1)高原、山地 中间高,四周低(2)埃塞俄比亚纬度低,但地势高(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凉爽),所以具有“清凉王国”的美誉。(3)埃塞俄比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象屋采用天然材料建造,如竹子、芭蕉叶、竹叶等,有利于就地取材,且象屋既可遮阳避雨,又能通风散热,屋顶坡度较大利于雨季排水,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4)埃塞俄比亚位于东非高原,海拔高,河流众多;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地势坡度大,河流落差大,有利于水电站的修建。(5)A(6)对外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棉花、皮毛等原料丰富;政策支持等。(7)亚吉铁路的开通可以缩短货物的运输时间,促进资源开发与出口;促进人员、商品和物资运输的互联互通;带动区域经济繁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