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化学试卷(合格)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选择类试题中,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一、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与应用
1.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过氧化钠可作为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物完全相同
C. 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碳酸氢钠,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
D. 物质的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一样多
2. 下列关于金属Na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 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B. Na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
C. Na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 D. Na能与水反应生成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性质活泼,它与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B. 实验室制取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可以用氯化钠溶液吸收
C. 检验气体中是否混有,方法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D. 除去气体中的,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
4. 下列金属的冶炼方法错误的是
A. 电解熔融AlCl3制Al B. 用CO热还原Fe2O3制Fe
C. 用Fe和CuSO4反应制Cu D. 直接加热HgO制Hg
5. 某口服补铁剂的主要成分为。检验是否变质可用的试剂是
A. 溶液 B. 溶液 C. 溶液 D. 溶液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氯气中燃烧生成
B 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取金属单质钠
C. 将溶液逐滴滴入到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最后沉淀消失
D. 铝只能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7. 下列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A. 纯碱—— B. 绿矾——
C. 石膏—— D. 明矾——
8. 下列物质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是
A. B. C. D.
9. 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B.
C. D.
10. 关于溴和碘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碘单质是从海水中大量提取的 B. 溴水可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C. 单质碘易升华 D. 单质溴一种深红棕色液体
11.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84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中的氯元素为价,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A. 氯化钠() B. 次氯酸钠() C. 氯酸钠() D. 亚氯酸钠()
1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可用水和带火星的木条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B. 可用CO2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C. 可利用在空气中加热的方法除去Na2O中的Na2O2
D. 将足量的Na2O2、Na2O分别加到酚酞溶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
13. 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硫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 硫是一种黄色、能溶于水的晶体
C.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D. 硫在过量纯氧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14. 下列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
A. B. C. D.
15. 海水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仅通过物理方法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 烧碱 B. 金属镁 C. 淡水 D. 溴单质
16. 下列反应没有+3价铁生成的是
A.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B. 铁粉与水蒸气共热
C. 氧化铁溶于盐酸 D. 过量铁粉加入稀硫酸中
17. 化学品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乙醛可用于催熟果实 B. 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D. 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的氧气来源
18. 绿氢是通过光伏发电、风能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制造的氢气,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因此被称为“零碳氢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氢气是清洁能源、燃烧产物对环境友好
B. 氢气是高效燃料,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
C. 北京冬奥会火炬的“微火”体现低碳理念
D. 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备绿氢是放热反应
二、化学反应的规律与原理
19. 标准状况下,8.0g O2的体积为( )
A. 22.4L B. 11.2L C. 8.0L D. 5.6L
20. 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等。下列反应水作氧化剂的是
A. B.
C. D.
21. 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还原性: B. 中的元素被还原
C. 氧化产物是 D. 还原剂是
22.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铁与稀盐酸反应:
B. 稀硫酸与溶液反应
C. 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
D. 溶液与溶液反应
23. 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二周期(周期表中第二横行)的是
A. 氢 B. 钠 C. 碳 D. 氯
24. 下列物质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A. NaCl B. C. NaOH D.
25. 下列有关性质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Al(OH)3与NaOH溶液反应,Mg(OH)2不与NaOH溶液反应
B. F2在暗处遇H2爆炸,I2在暗处遇H2几乎不反应
C. 酸性:HNO3>H3PO4
D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26. 钇(Y)在新能源电池中有重要应用。钇(Y)的一种核素为,该核素的中子数为
A. 89 B. 50 C. 39 D. 128
27.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 B. 、、、
C. 、、、 D. 、、、
28. 下列元素符号代表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 Si B. Zn C. Fe D. Mn
29. 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 B. C. D.
30. 化学反应的速率往往受到反应条件的影响。下列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 将橙子冷藏在冰箱里以延长保质期
B. 向溶液中加入2滴溶液后,分解速率增大
C. 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时,加入蒸馏水后,反应速率减慢
D. 炒菜时加入味精能增加食品的鲜味
31.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不变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 N2,同时生成2molNH3
B.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改变
C.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而改变
D. 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三、有机化学知识
32. 下列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是
A. B. C. D.
33. 有机化合物不仅构成了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也是燃料、材料、食品和药物的主要来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属于__________(填“烷烃”或“烯烃”)。
(2)乙酸又被称为醋酸,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官能团是__________。
(3)医疗上常用75%的乙醇溶液作为消毒剂,中含有__________mol O。如图所示为乙醇的__________(“比例”或“球棍”)模型。乙醇和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糖类是人类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其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二者互称为__________。
四、化学学习方法与实验探究
34. 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纯碱与烧碱都属于碱 B. CuSO4·5H2O与小苏打都属于盐
C. Na2O与Na2O2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D. CO与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35. 下列操作不符合实验安全或操作规范的是
A. 金属钠不慎着火时,立即用沙土覆盖
B. 实验结束后,将剩余药品倒入原试剂瓶中
C. 容量瓶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但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使用
D. 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6.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对应错误的是
A.护目镜 B.排风 C.用电 D.洗手
A. A B. B C. C D. D
37. 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胶态磁流体治癌术是将磁性物质制成胶体粒子,这种粒子的直径范围是1~100μm
B. 研发催化剂将CO转化为,可实现“碳中和”
C. 《吕氏春秋·别类》中关于青铜的记载“金(铜)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体现了合金的硬度通常大于各组分金属的硬度
D. “人造太阳”的核燃料、互为同素异形体
38. 下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该装置适用于
A. 用浓硝酸与反应制取 B. 用浓盐酸和反应制取
C. 用溶液和作用制取 D. 用和反应制取
39. 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A.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 B.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C.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 D.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A. A B. B C. C D. D
40. 工业上采用接触法制硫酸,其中在转化器中进行的反应是
A. B.
C. D.
41.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焰色试验鉴别KNO3和KCl
B. 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C.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NaCl溶液,出现沉淀,再加水沉淀溶解
D. 用酚酞溶液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
42. 化学小组同学用的浓硫酸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的稀硫酸,以备实验使用。
(1)需要量取__________mL上述浓硫酸进行配制。
(2)为配制上述稀硫酸,除了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3)下列实验操作可能导致配制的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b.浓硫酸在烧杯中加水稀释后,未冷却就向容量瓶中转移
c.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化学试卷(合格) 参考答案
一、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与应用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D
二、化学反应的规律与原理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A
【21题答案】
【答案】B
【22题答案】
【答案】D
【23题答案】
【答案】C
【24题答案】
【答案】A
【25题答案】
【答案】D
【26题答案】
【答案】B
【27题答案】
【答案】A
【28题答案】
【答案】A
【29题答案】
【答案】B
【30题答案】
【答案】D
【31题答案】
【答案】C
三、有机化学知识
【32题答案】
【答案】D
【33题答案】
【答案】(1)烷烃 (2) ①. C2H4O2 ②. 羧基
(3) ①. 1 ②. 球棍 ③.
(4)同分异构体
四、化学学习方法与实验探究
【34题答案】
【答案】B
【35题答案】
【答案】B
【36题答案】
【答案】C
【37题答案】
【答案】C
【38题答案】
【答案】C
【39题答案】
【答案】D
【40题答案】
【答案】C
【41题答案】
【答案】C
【42题答案】
【答案】(1)7.0 (2)100mL容量瓶
(3)b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