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训练(8) 走进社会生活1.祖父、祖母、父亲、外祖父、外祖母、母亲、伯伯、伯母、叔叔、婶婶、姑姑、姑父、舅舅、舅母、姨、姨夫……我们身边常见的称呼能说明( )A.社区中的主要关系是血缘关系B.不同的身份责任不同C.在社区中我们最应该看重的是血缘关系D.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认的2.下图漫画中志愿者的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履行公民法定义务的行为B.帮助他人的亲社会行为C.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D.主要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赞美3.2024年6月30日,济南小伙蔡杨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他人点亮生命之光。据悉,这是济南市第140例造干捐献。向蔡杨学习,我们应该( )A.专心读书,丰富学识B.努力工作,奉献社会C.告别课堂,融入社会D.关心社会,热心助人4.网络信息时代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可以与远方的亲朋好友瞬间相连、互通信息。这充分说明( )A.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B.网络交友将成为现代社会的交友主流C.网络世界充斥着不可预知的风险D.网络可以实现我们一切交友的愿望5.14岁的小刚暑假期间迷恋上了网游,时常通宵达旦。渐渐地,他变得神色恍惚,不和人说话,对学习更是毫无兴趣。小刚的事例说明( )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B.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习和生活C.网络会影响人际交往D.沉迷于网络会泄露个人隐私6.近年来,网络直播、短视频持续火热,不少未成年人加入直播大军。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政策研究报告》,建议限制14岁以下儿童开直播、发视频,仅允许其在父母同意或陪伴的情况下使用。对于网络直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弃言论自由,对自己的言论负责B.取缔网络直播,加强网络隐私管理C.合理利用平台,理性参与网络生活D.积极参与直播,使用网络改变生活7.如图是小张同学绘制的“我的社会关系网络图”,从中能得出的结论有(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大网”上的一个“结点”②未成年人在社会关系网中处于核心位置③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④个人离不开社会,但社会可以离开个人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③8.(2024·山东泰安岱岳期中)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课正式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小明在学校组织的劳动课中,了解到平时所吃的粮食是如何加工而来的,菜是如何上餐桌的。小明认识到如果没有这些农副产品,我们的生活一天都难以维持。下列选项与小明的认识相符合的有( )①我们的衣食住行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②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③劳动课耽误学生的文化学习时间,得不偿失④劳动课让学生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升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9.2024年8月1日,南国都市报联合琼海市第一小学举办“爱心颂党恩”亲子售报活动,来自该校3至6年级的68名小学生在约两个小时内将1 368份《南国都市报》一售而光,这也是该校小学生今年暑假开展的首场亲子售报活动。此活动有利于( )①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 ②中小学生社会身份的确定 ③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 ④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一切需求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10.对于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①同学甲:“我们现在的学习任务非常紧,参加社会实践会影响学习。”②同学乙:“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参加社会实践会让我们吃亏的。”③同学丙:“中学生年龄小,参加社会实践会让我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能力。”④同学丁:“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因材施教,开展一些对中学生有益的、适合的活动。”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①④11.(2024·山东泰安新泰模拟)2024年3月,泰安市宁阳县的李某某为增加其个人账号曝光度,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不实信息,博取网民关注,造成恶劣影响。宁阳县公安局依法对李某某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处罚。这一案例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①恪守网络道德,加强网络自律 ②制定法律法规,持续净化网络环境 ③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网络谣言 ④提高辨别能力,依法参与网络生活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2.(2024·山东泰安肥城二模)2024年4月1日,张某在某社交平台接触到刷单返利,通过群聊下载某软件,“客服”指导张某在名为“商品购买”的陌生网页进行刷单,诱导张某先后4次向指定银行账户转账,结果返利却无法提现。这时张某才发现被骗,损失110 534元。在生活中,预防电信诈骗我们应该( )①增强防范意识,不贪小便宜 ②远离网上购物,拒绝移动支付 ③不随意下载不明来历的APP,不要轻信“中奖”“返利”等网络信息 ④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和相关证件,不要出租、出售给他人使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13.(2024·山东泰安岱岳期中)近期,大型预训练人工智能语言模型ChatGPT在全球爆火,有人赞扬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人不以为然,有人用它贩卖恐惧,说有些职业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彩。但是,互联网也带来一些问题。我们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主人。请结合所学知识,以“网络是把双刃剑”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也可以综合论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论证合乎逻辑,条理清晰;⑤总字数在200字左右。14.(2024·山东泰安泰山期末)【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材料一 2023年10月15日,由泰安某中学60多名学生组成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到市社会福利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一到社会福利院,就主动为老人们打扫院落、擦玻璃、拖地、收拾床铺,忙得不亦乐乎。他们还主动为这些孤寡老人剪指甲、洗头,陪老人说话,他们的陪伴让老人们心里乐开了花。一位志愿者说,参加这样的活动实在太有意义了。材料二 “新时代好少年”——曾盈之出生于志愿者之家,雷锋精神三代相传。自幼在助人为乐、爱心传递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她,成长为一位品学兼优、勤奋好学的好少年。她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小小年纪已在深圳注册义工4年,她的志愿服务时间累计已超过1 000小时。(1)读上述两则材料,说说材料中人物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2)材料一和材料二给我们哪些启发?15.(2021·山东烟台中考)某学校利用校园空地,规划出“青青菜园”作为劳动实践基地,菜绿果香,虫鸣鸟叫,成为学生活动的乐园,学校还陆续推出自然观察、气象大观、农产品加工、面食制作等校本课程,丰富课程内容。上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 )①增强劳动观念,锻炼实践能力 ②开阔知识视野,提高综合素养 ③体验社会生活,创造经济效益 ④树立创新意识,培育科学精神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6.(2022·山东聊城中考)冠县获得2021年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荣誉称号。在首届“好品冠县·开心过大年”电商年货直通车活动上,网络主播将空心挂面、冠县酥肉、秋月梨等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摆满了直播桌,推销家乡的农副产品。这种农副产品营销方式( )①加快了乡村实现同步富裕步伐 ②拓宽了农副产品销售渠道 ③体现了网络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④有利于消除城乡收入差距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17.(2023·山东青岛中考)用手机刷视频、玩游戏成为有些人的日常休闲娱乐方式,长期沉溺其中不仅耗费了大量精力,也导致视力下降,影响身体健康。对此,合理建议是( )①放下手机,远离网络 ②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③走出家门,走进自然 ④执着于自己的网络爱好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18.(2024·山东滨州中考)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出现,涉青少年的网络乱象也在不断“花样翻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等技术,对未成年人实施诈骗,谋取不正当利益。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网络无限,自由无界 ②辨析网络信息,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③拒绝网络,预防诈骗 ④提高媒介素养,培育健康网络文化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9.(2022·山东临沂中考)2022年3月,国家网信办启动了“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点开展打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等,提出要全面清理“色、丑、怪、假、俗、赌”等各类违法违规直播和短视频。这要求我们( )①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②专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远离网络直播③学会辨析各种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溺于网络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20.(2023·山东烟台中考)2022年11月30日,《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近四成未成年网民在上网过程中遭遇过不良或消极负面信息,对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不可小觑。对此,我们未成年人应该( )①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制裁网络犯罪 ②抵制不良诱惑,远离网络世界 ③文明上网,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学会“信息节食”,提高媒介素养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21.(2022·山东滨州中考)202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犯罪。这告诉我们( )①网络违法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②打击网络违法行为,有利于震慑不法分子,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④国家厉行法治,坚持科学立法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③④22.(2024·山东临沂中考)下列生活现象与点评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生活现象 点评① 每到节假日,都会有众多网友晒出返程车上装载的“亲情牌”家乡美食 装载的是亲情之爱,是父母亲人对我们无尽的牵挂② 在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上,失去双手也能游泳,失去一条腿也能奔跑,眼睛看不清也能进球…… 他们以自信、自强的精神书写自己的人生华章③ 网传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缩短学制”“取消中考”等谣言,不少网民信以为真。教育部辟谣称消息不实 要学会辨别网络信息,提高媒介素养④ 江苏南京一辆小车起火,司机被困,路过的陈竹听到呼救,毫不犹豫冲上前去,在整车燃烧前救出被困司机 只有危急时刻的行为,才能传递社会正能量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23.(2024·山东烟台中考)【网络保护】当前,互联网已全面融入人们的生活。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92亿,未成年网民规模近2亿。材料一 我国多次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通过立法加以制度性解决,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网络晴空,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二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依法惩治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 新增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内容 进一步提出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内容 第一部专门性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材料二 2023年12月,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联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下面是从报告中选取整理的三组数据:网络使用 网络素养 网络安全◇未成年网民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比例达到88.7%。 ◇玩手机游戏的未成年网民比例达到62.8%;77.5%的家长表示担心孩子看短视频的时间过长。 ◇72.0%的未成年网民会注意识别网络诈骗;64.9%的未成年网民会避免在社交网站发布个人信息。 ◇掌握编程、写代码和制作网页,APP较高级别上网技能的未成年网民比例仅为10.8%和8.6%。 ◇未成年网民遭遇的负面信息中,渲染激化家庭、师生矛盾和歪曲传统文化或历史人物的内容比例为27.0%和22.2%。 ◇78.9%的未成年网民知道可以通过互联网对侵害自身的不法行为进行权益维护或举报。(2)依据材料二的数据,请你对未成年网民上网情况做出总结。(3)针对数据反映的问题,你能向未成年网民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答案1-5DBBAB 6-10CDBDC 11-12BD13.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4.(1)亲社会行为。(2)道理: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③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法: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学会谦让、分享、帮助他人。③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要遵守社会规则。④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5.B 16.B 17.B 18.C 19.B 20.D 21.B 22.D 23.(1)国家加强立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大部分未成年人能够遵守网络规则,合理的利用网络;少部分未成年人容易受到网络消极作用的影响。(3)①理性参与网络生活,避免沉溺于网络。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③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④传播网络正能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 /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