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中考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完成1~2题。
1. “滚滚长江东逝水”说明我国地势(  )
A. 东高西低 B. 西高东低
C. 南高北低 D. 北高南低
2. “黄梅时节家家雨”,按成因分类,这种降水类型属于(  )
A. 地形雨 B. 对流雨
C. 锋面雨 D. 台风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
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下图为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
A.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 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D. 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4. 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
A. 长江中上游
B. 长江下游
C. 淮河下游
D. 黄河中下游
5. 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
A. 四川省地形崎岖 B. 山西省交通不便
C. 云南省位于边疆 D. 贵州省晴天较多
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某校学生收集了二十四节气的谚语。下表是学生收集的关于丙省的谚语,下图为中国雨带推移示意图(陆地上的阴影区为雨带),据此完成6~8题。
节气 谚语
雨水(2024.2.19)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小满(2024.5.20) 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芒种(2024.6.5) 芒种南风扬,大雨满池塘
秋分(2024.9.22) 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6.根据图,丙省“芒种南风扬,大雨满池塘”中的“南风”是指(  )
A. 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 B. 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C. 来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 D.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7.结合图,秋分丙省如果出现“雷电闪”的现象,判断下列可能发生(  )
A. 甲省河流年径流量变小
B. 乙省湖泊面积缩小,湖底露出
C. 丙省境内发布洪水预警
D. 丁省发生洪涝灾害,农业歉收
8.结合表中的谚语和中国雨带推移示意图,判断丙省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      B      C      D
下图示意立春期间全国入春状态,读图完成9~10题
9.立春期间,广东省大部分地区(  )
A. 春风未尽夏已至 B. 暖意融融春来到
C. 立春报春花渐开 D. 冬意仍存盼春来
10.我国东部地区入春时间早晚的变化规律是(  )
A. 由东向西推迟 B. 由北向南推迟
C. 由西向东推迟 D. 由南向北推迟
读“四省份轮廓图及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山脉,既是重要地形区分界线,又是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①太行山 B.②武夷山 C.③昆仑山 D.④巫山
读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漠河—腾冲”线以东南人口稠密 B.“漠河—腾冲”线以西北人口稠密
C.“黑河—腾冲”线以东南人口稠密 D.“黑河—腾冲”线以西北人口稠密
13.以上四个地区中人口分布最密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上图,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丙冬季冰天雪地和丁绿树葱葱,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6.下列河流中一年有两个汛期的是( )
A.黑龙江
B.淮河
C.珠江
D.长江
17.我国内流河和外流河的丰水期都在夏季,主要原因是( )
A.都受气温的影响
B.都受夏季风的影响
C.都受地形的影响
D.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内流区受气温影响
18.长江之所以成为“黄金水道”,是因为( )
①长江的干流和大部分支流都具有很强的通航能力 ②长江流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③江海联运,水陆联运的优势 ④经过地势三级阶梯,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
B.黄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
C.黄河和长江在某些河段有地上河
D.长江容易发生凌汛
20.新疆、四川、云南、广东四地区中,受寒潮影响最大和最小的地区是( )
A.四川,云南
B.四川,广东
C.新疆,广东
D.新疆,云南
二、非选择题
21、“五一”期间,某学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长江流域研学旅行实践活动。根据图16、图17,帮助同学们解决在研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图16 长江流域图
图17
(1)长江发源于 山脉,流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 ,注入东海。
(2)结合图17,分析长江的水文特征。(从流量、汛期、结冰期等方面说明)
(3)第1小组发现长江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4)第2小组考察并了解到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5)第3小组通过对长江下游的水质检测发现,河水污染严重,原因是 。(至少回答两点)
(6)请针对本次研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治理长江的措施。(至少回答两点)
22.朱自清的《春》为我们描绘了蓬勃的春景。图2-9示意杏花开放日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2-9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中的“东风”指图中来自____________(大洋)的__________(风向)季风。
(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甲是__________山脉。
(3)“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乙地形区是__________,该地区“水涨起来”,直到__________(季节)流量最大。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图中杏花开放的时空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A、B两城市杏花开花日期较早的是________。
23、下图为我国干湿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a是__(填干湿地区名称),该地区的河流以__(填“内流河”或“外流河”)为主。从干湿地区来看,四川省大部分位于__区,北京市位于__区。(填字母)
(2)界限A与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界限B与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①和②降水量相当,但①位于湿润区,②位于半湿润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至少列举2点)
答案
1-5BCBAA 6-10BCABD 11-15CCDCB 16-20ADACD
(1)唐古拉 长江中下游平原
(2)长江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
(3)水土流失 
(4)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雨季水量大等 围湖造田,破坏植被,乱砍滥伐等
(5)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不达标排放,过度使用化肥等
(6)示例:退耕还林、还草,建设水库,工业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等。
22、(1)太平洋;东南 (2)秦岭 (3)华北平原;夏季 (4)由南向北逐渐推迟; A
23、(1)干旱;内流;d;c
(2).800;400
(3).1)纬度原因:①地纬度比②地高
2)地形原因:①地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较高综上,①地气温比②地低,蒸发量小。
3)植被原因:①地植被良好,进一步减少了蒸发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