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安徽高三3月调研考试地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物流末端网点是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贴近用户的环节。近年来,重庆市逐渐形成了物流公司直营快递服务网点、第三方驿站、智能快递柜三类物流末端网点相辅相成、城乡融合的物流网点组织结构,但存在“重城区、轻郊区”的情况。如图示意2022年重庆市城乡快递物流网点组织布局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重庆市物流体系长期“重城区、轻郊区”主要原因是( )A. 郊区消费潜力未完全释放 B. 缺乏相关政策支持C. 农产品物流环节浪费严重 D. 城区经济活动集中2. 重庆市物流末端网点选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①网点租金成本②交通便利程度③智能化仓储规模④物流业务量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 未来重庆市城乡快递物流网点布局的改进方向可能为( )A 生产加工企业统筹双向物流B. 在城区和镇区之间增加中转中心C. 在行政村地区大范围布局物流综合服务网点D. 将物流末端网点布局在连接城镇的主干道旁安徽长江沿岸的芜湖自古以来发生过多次人口迁移现象。清代末年,芜湖实行“移民垦荒,围湖建圩”,多个大小圩口建成后,从皖北陆续迁来大量移民。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上海多家棉纺织企业迁入芜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清代末年,皖北人口南迁芜湖的主要原因是( )A. 皖北灾害多 B. 皖北战乱多C. 芜湖土地充足 D. 芜湖气候适宜5.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上海棉纺织企业的迁入对芜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工业化进程加快 B.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C. 发展水平超过上海 D. 科技水平大幅提升6. 目前,上海、杭州等地的一部分青年来到皖南乡村创业,有利于( )A. 促进城市产业升级 B. 缓解城市就业压力C. 提高乡村城镇化水平 D.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有学者将全球气候主要类型进行划分,研究对应的城市设计策略,以确保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获得所需的气候环境。如图示意该气候分区与城市设计策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依据该学者的设计,以下气候区的城市设计合理的是( )A. 湿热气候区,城市建设在低洼地区躲避炎热B. 干冷气候区,建筑宽敞开放以保暖和抵御大风C. 热/干气候区,在城市上风向规划大面积水体增加降水D. 冷/湿气候区,增加冬季迎风面构筑物减缓热量散失8. 我国诸多城市保留有古老的建筑,以下建筑特点符合气候分区城市设计原则的是( )A. 哈尔滨呼兰古城,建筑分布分散,墙体多为单层木质结构B. 苏州拙政园,园林内河道纵横,有曲折的回廊和茂密的树木C. 敦煌莫高窟,窟洞开凿于崖壁,面朝东侧便于通风采光D. 福建土楼,多圆形围合建筑,墙体厚实,便于采光保温库区河床冲淤变化会影响水库运行以及库区和下游的生态环境,下图示意三峡库区中距三峡大坝不同距离四个典型断面的冲淤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四个断面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依次是( )A. 断面1、断面2、断面3、断面4 B. 断面4、断面3、断面2、断面1C. 断面3、断面4、断面1、断面2 D. 断面3、断面2、断面4、断面110. 2003—2021年,影响四个断面冲淤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海拔高度 B. 沿岸植被覆盖度C. 与大坝的距离 D. 河道形态11. 为减少库区泥沙沉积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排放库区高含沙量洪水②扩大库区上游耕地规模③及时清理库区淤积泥沙④加深大坝下游河床,加快排沙速度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树干液流是指植物体内由于叶片的蒸腾作用引起的植物体失水,从而引起水分通过木质部从根部运输到叶片的过程。如图示意塔里木河长势旺盛的胡杨树干累积液流量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胡杨树干液流量下降最快的时段为( )A. 午夜前后 B. 日出前后 C. 正午前后 D. 日落前后13. 影响胡杨树干液流量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空气湿度 C. 风速 D. 土壤温度14. 空气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研究表明树干液流速率与空气相对湿度有明显相关性,表现为( )A. 白天蒸发量大,空气相对湿度大,树干液流速率慢B. 夜晚蒸发量小,空气相对湿度小,树干液流速率快C. 早晚气温低,空气相对湿度大,树干液流速率慢D. 正午气温高,空气相对湿度小,树干液流速率慢小明同学连续多日夜间20时观察北斗七星,发现其位置不断变化,如图示意春分日某时刻北斗七星与北极星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每日同一时刻观察到的北斗七星位置不断变化,原因是( )A. 恒星日和太阳日时差 B. 仅受地球自转运动影响C. 恒星年和回归年时差 D. 仅受地球公转运动影响16. 春分日夜间,小明发现北斗七星按照一定方向运动,图中四条轨迹最接近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区域中“点”是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是指交通线、通信干线和能源通道等。过去“点——轴系统”研究主要在陆域,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岛屿和海洋空间的研究。海南省管辖海域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千米,除海南岛外,还有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3组群岛。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国家在海南岛全岛设立的自由贸易港。伴随着海南省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海南自由贸易港不断推动海南省产业发展和经济质量提高。如图示意“点——轴系统”影响下的岛屿发展演变。(1)简述海岛之间建立轴线对“点”(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2)分析沿海城镇积极进行港口建设对海南岛城镇发展的作用。(3)阐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对不同层级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由于地理条件特殊,黄河内蒙古段是黄河凌汛情况最严重的河段。海勃湾水库是黄河内蒙古段唯一一座调节控制性工程,水库蓄水后不可避免地引起泥沙淤积问题。海勃湾水库投入运行以来已累计损失库容43.5%,给防凌、防洪、生态带来一系列影响。左图示意海勃湾水库的位置,右图示意当地各月平均气温。(1)简析黄河内蒙古段凌汛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2)结合河流封冻过程,推测海勃湾水库建成后减轻凌汛灾害的可行做法。(3)阐述海勃湾水库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生物土壤结皮如图是寒区和旱区地表重要的覆被类型,由土壤颗粒与藻类、地衣、藓类植物以及其他相关生物通过假根、菌丝、藻丝以及其他分泌物粘结形成。人工蓝藻结皮治沙技术,是对我国以往通过人工植被种植和工程固沙方式进行生态恢复和沙漠化防治的有效补充。在野外条件下,用两层无纺布和一层遮阳网覆盖新鲜蓝藻能促进蓝藻结皮。(1)简述人工植被种植、工程固沙措施存在的局限性,并指出生物土壤结皮治沙的优势。(2)说明人工蓝藻结皮治沙技术在沙漠治理中的作用。(3)分析无纺布和遮阳网覆盖新鲜蓝藻能促进蓝藻结皮的原因。2024—2025学年(下)安徽高三3月调研考试地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题答案】【答案】1. D 2. B 3. C【4~6题答案】【答案】4. C 5. A 6. D【7~8题答案】【答案】7. D 8. B【9~11题答案】【答案】9. B 10. D 11. C【12~14题答案】【答案】12 D 13. A 14. C【15~16题答案】【答案】15. A 16. 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海岛之间建立海上航线、通信线和能源通道等轴线,利于降低运输成本和企业生产成本;便利的海上交通、通信等条件能够进一步吸引人口和产业沿轴线集聚,产生新的增长“点”(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2)港口建设为邻近城镇带来大量客流和物流,扩大城镇腹地范围,促进海南岛城镇发展;港口建设加强了沿海城镇和海岛之间的联系,促进海南岛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完善。(3)①对海南岛的影响:依托岛上高速公路和铁路等,加强岛内城镇间的联系,加快产业发展。②对周边岛屿的影响:依托岛屿间的便捷海上联系,促进岛屿间的分工协作,促进海洋产业体系形成。③对我国的影响:通过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加快海南与其他省区的物品流通和人员流动。④对世界的影响:通过航空、海运,加强海南与东南亚、东亚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加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18题答案】【答案】(1)黄河内蒙古段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上下游河段封冻和解冻的时间有先后,进而形成凌汛;该河段北部易受寒潮和冷空气活动的影响,加剧了凌汛灾害;该河段地势平坦、河道宽浅、弯道较多,冰凌容易卡堵和冲出河道,进一步加重凌汛灾害。(2)在结冰期开始阶段,水库保持较大流量,河面冰盖较高,可增加封冻河段冰下有效过水面积;在稳定结冰期间,流量控制在冰盖位置以下并保持相对平稳,防止水位上涨破坏冰盖;在解冻阶段,可配合上游水库的防凌调度,控制(减少)流量,使当地的融冰水能平缓流通,削减凌峰。(3)水库可提高防洪防凌能力,保障生态稳定;水库可抬升水位,扩大水域面积,改善区域小气候;增加水源和周边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自然环境的修复功能。【19题答案】【答案】(1)人工植被种植的建设周期长,植被成活率低且用水量大;工程措施中使用的材料易老化腐烂,工程维持时间短,且如未对材料进行妥善处理,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生物土壤结皮耐高(低)温、强辐射等极端环境,自然生长需水量少,易于维持(2)沙漠地表接种蓝藻后,藻类分泌物会把松散土壤黏在一起,形成抗蚀层,提高沙漠地表的抗侵蚀能力;藻类生长与代谢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营养,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或改善土壤养分),加速沙漠土壤发育;在结皮形成过程中,促进土壤团聚,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强沙漠表层土壤的保水能力;人工蓝藻结皮的快速发育及演替,可改善沙漠土壤表层和结皮下层的水分和养分状况,促进其他沙生植物恢复。(3)无纺布能促进粉尘沉降,增强沙面稳定性,助力人工蓝藻结皮的发育;遮阳网能降低光照强度,为人工蓝藻结皮创造适宜的光照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