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丹东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丹东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地理试卷
满分:4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请将最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每小题1分,共15分。)
2024年1月24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满轨1000天。图为天和核心舱某时刻过境我国境内的运行轨迹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从地理位置来看,我国( )
A. 国土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B.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 属于东半球、南半球的国家 D. 大部分领土位于中高纬度地区
2. 如图所示,天和核心舱运行轨迹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包括( )
A 藏、豫、冀 B. 川、湘、晋 C. 陕、赣、鲁 D. 甘、陕、晋
图为我国1949年至2021年人口增长及生育政策变化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时期中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A. 1953—1964 B. 1964—1982 C. 1990—2000 D. 2010—2020
4. 我国不断调整人口生育政策,是为了( )
①保持适度的人口增长速度②促使人口地区均衡分布
③提高老龄人口平均寿命④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均衡发展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5. 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列图中表示东北平原位置的是( )
A. B.
C. D.
养蜂被称作“甜蜜的事业”。放蜂路线是蜂群繁殖、生长所经过的各个放蜂场地的路线。图为某地蜂农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蜂农放蜂线路经过的区域( )
A. 主要是我国河流的外流区 B. 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
C. 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上 D. 经过高原山地气候区
7. 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蜂农需要频繁转场放蜂,影响蜂农迁移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降水 C. 气温 D. 市场
8. 蜂农转场过程中,奔波于各地,有机会品尝各地美食。我国食材丰富的气候原因是( )
A. 气候复杂多样 B. 大陆性气候强
C. 以热带气候为主 D. 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截至2023年底,全国高速铁路(时速200千米及以上)通车里程超过4.5万千米。表为我国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前10位省份排行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序号 省份 高铁通车里程 (千米) 序号 省份 高铁通车里程 (千米)
1 广东省 2807 6 湖南省 2291
2 山东省 2680 7 福建省 2245
3 江苏省 2495 8 广西壮族自治区 2220
4 安徽省 2489 9 辽宁省 2195
5 江西省 2294 10 四川省 2171
9. 我国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前10名的省份( )
A. 全部位于半干旱地区 B. 全部位于半湿润地区
C. 大部分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D. 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地区
10. 广东省高速铁路通车里程位居我国第一的原因有( )
①经济发达,建设资金雄厚
②地形崎岖,高原面积广大
③人口众多,交通需求量大
④气候温和,气象灾害较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当前,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主要的直接动力来源是锂电池。一般锂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20~30℃,当温度低于0℃时,锂电池的容量和输出功率都会明显下降;当温度超过40℃时,锂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也会受到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 从气温角度看,最不利于推广纯电动汽车的城市是( )
A. 武汉 B. 昆明 C. 南京 D. 丹东
12. 与锂电池同属于统一类型的产品是( )
A. 矿泉水 B. 玻璃纤维 C. 食用油 D. 长绒棉布
位于河北省境内的塞罕坝,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塞罕坝历经三代人的青春和汗水,在荒漠沙地上营造起万顷林海,成为京津冀地区一道强大的生态屏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及其周边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塞罕坝夏季气候凉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地势 B. 纬度位置 C. 海陆分布 D. 地球运动
14. 根据北京气候及沙源地相对位置关系推断,北京扬尘天气最不易发生于(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5. 塞罕坝林场发挥的效益有( )
①可发展森林公园为主体的生态旅游②林场耕地类型由旱地转为水田
③阻沙源、保水源,维护京津生态安全④大量砍伐林场林木,提高收入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5月13日-1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水北调工程源头陶岔渠首和丹江口水库,并且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充分肯定了我国重大的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为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材料二:我国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不足20%,而耕地资源南方占40%,北方占60%。
材料三:南水北调示意图。
(1)结合材料,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__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和_______地区,其中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小麦/水稻)主产区,每年春季容易发生_______(自然灾害)。
(3)从“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可以看出,东线工程主要是利用_______运河作为输水主干道。
17. 辽宁省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开展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探究实验,实验中只有表中所列条件发生变化,其他条件均相同。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实验器材】矿泉水瓶、铁架台、沙土、草皮、烧杯、滤网、天平等
【实验过程】
【实验记录】
实验组 植被(是否覆盖草皮) 降水强度 收集的泥沙量
实验甲 否 小雨 约25克
实验乙 是 小雨 约10克
实验丙 否 小雨 约25克
实验丁 否 暴雨 约45克
【实验分析】
(1)实验结果中,泥沙收集量最少的是实验_______(填“甲”或“乙”或“丙”或“丁”),实验结果说明水土流失跟降水强度和_______有关。
【联系实际】
(2)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黄河流经_______(中游/下游)黄土高原地区时,水土流失最严重。
(3)黄河进入华北平原后,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_______”。
【综合治理】
(4)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请说出一条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_______。
【成果显著】
(5)黄土高原经过七十多年的综合治理,黄河的含沙量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黄河水变清了,流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18. 耕地为粮食生产提供空间,保护耕地尤为重要。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看分布找规律】
(1)读图可知,我国地形特点为_______。
(2)我国土地分布很不均匀,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_______(东/西)的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第_______阶梯,其中水田生要分布在_______(地理分界线)一线以南。
【读数据找问题】
(3)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是人均_______(充足/不足),其中_______(填土地类型)比重小,不利于发展耕作业,给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
【护耕地找对策】
(4)针对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我国把“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材料二:2023年,沪苏浙皖GDP分别实现4.72万亿元、12.82万亿元、8.26万亿元、4.71万亿元,总规模30.51万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24.2%。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地区GDP占全国比重一直稳定在24%左右。不到全国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这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活力的生动写照。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热,适合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这里河网密布,渔业也很发达。该地区物产丰富,被称为_______,这符合发展农业要_______的原则。
(2)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_______,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该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_______作用。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你向游客推荐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_______。
丹东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
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
满分:4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请将最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每小题1分,共15分。)
【1~2题答案】
【答案】1. B 2. D
【3~4题答案】
【答案】3. B 4. A
【5题答案】
【答案】C
【6~8题答案】
【答案】6. A 7. C 8. A
【9~10题答案】
【答案】9. D 10. B
【11~12题答案】
【答案】11 D 12. B
【13~15题答案】
【答案】13. A 14. B 15.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6题答案】
【答案】(1)南丰北缺
(2) ①. 长江 ②. 西北 ③. 小麦 ④. 旱灾 (3)京杭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乙 ②. 植被(覆盖率)
(2)中游 (3)地上河 (4)植树种草
(5)下降
【18题答案】
【答案】(1)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 ①. 西 ②. 三 ③. 秦岭—淮河
(3) ①. 不足 ②. 耕地
(4)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水稻 ②. 鱼米之乡 ③. 因地制宜
(2) ①. 上海 ②. 辐射带动
(3)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南京明孝陵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