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印度》课时分层练(第2课时)【练基础】印度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之一,水稻和小麦是其主要粮食作物。读图,完成1~3题。1.印度小麦种植区主要分布在 ( )A.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中上游地区B.恒河中下游平原和半岛沿海平原C.气温较低的平原地区D.年降水量多于1 000毫米的地区2.印度成为粮食出口大国的原因不包括 ( )A.适宜耕作的土地面积广B.用于酿酒和饲养动物的粮食少C.出口粮食换取大量外汇D.印度农业科技发达,粮食单产高3.印度农作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区域分布的主要依据是 ( )A.适应不同地区农民的种植习惯B.符合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习惯C.有利于实施机械化、专门化生产D.充分利用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2024·淮安期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软件设计等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化团队来完成。结合相关知识,完成4~6题。4.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是 ( )①人力资源丰富 ②劳动力成本较低③英语普及 ④自然资源丰富⑤信息技术发展较早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5.印度承接的服务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一半以上,其对印度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A.增加了就业机会B.使印度成为发达国家C.赚取了外汇D.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6.印度服务外包收入的最大来源国是 ( )A.日本 B.美国 C.中国 D.新加坡【提能力】洋葱是印度人的“国民食材”。雨季延长导致收成推迟和供应萎缩后,印度的洋葱大幅减产,导致价格暴涨。“洋葱危机”在印度近10年来发生了4次。读图,完成7~9题。7.印度人饮食钟情洋葱的原因,可能是 ( )①气候寒冷,洋葱可御寒保暖②气候炎热,洋葱可增味提神③受饮食习惯影响,民众喜食洋葱④洋葱易种植又高产,价格低廉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8.图中①②③④四箭头中,表示印度雨季的盛行风向是 ( )A.① B.② C.③ D.④9.“洋葱危机”在印度近10年来发生了4次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南季风不稳定 B.饮食习惯改变C.种植面积减少 D.市场需求减小 (2024·西安模拟)2024年2月11日,《印度快报》报道:以色列高塔半导体公司计划在印度建造一座价值80亿美元的芯片制造厂。读印度主要工业部门分布示意图,完成10、11题。10.读图可知,印度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 )A.工业分布比较均衡B.分布在内陆地区C.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D.接近原料产地11.印度吸引高塔半导体公司建厂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人力资源丰富B.语言优势,英语普及较早C.发达国家,资金实力雄厚D.人口大国,消费市场广阔12.【民以食为天】印度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供应国,直接或间接依赖农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群占印度14亿人口的近6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探究一 找位置(1)说出印度水稻和小麦集中分布的主要地形区。探究二 析环境印度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耕地面积位居亚洲第一。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但印度的粮食产量很不稳定。据印度气象部门称,2023年2月部分小麦产区最高气温连续几天突破39℃,比往年高出近10℃,持续的高温可能会对小麦产生不利影响。(2)简析印度成为农业大国的有利条件。(3)从气候角度分析印度粮食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探究三 谋发展为解决粮食问题,印度先后进行了两次“绿色革命”,利用生物技术的进步改良品种,推广高效无毒农药,完善水利灌溉系统,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运用等,不仅明显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4)简述印度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印度是南亚大国,人口大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日本是亚洲的发达国家,经济高度发达,但对外依赖十分严重。两国地理条件差异明显,又因发展而相互联系。材料二 据在日本举行的“印度汽车产业论坛”透露,2018年,日本国内生产汽车1 000万辆,海外生产汽车2 000万辆。印度依托稳定的经济增长形势和年轻人口较多的红利,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成长型汽车消费市场。材料三 相关地图。(1)读图1印度矿产和钢铁工业分布图、图2日本工业分布图,对比两国工业分布特点有何不同 简要说明两国应如何开展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2)读图3印度软件外包十大市场的分布比重,归纳印度软件外包业务的销售市场分布特点,并分析该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A 2.D 3.D 本题组考查印度的粮食生产。第1题,印度的小麦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中上游地区,这里地势相对较高,降水相对较少,适于小麦的生长。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平原地区和半岛沿岸,这里地势低平,降水较多,适于水稻的生长。第2题,印度农业科技不发达,其他3项是印度成为粮食出口大国的原因。第3题,地形和气候(降水)的差异造成了水稻和小麦分布的区域差异。4.B 5.B 6.B 本题组考查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第4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达,主要因为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语普及,而且信息技术发展较早。服务外包产业与自然资源丰富无关。第5题,服务外包产业对印度的有利影响有增加了就业机会,赚取了外汇,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印度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第6题,印度服务外包收入的最大来源国为美国。7.D 8.A 9.A 本题组考查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第7题,印度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洋葱易种植又高产,价格低廉,洋葱可增强食欲,另外受饮食习惯影响,民众喜食洋葱。第8题,印度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降水分旱雨两季。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降水稀少;6月至9月为雨季,来自海洋的①西南季风(或夏季风)带来大量雨水,图示①为印度雨季风向。第9题,由材料可知,印度洋葱产量大减是受到了旱涝灾害的影响,这主要是西南季风不稳定所导致的。10.D 11.C 本题组考查印度工业的知识。第10题,读图可知,印度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原材产地附近,如孟买附近种植棉花,是棉纺织工业;加尔各答附近种植黄麻,是麻纺织工业;工业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是软件中心,被称为印度的“硅谷”,但不是所有的工业中心都是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第11题,高塔半导体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吸引其建厂的优势包括人力资源丰富;语言优势,英语普及较早;人口大国,消费市场广阔;印度是发展中国家。12.【解析】本题考查印度水稻和小麦集中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印度成为农业大国的有利条件、印度粮食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节约粮食等知识点。第(1)题,根据图例和地形图可知,小麦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中上游平原,年降水量少于1 000毫米的地区,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平原及印度半岛的沿海平原,这些地方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较多,适宜水稻的生长。第(2)题,印度成为农业大国的有利条件有耕地面积广大;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利于农作物种植;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利于农业经营;利用生物技术的进步改良品种,完善水利灌溉系统,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运用,使印度成为世界重要的农业大国等。第(3)题,印度大部分地区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6—9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多,10月至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少。农作物易遭受水旱灾害,西南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或风力太弱,带来的雨水较少,易干旱,西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或风力太强,雨水就过多,易造成水灾,因此农作物产量不稳定。第(4)题,由探究三材料可知,印度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有改良品种,培育新品种;推广高效无毒农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答案:(1)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中上游平原;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平原及印度半岛的沿海平原。(2)耕地面积广大;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降水充沛,利于农作物种植;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利于农业经营等。(3)西南季风不稳定,导致水旱等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不稳定。(4)改良品种,培育新品种;推广高效无毒农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等。13.【解析】本题考查印度的工业特征。第(1)题,读图可知,印度工业靠近原料产地分布,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技术先进,矿产资源匮乏,印度经济落后,矿产资源丰富。两国合作时日本从印度进口煤、铁等矿产资源;印度从日本进口汽车等工业制成品。第(2)题,读图可知,印度软件外包业务的销售市场大多数是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答案:(1)印度工业靠近原料产地分布,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或沿海分布。日本从印度进口煤、铁等矿产资源;印度从日本进口汽车等工业产品。(没有具体列举资源和工业产品的实例也可以得分)(2)集中分布在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有利条件:本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