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3月份联合考试历。史命题人:沈阳二中审题人:沈阳二中注意事项:透清的原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推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华的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屈家岭遗址,位于江汉平原。近年来考古学者在这里发现了多组因势而建、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统,除水坝外,还包括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构成要素。据此可知,屈家岭文化时期A.出现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B.具备精耕细作的农业特征C,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良出A牌D.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2.春秋时期管仲建议齐桓公实行“振孤寡,收贫病”“慈爱百姓”的政策。齐桓公成为诸侯霸主以后,在与诸侯的盟会中还向各国提出效仿实行此政策。这说明A.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B.诸侯国间文化交流频繁容的学群之,。以C.治国理政突出民本理念克动饭四D.儒家仁政思想影响深远:修涉装限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3.下图是唐朝的青釉凤首龙柄壶,此壶既吸取了波斯萨珊王朝(226一642年)金银器造型的特点,又融入了我国传统的龙凤装饰艺术,集塑贴、模印、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于一体。这反映出唐朝的青釉风首龙柄壶A.佛教本土化趋势加强B.中华文化因包容而发展C.陶瓷技术因佛教传播D.西域文化因交流而盛行4.宋代湖州地区的某些村落中,已不乏“递年以桑蚕为业”的农户。苏州太湖洞庭山方圆数十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材料意在说明此时江浙地区A.农业出现专业化经营B.基层市场蓬勃涌现C.传统生产结构多样化D.自然经济走向解体5.下表是清代政府纂修《大清一统志》概祝。这可以用来佐证,清朝时期时间概况长城以外的“三北”(西北、北部、东北)包含在内,强调康熙二十五年至乾隆五年“中外一家”乾隆二十九年至乾隆五十年以昭示疆域“一统无外之盛”为宗旨,继续塑造“中图”觳域广阔的空间观念嘉庆十六年至道光二十三年将西北、北部完全纳入“大一统”避域版图之中,特别突出东北疆域的地位A.西学东渐的风潮已经初步兴起B.史学研究促进了国家统一进程C.君主专制制度已经达到了顶峰D.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得到加强6.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梁启超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由此可见,梁启超办报旨在A,改革教育培养人才B.开启民智救亡图存C.宣传西学维护统治D.实业救国发展经济7.1912年初,女性为争取参政权利掀起了女权运动。在此影响下,一些大城市纷纷兴办女子学校,如上海创立了“女子法政学堂”,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宗旨。此种现象折射出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