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人须有自尊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人须有自尊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人须有自尊
3.1
自尊者,则人尊之;
自贵者,则人贵之。
自主学习
自尊的含义?
01
青春期自尊的表现?
02
为什么要有自尊?
03
自尊的人有何特点?
04
要求:阅读教材P26-28,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公交车上我给老人让座,周围人赞许的目光让我觉得自己很棒。
课堂上,老师说我的回答有新意,同学们为我鼓掌,我感到骄傲。
议一议: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你谈谈感受。
希望赢得他人的认可
考虑自己行为的影响
我平时非常注意衣着是否整洁,不然我会感到不自在。
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
生活观察
2、青春期自尊的表现
P26
越来越注重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
考虑自己行为的影响,
希望赢得他人的认可。
那到底什么是自尊呢?
  1、自尊的内涵
  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包括自我尊重和赢得他人的尊重。
认知
维度
人对自己的能力、价值和地位等方面的认知和评价
人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包括自信、自爱等
情感
维度
人在言语、行为等方面的表现
行为维度
思考1:上述人物中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文明、勤于思考(创新)、关爱他人。
我平时非常注意衣着是否整洁,整洁的衣着能让我保持好心情。
课堂上,老师说我的回答有新意,同学们为我鼓掌,我感到骄傲。
公交车上我给老人让座,周围人赞许的目光让我觉得自己很棒。
自尊是一个人德行的具体表现。
思考2:上述情境中,自尊让我们收获了什么?
自尊让我们从中获得了快乐。
衣着整洁
让我保持好心情
同学们为我鼓掌
我感到骄傲
周围人赞许的目光
我觉得自己很棒
自我尊重
赢得他人的尊重
赢得他人的尊重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和归属感
尊重需要
自我
实现
如:爱情/友谊/集体
如:秩序/稳定
如:食物/温暖
如:尊重/肯定
如:发挥潜能/实现理想
高级
低级
知识拓展
思考探究二
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便会感到快乐。
①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德行的具体表现。(P26上方蓝色)
②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便会感到快乐。
3、自尊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P26
情境一 刘阳穿了一双新买的名牌运动鞋,他向同学们炫耀这是从国外买来的,心里得意洋洋。
情境二 李雪在《中学生文萃》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同学们都很羡慕她,她自己也以小作家自居。自此以后,老师再讲写作的时候,她就听不进去了。
思考:刘阳和李雪的做法是自尊的表现吗?请你评析。
虚荣、自傲不是自尊。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自尊呢?
4、自尊的人的特点?
参考下列内容,写三句关于自己的话,表达对自己的肯定和喜爱。
我关心他人,愿意帮助他人,有很多好朋友。
我热爱运动,身体很健康
1.我关心他人,愿意帮助他人,有很多好朋友。
2.我热爱运动,身体很健康。
3.我
4.我
5.我
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
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各科成绩
团结同学,共同进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1)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
认可自己的做法/表现:
①自尊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能肯定自己的价值;
②能够积极地表现自己,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为人所需要的。p27
4、自尊的人的特点?
周一轮到小明打扫卫生,结果他忘记整理讲台桌,教室卫生被扣分,班级因此丢了卫生流动红旗。面对这一结果,他很内疚。第二天放学后,他主动留下来参与值日,打扫卫生更认真了。
你如何看待小明的行为?
点拨:小明知廉耻、明是非,是一个自尊的人。小明因自己打扫不到位,导致班级丢了卫生流动红旗,面对这一结果他感到内疚,这说明他有着耻心,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了行已有耻,事后主动留下来参与值日,弥补过错,这说明他能够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负责任等美好的道德品行。
思考探究四
(2)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
知廉耻、明是非的做法/表现:①自尊的人是有羞耻心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②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p27
相关链接
解读“行己有耻”
“行己有耻”出自《论语》,是指对自己不善的动机和行为有羞耻心,能以羞耻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凡自己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
南宋思想家朱熹认为:“知耻是由内心以生,闻过是得之于外。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故耻为重。”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都是优秀的品质。
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遇到哪些
符合或不符合“行己有耻”的行为和现象呢?
学校生活中的可耻行为
欺负同学;不尊重老师;上课打闹;考试作弊等等
社会生活中的可耻行为
随意攀爬;破坏公物;不守秩序、不讲公德等。
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④树立底线意识,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③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
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知识延伸 p28
在学校的科技比赛中,小航代表本组进行成果展示,小组最终获得第一名。得奖后,小航对班上同学说:"如果没有我,我们小组就不可能得第一名。”
同桌带来一个新奇的文具,小蕾不屑地说:“我马上让我妈妈买最新款,比你这个可好多了。”
思考:你如何看待小航和小蕾的言行?
小航不能全面看待获奖原因,过高地看重了自己在集体活动中的作用,过于自负、自傲,不利于个人成长和群体接纳。小蕾过于追求表面上的荣耀,最新款文具说明不了什么,一味的外物攀比代表不了自己的价值,是一种虚荣的表现。
(3)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
不爱慕虚荣的做法/表现:自尊的人不为名利所惑,不过分追求表面上的荣耀,能够真诚面对自我,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p28
4、自尊的人的特点?
(1)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
(2)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
(3)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
人须有自尊
含义: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包括自我尊重和赢得他人的尊重
表现
①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
②考虑自己行为的影响
③希望赢得他人的认可
(1)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
(2)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
(3)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


①良好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德行的具体表现
②都有自尊需要,会感到快乐
特点
课堂习题
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是否大方得体、行为举止是否符合学生的身份、言谈话语也开始有所顾忌和选择。这些都是( )
A. 自负的表现
B.自尊的表现
C.虚荣的表现
D. 自卑的表现
B
2、“没有iPhone?你out了!”近来,中学生中出现了一股“炫手机”的风潮,如果自己的手机样式旧、价格低、功能少,就觉得“没脸见人”。这体现出一些中学生存在着( )
A.自尊心理
B.虚荣心理
C.自信心理
D.自卑心理
B
课堂习题
3.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重。”可见()
①尊重是相互的,自尊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
②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③要受人尊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尊重他人
④自尊就是要求别人尊重自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课堂习题
4.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精神状态。下列中学生的表现体现自尊的是( )
①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
②注意在容貌上和衣着上修饰自己,注意在言行上约束自己
③对自己不当的行为感到惭愧
④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允许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课堂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