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第一框 坚持依宪治国271考教材改编情境练主题情境 宪法主持的“法律家族会议 ” 宪法邀请了民法典、立法法、国务院组织法、保守国家秘密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召开 了一场“法律家族会议 ”。基础训练知识点1 根本的活动准则199考1. 现行宪法首先自我介绍道:“我诞生于1982年,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 要里程碑,我规定了…… ”以下可能作为宪法自我介绍内容的有( D )①网络暴力问题的治理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③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④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2. 宪法继续讲述道:“我的‘前身 ’五四宪法是我国的第一部宪法,当 时毛泽东同志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 ’。他亲自主持制宪工作,带头 起草宪法条文,并就宪法草案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 ”这充分说 明了(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 ③宪法体现着 每个人的意志 ④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B答题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题干信息,并将其与选项进行逐一比对。 “ 治国,须有一部大法 ”,这充分说明了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题 干中提到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制宪工作,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 这体现了宪法的制定是党和人民共同参与的结果,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 中体现。3. (教材相关链接改编)听完宪法的诞生历程,民法典感叹道:“全国各族 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 实施的职责。 ”这是因为( )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②维护宪法权威就能树立法治权威③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④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C4. 宪法继续说到:“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 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 作用。 ”这就要求( B )①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②公民在生活中只遵守宪法,不用遵守其他法律③全体公民以宪法为行为准则,用宪法解决所有问题④一切组织和个人依据宪法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知识点2 最高的法律效力5. (教材探究与分享改编)其他法律注意到了家族 中的一位新成员——国务院组织法,以下是宪法和它的内容节选:宪法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八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 组织法 第一条 为了健全国务院的组织和工作制度,保障和规范 国务院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国务院组织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宪法是其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宪法是对国务院组织法的概括,对国务院组织法有指导作用③国务院组织法是对宪法第三章第三节的简单重复④国务院组织法规定的是国务院组织运行中的具体问题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B答题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分析表格中的法律条文。对比宪法和国务院组织法 相关规定的不同之处,可知国务院组织法规定的是国务院组织和工作中 的具体问题,抓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这一关键句,可知国务院组 织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6. 谈到立法的话题,立法法表示:“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 精神,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 的统一、尊严、权威。 ”这说明( )①其他法律必须遵循宪法的原则和精神,不得与宪法相抵触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永恒不变的真理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B7 . (教材探究与分享改编)突发事件应对法聊起了自 己和宪法修改程序 的不同:“我和宪法都经历过好几次修改,宪法的最新一次修正是由十三届 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而我最新一次的 修订是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 过。 ”对于宪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修改程序的不同,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宪法的修改程序比突发事件应对法更严格 ②这说明坚持依法治国首先 要坚持依宪治国 ③这是由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决定的 ④这样的修改 程序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C8. 轮到民法典发言了:“宪法专门设置一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我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了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 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 的有( )①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民法典为核心③民法典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④没有民法典的规定,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A综合提升9. 会议临近尾声,保守国家秘密法发表了以下观点:虽然宪法规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 守国家秘密…… ”,但是我对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保密制度、监 督管理、法律责任作出了比宪法更详细具体的规定,所以宪法并没有 什么参考价值。(课标任务指向 ·辨析)你是否认同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说法?请说明理 由。(7分)【答案】不认同。(1分)理由:①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生活 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而保守国家秘密法是对国家秘密这一方面的具体规定,是对宪法规定 的具体落实;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 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因此并非宪法没有参考价值。(每点3分,共6分)议题探究以“宪法为根本法”为议题探讨坚持依宪治国建议用时:25分钟学习完“坚持依宪治国 ”这一框后,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以“宪法 是根本法 ”为议题,通过手抄报比赛、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开展探究 性学习,加深学生对宪法的认识。子 议 题 1 宪法的内容【议题情境】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宪法的内 容,班级决定举办一场手抄报比赛。任务1:小慧想将宪法的目录融入手抄报中,却遗忘了部分内容:(1)小慧遗忘的内容是( B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家机构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国务院任务2:以下是某位参赛同学的手抄报内容节选:(2)根据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该手抄报中划线内容的看法。(5分)【答案】画线内容说法错误。(1分)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 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 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 方面,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的具体内容。(4分)子议题2 宪法的地位【议题情境】为了让同学们明确宪法的地位,班级开展了一场宪法宣传教 育活动。任务3:同学们观看了有关“ 宪法的诞生与发展 ”的纪录片,以下是纪录片中 的部分文字片段:片段一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讨论我国第一部宪法草案时,毛泽东 同志鲜明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 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片段二从1980年9月到1982年4月,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宪法修改委员 会及其秘书处广泛征求各地方、各部门、各方面的意见后,拟定的宪法 修改草案提请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片段三第五条(节选)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 相抵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中考设问新词 ·法治信号)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片段释放了怎 样的法治信号。(3分)【答案】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是党的主 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③宪法在国家法律体 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每点1分,共3分)答题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设问“上述片段释放了怎样的法治信号 ”转化为三 个片段体现了怎样的法治信息。看完纪录片后,同学们在班长的带领下一起朗读宪法宣誓誓词,模拟 宪法宣誓。(2)(课标任务指向 ·辨析)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小晨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5分)【答案】小晨的观点错误。(1分)①宪法宣誓是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举措之一;②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 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就无法保证。因此,维护宪法权威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每点2分,共4分)任务4:活动最后,同学们决定向全社会发出“维护宪法权威 ”的倡议,并拟 写了以下倡议书:倡议书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 意志的权威……维护宪法权威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 此,我们倡议:①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 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 准则 ;②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 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 义务或职责 ,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③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 予以追究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维护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八年级(1)班2024年××月× × 日(3)(中考开放类设问 ·补充倡议书)请你帮助同学们将该倡议书补充完整。 (3分)子议题3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议题情境】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楚地了解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道德与 法治课老师为全班同学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任务5: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并解读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第一条 为了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规范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运行管理,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巩 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乡村全面振 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促进共同富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第一条规定中的划线部分蕴 含的道理有( D )①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④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提问环节,小颖发表了自己的疑惑:(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小颖答疑解惑。(4分)【答案】虽然宪法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都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了规定,但规定的内容不同: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 问题,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是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域的具体规定,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4分)第二框 加强宪法监督96考教材改编情境练基础训练知识点1 监督权力行使18考主题情境 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布了关于2023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全面总结了 该年度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的工作情况。1. 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收到报送备案的法规、司法解释等规 范性文件共1 319件,依法对报送备案的法规、司法解释开展主动审查。 由此可以看出( B )A.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B.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C.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修改宪法和法律D. 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2. (教材探究与分享改编)报告中提到,有的市辖区议事协调机构发布通告,对涉罪重点人员的配偶、子女、父母和其他近亲属在受教育、就业、 社保等方面的权利进行限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与有关主管部门督促 有关机关对通告予以废止。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认为,任何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都 应当由违法犯罪行为人本人承担,而不能株连或者及于他人,这是现代 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有关通告对涉罪人员近亲属多项权利进行限制, 违背罪责自负原则,不符合宪法第二章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规定的原则和精神,也不符合国家有关教育、就业、社保等法律法规的 原则和精神。对此,该市辖区议事协调机构( )A. 可以委婉拒绝,因为地方通告应由地方自行决定B. 可以委婉拒绝,因为这一通告对人民生活影响不大C. 应该遵照执行,因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审查国家机关的违宪行为D. 应该遵照执行,因为其通告内容与宪法相抵触,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答案】D答题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市辖区议事协调机构发布通告,对涉罪 重点人员的配偶、子女、父母和其他近亲属在受教育、就业、社保等方 面的权利进行限制,而相关链接中提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认 为,对涉罪人员近亲属的多项权利进行限制的规定违背了宪法相关规定 的原则和精神,由此可知,该通告的内容与宪法相抵触。3. 报告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推进全面 依法治国、加强宪法法律实施和监督的战略高度,对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 能力建设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推动备案审查工作不断取得重要进展 和成效。下列关于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说法正确的有( )①必须对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予以追究和纠正②实施宪法监督制度就能够保证公权力规范运行③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④要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C4. 报告中写道:通过备案审查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 自觉增强宪法 意识,贯彻落实立法法有关规定,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认真研究涉宪 性问题,及时督促纠正与宪法相抵触或者存在合宪性问题的规范性文件, 回应社会有关方面对涉宪问题的关切。(1)除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外,宪法监督的内容还包括哪些?(2分)【答案】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 护宪法权威。(2分)(2)(中考设问新词 ·理论依据)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谈谈加 强宪法监督的理论依据。(6分)变 式 设 问(中考设问新词 ·缘由)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谈谈加强宪法 监督的缘由。(6分)【答案】①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② 宪法监督制度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③全面依 法治国需要我们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每点2分, 共6分)知识点2 增强宪法意识78考主题情境 国家宪法日 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 神、推动宪法实施,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教育活 动在全国上下蓬勃开展。5. 国家宪法日之际,某法院的宣传栏上展出了这样一段话:从呱呱落地 到垂垂老矣,宪法陪你走过这一生,它无时无刻不在保障你生而为人的 基本权利,它见证着你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转折点。这段话带给你的感 悟有( )①增强宪法意识有利于加强宪法监督②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③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④人们宪法意识增强可以杜绝违宪行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C6.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出席国家宪法日座谈会时指出要“不断 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推向深入 ”“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 宪法实施 ”。这是因为( A )①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 ②宪法的权威在于实施③宪法的内容需要修改 ④宪法理论学习是实施宪法的唯一途径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 某校联合当地法院举行“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法治进校园 宣传活动,让宪法教育深入校园。此举( )①有利于引导学生认同宪法, 自觉遵守宪法②能完善宪法监督制度,保障宪法实施③是宣传宪法知识、提升宪法地位的途径④能够增强学生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综合提升8. 一 材 多 设 问 2024年6月21日,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总理 李强监誓。国务院任命的40个部门和单位的56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宪法宣誓仪式结束后,国务院总理李强作了讲话。他强调,铮铮誓 言,要铭记于心,更要见之于行……(1)(课标任务指向 ·辨析)有同学认为:“宣誓的都是国家公职人员,说明 宪法只规范公职人员的行为,跟我们中学生无关。 ”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 辨析。(7分)【答案】这一观点错误。(1分)①宪法宣誓制度针对的是国家公职人员,可以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从而规范国家权力运行;②宪法与我 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任何公民、社会组 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③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 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每点2分,共6分)(2)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将铮铮誓言铭记于心、见之于行?(6分)变式设问(中考设问新词 ·锦囊妙计)作为学生,我们也应将铮铮誓言铭记于心、付 诸实践。对此,请你提出几条锦囊妙计。(6分)【答案】①学习宪法。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理解我国宪法主 要内容,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②认 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自觉接受宪 法的指引与要求;③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 在实际行动上。(每点2分,共6分)(3)(中考开放类设问 ·列举宣传形式)增强学生宪法意识,加强宪法知识宣 传,请你列举学校可以采用的宣传形式。(4分)【答案】①举办宪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②利用校园 广播、宣传栏等媒介,定期发布宪法知识。(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 4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第一框 坚持依宪治国271考教材改编情境练主题情境 宪法主持的“法律家族会议 ” 宪法邀请了民法典、立法法、国务院组织法、保守国家秘密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召开 了一场“法律家族会议 ”。基础训练知识点1 根本的活动准则199考1. 现行宪法首先自我介绍道:“我诞生于1982年,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 要里程碑,我规定了…… ”以下可能作为宪法自我介绍内容的有( D )①网络暴力问题的治理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③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④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2. 宪法继续讲述道:“我的‘前身 ’五四宪法是我国的第一部宪法,当 时毛泽东同志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 ’。他亲自主持制宪工作,带头 起草宪法条文,并就宪法草案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 ”这充分说 明了(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 ③宪法体现着 每个人的意志 ④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解析】考查点:宪法的地位。解题思路:毛泽东同志意识到制定宪法的 重要性,他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 ”,这说明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①符合题意;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制宪工作,带头起草宪法条文,并 就宪法草案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这说明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 中体现,④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宪法是如何确立党 的领导地位的,②与题意无关,排除。【答案】B答题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题干信息,并将其与选项进行逐一比对。 “ 治国,须有一部大法 ”,这充分说明了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题 干中提到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制宪工作,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 这体现了宪法的制定是党和人民共同参与的结果,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 中体现。3. (教材相关链接改编)听完宪法的诞生历程,民法典感叹道:“全国各族 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 实施的职责。 ”这是因为( )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②维护宪法权威就能树立法治权威③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④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解析】考查点:维护宪法权威的原因。解题思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 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这是因为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 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 证,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中“就能 ”说法绝对,排除。【答案】C4. 宪法继续说到:“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 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 作用。 ”这就要求( B )①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②公民在生活中只遵守宪法,不用遵守其他法律③全体公民以宪法为行为准则,用宪法解决所有问题④一切组织和个人依据宪法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知识点2 最高的法律效力5. (教材探究与分享改编)其他法律注意到了家族 中的一位新成员——国务院组织法,以下是宪法和它的内容节选:宪法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八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 组织法 第一条 为了健全国务院的组织和工作制度,保障和规范 国务院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国务院组织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宪法是其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宪法是对国务院组织法的概括,对国务院组织法有指导作用③国务院组织法是对宪法第三章第三节的简单重复④国务院组织法规定的是国务院组织运行中的具体问题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解析】考查点: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解题思路:宪法设置专门一节 对国务院的组织和工作作出规定,国务院组织法依据宪法制定,对健全国 务院的组织和工作制度作出具体规定,体现了宪法是国务院组织法的立法 基础和立法依据,国务院组织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①符合题意;国务院 组织法规定的是国务院组织运行中的具体问题,④符合题意;宪法规定国 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不是对国务院组织法的概括,② 说法错误,排除;国务院组织法是对宪法中关于国务院的规定的具体细化 和落实,并不是简单重复,③说法错误,排除。【答案】B答题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分析表格中的法律条文。对比宪法和国务院组织法 相关规定的不同之处,可知国务院组织法规定的是国务院组织和工作中 的具体问题,抓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这一关键句,可知国务院组 织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6. 谈到立法的话题,立法法表示:“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 精神,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 的统一、尊严、权威。 ”这说明( )①其他法律必须遵循宪法的原则和精神,不得与宪法相抵触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永恒不变的真理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解析】考查点:宪法的地位、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解题思路:“立 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 ”体现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 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 据,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①②符合题意;“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 统一、尊严、权威 ”体现了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④符合题意;我 国宪法作为社会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进和完 善,③中“永恒不变 ”说法错误,排除。【答案】B7 . (教材探究与分享改编)突发事件应对法聊起了自 己和宪法修改程序 的不同:“我和宪法都经历过好几次修改,宪法的最新一次修正是由十三届 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而我最新一次的 修订是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 过。 ”对于宪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修改程序的不同,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宪法的修改程序比突发事件应对法更严格 ②这说明坚持依法治国首先 要坚持依宪治国 ③这是由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决定的 ④这样的修改 程序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解析】考查点: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解题思路:从宪法和突发事件 应对法的修改程序来看,宪法的修改程序更加严格,而宪法严格的修改程 序是因为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样的修改程序可以保障宪法的长期 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①③④符合题意;②说法正确 但材料未体现,排除。【答案】C8. 轮到民法典发言了:“宪法专门设置一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我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了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 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 的有( )①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民法典为核心③民法典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④没有民法典的规定,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解析】考查点: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解题思路:宪法规定了公 民的基本权利,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①符合题意;民法 典在宪法的基础上对公民权利做了具体的规定,这说明民法典是对宪法规 定的具体落实,③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 ②说法错误,排除;④中“没有……就 ”说法绝对,排除。【答案】A综合提升9. 会议临近尾声,保守国家秘密法发表了以下观点:虽然宪法规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 守国家秘密…… ”,但是我对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保密制度、监 督管理、法律责任作出了比宪法更详细具体的规定,所以宪法并没有 什么参考价值。(课标任务指向 ·辨析)你是否认同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说法?请说明理 由。(7分)【答案】不认同。(1分)理由:①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生活 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而保守国家秘密法是对国家秘密这一方面的具体规定,是对宪法规定 的具体落实;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 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因此并非宪法没有参考价值。(每点3分,共6分)议题探究以“宪法为根本法”为议题探讨坚持依宪治国建议用时:25分钟学习完“坚持依宪治国 ”这一框后,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以“宪法 是根本法 ”为议题,通过手抄报比赛、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开展探究 性学习,加深学生对宪法的认识。子 议 题 1 宪法的内容【议题情境】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宪法的内 容,班级决定举办一场手抄报比赛。任务1:小慧想将宪法的目录融入手抄报中,却遗忘了部分内容:(1)小慧遗忘的内容是( B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家机构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国务院任务2:以下是某位参赛同学的手抄报内容节选:(2)根据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该手抄报中划线内容的看法。(5分)【答案】画线内容说法错误。(1分)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 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 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 方面,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的具体内容。(4分)子议题2 宪法的地位【议题情境】为了让同学们明确宪法的地位,班级开展了一场宪法宣传教 育活动。任务3:同学们观看了有关“ 宪法的诞生与发展 ”的纪录片,以下是纪录片中 的部分文字片段:片段一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讨论我国第一部宪法草案时,毛泽东 同志鲜明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 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片段二从1980年9月到1982年4月,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宪法修改委员 会及其秘书处广泛征求各地方、各部门、各方面的意见后,拟定的宪法 修改草案提请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片段三第五条(节选)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 相抵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中考设问新词 ·法治信号)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片段释放了怎 样的法治信号。(3分)【答案】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是党的主 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③宪法在国家法律体 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每点1分,共3分)答题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设问“上述片段释放了怎样的法治信号 ”转化为三 个片段体现了怎样的法治信息。看完纪录片后,同学们在班长的带领下一起朗读宪法宣誓誓词,模拟 宪法宣誓。(2)(课标任务指向 ·辨析)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小晨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5分)【答案】小晨的观点错误。(1分)①宪法宣誓是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举措之一;②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 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就无法保证。因此,维护宪法权威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每点2分,共4分)任务4:活动最后,同学们决定向全社会发出“维护宪法权威 ”的倡议,并拟 写了以下倡议书:倡议书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 意志的权威……维护宪法权威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 此,我们倡议:①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 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 准则 ;②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 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 义务或职责 ,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③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 予以追究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维护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八年级(1)班2024年××月× × 日(3)(中考开放类设问 ·补充倡议书)请你帮助同学们将该倡议书补充完整。 (3分)子议题3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议题情境】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楚地了解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道德与 法治课老师为全班同学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任务5: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并解读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第一条 为了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规范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运行管理,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巩 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乡村全面振 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促进共同富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第一条规定中的划线部分蕴 含的道理有( D )①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④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提问环节,小颖发表了自己的疑惑:(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小颖答疑解惑。(4分)【答案】虽然宪法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都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了规定,但规定的内容不同: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 问题,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是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域的具体规定,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4分)第二框 加强宪法监督96考教材改编情境练基础训练知识点1 监督权力行使18考主题情境 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布了关于2023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全面总结了 该年度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的工作情况。1. 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收到报送备案的法规、司法解释等规 范性文件共1 319件,依法对报送备案的法规、司法解释开展主动审查。 由此可以看出( B )A.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B.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C.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修改宪法和法律D. 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2. (教材探究与分享改编)报告中提到,有的市辖区议事协调机构发布通告,对涉罪重点人员的配偶、子女、父母和其他近亲属在受教育、就业、 社保等方面的权利进行限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与有关主管部门督促 有关机关对通告予以废止。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认为,任何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都 应当由违法犯罪行为人本人承担,而不能株连或者及于他人,这是现代 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有关通告对涉罪人员近亲属多项权利进行限制, 违背罪责自负原则,不符合宪法第二章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规定的原则和精神,也不符合国家有关教育、就业、社保等法律法规的 原则和精神。对此,该市辖区议事协调机构( )A. 可以委婉拒绝,因为地方通告应由地方自行决定B. 可以委婉拒绝,因为这一通告对人民生活影响不大C. 应该遵照执行,因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审查国家机关的违宪行为D. 应该遵照执行,因为其通告内容与宪法相抵触,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解析】考查点:宪法监督。解题思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 法实施的职权。材料中该市辖区议事协调机构发布的通告与宪法精神、原 则相抵触,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与有关主管部门督促有关机关对通 告予以废止,该市辖区议事协调机构应当遵照执行,D正确;对于全国人 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废止决定,该市辖区议事协调机构不能拒绝, AB说法错误,排除;“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审查国家机关的违宪行为 ” 说法正确,但不是该市辖区议事协调机构应当遵照执行该废止决定的原因,C排除。【答案】D答题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市辖区议事协调机构发布通告,对涉罪 重点人员的配偶、子女、父母和其他近亲属在受教育、就业、社保等方 面的权利进行限制,而相关链接中提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认 为,对涉罪人员近亲属的多项权利进行限制的规定违背了宪法相关规定 的原则和精神,由此可知,该通告的内容与宪法相抵触。3. 报告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推进全面 依法治国、加强宪法法律实施和监督的战略高度,对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 能力建设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推动备案审查工作不断取得重要进展 和成效。下列关于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说法正确的有( )①必须对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予以追究和纠正②实施宪法监督制度就能够保证公权力规范运行③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④要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解析】考查点:加强宪法监督的做法。解题思路:加强宪法监督,要完 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要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 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必须对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予以追究和纠正,①③ ④正确;实施宪法监督制度有利于保证公权力规范运行,②中“就能够 ” 说法绝对,排除。【答案】C4. 报告中写道:通过备案审查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 自觉增强宪法 意识,贯彻落实立法法有关规定,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认真研究涉宪 性问题,及时督促纠正与宪法相抵触或者存在合宪性问题的规范性文件, 回应社会有关方面对涉宪问题的关切。(1)除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外,宪法监督的内容还包括哪些?(2分)【答案】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 护宪法权威。(2分)(2)(中考设问新词 ·理论依据)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谈谈加 强宪法监督的理论依据。(6分)变 式 设 问(中考设问新词 ·缘由)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谈谈加强宪法 监督的缘由。(6分)【答案】①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② 宪法监督制度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③全面依 法治国需要我们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每点2分, 共6分)知识点2 增强宪法意识78考主题情境 国家宪法日 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 神、推动宪法实施,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教育活 动在全国上下蓬勃开展。5. 国家宪法日之际,某法院的宣传栏上展出了这样一段话:从呱呱落地 到垂垂老矣,宪法陪你走过这一生,它无时无刻不在保障你生而为人的 基本权利,它见证着你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转折点。这段话带给你的感 悟有( )①增强宪法意识有利于加强宪法监督②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③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④人们宪法意识增强可以杜绝违宪行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解析】考查点:增强宪法意识的原因。解题思路:从呱呱落地到垂垂老 矣,宪法陪你走过这一生,表明了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 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②③正确;①中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排除;④中“杜绝 ”说法绝对,排除。【答案】C6.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出席国家宪法日座谈会时指出要“不断 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推向深入 ”“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 宪法实施 ”。这是因为( A )①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 ②宪法的权威在于实施③宪法的内容需要修改 ④宪法理论学习是实施宪法的唯一途径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 某校联合当地法院举行“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法治进校园 宣传活动,让宪法教育深入校园。此举( )①有利于引导学生认同宪法, 自觉遵守宪法②能完善宪法监督制度,保障宪法实施③是宣传宪法知识、提升宪法地位的途径④能够增强学生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解析】考查点:增强宪法意识。解题思路:“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 权威 ”法治进校园宣传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认同宪法, 自觉遵守宪法,增 强学生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①④正确;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在材料中 没有体现,且夸大了该活动的作用,②排除;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 最高的法律地位,③中“提升宪法地位 ”说法错误,排除。【答案】B综合提升8. 一 材 多 设 问 2024年6月21日,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总理 李强监誓。国务院任命的40个部门和单位的56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宪法宣誓仪式结束后,国务院总理李强作了讲话。他强调,铮铮誓 言,要铭记于心,更要见之于行……(1)(课标任务指向 ·辨析)有同学认为:“宣誓的都是国家公职人员,说明 宪法只规范公职人员的行为,跟我们中学生无关。 ”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 辨析。(7分)【答案】这一观点错误。(1分)①宪法宣誓制度针对的是国家公职人员,可以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从而规范国家权力运行;②宪法与我 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任何公民、社会组 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③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 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每点2分,共6分)(2)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将铮铮誓言铭记于心、见之于行?(6分)变式设问(中考设问新词 ·锦囊妙计)作为学生,我们也应将铮铮誓言铭记于心、付 诸实践。对此,请你提出几条锦囊妙计。(6分)【答案】①学习宪法。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理解我国宪法主 要内容,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②认 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自觉接受宪 法的指引与要求;③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 在实际行动上。(每点2分,共6分)(3)(中考开放类设问 ·列举宣传形式)增强学生宪法意识,加强宪法知识宣 传,请你列举学校可以采用的宣传形式。(4分)【答案】①举办宪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②利用校园 广播、宣传栏等媒介,定期发布宪法知识。(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 4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9张PPT)统编八下道法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5年春八下道法新考向情景题同步练习教材改编情境练基础训练综合提升中考新考向考法第一框 坚持依宪治国1议题探究 以“宪法是根本法”为议题探讨坚持依宪治国2第二框 加强宪法监督3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第一框 坚持依宪治国271考教材改编情境练宪法邀请了民法典、立法法、国务院组织法、保守国家秘密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召开了一场“法律家族会议”。知识点1 根本的活动准则199考主题情境 宪法主持的“法律家族会议”基础训练1. 现行宪法首先自我介绍道:“我诞生于1982年,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我规定了……”以下可能作为宪法自我介绍内容的有( D )①网络暴力问题的治理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③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④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D2. 宪法继续讲述道:“我的‘前身’五四宪法是我国的第一部宪法,当时毛泽东同志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他亲自主持制宪工作,带头起草宪法条文,并就宪法草案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这充分说明了(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 ③宪法体现着每个人的意志 ④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解析】考查点:宪法的地位。解题思路:毛泽东同志意识到制定宪法的重要性,他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这说明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①符合题意;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制宪工作,带头起草宪法条文,并就宪法草案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这说明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④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宪法是如何确立党的领导地位的,②与题意无关,排除。【答案】B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题干信息,并将其与选项进行逐一比对。“治国,须有一部大法”,这充分说明了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题干中提到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制宪工作,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这体现了宪法的制定是党和人民共同参与的结果,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答题点拨3. (教材相关链接改编)听完宪法的诞生历程,民法典感叹道:“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是因为( )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②维护宪法权威就能树立法治权威③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④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解析】考查点:维护宪法权威的原因。解题思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是因为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中“就能”说法绝对,排除。【答案】C4. 宪法继续说到:“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 B )①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②公民在生活中只遵守宪法,不用遵守其他法律③全体公民以宪法为行为准则,用宪法解决所有问题④一切组织和个人依据宪法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B知识点2 最高的法律效力5. (教材探究与分享改编)其他法律注意到了家族中的一位新成员——国务院组织法,以下是宪法和它的内容节选:宪法 第三章 国家机构第三节 国务院第八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组织法 第一条 为了健全国务院的组织和工作制度,保障和规范国务院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国务院组织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宪法是其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②宪法是对国务院组织法的概括,对国务院组织法有指导作用③国务院组织法是对宪法第三章第三节的简单重复④国务院组织法规定的是国务院组织运行中的具体问题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解析】考查点: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解题思路:宪法设置专门一节对国务院的组织和工作作出规定,国务院组织法依据宪法制定,对健全国务院的组织和工作制度作出具体规定,体现了宪法是国务院组织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国务院组织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①符合题意;国务院组织法规定的是国务院组织运行中的具体问题,④符合题意;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不是对国务院组织法的概括,②说法错误,排除;国务院组织法是对宪法中关于国务院的规定的具体细化和落实,并不是简单重复,③说法错误,排除。【答案】B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分析表格中的法律条文。对比宪法和国务院组织法相关规定的不同之处,可知国务院组织法规定的是国务院组织和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抓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关键句,可知国务院组织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答题点拨6. 谈到立法的话题,立法法表示:“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这说明( )①其他法律必须遵循宪法的原则和精神,不得与宪法相抵触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永恒不变的真理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解析】考查点:宪法的地位、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解题思路:“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体现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①②符合题意;“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体现了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④符合题意;我国宪法作为社会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③中“永恒不变”说法错误,排除。【答案】B 7. (教材探究与分享改编)突发事件应对法聊起了自己和宪法修改程序的不同: “我和宪法都经历过好几次修改,宪法的最新一次修正是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而我最新一次的修订是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对于宪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修改程序的不同,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宪法的修改程序比突发事件应对法更严格 ②这说明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③这是由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决定的 ④这样的修改程序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解析】考查点: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解题思路:从宪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修改程序来看,宪法的修改程序更加严格,而宪法严格的修改程序是因为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样的修改程序可以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①③④符合题意;②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排除。【答案】C 8. 轮到民法典发言了:“宪法专门设置一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了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民法典为核心③民法典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④没有民法典的规定,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解析】考查点: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解题思路: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①符合题意;民法典在宪法的基础上对公民权利做了具体的规定,这说明民法典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③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②说法错误,排除;④中“没有……就”说法绝对,排除。【答案】A 9. 会议临近尾声,保守国家秘密法发表了以下观点: 虽然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但是我对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保密制度、监督管理、法律责任作出了比宪法更详细具体的规定,所以宪法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课标任务指向·辨析)你是否认同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说法?请说明理由。(7分)综合提升【答案】不认同。(1分)理由:①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而保守国家秘密法是对国家秘密这一方面的具体规定,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因此并非宪法没有参考价值。(每点3分,共6分) 学习完“坚持依宪治国”这一框后,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以“宪法是根本法”为议题,通过手抄报比赛、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加深学生对宪法的认识。宪法的内容子议题1【议题情境】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宪法的内容,班级决定举办一场手抄报比赛。议题探究以“宪法为根本法”为议题探讨坚持依宪治国建议用时:25分钟任务1:小慧想将宪法的目录融入手抄报中,却遗忘了部分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目录序言第一章 总纲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1)小慧遗忘的内容是( B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家机构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国务院B任务2:以下是某位参赛同学的手抄报内容节选: 宪法规定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的具体内容,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根据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该手抄报中划线内容的看法。(5分)【答案】画线内容说法错误。(1分)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的具体内容。(4分)宪法的地位子议题2【议题情境】为了让同学们明确宪法的地位,班级开展了一场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任务3:同学们观看了有关“宪法的诞生与发展”的纪录片,以下是纪录片中的部分文字片段:片段一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讨论我国第一部宪法草案时,毛泽东同志鲜明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片段二从1980年9月到1982年4月,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宪法修改委员会及其秘书处广泛征求各地方、各部门、各方面的意见后,拟定的宪法修改草案提请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片段三第五条(节选)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中考设问新词·法治信号)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片段释放了怎样的法治信号。(3分)【答案】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③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每点1分,共3分)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设问“上述片段释放了怎样的法治信号”转化为三个片段体现了怎样的法治信息。答题点拨看完纪录片后,同学们在班长的带领下一起朗读宪法宣誓誓词,模拟宪法宣誓。(2)(课标任务指向·辨析)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小晨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5分)【答案】小晨的观点错误。(1分)①宪法宣誓是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举措之一;②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因此,维护宪法权威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每点2分,共4分)任务4:活动最后,同学们决定向全社会发出“维护宪法权威”的倡议,并拟写了以下倡议书:倡议书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维护宪法权威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此,我们倡议:①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 ;②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 ,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③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维护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八年级(1)班2024年××月××日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予以追究(3)(中考开放类设问·补充倡议书)请你帮助同学们将该倡议书补充完整。(3分)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子议题3【议题情境】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楚地了解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道德与法治课老师为全班同学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任务5: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并解读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第一条 为了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运行管理,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促进共同富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第一条规定中的划线部分蕴含的道理有( D )①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④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D提问环节,小颖发表了自己的疑惑:(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小颖答疑解惑。(4分)【答案】虽然宪法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都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了规定,但规定的内容不同: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是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域的具体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4分)第二框 加强宪法监督96考教材改编情境练基础训练知识点1 监督权力行使18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布了关于2023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全面总结了该年度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的工作情况。基础训练主题情境 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1. 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收到报送备案的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共1 319件,依法对报送备案的法规、司法解释开展主动审查。由此可以看出( B )A.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B.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C.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修改宪法和法律D. 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B2. (教材探究与分享改编)报告中提到,有的市辖区议事协调机构发布通告,对涉罪重点人员的配偶、子女、父母和其他近亲属在受教育、就业、社保等方面的权利进行限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与有关主管部门督促有关机关对通告予以废止。相关链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认为,任何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都应当由违法犯罪行为人本人承担,而不能株连或者及于他人,这是现代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有关通告对涉罪人员近亲属多项权利进行限制,违背罪责自负原则,不符合宪法第二章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的原则和精神,也不符合国家有关教育、就业、社保等法律法规的原则和精神。A. 可以委婉拒绝,因为地方通告应由地方自行决定B. 可以委婉拒绝,因为这一通告对人民生活影响不大C. 应该遵照执行,因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审查国家机关的违宪行为D. 应该遵照执行,因为其通告内容与宪法相抵触,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对此,该市辖区议事协调机构( )【解析】考查点:宪法监督。解题思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材料中该市辖区议事协调机构发布的通告与宪法精神、原则相抵触,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与有关主管部门督促有关机关对通告予以废止,该市辖区议事协调机构应当遵照执行,D正确;对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废止决定,该市辖区议事协调机构不能拒绝,AB说法错误,排除;“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审查国家机关的违宪行为”说法正确,但不是该市辖区议事协调机构应当遵照执行该废止决定的原因,C排除。【答案】D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市辖区议事协调机构发布通告,对涉罪重点人员的配偶、子女、父母和其他近亲属在受教育、就业、社保等方面的权利进行限制,而相关链接中提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认为,对涉罪人员近亲属的多项权利进行限制的规定违背了宪法相关规定的原则和精神,由此可知,该通告的内容与宪法相抵触。答题点拨3. 报告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法律实施和监督的战略高度,对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推动备案审查工作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效。下列关于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说法正确的有( )①必须对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予以追究和纠正②实施宪法监督制度就能够保证公权力规范运行③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④要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解析】考查点:加强宪法监督的做法。解题思路:加强宪法监督,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要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必须对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予以追究和纠正,①③④正确;实施宪法监督制度有利于保证公权力规范运行,②中“就能够”说法绝对,排除。【答案】C4. 报告中写道:通过备案审查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自觉增强宪法意识,贯彻落实立法法有关规定,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认真研究涉宪性问题,及时督促纠正与宪法相抵触或者存在合宪性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回应社会有关方面对涉宪问题的关切。(1)除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外,宪法监督的内容还包括哪些?(2分)【答案】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2分)(2)(中考设问新词·理论依据)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谈谈加强宪法监督的理论依据。(6分)【答案】①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②宪法监督制度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③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每点2分,共6分)(中考设问新词·缘由)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谈谈加强宪法监督的缘由。(6分)变式设问知识点2 增强宪法意识78考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国上下蓬勃开展。主题情境 国家宪法日③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④人们宪法意识增强可以杜绝违宪行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 国家宪法日之际,某法院的宣传栏上展出了这样一段话:从呱呱落地到垂垂老矣,宪法陪你走过这一生,它无时无刻不在保障你生而为人的基本权利,它见证着你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转折点。这段话带给你的感悟有( )①增强宪法意识有利于加强宪法监督②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解析】考查点:增强宪法意识的原因。解题思路:从呱呱落地到垂垂老矣,宪法陪你走过这一生,表明了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②③正确;①中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排除;④中“杜绝”说法绝对,排除。【答案】C 6.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出席国家宪法日座谈会时指出要“不断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推向深入”“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这是因为( A )①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 ②宪法的权威在于实施 ③宪法的内容需要修改 ④宪法理论学习是实施宪法的唯一途径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A7. 某校联合当地法院举行“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法治进校园宣传活动,让宪法教育深入校园。此举( )①有利于引导学生认同宪法,自觉遵守宪法②能完善宪法监督制度,保障宪法实施③是宣传宪法知识、提升宪法地位的途径④能够增强学生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解析】考查点:增强宪法意识。解题思路:“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法治进校园宣传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认同宪法,自觉遵守宪法,增强学生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①④正确;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夸大了该活动的作用,②排除;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③中“提升宪法地位”说法错误,排除。【答案】B8. 2024年6月21日,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总理李强监誓。国务院任命的40个部门和单位的56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宪法宣誓仪式结束后,国务院总理李强作了讲话。他强调,铮铮誓言,要铭记于心,更要见之于行……(1)(课标任务指向·辨析)有同学认为:“宣誓的都是国家公职人员,说明宪法只规范公职人员的行为,跟我们中学生无关。”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7分)综合提升一材多设问【答案】这一观点错误。(1分)①宪法宣誓制度针对的是国家公职人员,可以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从而规范国家权力运行;②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③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每点2分,共6分)(2)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将铮铮誓言铭记于心、见之于行?(6分)【答案】①学习宪法。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②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③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每点2分,共6分)(中考设问新词·锦囊妙计)作为学生,我们也应将铮铮誓言铭记于心、付诸实践。对此,请你提出几条锦囊妙计。(6分)变式设问(3)(中考开放类设问·列举宣传形式)增强学生宪法意识,加强宪法知识宣传,请你列举学校可以采用的宣传形式。(4分)【答案】①举办宪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②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媒介,定期发布宪法知识。(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4分)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春八下道法新考向情景题同步练习】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原卷版).docx 【2025春八下道法新考向情景题同步练习】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解析版).docx 【2025春八下道法新考向情景题同步练习】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讲解ppt).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