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五年级---折线统计图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4秋 清远期末)笑笑的爸爸每天开车上班,一天早上车刚起步发现前方有位老爷爷过马路,他立即停车,等老爷爷通过后又起步加速去上班,下面( )图描述的是上述情况。A. B.C. D.2.(2024 英德市)哥哥和妹妹沿同一条道路从家出发步行前往外婆家,两人离出发地的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妹妹比哥哥早20分钟出发,妹妹在途中停留了10分钟B.哥哥距外婆家1500米处遇见了妹妹C.妹妹休息前的速度比休息后的速度要慢D.哥哥到外婆家时,妹妹离外婆家还有1500米3.(2024春 舞钢市期末)下面是某商场2016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以下的说法不符合图意的是( )A.4月份利润最少,是20万元B.10月份利润最多,是50万元C.1~4月份,利润逐月下降D.4~12月份,利润逐月上升4.(2024春 成武县期末)如图是李叔叔开车去旅游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9:00~10:00车速最快。B.14:00~15:00行驶了60km。C.开车4小时后休息了20分钟。5.(2024春 新都区期末)新都区某校两名运动员平时10天跳绳成绩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如果这2人中只选派一名运动员去参赛,你认为应派( )最合适。A.乙 B.甲 C.都可以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5小题)6.(2024秋 福田区月考)如图是田田和悦悦在科技节中进行纸飞机决赛时的飞行时间与飞行高度的记录。(1)起飞后第 秒,两架纸飞机的飞行高度第一次相同,此时的飞行高度是 米。(2)起飞后第 秒,两架纸飞机飞行的高度相差最大,相差 米。(3)从整体上看, 的纸飞机飞行高度更高, 的纸飞机飞行时间更长。7.(2024秋 龙岗区月考)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8.(2024 西乡塘区)小红从家去4km的图书馆看书,从统计图可以看出,她在图书馆看书用去 分,去时的速度是每时 km.9.(2024 沅江市)如图为小明家4个月水费折线统计图;这4个月平均每月水费 元,估计下一个月水费会 (增加、减少)。10.(2024 历城区)如图是某地今年上半年1~5月份降水量统计图.这5个月的平均降水量是 毫米;3月份降水量比2月份增加 %.三.判断题(共5小题)11.(2024春 赫章县期末)任意两个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 12.(2024 巨野县)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晰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13.(2024春 宜州区期末)画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以用实线和虚线表示不同的数据。 14.(2024 蓟州区)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都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15.(2024 吉县模拟)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四.操作题(共2小题)16.(2024春 高明区期末)体育强,则国强。如图是育才小学2019年~2023年参加全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男、女运动员获得的奖牌数量统计图。(1)在2019年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育才小学的女运动员取得的奖牌数是男运动员获得的奖牌数的,根据信息把统计图补充完整。(2)观察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信息?17.(2022秋 盱眙县期末)表是2009年某家电专卖店电视销售情况统计表.季度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普通彩电(台) 220 280 360 490液晶彩电(台) 180 210 230 280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五.应用题(共3小题)18.(2024春 宜春期末)某城市2010﹣2015年生活垃圾中分类垃圾与未分类垃圾质量如图:(1)2011年分垃圾占垃圾总量的,2015年分类垃圾占垃圾总量的(2)两种垃圾相差最多的是 年,从 年开始分类垃圾超过了未分类垃圾.(3)看了这幅图后你有什么感想或建议.19.(2023春 罗庄区期末)下面是甲、乙两店2022年12月~2023年5月“午睡地垫”月销售量统计图。(1)近半年以来,甲、乙两店“午睡地垫” 月销售相差最大,相差 万条。(2)近半年销售量最高的是 店。(3)如果你是校办老师,你会选择在哪家店购买,为什么?20.(2022秋 盱眙县期末)“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3日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在党中央的关心和领导下,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如图是2015~2019年某地年人均支出和年人均食品支出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问题:①2016年,当地年人均食品支出占年人均支出的几分之几?②到2019年,当地年人均教育支出已经占到年人均支出的.2019年,当地年人均教育支出为多少元?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五年级---折线统计图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 1 2 3 4 5答案 C D D C B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4秋 清远期末)笑笑的爸爸每天开车上班,一天早上车刚起步发现前方有位老爷爷过马路,他立即停车,等老爷爷通过后又起步加速去上班,下面( )图描述的是上述情况。A. B.C. D.【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C【分析】根据描述:早上车刚起步,这时汽车是加速状态,发现前方有位老爷爷过马路,他立即停车,这时是减速状态,直到速度为0,等老爷爷通过后又起步加速去上班,这一段是汽车加速状态,由此选择。【解答】解:早上车刚起步发现前方有位老爷爷过马路,他立即停车,等老爷爷通过后又起步加速去上班,描述正确的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明确汽车每一段行驶速度的变化情况。2.(2024 英德市)哥哥和妹妹沿同一条道路从家出发步行前往外婆家,两人离出发地的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妹妹比哥哥早20分钟出发,妹妹在途中停留了10分钟B.哥哥距外婆家1500米处遇见了妹妹C.妹妹休息前的速度比休息后的速度要慢D.哥哥到外婆家时,妹妹离外婆家还有1500米【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答案】D【分析】通过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可知,哥哥8:20出发,8:50到达;妹妹8:00出发,9:00到达,妹妹在途中停留了10分钟;哥哥距外婆家1500米处遇见了妹妹;妹妹休息前的速度比休息后的速度要慢。据此解答。【解答】解:由分析得:A、妹妹比哥哥早20分钟出发,妹妹在途中停留了10分钟。此说法正确。B、哥哥距外婆家1500米处遇见了妹妹。此说法正确。C、妹妹休息前的速度比休息后的速度要慢。此说法正确。D、哥哥到外婆家时,妹妹离外婆家还有1500米。此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3.(2024春 舞钢市期末)下面是某商场2016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以下的说法不符合图意的是( )A.4月份利润最少,是20万元B.10月份利润最多,是50万元C.1~4月份,利润逐月下降D.4~12月份,利润逐月上升【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答案】D【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征: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容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知:4月份的折线最低,所以利润最少,由图知是20万元,所以A对.同理,10月份的折线最高,为50万元,B也对.1~4月份呈下降趋势,所以C对.4月到10月、11月到12月,折线上升,但是10月到11月是下降的,所以D错.【解答】解:4月份的折线最低,所以利润最少,由图知是20万元,所以A对.同理,10月份的折线最高,为50万元,B也对.1~4月份呈下降趋势,所以C对.4月到10月、11月到12月,折线上升,但是10月到11月是下降的,所以D错.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运用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解题.4.(2024春 成武县期末)如图是李叔叔开车去旅游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9:00~10:00车速最快。B.14:00~15:00行驶了60km。C.开车4小时后休息了20分钟。【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数据分析观念.【答案】C【分析】根据统计图的折线趋势可知,9:100﹣20:00行了(300﹣180)千米,速度最快;14:00~15:00行驶了(640﹣580)千米;开车4小时后休息的时间是从11:00一直休息到12:00,休息了1个小时。【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开车4小时后休息了1小时,不是20分钟,原题选项C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5.(2024春 新都区期末)新都区某校两名运动员平时10天跳绳成绩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如果这2人中只选派一名运动员去参赛,你认为应派( )最合适。A.乙 B.甲 C.都可以 D.无法确定【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专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B【分析】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甲运动员成绩呈稳定上升的趋势,乙运动员的成绩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后面几天波动比较大,应选派成绩相对稳定的运动员去参赛。【解答】解:观察图可得,甲运动员成绩呈稳定上升的趋势,应派甲最合适。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从图中提取所需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5小题)6.(2024秋 福田区月考)如图是田田和悦悦在科技节中进行纸飞机决赛时的飞行时间与飞行高度的记录。(1)起飞后第 15 秒,两架纸飞机的飞行高度第一次相同,此时的飞行高度是 25 米。(2)起飞后第 30 秒,两架纸飞机飞行的高度相差最大,相差 17 米。(3)从整体上看, 田田 的纸飞机飞行高度更高, 悦悦 的纸飞机飞行时间更长。【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意识.【答案】(1)15,25;(2)30,17;(3)田田,悦悦。【分析】实线表示田田的纸飞机飞行的时间和高度,虚线表示悦悦的纸飞机飞行的时间和高度。(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起飞后第15秒,两架纸飞机的飞行高度第一次相同,此时飞行高度是25米。(2)起飞后第30秒,两架纸飞机飞行的高度相差最大,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用减法解答。(3)从整体看,田田的纸飞机飞行高度更高,悦悦的纸飞机飞行时间更长。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起飞后第15秒,两架纸飞机的飞行高度第一次相同,此时飞行高度是25米。(2)27=10=17(米)答:起飞后第30秒,两架纸飞机飞行的高度相差最大,相差17米。(3)从整体看,田田的纸飞机飞行高度更高,悦悦的纸飞机飞行时间更长。故答案为:15,25;30,17;田田,悦悦。【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7.(2024秋 龙岗区月考)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4 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专题】应用意识.【答案】4。【分析】实线表示收入,虚线表示支出,纵轴一个单位长度表示10万元,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4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4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8.(2024 西乡塘区)小红从家去4km的图书馆看书,从统计图可以看出,她在图书馆看书用去 70 分,去时的速度是每时 8 km.【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由统计图的水平线的起止时间相减即可得到在图书馆看书的时间.(2)运用路程4千米除以时间(30分钟=0.5小时)等于速度即可进行计算.【解答】解:(1)在图书馆看书的时间:100﹣30=70(分钟)答:她在图书馆看书用去70分.(2)去时的速度是:4÷(30÷60)=8(千米)答:去时的速度是每时8km.故答案为:70,8.【点评】此题首先根据问题从图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即可作出解答.9.(2024 沅江市)如图为小明家4个月水费折线统计图;这4个月平均每月水费 66 元,估计下一个月水费会 减少 (增加、减少)。【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数据分析观念.【答案】66;减少。【分析】把4个月的水费相加,求出的和除以4,即可求出这4个月平均每月的水费;然后根据折线的走势进行估计。【解答】解:(48+62+85+69)÷4=264÷4=66(元)答:这4个月平均每月水费66元。由图可知,第1个月到第3个月水费是上升趋势,第3个月到第4个月是下降趋势,所以我估计下一个月水费会减少。故答案为:66;减少。【点评】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应用,从图中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0.(2024 历城区)如图是某地今年上半年1~5月份降水量统计图.这5个月的平均降水量是 44 毫米;3月份降水量比2月份增加 12.5 %.【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把1~5月的降水量加起来,再除以5即可;(2)二月份的降水量看作单位“1”,用(3月份的降水量﹣2月份的降水量)÷2月份的降水量即可.【解答】解:(1)(30+40+45+35+70)÷5=220÷5=44(毫米)(2)(45﹣40)÷40=5÷40=12.5%答:这5个月的平均降水量是44毫米,3月份降水量比2月份增加12.5%.故答案权威:44,12.5.【点评】此题首先根据问题从图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即可作出解答.三.判断题(共5小题)11.(2024春 赫章县期末)任意两个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 × 【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答案】×【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反映熟练的增减变化的趋势。据此判断。【解答】解:任何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都能分成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但是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一定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只有两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图才能合成一个复式统计图。因此,任意两个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12.(2024 巨野县)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晰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 【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综合判断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分析】数量的多少,在折线统计图中用点位置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在折线统计图中表现为折线坡度的变化。【解答】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晰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重点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3.(2024春 宜州区期末)画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以用实线和虚线表示不同的数据。 √ 【考点】统计图的特点.【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应用意识.【答案】√【分析】画复式折线统计图时,为了区分不同的量,要先用图例(一般用虚实线)来说明每种量各用哪种线表示,才能使人容易看清图意;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画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以用实线和虚线表示不同的数据;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进行解答。14.(2024 蓟州区)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都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 .【考点】统计图的特点.【答案】√【分析】(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反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据此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所以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根据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15.(2024 吉县模拟)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 .【考点】统计图的特点.【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四.操作题(共2小题)16.(2024春 高明区期末)体育强,则国强。如图是育才小学2019年~2023年参加全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男、女运动员获得的奖牌数量统计图。(1)在2019年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育才小学的女运动员取得的奖牌数是男运动员获得的奖牌数的,根据信息把统计图补充完整。(2)观察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信息?【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应用意识.【答案】(1);(2)育才小学女运动员田径竞技水平提升较快。(答案不唯一)【分析】(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列式,据此用2019年育才小学男运动员获得的奖牌数乘,即可求出2019年育才小学女运动员获得的奖牌数,再补充统计图即可;(2)育才小学女运动员田径竞技水平提升很快。【解答】解:(1)92(枚)(2)育才小学女运动员田径竞技水平提升较快。(答案不唯一)【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7.(2022秋 盱眙县期末)表是2009年某家电专卖店电视销售情况统计表.季度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普通彩电(台) 220 280 360 490液晶彩电(台) 180 210 230 280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即可.【解答】解:统计图如下:【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关键根据所给所锯作图.五.应用题(共3小题)18.(2024春 宜春期末)某城市2010﹣2015年生活垃圾中分类垃圾与未分类垃圾质量如图:(1)2011年分垃圾占垃圾总量的,2015年分类垃圾占垃圾总量的(2)两种垃圾相差最多的是 2010 年,从 2015 年开始分类垃圾超过了未分类垃圾.(3)看了这幅图后你有什么感想或建议.【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由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2011年未分类的垃圾为12.5万吨,分类的是8万吨,垃圾总量为12.5+8=20.5(万吨),用分类垃圾的吨数除以总吨数;同理,2015年未分类的垃圾为16万吨,分类的是1万吨,垃圾总量为16+11=27(万吨),用分类垃圾的吨数除以总吨数.(2)由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表示未分类垃圾、分类垃圾的点,2010年距离最大,说明该年两种垃圾相差最多;表示分类垃圾的折线从2015年在表示未分类垃圾折线的上方,说明该年开始分类垃圾超过了未分类垃圾.(3)垃圾分类处理的好处有:减少占地;减少污染;变废为宝;减少危害.看了这幅图感到人们的环保意识在增强,感到欣慰;建议所有垃圾能够完全分类.【解答】解:(1)8÷(12.5+8)=8÷20.511÷(16+11)=11÷27答:2011年分垃圾占垃圾总量的,2015年分类垃圾占垃圾总量的.(2)答:两种垃圾相差最多的是 2010年,从 2015年开始分类垃圾超过了未分类垃圾.(3)答:的感想和建议:看了这幅图感到人们的环保意识在增强,感到欣慰;建议所有垃圾能够完全分类.故答案为:2010,2015.【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19.(2023春 罗庄区期末)下面是甲、乙两店2022年12月~2023年5月“午睡地垫”月销售量统计图。(1)近半年以来,甲、乙两店“午睡地垫” 12 月销售相差最大,相差 0.8 万条。(2)近半年销售量最高的是 甲 店。(3)如果你是校办老师,你会选择在哪家店购买,为什么?【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综合题;应用意识.【答案】(1)12,0.8;(2)甲;(3)甲店,因为近半年销售量最高的是甲店。(答案不唯一)【分析】(1)用减法列式分别计算6个月份两个店相差多少万条,由此解答本题;(2)用加法列式计算两个店半年的销售量,由此解答本题;(3)选择销量高的店,由此解答本题。【解答】解:(1)2.4﹣1.6=0.8(万条)2.6﹣1.9=0.7(万条)2.7﹣2.0=0.7(万条)2.4﹣1.9=0.5(万条)2.1﹣2.0=0.1(万条)2.4﹣1.8=0.6(万条)0.8>0.7>0.6>0.5>0.1答:近半年以来,甲、乙两店“午睡地垫”12月销售相差最大,相差0.8万条。(2)2.4+2.6+2.7+2.4+2.0+1.8=13.9(万条)1.6+1.9+2.0+1.9+2.1+2.4=11.9(万条)答:近半年销售量最高的是甲店。(3)我选择甲店来购买,因为近半年销售量最高的是甲店。(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12,0.8;甲。【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20.(2022秋 盱眙县期末)“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3日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在党中央的关心和领导下,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如图是2015~2019年某地年人均支出和年人均食品支出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问题:①2016年,当地年人均食品支出占年人均支出的几分之几?②到2019年,当地年人均教育支出已经占到年人均支出的.2019年,当地年人均教育支出为多少元?【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答案】①;②500。【分析】①把2016年某地年人均支出额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②把2019年某地年人均支出额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解答】解:①300÷500答:2016年,当地年人均食品支出占年人均支出的。②4000500(元)答:2019年,当地年人均教育支出为500元。【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考点卡片1.简单的行程问题【知识点归纳】计算路程,时间,速度的问题,叫做行程问题.解题关键及规律: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同时相向而行:两地的路程=速度和×时间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问题=路程÷速度差同时同地同向而行( 速度慢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5千米,4小时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要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根据题意,应先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即63.5+56.5=120(千米),然后乘相遇时间,列式解答即可.解:(63.5+56.5)×4=120×4=480(千米)答:A、B两地相距480千米.点评:此题考查了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例2:王华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去学校,小时行了全程的,王华家离学校有多少千米?分析:先依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王华小时行驶的路程,再运用分数除法意义即可解答.解:4,,=1(千米),答:王华家离学校有1千米.点评:分数除法意义是解答本题的依据,关键是求出王华小时行驶的路程.例3: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距中点14千米的地方相遇,两车相遇时,它们所行路程的差是( )千米.A、7 B、14 C、28 D、42分析:由题意可知:两车相遇时,快车超过中点14千米,而慢车距离终点还有14千米,因此它们的路程差为14×2=28千米,据此即可进行解答.解:因为两车相遇时,快车超过中点14千米,而慢车距离终点还有14千米,因此它们的路程差为14×2=28千米;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时间、路程、速度差的掌握情况.2.单式折线统计图【知识点归纳】1.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容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2.折现统计图制作步骤:(1)标题:根据统计表所反映的内容,在正上方写上统计图的名称;(2)画出横、纵轴:先画纵轴,后画横轴,横、纵轴都要有单位,按纸面的大小来确定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3)描点、连线: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如图,电车从A站经过B站到达C站,然后返回.去时B站停车,而返回时不停,去时的车速为每小时48千米,返回时的车速是每小时 72 千米.分析:从统计图中可知电车从A站到达B站用了4分钟,并在B站休息了1分钟,从B站到达C站用了5分钟,所以电车从A站到达C站共行驶了4+5=9(分钟),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从A站到C站的距离;电车在C站休息了3分钟,从第13分钟开始行驶到第19分钟返回A站,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得出答案.解:48×(4+5)÷(19﹣13),=48×9÷6,=72(千米);答:汽车从C站返回A站的速度是每小时行72千米.故答案为:72.点评:此题首先根据问题从图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和“速度=路程÷时间”即可作出解答.3.复式折线统计图【知识点归纳】1.定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项目的具体数量,又能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2.折线图特点: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可以用来作股市的跌涨和统计气温.3.作用: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般用于两者之间比较,主要作用还是看两者之间的工作进度和增长.折线统计图分单式或复式.复式的折线统计图有图例,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线条区别开来.4.区别: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差最大的是多了一条线,和第二个单位,但仍然能看出他的上升趋势.【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哥哥和弟弟周末分别骑车去森林动物园游玩,下面的图象表示他们骑车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请根据哥哥、弟弟行程图填空.①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 正 比例.②弟弟骑车每分钟行 0.3 千米.分析:此题是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成正比例的意义可知,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通过观察统计图可得出弟弟行驶的路程为30千米,时间为3:40﹣2:00=100分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解决问题.解:因为路程=速度×时间,所以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3:40﹣2:00=100(分钟),30÷100=0.3(千米);答: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弟弟骑车每分钟行0.3千米.故答案为:正;0.3.点评:此题考查了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成正比例的意义.4.统计图的特点【知识点归纳】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2.条形统计图的特点:(1)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1)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2)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 )A、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B、数量的多少 C、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分析】(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据此进行解答即可.解: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故选:B.【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折线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