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9.1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分层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9.1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分层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时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树立法治意识。
2.感受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知道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
3.了解法律实施的重要性,自觉拥护法律。
常见考查方式:以新出台施行的法律法规为载体,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知识点一 法律的本质
1.柏拉图说:“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②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③法律只有在一个强大的国家中才能制定和存在 
④我国法律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知识点二 有法可依
2.(2024广东模拟改编)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立法数量大幅增加、立法形式更加丰富、法律体系日益完善……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更大进步,大大推进了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这些成就的取得 (  )
①为实现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说明我国坚持科学立法、依法执政 ③说明我国法律体系建设取得显著的进展 ④标志着法治中国建设目标已经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一、选择题(12题)
1.(2024湖南模拟改编)2024年5月,我国一批新法新规正式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体现出对于保密科技创新和科技防护的重视,《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进一步推动器官捐献工作,《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这些新法新规 (  )
①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有利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
③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善
④都体现了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在学习“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时,以下几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认识,其中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小道:加快立法速度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②小德: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但相关立法相对滞后 
③小法:我国已经建立了十分完善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 
④小治:要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年3月1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此《条例》的制定 (  )
①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 ②有利于进一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③使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实现了有法可依 ④体现了我国积极推进重要领域立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作为社会一员,我们应该 (  )
A.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切实履行职能
B.积极参与立法活动,积极推进重要领域立法
C.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
D.了解我国法律体系,只关注法律体系建设
5.近年来,国家立法机关立、改、废、释、纂、决定等方式并举,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材料体现了(  )
①加快推进立法工作是健全我国法律体系的唯一选择 
②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的有机统一整体 
④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 进入新时代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推进高质量立法,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列关于我国法律体系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我国的法律体系很完善,以后修修补补就可以
B.我国的立法工作已经涵盖各个方面,无须继续加强
C.我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完全实现了有法可依
D.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是无止境的
7.卢梭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信仰 ②法律的生命力在于人们的信仰 
③要加快各领域的立法,努力完善法律体系 
④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社会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对这句话解读正确的是(  )
A.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B.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C.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
D.我国积极推进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
9.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蓬勃发展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B.我国的法律体系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C.我国加强法治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D.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10.“徒法不能以自行。”这句话的意思是仅有法令制度是不能自行实施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建设法治国家,关键是立法
B.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C.法律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
D.要制定和完善法律体系
能力提升
11.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 ②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参与完善法律 ③有了法律制度,就能实现国家社会治理法治化 ④要崇尚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因为(  )
①此举有利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有法可依 ②我们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积极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 ③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唯一行为规范 ④此举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2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6月28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高票通过,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就要求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社会公众也要自觉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积极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结合材料,请你以“社会公众”的身份谈谈怎样助力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实施。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完善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制度,提高立法质量。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为什么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
(2)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作为公民,你应该如何跟上时代步伐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C 
2.B
综合提升
1.A 
2.D
3.C
4.C
5.C
6.D
7.D 
8.C 
9.C 
10.B 
11.B 
12.B
13.①积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②从内心深处拥护突发事件应对法,信仰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力量和价值。③自觉遵守该法的各项规定,积极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④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14.(1)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②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③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④有利于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
(2)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作为社会一员,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而且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