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七下7.1《自然环境》课时分层练(第2课时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版】七下7.1《自然环境》课时分层练(第2课时含答案)

资源简介

《自然环境》课时分层练(第2课时)
【练基础】
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完成1、2题。
1.关于亚洲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候类型单一
B.气候复杂多样
C.海洋性显著
D.温带季风气候分布最广
2.图中同纬度地区①和②,气候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经度位置
亚洲面积广大,气候复杂多样。读图,完成3、4题。
3.以下有关亚洲气候分布的说法,正确的为( )
A.亚洲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洲赤道附近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
C.亚洲北冰洋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D.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4.造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不包括 ( )
A.亚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
B.亚洲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
C.亚洲是跨纬度和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亚洲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
当地时间4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3年亚洲气候状况》称,受天气、气候和与水有关的灾害影响,亚洲仍然是世界上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洪水和风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读亚洲局部地区气候分布图(如图),完成5、6题。
5.亚洲多地易发旱涝灾害的重要原因是 ( )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C.季风气候显著 D.大江大河众多
6.甲地不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平坦 B.蒸发强烈
C.人口稀疏 D.降水较少
【提能力】
小欣在地理课堂上学习了亚洲后,根据亚洲地形河流分布图,绘制了一幅思维导图,但不小心污染了一块。读亚洲地形、河流分布图和思维导图,完成7~9题。
7.下列关于亚洲的自然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地势呈南北纵列分布
C.大江大河多注入大西洋
D.内陆地区面积广阔
8.思维导图中被污染的部分可能是 ( )
①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②东部多内流河
③径流量较大
④水文特征差异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有关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河流影响气候类型
B.气候影响河流流量
C.气候决定河流长度
D.地形决定降水多少
10.(2024·安康期末)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大洲的自然环境及其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结合亚洲水系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 大洲地势特征的归纳方法
(1)根据图1判断,亚洲的地势特征为 ,判断依据是 。
探究二 归纳大洲气候的特点及影响要素
(2)根据图2判断A,B,C三地的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体现出亚洲气候的特征是 ,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3)图2中C区域是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 。
探究三 大洲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4)图2中同纬度地区的E地气温比D地气温低,主要原因是E地 。
(5)小明做了一次模拟旅行:在夏季沿北回归线做一次横穿亚洲的旅行,感受到下面一些天气特征:a.天气很热,几乎天天下雨,空气又热又潮湿;b.气温比较高,降水也比较多,感觉不是很闷热,比较舒服。请你帮忙分析这两种气候特征分别所属的气候类型及其在图2中的相应位置。
①a 气候,对应图2中的 位置。②b 气候,对应图2中的 位置。
1.B 2.C 本题组考查亚洲的气候特点及影响气候的因素。第1题,读图分析,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亚洲气候大陆性明显,海洋性不强。第2题,读图可知,①是我国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②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形成高原高山气候。故影响同纬度地区①和②气候差异明显的因素是地形因素,跟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经度位置无关。
3.A 4.C 本题组考查亚洲气候的分布及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第3题,亚洲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赤道附近分布着热带雨林气候;亚洲北冰洋沿岸为寒带气候;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第4题。造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是亚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是世界东西距离与南北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5.C 6.D 本题组考查亚洲旱涝灾害的原因。第5题,亚洲多地易发旱涝灾害的重要原因是季风气候显著,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不稳定,因此多旱涝灾害;与地形地势、大江大河数量、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无关。第6题,甲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不易发生洪涝灾害;与地势、蒸发、人口分布情况无关。
7.D 8.D 9.B 本题组考查亚洲的地形、河流等的相关知识。第7题,据图可知,亚洲主要地形为高原、山地;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亚洲的大江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河流向南注入印度洋,向北注入北冰洋,向东注入太平洋,亚洲不濒临大西洋;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内陆地区面积广阔。第8题,据图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亚洲东部大多数河流为外流河,最终注入海洋;亚洲东部、南部季风气候显著,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较大,中部、西部河流径流量小;亚洲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气候复杂多样,导致不同分区河流水文特征差异大。第9题,河流流量大小、汛期长短、水位高低等水文特征主要受气候影响;气候类型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综合影响;河流的长度主要由流域面积的大小与地形决定;气候决定降水多少,地形影响降水的分布与多少,但不能决定降水的多少。
10.【解析】本题考查亚洲地形地势、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大洲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等知识点。第(1)题,由图可知,亚洲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入海洋,因此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第(2)题,由图可知,A为热带季风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为温带季风气候;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大洲,体现出亚洲气候的特征是季风气候显著,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雨热同期,水热充足。第(3)题,由图可知,C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第(4)题,由图可知,E为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同纬度地区的E地气温比D地气温低是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第(5)题,在夏季沿北回归线做一次横穿亚洲的旅行,夏季天气很热,几乎天天下雨,空气又热又潮湿描述的是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A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气温比较高,降水也比较多,感觉不是很闷热,比较舒服,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对应图中的B地。
答案:(1)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2)季风气候显著 雨热同期
(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海拔高、气温低
(5)热带季风 A 亚热带季风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