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十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成就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明显增强。要了解改革开放的具体举措,能正确分析改革开放带来的重要影响;了解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外交成就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知识概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内:攻革城市经济体制改单补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收革开放杂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丌放区-内地〔伞方位、多层次、觉领域)对外:开放加人世界贸易组织(T))巾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思想巩论理论、“三个代表”甬要思想、科学发展视新时代巾国特色补会主义思想)提出“一国两制”,香港、澳门片祉国祖四统社会主义现进释代化建设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时期成就外交成就继续希行孙!立白正的和平外交政策1979牛巾美建交衣食往行等方血发生大变化社会生活综合国力显著提升【重点阐释】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65专题十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成就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取得了巨大成就。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农村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该制度于1978年由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首次实践,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该制度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第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体制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4.对外开放实行对外开放,是党根据工作重点转移需要而制定的重大战略,并进而被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5.“一国两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66参老答案第一部分学习要点领航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立与演进【学习实践】1.A2.D3.C4.(1)机构:中书省、下设六部,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2)作用:巩固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被后代借鉴与承袭;提升社会治理功能;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文化传承。5.示例1:观点:①。论证:一方面,秦朝开创皇帝制度,皇帝开始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另一方面,宰相掌管行政权,如秦朝设丞相,掌管行政事务;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北宋由正副宰相共同议政;元朝设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故,这一时期皇帝的统治权与宰相的行政权是相对分离的。示例2:观点:②。论证:秦朝设丞相,掌管行政事务,但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由三省长官分割宰相权力;北宋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元朝设中书省,设正副宰相多名,共同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故,这一时期皇帝通过分割或分化宰相的权力,不断加强皇权,相权不断削弱。示例3:观点:③。论证: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明成祖建立内阁,帮助皇帝批阅文件,处理政务;清朝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政大事实际由皇帝裁决。故,从废丞相、设内阁到军机处的设立,皇帝成为绝对专制君主。专题二古代经济的发展与趋势【学习实践】1.C2.B3.D4.(1)措施: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倡导戒奢从俭等。(2)表现: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稻产量的提高。(3)观点:《农政全书》突出兴修水利的重要性。作者:徐光启。地位:《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4)认识:可以从调整政策;优选品种;重视科技;兴修水利等方面谈认识。5.(1)元代青花瓷风靡亚、非、欧三大洲;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2)元代海路交通畅通;元代青花瓷符合伊斯兰审美,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北方陶瓷工匠南迁,促进了景德镇陶瓷技术的发展;元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元代造船业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答出两点即可)(3)示例:元代青花瓷,是文化创新与交融的一个缩影。它糅合中国传统纹样与西亚的青花染料,饰以伊斯兰文化和蒙古文化崇尚的蓝白色彩,体现了跨文化的审美情趣。其烧制技术的创新突破,源于中国南北瓷匠的技艺交融、中国陶瓷技艺和西亚艺术手法的融合发展。元代畅通的海路交通、成熟的航海条件、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极大地推动了青花瓷的输出与扩散。伴随着瓷器外销,中国陶瓷技术传至海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带来活力。由此可见,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永不停止的创新,文明间的接触与交融为文化的创新发展带来活力。专题三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辉煌成就【学习实践】1.A2.D3.C4.(1)A.殷墟C.大运河(2)示例:B.都江堰灌溉系统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这一大型综合水利枢纽科学地解决了岷江的分流和排沙等难题,其防洪、灌溉等功效至今仍造福成都平原,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D.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最高权力中心,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园林和众多建筑群,代表了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准,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经典杰作。(B、D两项任选其一,言之成理即可)(3)类别齐全、数量众多,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具有不可再生性,保护遗产人人有责。(其他言之成理亦可)5.(1)图一:记录了孔子的思想和言论,宣传了儒家思想。图二:在大学等教育机构讲授儒家经典(或以“五经”作为教材),传播儒家学说,培养儒学人才。发展趋势:儒家学说是春秋以来出现的众多学派的一支,西汉时居于主导地位,被列为正统思想,影响深远。(2)提示:可以从作品出处、创作年代、作品描述的内容、反映的社会状况、作品的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作品介绍。选取其中一幅作品,正确表述其中两个层面即可。专题四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学习实践】1.A2.D3.C4.(1)措施:在东南地区,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设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在西域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2)意义:疆域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推动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3)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任答两点即可)5.(1)开明的民族政策。(平等、包容)特点:民族友好往来;民族关系和睦;民族交融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正文 (历史)_65-72.pdf 答案(历史) - 副本 (1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