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我们都是中国公民 教案【人民版】《中华民族大家庭》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我们都是中国公民 教案【人民版】《中华民族大家庭》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民版《中华民族大家庭》
第4课 我们都是中国公民 教学设计
课题 我们都是中国公民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中华民族大家庭 年级 小学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为“我们热爱伟大祖国”,分3课时:我们都是中国公民、美丽河山我们的家、共同建设美好家园。3课时之间紧密相连,因为我们都是中国公民,是伟大祖国的一分子,祖国美丽的河山是我们的家,我们需要共同建设和爱护。本课为本单元第一课即“我们都是中国公民”,通过情景模拟探讨什么是“中国好公民”,然后分别从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四个方面展开讲解,结合人物故事和材料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讨论交流、探究分享、实践园地、开放空间几个版块,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探究思考,不仅使学生的知识和见识得到扩宽,同时情感得到升华,要在生活中做一个守法、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好公民,还要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不仅认识到宪法的重要性、威严性,同时知道用宪法保护自己的权利、履行义务。
学习目标 1.树立宪法意识和宪法的权威感,树立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用好公民的身份要求自己,做到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通过观看视频、阅读人物故事、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探究分享、交流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贴合学生生活及学习的活动,谈感受,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3知道“好公民”的概念和要求,即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重点 理解好公民的要求
难点 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意识,在生活中努力做一个好公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我和我的祖国跟着视频一起唱,体会这首歌饱含的情感。中国——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我们共同生活、成长的地方。热爱祖国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 跟唱,说一说这首歌饱含的情感。 感受歌曲中饱含的爱国情感。
讲授新课 情景模拟:在夏令营里,同学们正在开展主题交流活动,交流的话题是“我们都是中国公民”。教师提问:什么是“中国公民”?学生回答。知识点:《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教师提问:怎样做才是好公民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同学们说得都对。作为中国公民,我们必须正确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一、热爱祖国1.热爱祖国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看看我们的革命先辈是怎么做的?(1)1935年,革命先辈方志敏写下了《可爱的中国》。在文中,他满怀爱国主义激情,把中国比喻为“生育我们的母亲”。拓展延伸:《可爱的中国(节选)》“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于孩儿们的偎依。以言国土,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身体魁大、胸宽背阔的妇人。中国土地的生产力是无限的,地底蕴藏着未开发的宝藏也是无限的,又岂不象征着我们的母亲,保有着无穷的乳汁,无穷的力量,以养育她四万万的孩儿?我想世界上再没有比她养得更多的孩子的母亲吧。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这好像我们的母亲,她是一个天姿玉质的美人,她的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令人爱慕之美。中国海岸线之长而且弯曲,照现代艺术家说来,这象征我们母亲富有曲线美吧。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中国在战斗之中一旦得到了自由与解放,这种创造力,将会无限地发挥出来。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相信的,朋友!”《可爱的中国》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于1935年5月2日在狱中写下的一篇散文。作者在这篇散文中写的是他求学、被捕、囚禁中的一些见闻、一些事理、一些感悟,并对人生最后一段日子提出了假设。这篇散文主要体现方志敏两个方面的思想感情,首先是针对当时中国的国民党反动派认为中国的共产党人的革命"只顾到工农阶级利益,而忽视了民族利益"这一原则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加以回答,打破那些武断者诬蔑的谰言;其次是寄语后人:人一定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不要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2)1940年,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靠吃草根,树皮,棉絮战至最后一息,坚持与日寇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观看视频:宁死不屈的抗日将领杨靖宇将军谈谈你的感受。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感和英雄事迹为我们树立了一座 座丰碑。2.热爱祖国应该怎么做?热爱祖国就要忠于祖国,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热爱祖国就要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二、遵守宪法和法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法律就是最重要的规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为中国公民和社会成员,人人都要遵守宪法和法律。我们从小就要学法、 懂法,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教师提问:我们小学生也要遵纪守法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我们也是中国公民,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三、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是对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我们要讲文明、懂礼貌,从小养成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问题: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在生活中应该做到哪些?要爱护环境,不随地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自觉排队,不大声喧哗,不违反交通规则 …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做文明有礼的好公民。四、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试想:如果没有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会怎样?阅读材料:在我国西部边境的新疆乌恰县吉根乡,有一位柯尔克孜族护边员,名叫布茹玛汗·毛勒朵。她几十年如一日在这里守护边疆,并在巡逻路两侧的许多石头上刻下“中国”二字。她还把守卫这里的边防军人当作自己的儿女一样爱护。2019年,布茹玛汗·毛勒朵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提问:从布茹玛汗·毛勒朵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我们从小就要明白,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讨论交流:1.五星红旗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它的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2.查阅资料,了解教材P27这些图片背后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解读:第一张图片:图片中许多人穿着红色的衣服,整齐地站在雪地上,前面有一面飘扬的五星红旗。这可能是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的场景。 南极科考有着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气候变迁、地质构造等。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南极科考活动,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等多个科考站。科考队员们在极端寒冷、恶劣的环境下工作,进行各种科学研究,比如研究南极的冰川变化、生物多样性等。他们为我国的极地科学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二张图片:图片中两个人站在雪地上,展开了一面中国国旗。这或许是登山队员在高山之巅展示国旗的场景。以攀登珠穆朗玛峰为例,它是世界最高峰,攀登难度极大。无数登山爱好者和专业登山队员怀揣着挑战自我、探索自然的精神,向珠峰发起挑战。在攀登过程中,他们要克服严寒、缺氧、复杂地形等重重困难。当成功登顶并展示国旗时,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象征着人类挑战极限、勇于探索的精神。第三张图片:图片中几位穿着蓝色航天服的人在太空舱内,旁边有中国国旗。这是中国航天员在太空舱内的场景。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迅速,从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到航天员进入太空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和任务。航天员们经过严格的训练,在太空执行任务时面临着失重、辐射等诸多挑战。他们的工作对于我们了解宇宙、开展太空科学研究等有着重要意义,推动了我国航天科技的不断进步。3.说一说:当看到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升起五星红旗,当看到攀登者在珠穆朗玛峰展示五星红旗,当看到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向五星红旗敬礼……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4.说说你参加过的印象最深的一次升旗仪式。探究分享阅读教材P28材料,想一想:次仁曲珍老阿妈为什么要每天升国旗呢 老阿妈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写下来分享一下。(老阿妈每天升国旗,是为了表达她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感激之情。这是老阿妈在表达她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老阿妈对国旗的尊敬和爱护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的分享:老阿妈对国旗的爱实际上是对祖国、对党的爱,感谢祖国和中国共产党让她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用升国旗这样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我们也应该学习老阿妈的精神,热爱祖国。实践园地每年的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在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课外链接: 在第十一个宪法日和第七个宪法宣传周来临之际,为增强青少年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12月3日上午,明光市滨河实验学校开展了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活动,发放宪法书籍,为孩子们送上一份意义非凡的“法治礼物”。讲座中,老师以启发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走进宪法,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同学们热烈参与、积极讨论。围绕“什么是宪法”“宪法与我们的生活”“作为学生应该如何维护宪法”等话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设立宪法日的目的、主要内容等。同时,结合学习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加强与学生们的互动,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学生们讲解了宪法的基本知识,为学生们树立了基本的权利义务意识和学法用法意识。在讲述宪法的制定过程中,回顾了我国宪法的历史轨迹,突出展示了宪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增强了同学们对国家历史的自豪感和宪法权威性的认知。活动中还穿插了法律知识抢答环节,不仅活跃了氛围,也让同学更深刻了解到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法院工作人员还给抢答成功的学生颁发了奖品。讲座结束后,法院工作人员向同学们发放了宪法书籍,鼓励同学们在课后继续学习宪法,做一名宪法宣传员,把学到的宪法知识分享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身边的小伙伴,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遵守宪法。此次宪法日宣传活动,通过开展讲座与发放书籍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们对法治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决心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自觉遵纪守法,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牢固树立宪法权威,争做新时代的“宪法小卫士”。提问:你知道我国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吗 通过学校组织的国家宪法日活动,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我知道:设立国家宪法日对于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传递依宪治国理念以及增强宪法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学到:宪法的基本知识、深刻了解到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决心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自觉遵纪守法,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开放空间阅读教材P31材料。查阅资料,看看滩散村各族同胞是如何共同守卫祖国边疆的。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滩散村的各族同胞长年义务巡查界碑、擦洗界碑。同学们不仅自己爱碑、护碑,还向村民宣传护碑知识。我认识到界碑立在哪儿,国土就在哪儿,爱碑、护碑是热爱祖国、守护边疆的表现。)我得到的启示:各族人民要团结一致共同守护祖国的疆土和人民安全。热爱祖国,保卫祖国,人人有责。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阅读文段观看视频谈感受思考并回答问题思考回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查阅资料回答说一说说一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图文学生思考回答阅读教材P31材料、查阅资料,谈启示。 考查学生对公民的认识和理解。引出宪法中关于公民的概念考查学生对好公民的理解。通过阅读方志敏的文章,感受他身上的爱国主义激情和为国牺牲的精神。感受更深刻、更直观,情感升华。知道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从生活中小事做起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的感受结合生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和思考能力。拓展知识增强对宪法的认识、树立宪法的权威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 回答问题:什么是“好公民”?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回答问题
课堂小结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作为中国公民,我们必须正确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板书 第4课 我们都是中国公民一、热爱祖国二、遵守宪法和法律三、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四、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