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建省莆田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2025.03本试题卷共6页,19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答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答题时,使用 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00-2019年全球集成电路贸易联系增多,以东亚-东南亚为主的区域内部短距离贸易联系逐渐占据主流。图1示意全球集成电路产业贸易网络的核心-边缘体系各位置的关系定义。据此完成1~3题。1.图示不同位置的国家,其集成电路产业的情况最可能是A.边缘——廉价产品加工出口 B.卫星——进出口贸易量最小C.次核心——独特性产品生产 D.核心——大多倚重生产盈利2.2000-2019年东亚-东南亚内部短距离贸易联系增强,主要原因是该区域A.分工差异较大 B.科技水平提高C.文化相似度高 D.占据交通要道3.卫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低成本策略应该是A.增强自主研发 B.引进先进技术C.打造品牌影响 D.完善基础设施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催生了以外卖消费为代表的数字化消费模式。研究发现,杭州市外卖消费存在午、晚两个高峰,午高峰的需求量远大于晚高峰;外卖需求空间与供给空间都呈现显著的集聚态势,但空间分异明显。据此完成4~6题。4.杭州市外卖消费午、晚高峰需求分别主要产生于A.文教区和商务区 B.居住区和工业区C.商务区和居住区 D.文教区和工业区5.杭州市外卖消费午高峰的需求量远大于晚高峰的主导因素是A.消费群体差异 B.交通拥堵程度C.时空约束差异 D.商铺营业时间6.供给空间的集聚对外卖商家的好处是A.拓宽消费者的选择,促进商家竞争 B.吸引外卖骑手集聚,提高运送效率C.减少线下实体客流,降低服务成本 D.促进商家品牌宣传,增加商家收益园林垃圾是指园林植物自然凋落或人工修剪等所产生的植物残体,来源于市政道路两侧、公园景区内部、住宅小区内部等绿化植物分布区。海南省海口市中心城区某公园总面积约105万m ,绿化率达95%。该公园为了提升园林垃圾的处理能力,拟在内部设置一个预处理点,对园林垃圾收集后进行分类、剪切、粉碎等预处理。图2示意该公园主要设施及预处理备选点分布。据此完成7~8题。7.综合考虑,最佳的园林垃圾预处理备选点是A.1 B.2 C.3 D.48.相异于海口市的住宅小区和市政道路的园林垃圾,该公园园林垃圾的特点是A.垃圾源分散 B.季节变化大C.富含有机质 D.易收集分类压砂地是将砂砾混合物覆盖于农田表面的一种旱作保护性耕作方式。宁夏H地农民在压砂地上种植一年生硒砂瓜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压砂地覆盖层的含土量逐渐增加。自2021年起产自该地的硒砂瓜在市场上消失。图3示意H地硒砂瓜不同种植年限下压砂地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据此完成9~11题。9.压砂地能作为一种旱作保护性耕作方式是由于其改变了表层土壤的A.温度 B.有机质 C.矿物质 D.质地10.随着硒砂瓜种植年限的增加,推测该压砂地A.土壤蒸发加剧 B.作物根系加深 C.降水补给减少 D 淋溶作用增强11.自2021年起产自该地的硒砂瓜在市场上消失的原因最可能是A.土地退化,瓜苗死亡 B.成本上升,农民弃耕C.生态恶化,政策禁种 D.市场饱和,收入锐减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是表征湖泊和大气界面热交换量的重要参数。潜热通量主要是由湖面水汽蒸发产生的热输送量,感热通量是由湖气温差产生的热输送量。图4示意鄱阳湖某年8月 6日-8日热通量及湖面净辐射量。据此完成12~14题。12.影响图示时段内鄱阳湖潜热通量小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净辐射量 B.风速 C.相对湿度 D.水温13.和潜热通量相比,8月6日鄱阳湖感热通量日变化较小,主要因为A.气温变化小 B.相对湿度稳定 C.风速保持平稳 D.净辐射量变化小14.该年8月鄱阳湖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之和大于湖面净辐射量,产生的影响是A.湖区气温上升 B.周边气候变干 C.湖面风力变大 D.表层水温下降赤道式日晷,是指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晷针平行于地轴的日晷。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大型雕塑——东方之光 (31°13'N, 121°32'E) , 是一座高达20米的不锈钢赤道式日晷。 图5示意实时判阳光照射下的东方之光。据此完成15~16题。15.推测该时刻约为A.更半年7:00 B.夏半年 17:00 C.冬半年 7:00 自冬半年 17:0016.若在莆田市政广场 (25°27'N,119°00'E)复刻该雕塑,为尽量保证时间指示的准确性,安装时需调整晷盘相对于水平地面的倾角,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增加约6° B.减小约6° C.增加约2.5° D.减少约2.5°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某研究团队为了快速调查某城市理发店选址的影响因素,列出了一、二级指标及其相关性评分(表1),其中交通因素的二级指标及其相关性评分待定。请制定交通因素的二级指标(至少三个)及其相关性评分并填入表中。表1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相关性评分自身因素 建筑面积 该理发店的建筑面积越大,评分越高容积率 容积率=建筑面积/占地面积,数值越大,评分越高竞争因素 理发店市场数 辐射范围内的理发店数量越少,评分越高; 同等级理发店数量越少,评分越高成本因素 年租金 该理发店的年租金越低,评分越高人口因素 人口户数 辐射范围内各小区人口户数越多,评分越高交通因素……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20世纪90年代后期江淮地区水稻种植区大量双季稻改单季稻。2015年前后当地农民开始在此基础上发展稻虾共作,在原有水稻田的四周开挖环形沟养殖小龙虾(图6)。小龙虾是具有水下爬行能力的杂食性动物,生性好斗,最适生长水温为 目前较为成熟的是“一稻三虾”模式,兼顾稻、虾效益最大化,第一批虾苗最佳投放时间为3月15日至4月15日,利用水稻生长过程“浅-深-浅”的水位变化调控第二批小龙虾的活动范围 (图7)。(1)从水稻种植收益角度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期江淮地区大量双季稻改单季稻的原因。 (6分)(2)说明3月15日至4月15日是第一批虾苗最佳投放时间的原因。 (4分)(3)分别说明大田生长期深水位对稻、虾生长的好处。 (8分)(4)稻虾共作模式是否威胁粮食安全,阐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图8示意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区某河谷景观,r河为 R河的一条支流。目前R河AB段之间河道较为稳定,自然条件下难以裁弯取直;该河段右岸发育一径流堆积体,径流堆积体及其附近分布着民居和农田。(1)分析目前R河AB 段河道难以裁弯取直的自然原因。 (6分)(2)从地形角度说明R河AB段右岸径流堆积体形成的动力条件。 (6分)(3)从岩石及其风化侵蚀产物的角度分别解释图中民居和农田位置的合理性。 (8分)莆田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C A B C C B B D D A C B A D B A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共52分 到17. (10分)(1)一级指标 一级指标 相关性评分交通因素 街角路口 理发店位于街角路口的评分更高; 经过理发店所在街角路口的路越多,评分越高。停车场 辐射范围内停车场数量越多,评分越高; 停车场面积越大,评分越高。市内道路等级 理发店所在道路等级越高,评分越高。市内公共交通 辐射范围内可达的市内公共交通线路数量越多,评分越高;公共交通站点类型越多;评分越高。18. (22分)(1)(6分)江淮地区积温较低,易受寒潮的影响,双季稻每季单产量较低;稻米价格低,营收少;化肥、农药、劳动力等投入较多,农户种稻收益较低。(2)(4分)该时段内水温适宜,虾苗成活率高;保障第一批小龙虾的充分生长,个头大,且不影响水稻按时移栽;正值水稻种植农闲期,有利于合理安排农事。(3)(8分)此时正值7、8月份,水稻遮阴和高水位可以降低水温,利于小龙虾生长;深水位利于小龙虾进入稻田生长,扩大活动空间,减少损耗;小龙虾是杂食性动物,可减少水稻的病虫害;小龙虾排泄物和饲料可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稻米品质和单产;此时水稻生长需水量大,深水位利于水稻生长。(4)(4分)是。该模式需挖环形沟,水稻播种面积下降;水稻收益远低于小龙虾,对水稻的投入不足导致单产下降,威胁粮食安全。否。该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稻米品质更好,单产更高;该模式收益高,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撂荒地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不会威胁粮食安全。19. (20分)(1) (6分)R河进入AB段,河谷底部变宽,河道较弯曲,流速较缓,侵蚀作用较弱;凹岸为基岩,岩性坚硬,难以被侵蚀,弯曲度难以加大;右岸堆积体发育,堆积作用较强,难以取直。(2)(6分)此处位于R河右侧凸岸,径流流速减缓;谷底较平坦宽阔,r河、R河以及坡面径流流经谷底时流速减缓;径流搬运作用减弱,带来的松散物质堆积形成径流堆积体。(3)(8分)民居位于径流堆积体附近较高的位置,便于从山上运送大块石材用于建设;民居位于山脊附近,基岩埋藏较浅,利于地基建设。农田位于径流堆积体较低平的位置,风化侵蚀产物堆积较厚,颗粒较细且来源丰富,形成较深厚肥沃的土壤,利于耕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