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4、2 依法履行义务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第四课 公民义务1.通过创设的情境,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知道违反法定义务将承担的法律责任。2.懂得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的正确做法,树立正确权利和义务。3.增强义务意识,懂得依据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自觉履行自己义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教学难点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2.如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3. 为什么必须履行法定义务?4.怎样履行法定义务?5.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怎样的责任?自主预习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有什么作用?公民自觉履行义务有什么作用?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促进国家发着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共和创造更好的条件。案例分析李明上学期间,刻苦学习,关心集体,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中学毕业后,他应征入伍,在部队,他刻苦训练,对工作认真负责,曾荣立三等功一次。复员后,他积极参加地方建设,业绩突出,担任部门负责人。在区人大换届选举时,他当选为区人大代表。在家里,他尊重父母、孝敬老人,培养教育子女,他的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1)李明享有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2)结合李明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的情况,简要谈谈你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认识?思考权利:受教育权、荣誉权、劳动权、被选举权义务:受教育义务、服兵役义务、劳动义务、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子女义务。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履行者。3.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劳动受教育4.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基本义务。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 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例如,根据我国宪 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 基本义务。总结: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关系探究与分享:结合以上图片,与同学交流应如何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1、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2、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总结:如何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正确的权利义务观二、 法定义务须履行失物风波小颖和妈妈到一家百货商店购物,在试背一款书包时,不小心将钥匙落在包里。她们返回商店寻找,捡到钥匙的店员要求买一杯饮料作为“请客”。本来对店员心存感激的小颖,归还失物能否索要报酬?从道德和法律角度,谈谈的你的看法?1.从道德的角度看,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公民 应该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从法律的角度看,捡到失物归还失主是法定义务,作为公民应 该自觉履行。《民法通则》第79条:“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法定义务:怎样履行法定义务?(1)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2)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3)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做的行为有:爱护公共财产;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被确诊患有传染病的,应接受隔离,及时就医。还有哪些?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做出的行为有:禁止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禁止酒后驾车;禁止破坏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灾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伍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伍百元以下罚款。法律规定这给我们什么启示?三 违反义务须担责1、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2、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3、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违背道德的后果是什么呢?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每违反相应的内容,将会带来不同的后果:如违反“爱国守法”,将会触犯法律法规。如违反“明礼诚信”,将会失去脸面失去信任。总之,违背道德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等等。随堂训练1、“小时候,妈妈为我洗脚;长大后,我为妈妈洗脚。”从法律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B.和睦相处的家庭关系C.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D.义务比权力更重要C2、“有钱不可任性”、“有权不可任性”成了两句轻松幽默的网络流行语。钱即使是个人财产,任性也要合法;可权属于公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可有丝毫的任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B、尽量不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公民的权利C、法律要求和鼓励做的,一般应该积极去做 D、某些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结合的A3、对于漫画中的行为和看法,下列说法能够反驳的有(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任何公民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要先享受权利再履行义务不履行义务,会受到法律的处罚ABCDB4、 今年,我国各地政府均颁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刘先生违反法令,在小区里偷偷燃放烟花爆竹,被当地的公安机关行政拘留。这说明( )违法行为要受到刑事处罚法律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任何违反有义务的行为需要担责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ABCDC5、(2023届四调)下列选项中,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是( )A 爱护公共财产、尊重社会公德B 人身自由、依法纳税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D 受教育、劳动D6、(2022年湖南湘潭)疫情期间,从高风险地区回来的江某,按要求必须第一时间主动报备,并配合落实集中隔离、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但江某一想到隔离会让自己的生活不那么自由,就有点犹豫了。下列观点能让江某不再犹豫的是( )①建立规则就是为了限制自由,促进社会有序运行②法律赋予公民人身自由权,报不报备是公民自由③如不及时报备可能造成疫情扩散,危害公共安全④公民不能只享受自由的权利而不履行防疫的义务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D7、(2022年湖北宜昌)文明是城市的幸福底色。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宜昌城区开展了市容环境秩序“十不见”专项行动。从“拍手赞”到“动手干”,广大市民主动参与市容环境治理。市民的行为是在( )A.主动承担法律责任 B.依法享受公民权利C.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D.积极参与民主生活C7、(2022年北京)“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我国宪法的这些规定说明( )A.应先行使权利后履行义务B.放弃权利就可以不履行义务C.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D.有的权利同时也是义务D说说下列行为违法了什么法律,需要承担什么责任?违反民事法律,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法,承担刑事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