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课时 应对自然灾害 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下面不正确的做法是( )。①雷雨交加时,在大树下躲雨。 ②在山洪、泥石流高发期,选择在山区露营,并在山谷扎营。③当地震发生时,躲在卧室里。 ④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预警信号的级别一般划分为四级,用颜色表示。其中,“严重”等级用( )表示。A.红色 B.橙色 C.蓝色 D.黄色3.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红色信号,表示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A.一般 B.较重 C.严重 D.特别严重4.2007年,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方法》对各项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进行了规定。气象预警信号的级别一般分为四级: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表示特别严重的颜色为( )。A.蓝色 B.橙色 C.黄色 D.红色5.下列行为不会诱发和加重自然灾害的是( )。A.破坏森林,围湖造田 B.不合理规划土地,过度放牧C.乱砍滥伐,开垦荒地 D.保护耕地,退耕还林二、判断题6.上学路上突遇雷雨交加,应快速到附近的大树下躲避。( )7.学校举办逃生应急演练,可以让我们学习防灾避险知识,增强防灾意识。( )8.六(3)班张子彤认为:自然灾害是一种自然变异,跟人类没有关系。( )9.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分布广、强度大、伤亡重。( )10.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无能为力。( )三、连线题11.连一连:遇到以下危险你会如何自救?遭遇地震时 横向快速爬上山头教室着火时 戴口罩,勤消毒,尽量不出门突然溺水时 先躲避,蹲桌下,找机会,跑到空旷地带突发泥石流 湿毛巾捂口鼻,不乘电梯,走安全通道面对疫情时 高声呼救,不乱扑腾,屏住呼吸,头向后仰四、简答题12.我国是地震高发国家,2024年4月3日7时58分,在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这起强震是台湾1999年“921”地震发生25年后的最大规模地震。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13人遇难,1147人受伤,仍有6人失联。假如地震发生时,你正在教室上课,会怎么做?请把你的做法简单写在下面。五、辨析题13.学校举办“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知识讲座。听后,张静同学说:“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太低了,学了也没什么用。”李强同学说:“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学习一下相关知识是有好处的,万一真的发生了自然灾害就可以保护自己并帮助他人。”读读上面两名同学的对话,你认同谁的观点?为什么?列举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至少5种)六、综合题14.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遭受特大暴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 8月1日18时,在此次灾害中,全市共遇难292人,失踪47人。每个生命的逝去都让人痛惜,他们不幸遇难,带给家人的是哀伤。(1)根据你的经历和了解,说说此次洪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至少写出两条)(2)小小记者在行动:结合你的经历及见闻,报道洪水来临时和洪水退却后,你身边抗洪抢险的最美行动。(至少写出两条)(3)在雷雨天或是突发洪水时,我们该如何避险?(至少写出两条)/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试卷第2页,共4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1.C2.B3.D4.D5.D6.×7.√8.×9.√10.×11.12.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者生命三角区。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13.我同意李强的说法。我们平时学习一些防灾避险、自护自救的知识,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14.(1)①洪水淹没了庄稼,冲毁了桥梁,淹没了房屋。②洪水造成了泥石流,阻断了出行的道路③洪水还造成了停水停电很不方便。(2)①老师及时疏散学生,并确保每个学生安全到家。②居委会和消防人员迅速疏散和救援受灾的人们。③志愿者迅速清除淤泥。④电力工人加班抢修电力。(3)①空旷场地不要使用有金属尖端的雨伞,不要把金属物体扛在肩上。②在雷阵雨较大时要远离树木,尽量不要大跨步跑动。 ③当洪水暴发的时候,尽量向高地或高楼转移,增加救援的时间。④不要逗留在汽车、火车等封闭空间,影响逃生能力。⑤选择适合的躲避点,尽量要避开电类设施,以免倒塌后使水通电。答案第2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