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预测猜题语文试卷1(新高考Ⅱ卷专用)(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预测猜题语文试卷1(新高考Ⅱ卷专用)(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高考预测猜题语文试卷1(新高考Ⅱ卷专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睡眠过度在现代社会恐怕是“甜蜜的烦恼”,更多的人则是长期与失眠作战。祖先们生活的世界没有
电灯,黑夜降临即早早上床睡觉。睡不香甜、彻夜难眠的情况只是偶然。相比之下,现代人的彻夜不眠已
司空见惯。白天精力不济只是睡眠不足带来的问题之一,长期的睡眠不足给身体带来的损害还远不止于此。
假如长期彻夜不休,患癌的概率也会相应升高。如果在夜间接受光照,体内褪黑素含量便会降低;这种激
素对肿瘤发生和生长有抑制功能,缺了这种激素,就更容易被肿瘤钻空子。
虽然对缺觉给身体带来的损害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然而“夜猫子们”也不用马上急着去找床——研
究显示,个体的睡眠模式和遗传差异息息相关。2014 年,英国萨里大学的医生们发现,PER3 基因和人类入
睡时间有关。该基因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平均入睡时间可以相差一小时之多。如若你是天生“夜猫子”基因
型,则对睡眠缺乏有一定的抗性,即使在熬夜后,认知能力仍然如常。
不同个体的入睡时间有早有晚,睡眠长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由基因决定。经常听说某人晚上只睡 4 个小
时却精力充沛,有可能是 DEC2 基因发生了变异。这一变异会影响人的生物钟,不但使睡眠时间减少,而
且对缺觉造成的影响能产生更强的抵抗能力。反之,携带另一些基因变异的人则可能需要更久的睡眠时间。
因此,睡眠长度是否足够,质量是好是坏,最好的评判方式其实是自己的主观感觉——只要醒时觉得精力
充沛、思维清晰,就是睡眠良好的标志。讲了这么多,我们回到一个根本的问题——动物为什么要睡觉 换
句话说,睡眠到底有什么用 传统的理论是恢复说。意思就是睡眠可以帮助修复身体,入睡以后促进新陈代
谢的基因会变得活跃,所以人醒来后才会变得精神抖擞。另一种说法则是记忆巩固说。长期记忆的形成和
睡眠息息相关。在睡梦之中,脑波形态多为舒缓的α波,有利于生成相应蛋白质,改变内部细胞的构造,以
帮助长期记忆的形成。不仅如此,这种脑波形态还有助于提升创造力。门捷列夫谱写元素周期表,凯库勒
发现苯环分子式,相传都是在睡梦中获得的灵感。还有一派新观点颇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即所谓的突触稳
态说。要让脑中数以百万计的神经元发生联系,突触连接必不可少。神经元间的突触彼此连通,传递各式
各样的电磁和化学信号,大脑才能迸出思维的火花,进行信息的传递,形成新的记忆。正如零件不可损耗
过度,突触也不能过分地生长。因此,一到入睡,神经元便进入恢复模式,将过长过多的突触修剪,令它
们回归常态。醒来之后,突触才有再度生长的能量和空间,以适应新一天的不同需求。在小鼠身上,此说
似乎得到了印证——睡眠时脑中的突触比清醒时小了 18%。对于睡眠究竟起什么作用,至今众说纷纭,一
部分人认为,睡眠是地磁场对人体进行的无线充电。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确定:要想活得好,必须睡得
好。
怎么才能睡得好呢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睡眠质量的关键在于深度睡眠。深度睡眠好,整体睡眠效果就
好。而要提高深度睡眠的质量,一个重要秘诀是——调节体温规律。体温能够影响到脑电波。体温升高,
脑电波频率也会增高,人就会处于清醒状态;反之,则会昏昏欲睡。可见,白天和夜里的体温差越大,深
度睡眠效果就越好,人就越能睡时沉沉,醒来生猛。该怎样调节体温呢 最简单的方法是多晒太阳。阳光下
体温升高,这有利于我们在白天保持清醒。而到了夜里则要避免光照,让身体更好地融入黑暗,方能分泌
充足的褪黑素来缩短入睡时间,使深度睡眠的时间变长。
还有个办法,那就是多做运动。白天多运动可以让体温升高,有利于保持充沛的精力;拉开昼夜温差,
能有效改善睡眠。此外,运动使压力和紧张感得到了舒缓,也有助于解决睡眠障碍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
倘若睡前运动 2~3 小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为高温、亢奋的躯体反倒容易辗转难眠。科学地躺赢,当
然也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比如,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来监测自己的睡眠质量。不过,手环测的只是翻身频
率,并非脑电波的运转情况,难以反映睡眠质量的真实状态。医院的睡眠监测可以全天候监控脑电波,得
到更精准的睡眠报告,但成本过于高昂。
说到底,实现良好的睡眠似乎也不是太复杂的事情。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当锻炼、借助一些科技
手段,实现东坡居士“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那样的高质量睡眠,躺着就赢过他人的梦想并
非遥不可及。
(摘编自尹烨《生命密码·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褪黑素可抑制肿瘤的发生和生长,因此应让褪黑素含量保持在适宜程度,避免肿瘤钻空子。
B. 科学家发现,PER3 基因包括不同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的人们入睡时间有些可相差几小时。
C. 携带不同变异基因的人需要的睡眠时长可能不同,不能以睡眠时间的长短判断睡眠质量。
D. 体温、脑电波频率与人的清醒状态之间呈现正相关,调节体温是让人快速入睡的最佳途径。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生“夜猫子”基因型对睡眠缺乏有一定的抗性,即使短暂睡眠也能保持清醒状态。
B. 有关门捷列夫与凯库勒的科学发现的传说并非无稽之谈,可以用脑波形态理论加以解释。
C. 手环与医院监测手段都有不足,助人科学躺赢的科技产品如能有所突破,将有广阔市场。
D. 科学作息、合理膳食、适当锻炼理论上简单,但能坚持的人很少,因此失眠才不易被治愈。
3.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在说明现代人睡眠问题时,运用对比手法,将现代人与祖先的睡眠情况进行对比,旨在突出现代人
应向古人学习。
B. 本文的语言生动活泼,如“甜蜜的烦恼”“夜猫子们’也不用马上急着去找床”,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和可读性。
C. 文中在介绍睡眠作用的各种说法时,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把脑波形态比作舒缓的α波,使说明
更加生动形象。
D. 本文在论述睡眠问题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再分别论述解决方法,最后总结实现良好
睡眠并不复杂。
4. 有些人认为夜晚少睡,白天可以通过补觉进行调整。请根据材料比较夜晚睡觉和白天补觉在睡眠质量上
的区别。
5. 下面是《百年孤独》中关于失眠症的片段,请结合本文内容,用科学的观点对人物的语言或行为进行正
误判断并给出理由。
①“要是不用睡觉,那再好不过。”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说,“那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可用。

②印第安女人向他们解释,失眠症最可怕之处不在于让人毫无倦意不能入睡,而是会不可逆转地恶化
到更严重的境地:遗忘。 ……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
③那些想睡觉的人,不是因为疲倦而是出于对睡眠的怀念,试遍了各种消磨精力的方法。他们聚在一
起不停地聊天,一连几个小时重复同样的笑话,整夜整夜重复这一恶性循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重要的是参与
叶广岑
我所在的单位要参加全系统举办的职工运动会,各项比赛均有参与,惟独游泳项目空缺,工会干部老
罗各科室广为搜寻,希求得浪里白条,为本单位争光。无奈同僚多系北人,于江河湖海素无染指。赛期迫
在眉睫,在“重要的是参与”口号的鼓励下,一通紧锣密鼓之后,推举出参赛者三人,即领导老米,科级
干部大李和南人小毕。初时三人均面有难色,经老罗反复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许之以种种好处,
包括小毕煤气罐的解决和大李十九岁的儿子在“六一节”继续领到单位赠送的纪念品以及每人多发三个月
洗澡票之类。因此,三位的精神状态变得空前的好,老米说他游泳技术其实不错,儿时在水坑里扎猛子,
能憋半袋烟工夫,这功夫长年不露,无外是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罢了。大李也拍着胸脯
说他曾沿着家乡的小河顺流而下,游出十几里去,游泳这事,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小毕眨着小眼思量半
天,很谦虚地说除了高台跳水外,其他水里功夫都还凑合。
比赛帷幕拉开,球类、田径、棋类比赛接踵而过,我单位一路战绩平平,无甚说头,惟独游泳比赛这
日,显得分外突出,①在老罗煽动下,单位人员倾巢而出,观者、赛者竟塞了满满一车。三位运动员被安
置在前排就坐,成为重点保护对象。行车中,老罗时时送上面包矿泉水之类,惟恐照料不周。然而参赛者
的神情悲壮多于兴奋。
赛场内,各路英雄汇集,运动员多是平日常打交道的熟人,彼此打着招呼握着手,气氛很友好。
小毕首先上场。大家看惯了穿衣服的小毕倒也不觉得有甚么,却不知不穿衣服的小毕如此丑陋难看,
细弱的身体如同刚淋过雨的小鸡子,乍一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只让人想到是从万恶的旧社会猛拉到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代表,加之灯光一照,小毕的身体发蓝发绿,显得我们单位的工资和福利都很差。于是大家
方明白,游泳运动员一定要有“块儿”,否则直接影响单位形象。
②别人展臂擦身做着准备工作,小毕则抱着胳膊站在池边望着一池绿水发愣,裁判员发出准备信号,
各运动员蹬上跳水墩。这时小毕举手,说他不会跳水,他要先下到池子里去。裁判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立即与负责人商量,好在不是国家正式比赛,便允许他先下水,但一定要贴紧池沿站着,以免占便宜。小
毕就先下了水,站在泳道尽头等枪响。小毕下了水以后,那枪却迟迟未响,泡在水里的小毕等得时间长了
就忘了场地和角色,错把游泳池当成了澡堂子,靠着池沿认真地搓开了泥,引得观众大哗。小毕这一举动
太煞风景,老罗气愤之余奔至水池边,给小毕提示,小毕才如梦方醒,窘状难言。观众中识小毕者不多,
识老罗者大有人在,就都知道搓泥者是我们单位的。我们单位当下有人埋怨老罗欲盖弥彰。
小毕体力不支,名列第五,可怜兮兮地爬上来的时候,真让人惨不忍睹。于是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能
“沿着家乡的小河游出十里”的大李身上。大李出场,站在跳水墩上亮出肥囊囊一身嫩白肉,让人很快与
动物园直立的北极熊联系起来。“大白熊”在石墩上不住地向我们挥手,大家就报以热烈的掌声,老罗还领
着大家直喊大李的名字,造得很有气势。
枪声响起,大李砸入水中,如倒进一座冰山,溅起水花一片,但凡水边所立者,一律被洗了淋浴,继
而是大李准狗刨式的一通扑腾,在池中掀起层层巨浪,远远望去,如开了巡洋舰,又似来了大鲸鱼,使邻
近两个泳道赛手纷纷躲避,只有招架的份儿,再无前行的精力。终于左边那位被击来的水花呛了鼻子,又
咳又抓,痛苦不堪。看台上哄笑一片,有人吹起了口哨,③本单位的人初时还有些矜持,后来索性也加入
了喝彩之列,老罗站起身大吼:游得好,就这么游!
大李威风凛凛游完了全程,虽得了第四,照旧赢得不少掌声。
最后上场的是“能憋半袋烟工夫”的老米。老米到底是领导,上场时不慌不忙,八字步迈得优美绝伦,
沉稳健中透着潇洒与自信,那风度绝不是一时一事能培养出来的。老米很是严肃,戴着小黄帽旁若无人地
站在第三泳道前,不露声色中暗含杀机,夺人的气势坚定了大家必胜的信心,使老罗连口号也忘了喊。
比赛开始,只见老米以极优美的弧线悄无声息扎入水中,如插进一根针,竟无水花溅起,眨眼便没了
人影,反显得两旁泳者仓皇猛浪,不是对手。水池内浪花翻滚,竞争激烈,惟第三泳道,悄然静寂,连一
丝水波也不曾泛起,半分钟过去,三泳道仍不见动静,服务人员有些慌张,朝水下使劲看。老罗就喊:没
事儿,他一个猛子能扎半袋烟工夫哪!一分钟过去,仍不见老米露面,人们开始不安,老罗也变得有点儿
坐不住。忽然小毕喊,老米出来啦,在前面!大家将视线投向最前面,寻找黄帽子,都说看不见。后来老
罗一拍大腿说,这个老米,怎么跑到第五道去了。
老米虽然游得快且佳,最终因乱了泳道,被取消了资格。④老罗去交涉了半天,还是不行。
历时一周的运动会结束,在我单位的平凡战绩中,惟有游泳项目给全系统留下了深刻印象。老罗抱回
来一个“组织奖”的挂钟,挂在工会的墙上。有人去那儿对时间就会谈起那次运动会,老罗便兴冲冲地对
人们说:胜负在其次,重要的是参与。对时间的人会立即接上一句:这话没错儿。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浪里白条”指水性极佳者,文章运用该词,容易触发读者联想到《水浒传》中的梁山英雄——张顺。
B. 在被许之以种种好处后,老米、大李、小毕才答应参加游泳比赛,可见他们很是自私且缺乏集体荣誉感。
C. 文章用词精准,如写选手入水时,大李一“砸”,老米一“扎”,其游泳水平高下立见,极富艺术表现
力。
D. 文章语言文白杂用,亦庄亦谐:句式上以短句为主,兼用长句,变化多端,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功底。
7.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倾巢而出”贬义褒用,将单位职工在老罗煽动下,热情高涨,踊跃观看比赛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B. 句子②将小毕与其他选手赛前表现进行比较,为下文写小毕提出“要先下到池子里去”埋下了伏笔。
C. 句子③中运用“矜持”“喝彩”等词,真实反映了本单位的人由不好意思到逐渐放开的心理变化过程。
D. 句子④写老罗交涉半天无果而终,为下文老罗自我解嘲式的“胜负在其次,重要的是参与”作了铺垫。
8. 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老罗在文中的作用。
9. 文章对小毕等三人的比赛均作繁笔处理,可不仅毫无重复累赘之感,还妙趣横生,试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太上皇崩,上①使人召豨,豨称病不至。九月,遂与王黄等反,自立为代王,劫略赵、代。上自东击之。
至邯郸喜曰豨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无能为矣。周昌奏:“常山二十五城,亡其二十城,请诛守、尉。”
上曰:“守、尉反乎?”对曰:“不。”上曰:“是力不足,亡罪。”上令周昌选赵壮士可令将者,白见四人,
上嫚骂曰:“竖子能为将乎?”四人惭,皆伏地。上封各千户,以为将。左右谏曰:“从入蜀、汉,伐楚,
赏未遍行,今封此,何功?”上曰:“非汝所知。陈豨反,赵、代地皆豨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
今计唯独邯郸中兵耳。吾何爱四千户不以慰赵子弟!”皆曰:“善。”又闻豨将皆故贾人,上曰:“吾知所以
与之矣。”乃多以金购豨将,豨将多降。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诸将之叛》)
材料二:
陈豨之反,常山都亡其二十城。周昌请诛其守尉,高帝曰:“是力不足,亡罪。”守尉视属城之亡而不
效其死力,昌之请诛,正也。虽然,有辨。寇自内发,激之以反,反而不觉,觉而匿不以闻,不为之备,
不亟求援,则其诛勿赦也无疑。寇自外发,非其所激,非所及觉,觉而兵已压境,备而不给,待援不至,
其宥也无疑。故立法者,无一成之法,而斟酌以尽理,斯不损于国而无憾于人。陈豨之反,非常山之所能
制而能早觉者也。故周昌之按法,不如高帝之原情。虽然,止于勿诛而已矣,其人不可复用也。所谓“近
死之心不可复阳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释】①汉高祖。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至邯郸 A 喜 B 曰 C 豨不南据 D 邯郸 E 而阻 F 漳水 G 吾知 H 其无能为矣。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亡,指无,没有,与《兼爱》中“故不孝不慈亡”的“亡”意思不同。
B. 爱,指吝惜、吝啬,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吾何爱一牛”的“爱”意思相同。
C. 原,指推究、考究,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意思相同。
D. 复,指恢复,与《(老子)四章》中“复众人之过”的“复”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豨怀有谋反之心,称病不赴汉高祖征召,后来与王黄起谋反,自称代王,率军掠夺赵国和代国。
B. 汉高祖认为周昌挑选的四个赵国壮士才能平庸,却破格任命他们为将领,其主要目的是安慰赵国子弟。
C. 周昌请求诛杀常山郡守尉,汉高祖认为守尉没有罪责,在处置守尉这件事情上王夫之的意见与高祖同中
有异。
D. 王夫之认为法律的实行,没有一成不变的,应斟酌变通以尽情理,他对汉高祖能依据情理变通执法表示
肯定。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闻豨将皆故贾人,上曰:“吾知所以与之矣。”
(2)觉而匿不以闻,不为之备,不亟求援。
14. 王夫之对常山郡城池失守之事中处理官员所持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 2 小题,共 9 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姑苏有赠
俞德邻①
画楼珠翠列娉婷,辽鹤重来失故城②。
商女不知宁有恨,徐娘虽老尚多情。
一帘花雨谈幽梦,双桨莼波急去程。
却倚阊门重回首③,笳声呜咽暮云横。
【注】①俞德邻(1232-1293),宋末元初诗人。作此诗赠旧识歌女。②辽鹤,《搜神后记》记载,丁令
威学道成仙后化为白鹤回到故乡,一少年欲张弓射杀,白鹤盘旋而歌:“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
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③阊门,姑苏城西门。重,zhòng,难。
15.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起句破题,写诗人在姑苏精美的画楼里见到了佩珠戴翠的歌女们,既点明了题赠之地,又引出了所赠之
人,诗句颇有画面感。
B. 首联借丁令威的典故,表达了诗人重游故地再见故人的感慨,后文的“急去”与“重来”相应,又写出
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C. 颔联化用杜牧《泊秦淮》的诗句表达委婉的讽喻,虽然世事变迁,“商女”已成“徐娘”,但她对历史
的沧桑仍旧木然无知。
D. “一帘花雨”写诗人能与旧知重叙过往的心情,“双桨莼波”写诗人与旧知离别匆匆而依依不舍,用语清
新淡雅,深婉感人。
16. 后人言此诗“以花月之缘为载体,传缅怀故国之情思”,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 1 小题,共 6 分)
17. 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元旦当天,小语和同学相约到白云山看日出以迎接新的一年。当看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颜
色奇异,随后又变得五彩斑斓时,同学们不禁想起姚鼐《登泰山记》中描写类似景象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雯从小就喜欢写作,但最近在写作时遇到困难,想要放弃,语文老师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鼓励她继续坚持。
(3)鸥鸟是古人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或可表达淡泊宁静的心境,或可表达闲适归隐的追求,如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 (本题共 2 小题,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课桌是长条的,一排就是一张,一张坐五个人。桌子高低不平,坑坑洼洼,脚还会摇动。写字的时候,
写着写着纸突然破了,那是笔尖不留神(①)进了缝隙里。那些缝啊不能称为缝,可以叫作洞。
那些洞就成了指头的伙伴,我们的小手指伸进伸出,桌下伸进去,桌上(②)出来。三角尺能从
长缝里(③)上来,橡皮也能(④)进圆洞,我们变魔术给自己看。
我们的魔术法,以为许老师不知道,其实他都知道。他眼睛毒辣,且隐蔽。他的武器是粉笔头。有时,
低头玩小动作,只听到嘣的一声,糟了,脑袋痛了,粉笔头穿越丛林般的头顶,准确地降临到某个头颅上。
粉笔识人头,飞扬跋扈,已飞了若干年,有一定的准头,它攻击的都是男生,女生被豁免。许老师圆脸,
戴顶无沿的大呢帽,冬天会反手焙进两个袖口里。他话不多,说着说着就会严厉,刮风下雨,我们的心就
跟着一顿乱跳。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人认为前后矛盾,因为一个人的眼睛无法既“毒辣”又“隐蔽”。请你对此进
行反驳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9. 下列依次填入①②③④处的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掉 提 冒 钻 B. 掉 冒 提 钻
C. 钻 冒 提 掉 D. 掉 冒 钻 提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嫦娥 5 号和嫦娥 6 号一共从月球带回来了约 3666 克月壤,但是如果拿来烧砖,A是不够用的。
所以这个月壤砖(甲),而是科学家通过研究月壤的成分模拟出来的材料。为什么要用月球上的土壤做砖块呢?
这是因为( 乙 ),如果我们想要在月球上建造房子,从地球上运送砖块过去
会非常困难,需要很多能量和时间。所以,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不在地球上烧制,而是直接在月球
上B然后烧制,这样既方便又节省资源。根据介绍,这种砖是模拟月球真空环境用 24 小时烧制而成,
它与普通砖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强。而且这种月壤砖有抗紫外线、宇宙射线及温差等作用,
这样才能满足在月球上建造房子。有了砖谁上去盖?目前我们的想法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机器人,用这些砖块
盖成一个个房子。此前,中国航天也介绍过我们中国的机器人泥瓦匠,它就是与这种月壤砖配套使用的,
未来在月球上盖房子主要靠它。而且我们科学家团队在设计这种月亮砖的时候,刻意用了中国传统的砌筑和
磨损连接方式。这样的话就不需要使用水泥之类的额外黏合材料来进行连接。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搭建
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也展现了中国的工匠精神与智慧。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
变原意。
22.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
字。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条河流曲折向前,不只是为了抵达大海,也是为了流经更多的土地。
这句意蕴丰富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1【答案】(3 分)D
2【答案】(3 分)D
3. 【答案】(3 分)B
4. 【答案】(4 分)(1)夜晚睡觉:夜晚人体能更好地分泌褪黑素,有助于缩短入睡时间,延长深度睡眠
的时间,使整体睡眠效果更好,从而让人精力充沛、思维清晰。
(2)白天补觉:白天光照等因素会影响人体褪黑素的分泌,难以营造出与夜晚相同的有利于深度睡眠的环
境,补觉的睡眠质量难以达到夜晚正常睡眠的水平,无法完全弥补夜晚睡眠不足带来的损害。
5. 【答案】(6 分)①错误。从科学角度看,睡眠对身体至关重要,它有助于修复身体、巩固记忆、修剪
突触等,缺乏睡眠会给身体带来诸多损害,如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患癌概率等,所以并非不用睡觉就好。
②正确。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功能,从文中可知睡眠与记忆巩固相关,缺乏睡眠可能导致记忆方面的
问题,严重时会出现遗忘等情况,与印第安女人所说的失眠症导致遗忘相符。
③错误。从科学的改善睡眠方法来看,睡前运动、过度聊天等会使身体处于高温、亢奋状态,不利于入睡,
而应该调节体温规律,如白天多晒太阳、夜里避免光照,白天适当运动但睡前 2 - 3 小时避免运动等,才能
提高睡眠质量。
6.【答案】(3 分)B
7.【答案】(3 分)D
8.【答案】(4 分)①老罗既是本单位运动会的组织者,也是文章主题的阐释者,其言行一定程度上推动
了情节的发展;
②通过老罗的言行、反应从侧面刻画小毕等三人的形象,使他们的形象更为丰满、逼真,也使比赛气氛更
为热烈,情节更为曲折生动。
9.【答案】(6 分)①尽管文章对小毕等的比赛均作繁笔处理,但选材侧重点不同。
②写小毕,侧重其出场时瘦骨嶙峋的身体、萎靡的精神及搓泥的窘状;写大李,侧重其出场时精神的高昂
和比赛时的勇往直前;写老米,侧重其出场时的闲庭信步和入水时的悄无声息以及结果的出人意料。
③通过观众的不同反应,并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及幽默 的语言进行描写,使得毫无重复累赘之感,还妙
趣横生。
10.【答案】(3 分) ACG
11.【答案】(3 分) A
12.【答案】(3 分) B
13.【答案】(8 分)(1)(汉高祖)又听说陈豨的将领过去都是商人,便说:“我知道用来对付他们的办
法了。”
(2)察觉以后又隐匿情况不报告朝廷,不采取防备事态恶化的措施,事发后也不立即请求外援。
14.【答案】(3 分)王夫之认为陈豨反叛、城池失守不是守城官员能控制和觉察的,但因其没有拼死挽救,
所以只能免于被处死,却不能继续被任用。
15.【答案】(3 分) C
16.【答案】(6 分)①以和歌女在姑苏的重逢,引出姑苏已不复南宋城池的事实,表达了对国家灭亡的
17.【答案】(6 分) ①. 极天云一线异色 ②. 须臾成五采 ③. 有善始者实繁
④. 能克终者盖寡 ⑤. 舍南舍北皆春水
⑥. 但见群鸥日日来(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仙人有待乘黄鹤,
海客无心随白鸥/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18.【答案】(5 分)反驳:“眼睛毒辣” 是说许老师能敏锐地察觉学生的小动作;“眼睛隐蔽” 是指他观
察学生时不易被发现,二者并不矛盾,分别从不同角度体现许老师对学生行为的监督特点。
表达效果:这两个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许老师严厉又善于观察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也为后文写
他用粉笔头攻击做小动作的男生这一情节做铺垫,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画面感 。
19.【答案】(3 分) C
20.【答案】(2 分) A. 杯水车薪 B.就地取材
21.【答案】(6 分)这种砖是在模拟月球真空环境下用 24 小时烧制而成的,它与普通砖最大的不同在于
它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强。而且这种月壤砖有抗紫外线、宇宙射线及温差变化等作用,这样才能满足在月球
上建造房子的需求。
22.【答案】(4 分) 甲:并不是真正用月壤烧制的
乙:月球上运输材料非常困难
2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