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2025年高考模拟考试(一模)生物学试题(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江门市2025年高考模拟考试(一模)生物学试题(有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江门市2025年高考模拟考试(一模)生物学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共21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做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1——12题每小题2分, 第13—16题每小题4分, 共40分。
1.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下列现象或过程符合这种观点的是
A.温室效应 B.血糖调节
C.赤潮水华 D.主动运输
2.在某款遗传学虚拟游戏中,玩家选择了某著名科学家的展馆(展馆部分介绍见图1)进行参观学习,并进行虚拟经典实验后答题闯关。玩家所选的科学家是
A.沃森 B.孟德尔
C.摩尔根 D.克里克
3. “北方春果”大樱桃现已成功在广东种植。樱桃需经历春化作用才能诱导花芽的分化,推测广东种植樱桃需在花期前采取的措施最可能是
A.控制低温 B.减少水分 C.延长光照时间 D.增大光照强度
4.图2为某兴趣小组进行渗透作用实验的装置,所用的生物膜允许水分子通过,但蔗糖不能通过。实验开始时,甲、乙漏斗内液面持平且均高于漏斗外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所在一侧装置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
B.甲漏斗液面将会上升,乙漏斗液面将会下降
C.当漏斗内液面高度稳定时,仍有水分子通过生物膜
D.当渗透平衡时,甲、乙漏斗内外两侧溶液浓度相同
5. RNA 药物是指利用RNA 分子的功能来治疗疾病的药物,主要由递送载体和RNA 序列两部分构成。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生物学试题 第1页 (共8页)
A.递送载体需将 RNA 序列送到靶细胞的细胞核内才能发挥疗效
B. RNA 序列可通过结合目标mRNA特异性调控其表达以实现疗效
C. RNA 序列可通过直接翻译成目标蛋白替代异常蛋白以实现疗效
D.化学修饰RNA 序列避免 RNA 酶作用可提高药物稳定性延长疗效
6.呼吸作用中 P酶通过促进氧气与[H]的结合进而提升低氧条件下的运动耐力,乳酸可结合在P酶特定氨基酸位点使其乳酰化。研究者发现小鼠持续运动30分钟后,肌细胞中P酰乳酰化水平升高且相对活性下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酶作用的场所最可能在线粒体内膜
B.乳酰化修饰前后 P酶的结构发生改变
C. P酶乳酰化水平升高有利于提升运动耐力
D.增加肌细胞氧气供应有利于 P 酶活性维持
7.生物松耕是利用生物作用代替机械松土的一种生产方式。有研究表明,轮作萝卜等深根系作物可明显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机械松土相比,生物松耕的优势不包括
A.可提高农产品的碳足迹 B.避免单一作物消耗土壤养分
C.能够实现土壤的自然改良 D.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8.某患者出现易口渴、大量饮水、饭后困倦等症状,医生为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即监测空腹状态和口服定量葡萄糖后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值,可能是胰岛素敏感度下降
B.若口服葡萄糖后胰岛素水平升高不明显,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
C.若患者胰岛素敏感度下降,使用抑制葡萄糖重吸收的药物有利于控糖
D.若患者胰岛B细胞受损,注射胰岛素有助恢复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
9.利那卡韦是一种新型抗HIV 长效注射药物,它通过与病毒衣壳蛋白结合,阻止病毒在入侵细胞时打开衣壳释放其遗传物质等,从而抑制其在人体内繁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IV 的表面蛋白可特异性识别辅助性T细胞
B.利那卡韦是一种能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C.使用该药物后能有效阻止 HIV 进行逆转录
D.该药物可有效阻断 HIV 在高危人群中传播
10.水稻每穗颗花数(SPP)增加可提高产量,其相关基因附近存在一类不编码氨基酸的基因表达调控序列,这些序列能上调或下调特定基因表达。研究发现栽培稻中出现频率高的序列倾向于促进SPP 的增加,且在热带栽培稻中该序列频率高于温带栽培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各种频率的调控序列不属于 SPP 相关基因的等位基因
B.频率高的调控序列可能上调或下调 SPP 相关基因的转录
C.栽培稻的进化仅受人类育种影响,与环境选择无关
D.该研究为定向提高温带栽培稻的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11.正确的实验结论离不开数据的正确采集、统计和分析,下列调查活动中与数据相关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生物学试题 第2页 (共8页)
A.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时,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人数足够多可使结果更准确
B.用样方法调查不同地域中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各地样方的形状及数量均要相同
C.调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先统计各组成成分的数量,再折合成能量值
D.调查河流水质情况时,不同位置采集水样并检测水质,分析与周边设施的相关性
12.已知矮牵牛通过A基因的表达量调控花瓣颜色的深浅。现有红花、黑茎牵牛花与白花、浅色茎植株杂交, 为粉红花。 随机受粉得 结果如表Ⅰ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表1
F 表型 所占比例 F 表型 所占比例
①红花、黑茎 3/16 ④红花、浅色茎 1/16
②粉红花、黑茎 6/16 ⑤粉红花、浅色茎 2/16
③白花、黑茎 3/16 ⑥白花、浅色茎 1/16
A.控制花色与茎色的基因独立遗传
B. F 进行测交,后代只有两种花色
C. F 表型②自交,后代重组性状有4种,共占3/8
D. F 表型③随机受粉,后代白花黑茎中纯合子占1/2
13.水稻细胞中存在一种膜转运蛋白OsSTPIS。为探究其特性,科研人员将 OsSTPIS 基因导入六碳糖摄取缺陷酵母突变株中,构建能表达OsSTP15的模型酵母M。把相同浓度的无标记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三种糖分子式均为 分别与等量 C标记的葡萄糖混合,分别培养酵母M一段时间后测定 C相对转运速率,结果如图3。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成功构建的酵母M 能在以六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
B.对照组仅含 C标记的葡萄糖,不加入任何无标记六碳糖
C.推测OsSTP15转运六碳糖的亲和力为果糖>甘露糖>葡萄糖
D.若增加蔗糖组,推测实验结果可能与对照组大致相近
14.研究发现,当烟草受到病原菌入侵时,被感染的细胞中茉莉酸等植物激素信号通路激活。MYC2、EIN3和WRKY70等因子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合成植保素等起防御作用的物质,机理如图4。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生物学试题 第3页 (共8页)
A. WRKY70因子既能促进脱落酸合成也能够促进脱落酸降解
B.在该调控过程中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同时存在
C.敲除 WRKY70 基因的植株比敲除植保素基因的植株易感病
D.茉莉酸和乙烯协同作用有利于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防御作用
15.非洲大蜗牛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的入侵陆生螺,广泛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威胁多种农作物和人类健康。科研人员研发一种新型诱杀剂(由植物提取液和提取于非洲大蜗牛的腺体信息素组成),并将不同的诱杀剂喷洒于蜗牛的食物上比较其防治效果,结果如图5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信息素的引诱效果最佳但对非洲大蜗牛不具有毒害作用
B.相较于农药A 和农药B,新型诱杀剂的使用量可减少
C.与农药A和农药B的比较可评估新型诱杀剂的诱杀效果
D.使用新型诱杀剂不属于生物防治,但可以减少污染环境
16.由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Gd 和Gd 所编码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有A、B两种类型,可通过电泳区分。对某家族Ⅰ号个体皮肤组织的多细胞原始培养物进行电泳得结果一,然后将皮肤组织分离成单个细胞进行克隆培养,获得单细胞克隆培养物再电泳得结果二,如图6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推测该样本来源于女性,体细胞基因组成为 Gd^Gd
B.2、3号克隆细胞结果的差异是由基因表达差异导致
C.1-9号克隆细胞中均随机有一条X 染色体失去活性
D. Ⅰ号个体和其儿子进行该检测所得到的结果相同
二、非选择题:共5道大题,共60分。
生物学试题 第4页 (共8页)
17.(11 分)花生生长所需的氮素除来源于土壤和肥料外,还包括根瘤固氮。氮素供应对花生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优化花生的施氮策略,探索绿色有效的增产途径,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N0、N45、N75、N105、N135、N165, 数值代表施氮量, 单位: 和不同排种处理(蒸馏水拌种W、根瘤菌剂拌种R)对花生产量的影响,部分研究结果见图7。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发现,在各施氮水平下,R处理的花生植株氮素积累量均高于W处理。据图7a分析原因是:施氮会 花生结瘤,R处理可 。
(2)分析图7b、c、d可知,一定范围内提高施氮水平有利于叶绿素合成,从而 ,供暗反应阶段利用:施氮量超过N135时,限制净光合速率上升的原因有 .
(3)花生在W和R处理下,配合适宜的施氮量均能获得高产。从绿色有效的角度综合选择最优的施氮策略并说明理由: .
18.(12分)世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探究个体衰老的机制至关重要。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ERV)是一类古老的逆转录病毒,它们在进化过程中整合到了宿主的基因组中,但长期处于“沉默”状态。人类队乳腺肿瘤病毒(HERVK)是其中一员,它的“复活”与细胞衰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机理如图8所示。
生物学试题 第5页(共8页)
回答下列问题:
(1)HERVK的遗传物质是 。随着细胞衰老,HERVK DNA的甲基化修饰水平 ,合成相应产物并组装成病毒颗粒,HERVK“复活”。
(2)科学家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逆转录酶抑制剂,衰老细胞中的 、 含量均降低。以及一系列衰老相关表型得到缓解,从而证实了图8中的相关途径。
(3)对多细胞生物而言,个体衰老的过程是机体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由图8推测可知HERVK“复活”还会加速个体衰老,机理是:
①一部分HERVK病毒颗粒通过 的路径侵染邻近的年轻细胞,加速其衰老:② .
(4)为进一步探索如何延缓衰老,需对个体衰老程度进行量化评估。观测指标选择血浆中 (填“HERVK病毒颗粒”或“炎症细胞因子”)的数量更适宜,理由是 。
19.(13分)滨鸟是湿地生态功能的指示种,它主要以食草蟹类为食。互花米草是外来物种,它的入侵会导致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退化。为探索修复退化湿地的有效策略,研究团队在黄海沿岸互花米草入侵区域取4块样地,人工移除互花米草后,针对本地湿地植物海三棱蘸草、食草蟹类和滨鸟进行了四组野外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见图9。
(1)在互花米草入侵区域,矮小、生长松散的海三棱覆草在与高大、生长密集、根系发达的互花米草竞争 等资源的过程中不占优势被逐渐取代;食草蟹类等底栝动物的生存空间也被挤压。群落发生 演替,具体表现为:物种丰富度减少,滨鸟数量 。
(2)生态修复理论中的“上行效应”假说认为:在退化生态系统中,当加大力度恢复植被后,生态系统会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逐步恢复。图9所示的实验结果 (填“支持”或“不支持”)上述假说,判断依据是b组的生物多样性指数 。
(3)与b、c组相比,d组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研究人员推测滨鸟在生态恢复中起关键作用。b、c组因 ,导致食草蟹类对海三棱膜草幼苗的捕食强度较大,幼苗无法长时间存活;d组实施人工移除食草蟹类,模拟了 ,从而缓解了 ,海三棱蘸萃幼苗能大量存活且生物量逐渐积累,食物链逐步恢复。整个生态系统恢复, 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
(4)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概括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策略: 。
生物学试题 第6页 (共8页)
20.(12分)熊猫的棕色毛色仅在秦岭地区的野生大熊猫种群中发现。熊猫“七仔”是目前全世界唯一被固养的棕色大熊猫。为探索棕色毛色的形成机制,科学家展开系列研究。
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使用 技术将“七仔”DNA 样本与野外收集到的多个熊猫DNA 样本进行比对,以确定亲缘关系。并结合另一棕色大熊猫“丹丹”的数据,构建了图10所示的遗传系谱图。由图推知棕色毛色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 。
(2)科研人员将已知棕色大熊猫与多只来自秦岭和非秦岭种群的黑色大熊猫的基因组作比对,共发现18263931 个序列差异位点,并基于 (1)推测的遗传方式进一步筛选与棕色毛色遗传相关的差异位点:
①若 (填颜色)个体都是某位点的纯合子,则该位点应排除:
②若 ,则该位点应保留:
③保留的位点中,若图10中 号个体均为携带该位点的杂合子,则该位点与棕色毛色相关的可能性更高。
另外,还可将秦岭种群和非秦岭种群的基因频率进行比对,进一步缩小筛选范围。
(3)科研人员在符合条件的数百个变异位点中发现其中一个位于Bace2 基因前端。已知Bace2基因编码的Bace2 酶能在毛发的黑色素细胞中催化P蛋白的剪切进而影响黑色素体的功能。Bace2 基因非模板链的部分DNA 序列见图 11,黑色和棕色大熊猫的前肢毛发的显微镜扫描结果见图12。
注: AUG 为起始密码于, UAA、UGA、UAG 为终止密码子。
图11
生物学试题 第7页 (共8页)
综合以上信息,推测棕色毛色形成的分子机理是:Bace2基因缺失25个碱基对,导致 ,P蛋白剪切异常,黑色素体的功能改变。
(4)目前仅有两只棕色大熊猫的样本参与该项研究,而Bace2基因也存在于小鼠且表达产物的功能相同,因此可以黑色小鼠为实验对象进一步验证棕色毛色形成的分子机理,实验思路为: ,观察其毛色并检测 。
21.(12分)甲型流感病毒(1AV)是单链RNA病毒,主要利用鸡细胞的ANP32A 蛋白进行病毒复制。IAV因传染性强而易导致禽流感疫情的发生,有研究人员使用CRISPR/Cas9技术对鸡的ANP32A基因进行编辑,获得世界首批抗禽流感鸡(GE),过程见图 13。
(1)在编辑鸡的ANP32A基因时,需加入 Cas9蛋白,该蛋白可催化 键水解,剪切特定DNA 片段。图中②过程进行细胞培养的培养基中添加了青霉素和链霉素,作用是 。图中③过程筛选得到的GE均为纯合子,与宿主鸡相比,GE具有的特点是 。
(2)由上述过程孵出的基因编辑鸡(GE)与野生型鸡(WT)在生长、外观、行为等方面均无差别。为探究不同感染方式下,GE对IAV的抗感染能力及IAV在鸡群中的传播能力,以GE和WT (均未感染IAV)为实验对象,采用两种感染方式:人工接种(通过鼻内滴注直接接种IAV)和自然接触感染(通过与携带IAV的鸡自然接触感染病毒),步骤及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分组 A组(GE) B组(GE) C组(WT) D组(WT)
人工接种 接种IAV 不接种 接种IAV 不接种
培养方式 适宜条件下__ __培养一周 与A、B组的操作相同
病毒斑块测定 10%个体出现斑块脱落 结果(B1) 100%个体出现斑块脱落 结果(D1)
体内病毒含量测定(PFU/ ml) 极少 结果 (B2) 很多 结果(D2)
特异性抗体测定 17%个体呈阳性 少或无 100%个体呈阳性 多
注:病毒斑块测定:IAV 在鸡的呼吸道中复制会形成斑块。斑块脱落后,斑块中的病毒可进入自身体内,也可在鸡群中传播。
①据A、C组结果分析,与WT 相比,GE体内病毒含量及特异性抗体更少,却可反映出GE存更强的抗感染能力,原因是 。
②根据上述完整实验还可得出结论:GE和 WT均可通过自然接触而感染并传播IAV.但GE的抗感染能力更强、IAV 在鸡群中的传播能力更弱,则表2“培养方式”中的“ ”应设置为: ;比较实验结果: B1 DI (填“>”或“<”或“=”)。
(3)对GE的后续跟踪观察中发现:原来无感染的GE后来有部分也会感染IAV,其原因可能是: 。 (列出两点即可)
(4)尽管对GE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可喜成果,要想将GE上市推广前仍需进行安全性方面的评估,例如 。 (列出一点即可)
生物学试题 第8页(共8页)
江门市2025年高考模拟考试
(生物学科)阅卷手记
一、选择题: 1—5:BBADA 6—10:CADBC 11—16: BCCADD
二、非选择题 (共5道大题,共60分。)
题号 小题 参考答案 补充答案 评分标准 典型错误或阅卷情况
17. (21分) (1) 抑制 (1分) 降低 (1分) 、减少 (1分)
缓解施氮对花生结瘤的抑制,提高根瘤固氮 (2分) 减少施氮对根瘤数量的影响(2分) 一点1分
(2) 吸收更多光能 (合成更多 ATP 和NADPH) (2分) 吸收 (转化)更多光能2分;合成更多 ATP 1 分;合成更多NADPH(1分)
Rubisco酶活性下降, CO 固定减少或叶绿素减少、Rubìzco酶活性下降 (2分) 叶绿素减少,光反应减弱2分 2个物质变化 (一点1分)或者1个物质变化+1个功能变化(一点1分)一种想得更深入、一种想得更全面,都是好同学。
(3) N105÷R (1分)
该施氮策略下花生单株产量最高且能减少氮肥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或减少过量氮肥污染土壤 (3分) 产量最高1分,节约能源1分,减少污染1分
与a组无明显差异 (2分) 与a基本相同(2分) 多答与其他组的比较扣1分。
(3) 滨鸟数量较少或缺乏(1分)
较高强度的滨鸟捕食(2分) 滨鸟擒食(1分) 滨鸟大量捕食食草類(2分)
食草蟹类对海三棱蔗草幼苗的捕食压力 (1分) 食草蟹类对海三棱聼草幼苗的捕食强度 (或生存威胁或压力)(1分) 意思相近即可
(4) 大力恢复植被 (第一营养级),同时重视和利用高营养级生物的调节作用/重视恢复高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控制第二营养级 (植食性动物)的数量(2分) 改善环境让最高营养级生物数量增多 (1分) 恢复植被1分,后面任意一点3分
12 (1) DNA 指纹 (1分) DNA分子杂交 (1分) DNA 测序 1分
常染色体隐性 (1分)
(2) 黑色(1分)
棕色个体都是某位点的纯合子 (2分) 黑色个体中存在某位点的杂合子(1分)
2、 3、 9、 10 (2分) 答出任意二个得1分、培训专业工分,打完为止,准确零定全额运运错误得2分。
(3) 转录形成的mRNA 上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翻译提前终止/肽链变短,Bacc2蛋白质结构改变 (2分) Bacc2酶活性降低 (2分) *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管理提高环止/肽链变短(EN)或1分 )蛋白质结构改变 分
(4) 敲除黑色小鼠的Bace2 基因 (1分)
黑色紧细胞中的黑色素体的数量和大 我最意大小客
小(2分)
(1) 磷酸二酯(1分) 3,5-磷酸二酯 错别字(如“题”),求1分.
防止被杂菌污染(1分) 防止微生物污染(1分)去除杂菌(1分)
个体的每个细胞均不含正常ANP32A基因、能稳定遗传 (2分) 每点一个
(2) (3) ①GE 体内没有正常的ANP32A蛋白,导致IAV含量过少不足以诱导免疫反应发生。(2分) 每点一个
②A、B两组混合 (2分) 关键给分点“秀眼混合”
< (1分) 唯一答案 写“小于”不给分
①IAV 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容易发生变异;②GE 中还有其它基因发挥作用,未能完全阻断病毒复制、传播途径;③饲养环境中的高病毒载量或长时间暴露,导致病毒突破了GE的抗性;④部分GE 可能存在免疫系统缺陷,无法有效抵抗病毒。(2分) 突变了的ANP32A重新突变,合成蛋白ANP32A (1分) GE 有抗体的个体少且有抗体的个体体内抗体少,当IAV 病毒多时可能导致感染 (1分) 每点1分、答对任意1点均给分
(4) 抗禽流感鸡对其它生物及环境的影响;抗禽流感鸡经编辑过的基因对人的安全性影响。(1分) 基因编辑有可能脱靶,存在一定的脱靶概率(1分) 必须要与“安全性”相关,才会分
18(12分) (1) RNA (1分)
下降 (1分)
(2) 细胞质 HERVK DNA (1分) HERVK DNA (1分)
炎症细胞因子 (1分)
(3) 旁分泌 (1分)
另一部分病毒颗粒通过血液运输,侵染其它(远距离)组织的年轻细胞,加速其衰老(3分) 炎症细胞因子进入血管 (2分),促进全身细胞衰老 (1分) 产生更多炎症细胞因子 (1分),促进炎症反应,加速细胞衰老 (1分) 经血液运输(2分)( 加速远距离的年轻细胞衰者 (加速全身细胞衰老)1分。
(4) HERVK病毒颗粒 (1分):病毒颗粒数与衰老细胞数成正相关,能反映机体中衰老细胞的数量,可以量化衰老程度,而炎症细胞因子在机体内存在其他炎症时也会大量产生,其数量不仅与细胞衰老相关 (3分) 第 1空:唯一 第2空: 病毒颗粒数越多,细胞衰老数量越多,个体衰老程度越高。(2分) 炎症细胞因子的量还会受其它因 素影响。1分 第2空共3分,要从“病毒颗粒”(2分)和“炎症细胞因子”(1分)两方面论述。
19 (13分) (1) 阳光、无机盐(生存空间)(2分) 光照1分 无机盐/生存空间1分
次生(1分)
减少(1分)
(2) 不支持(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