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届九年级第四次学情调研
历史试卷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工厂制度的确立
[温骤提示?请同学们按要求在答愿卷上认真作答。
C.贫富差距逐渐减小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8.1880年,恩格斯写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随后,这一著作陆续被译为法文、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中史实与结论对应错误的是()
波兰文、意大利文、俄文等文字,在工人中得到了广泛传播。这说明,当时欧洲()
序号
史实
结论
A.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B.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各国无产阶级已经实现联合
D.科学社会主义理想变成现实

雅典民主政治
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9.导致图1到图2局势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亚历山大东征
东征具有侵略性质,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罗马帝国起源
凯撒接替屋大维,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西欧庄园制度
领主统治下,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A.①
B.②
C.③
D.④①
2.如表反映出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共同点是(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农场主提供土地和生产工具:
工场主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
图2
农场主雇佣农民:农产品面向市场
工场主癃佣工人:手工业品面向市场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A.劳动者掌握若生产资料
B.存在雇佣关系
C.《凡尔赛条约》签订
D.德国的分裂
C.产品只是满足自我消费
D.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10.有学者指出,“十月革命对20世纪的中心意义,可与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于18世
3.何勤华在《外国法制史》中指出:12世纪时,西欧各国现有法律都不能适应新的经济
纪相娆美”,这两次革命可以相“媲美”之处在于()
环境的迫切要求,由此兴起了一个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由
A.都直接推翻封建王朝
B.都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
此可知,这一热潮兴起的根源在于()
C.都影响世界各地民族民主运动
D.都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11.某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历史人物图片,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A,文艺复兴的发展
C.完善法律的需求
B.反封建斗争的需要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
“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英格兰又开创了君主立宪制,
成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开拓者。这说明了政治制度的形成()
乔治,华盛顿
玻利瓦尔
孙中山
日甘
A.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
B.吸收了外来先进思想
B.社会主义运动
C,由统治者的意志决定
D.旨在维护人民的利益
A.近代科技的发展
C.文学艺术的发展
D.民族解放运动
5.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
12.关于日本历史上两次重要改革的相关论述:“大化改新时,日本积极学习中国文化,秉
场革命运动的涤荡。“相同目标”是()
持‘和协万邦,理念,营造了中日友好相处的局面。然而明治维新阶段,受‘脱亚入欧
A.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B.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及弱肉强食观念影响,日本逐渐成为亚洲战乱的策源地。”这段话意在表明()
C.实现民族独立
D.废除君主专制
A.大化改新主要聚焦于对中华文化全方位的借鉴与吸收
6.“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
B.明治维新因受西方不良思想影响才导致日本走向极端
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材料评述的是()
C.不同的改革理念及价值取向会致使改革产生迥异结局
A.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日本在不同时期进行的这两次改革都具有重大影响力
C.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
D,科学革命促进思想解放
13.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1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
7.在欧洲,早期的钟表主要功能是彰显主人的身份。19世纪以后,钟表的计时功能才日
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
渐突出,如英国兰开斯特织工、曼彻斯特钢铁工人几乎人手一表。钟表的普及是因为
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
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材料旨在表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
英国(
第1页,共2页2025 届九年级第四次学情调研 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5 CBDAA 6~10 DBADC 11~15 DCDCD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16.(1)× “南北战争”改为“独立战争”
(2)√
(3)× “莫斯科保卫战”改为“斯大林格勒战役”
(4)× “敦刻尔克”改为“诺曼底”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7.(1)例 1:
事件:选择第 1 组,开辟新航路。(2 分)
说明:15、16 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物种交流,
原产于美洲的土豆、玉米和原产于东南亚的香蕉开始走向世界其他地区,所以有关词汇开始
出现在英语中。(2 分)
例 2:
事件:选择第 2 组,第二次工业革命。(2 分)
说明: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出现了
一大批科学家和发明创造,爱迪生的耐用碳丝灯泡、电影放映机;贝尔电话;卡尔本次汽车
等等,所以有关的词汇出现在英语中。(2 分)
例 3:
事件:选择第 3 组,第一次世界大战。(2 分)
说明:1914 年 7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交战国在战争中使用了很多新式武器,英国首
先在索姆河战役中使用坦克,德军率先在凡尔登战役中使用毒气,所以坦克、机枪、防毒面
具等词汇出现在英语中。(2 分)
(2)变化:由英国变为美国。(2 分)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国走向衰落,美国经济、
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2 分)
(3)社会的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社会间的接触交流推动语言的发展和传播,一定时期的
语言的发展是当时政治、经济等状况的综合反映。(2 分,言之成理即可)
18.(1)最终目的:走向社会主义。(2 分)原因:新经济政策允许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
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维护了广大人
民的利益,所以受到欢迎。(2 分)
(2)理解: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加大政府
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力度。(2 分)影响:重振了美国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美国资
本主义民主制度。(2 分)
(3)改革应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改革应与时俱进,顺应历史潮流;改革应维护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应善于学习创新等。(言之成理即可,每点 1 分,需答出 2 点)
四、综合探究题。(12 分)
19.(1)改革: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
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方式各 1 分,举例各 1 个,每点 1 分)
(2)示例 1:我选择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是经济的,也是政治和思想的。(2 分)
论述:14 世纪中叶,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提倡人文主义,推动了欧洲文
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7 世纪,英
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18 世纪中后期,美国和法国相继爆发资产
阶级革命,逐步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18 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
从英国开始,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从 18 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
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相互促
进,共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 分)
结论: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是经济的,也是政治和思想的。14 世纪中叶新的经济因素促进了
西欧思想文化的进步,进而推动政治体制的变革,这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步发展,对
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2 分)
示例 2:我选择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是一国的,也是多国的。(2 分)
论述:17 世纪,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18 世纪中后期,美国和
法国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逐步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资本主义
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始,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以瓦特改良型蒸汽
机为重要标志,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从 18 世纪后期,工业革命逐渐向欧洲大陆和北
美传播,法、美、德等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29 年-1933 年爆
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罗斯福为了应对危机,实施
行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先例,英、法等国
家也纷纷效仿,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4 分)
结论:综上所述,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遵循着从一国到多国的规律,既有一国范围内
的起源,也有在全球范围内多国之间的拓展和联系。(2 分)
示例 3:我选择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是解放的,也是压迫的。(2 分)
论述:1688 年英国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1689 年通过《权利法案》确
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
得到传播,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765 年工业革命从英国率先开始,极大地解放了
生产力,增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物质力量。所以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上、政治上、经济
上都是解放的。伴随着英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英国不断的加紧对
落后地区的殖民掠夺,例如英国通过血腥的“三角贸易”,压迫奴役亚非拉的人民,导致这
些地区的长期落后和贫穷。(4 分)
结论:综上所述,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有解放和压迫的双重性,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也一
样既带来了思想、生产力解放、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伴随着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资
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地区的剥削和压迫。(2 分)
示例 4:我选择资本主义的发展既具有破坏性,也具有创造性。(2 分)
论述: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两次工业革命的产生,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
巨大的社会财富,改良型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一系列新式交通工具的发
明产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创造性。但是在
工业化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原料和市场,资本主义国家加剧了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
夺和压迫,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
题,所以说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具有破坏性。(4 分)(或: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最终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世界造成极大
的破坏,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结论:资本主义的发展既带来了创造性的贡献,也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我们应当一分为二
看待资本主义的发展,注意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2 分)
(论述过程中用 2 个或 2 个以上史实结合观点展开论述、注意逻辑清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