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年春季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第二框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寻找身边的“中国好人”,分享他们的事迹,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道德修养: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对个人修养的积极作用,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和道德修养。健全人格: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积极的影响,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责任意识:知道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是每位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展现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学习目标:1.通过分享“中国好人”的故事,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增强民族气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2.通过探究先进人物的事迹,自觉弘扬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发展良好的道德行为。【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教学难点: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积极的影响,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我扶还是不扶》,思考:视频告诉我们什么?教师过渡:“扶不扶”倒地老人屡次成为了公众话题,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给了人们答案。郝健(沈腾)结尾说的一句话,“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需要我们从自我做起,从日常点滴做起。通过教育、实践、行动,让这些美德深入内心,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进而影响周围的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怎样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二、自主学习思考并回答:阅读教材P68-72页,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1.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2.怎样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三、合作探究【问题探究】学习任务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生活观察】:P68,青岛爱心人士。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记录中,这对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却一直不愿透露真名。有人认为,“微尘”是值得尊重的人,不为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人们就该尊重其选择。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 “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等名字。现在,“微尘”已经成为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品牌。【探究与分享】:小组合作讨论:寻找身边的“中国好人”,分享他们的故事,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观看视频】:《2024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包大喜——2024年第四季度助人为乐“中国好人榜”包大喜,男,1957年8月生,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花胡硕苏木北骆驼场嘎查村民。2004年起,他先后收养了4名孤儿。面对亲人的不理解与生活的重担,他从未退缩。为患病的孩子们筹措治疗费用,陪伴瘫痪的养女,即便确诊患有食道癌,他仍乐观坚守。“养一个也是养,多养几个也是养”这一朴素信念,支撑着他度过了无数艰难时刻。陈赛超——2024年第四季度见义勇为“中国好人榜”陈赛超,男,1991年12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乘马岗镇综合执法中心工作人员。2024年5月,麻城市一房主忘关炉火引发房屋火灾,退役消防兵陈赛超接到求救电话后迅速赶到火灾现场。他不顾生命危险,两次进入浓烟滚滚的火场,先救出被困的群众邱某,再扑灭屋内明火,关闭泄漏的煤气罐阀门,阻止了一起高危爆炸事故。陈赛超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和党员,当人民群众面临危险时,自己理应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步同良——2024年第四季度敬业奉献“中国好人榜”步同良,男,1964年12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农业银行山东聊城茌平支行高级副经理。步同良牢记金融为民理念,坚持在一线服务“三农”,成为农民兄弟最坚实的后盾。他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架起了党群沟通的“连心桥”。步同良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曹楚文——2024年第四季度孝老爱亲“中国好人榜”曹楚文,男,2006年7月生,广东科技学院学生。曹楚文的哥哥小时候因病残疾,作为弟弟的曹楚文日复一日背着哥哥一起上学,给哥哥穿衣洗漱打饭……同窗13年,兄弟俩互相鼓励支持,以坚强意志和不懈努力坚持完成学业,于2024年一同考入广东科技学院。曹楚文曾获广东新时代好少年、“广东好人”等荣誉。【课堂归纳】:(笔记)1.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①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②在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问题探究】学习任务二: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探究一:怎样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探究与分享】P69,小组合作讨论: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1961年,我国核物理学家于敏开始从原子核理论研究转入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当时,我国想要研究氢弹,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于敏和他的团队几乎是从零开始,依靠他们的勤奋和智慧进行理论探索。通过不懈努力,他们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中国独立发展的氢弹构型,世人称为“于敏构型”。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书写了中国人用最快速度独立研制出氢弹的奇迹。于敏,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是中国核物理学家,也是“两弹一星”功勋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一生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新时代,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践行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美德?①树立远大理想,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②勤学好问、夯实基础;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④面对困难和挑战,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课堂归纳:(笔记)1.怎样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1)原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2)做法: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探究二:怎样做一个敬业乐群的人?【探究与分享】P69,小组合作讨论:材料给你什么启示?1981年3月,刚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的李保国走进太行山,来到邢台县前南峪村,投身山区生态治理,帮助当地农民发家致富。李保国和他的团队直接帮扶村庄40多个,间接带动百余个村庄发展,技术示范推广总面积上千万亩,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帮助农民增收数十亿元。李保国还为群众办夜校,开展技术培训。村民们称他是“农民教授”“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河北大地上,让千山万岭披上了绿装,让千万农民摆脱了贫困。敬业和乐群被视为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强调专心致志地工作并与他人友好相处 。敬业乐群不仅对个人职业发展有利,对集体发展有益,对整个社会也有积极的影响。分享你身边敬业乐群人物的故事,谈谈他们的工作有什么社会意义。故事:曾凡江——2024年第二季度敬业奉献“中国好人榜”。曾凡江一心扑在沙漠治理的前沿阵地,工作26年来,研发专利技术成果17项,极大改善了策勒县生态系统脆弱的现状,见证“沙进人退”变为“人进沙退”。他潜心研究,研究成果惠及各族群众,让边疆变绿帮百姓致富,为当地累计实现增收1000余万元。钢铁工人勇攀创新高峰,助力“中国制造”——陈科。从一名学徒到如今的工程师,陈科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诠释了工匠精神的真谛,展现了中国工匠的卓越风采。在陈科的带领下,“陈科蓝领创新工作室”开展了260多项创新课题,成功获得专利授权95项。社会意义:为他人树立了榜样,有利于传播社会正能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等。课堂归纳:(笔记)2.怎样做一个敬业乐群的人?(1)原因:只有敬业乐群,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2)做法:①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②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探究三:怎样做一个扶危济困的人?【观看视频】:《苏小妹说中国字“济”》,思考:视频告诉了我们什么?提示: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关链接】P70,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制定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推动慈善组织有序发展,慈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探究与分享】“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上》,意思是见人遭遇不幸就会感到同情怜悯,这是人之常情。“仗义疏财”——出自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指人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雪中送炭”——出自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指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困难或危急时,给人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仗义疏财”、“雪中送炭”等是扶危济困美德的集中体现。这些成语反映了在他人遇到困难或危险时,愿意伸出援手,提供帮助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的仁爱和社会责任感。课堂归纳:(笔记)3.怎样做一个扶危济困的人?(1)原因:助人者,人恒助之。正是有了这种美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爱心与温情的文明社会。(2)体现:“仗义疏财”“雪中送炭”等成语是扶危济困美德的集中体现。(3)做法:“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探究四:怎样做一个见义勇为的人?【观看视频】:《彭清林——2023年第三季度见义勇为“中国好人榜”》,思考: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提示: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的凡人,生命无价,该出手时就出手,彭清林奋不顾身跳江救人彰显了见义勇为的优秀品质。【用典释义】:“见义不为,无勇也”——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课堂归纳:(笔记)4.怎样做一个见义勇为的人?(1)体现:“见义不为,无勇也。”(2)做法:①真正勇敢的人具有捍卫正义的勇毅精神,并能付诸行动。②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探究五:怎样做一个孝老爱亲的人?【观看视频】:《孝老爱亲代代传承》,思考:视频给我们什么启发?提示: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老人、爱护亲人。【阅读感悟】P71,耄耋(mào dié )之年猫与蝴蝶是国画经典题材之一。中国人习惯称八九十岁的年纪为耄,七八十岁的年纪为耋。猫谐音“耄”,蝶谐音“耋”,猫蝶相戏,便有了“耄耋之年”的含义,寓意长寿。因此,在古代祝贺长寿的画作中,经常会出现猫与蝶同框的情景。【用典释义】:“百善孝为先”——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意思是为人子女者应将孝敬父母摆在做人做事的第一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敬爱自己家的老人,也敬爱别的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也呵护别人的孩子。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意为孝敬老人、爱护亲人。“孝老”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供养,还包括精神上的慰藉。中国人非常重视亲人之间的情感,这种孝敬老人、爱护亲人的情感真挚纯粹、由心而发。【课堂归纳】:(笔记)5.怎样做一个孝老爱亲的人?(1)原因:百善孝为先。“孝”的本质是“爱” 和“敬”。(2)体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做法:①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②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探究六: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观看视频】:《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思考:视频告诉了我们什么?提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课堂归纳】:(笔记)6.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我们要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让人生更加幸福,社会更加美好。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深刻理解了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中华传统美德不仅仅是历史的遗产,更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我们应当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美德,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社会交往中,都要以实际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板书设计五、启思导行中国人自古就有“道德文章”的说法。读中华经典,养浩然之气,对于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推荐一:《论语》推荐理由:这是一部体现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经典著作。“夫子风采,溢于格言。”读者可以通过经典,感受古圣先贤的道德智慧。推荐二:《与妻书》推荐理由:这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给妻子的诀别信。这封信将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和对祖国深沉的爱。全文直抒胸臆,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动人心魄。推荐三:《清贫》推荐理由:这是革命烈士方志敏被捕后在狱中所写的文章。“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篇文章虽然写于八十多年前, 但今天读来仍然十分亲切感人。推荐四:《雷锋日记》推荐理由:这是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留下的几百篇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充满着理性思考的日记的合集。文字虽然平实,却掩不住青春的激情,极富道德感染力。(1)开展“读书漂流”活动,向同学推荐一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好书,并说明你的推荐理由。《弟子规》。推荐理由:《弟子规》是李毓秀先生依据孔子的教诲编写的生活规范,为后世之人订立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讲信用、泛爱人、言谨慎、勤修学、断劣习等教理,更是一本教导中小学生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对当代中小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意义。浅显易懂的文字里蕴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不仅能够教育少年儿童,对成年人的工作和生活也有指导意义。(2)认真阅读经典,在读书中涵养品格,亲近道德人物,提升人生境界,并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我读了《雷锋日记》,从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幸福,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这是雷锋精神的典型标识,也是我们今天仍然要弘扬的一种崇高美德。践行这一美德,很多时候,只是举手之劳。比如,在公交车上让座、扶老人过马路等。六、学以致用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1.“千里背母上大学”的刘秀祥,勤奋苦读之余,通过捡废品、做家教维持生计,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特岗教师,用自己的励志故事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全国最美教师”刘秀祥( )①自觉弘扬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 ②自强不息,克服困难,不断超越自我③践行了守诚信的核心思想理念 ④坚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2.《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这些中华传统美德具体表现为( )①自信乐观 ②扶危济困 ③见义勇为 ④坚强意志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2024年7月,湖南平江遭遇特大洪灾,滔天的洪水如同一头失控的猛兽,哮着冲进了这片曾经宁静祥和的土地,面对如此严峻的灾情,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①只体现在特大灾情发生之时 ②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温情和爱心③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美德和现象 ④是扶危济困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中国核物理学家于敏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从零开始,积极探索,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问题,创造了用最快速度独立研制出氢弹的奇迹。这启示我们要( )①胸怀报国之志 ②自觉做自强不息的人 ③与他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 ④培养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孝”是中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下列初中生小东的日常表现能体现“孝”的是( )①主动为爷爷朗读报纸 ②常陪外公和外婆一起聊天 ③让妈妈帮自已洗袜子 ④要求爸爸多给自己零花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4年10月9日,中央政法委在北京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德不孤,必有邻。”,褒奖见义勇为,是新时代的崇德向善之举,向这些获者学习,我们应该( )①具有捍卫正义的勇最精神 ②当他人遇到危险时挺身而出③帮助他人,不顾个人安危 ④运用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二、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2024年4月8日,感动中国2023年年度人物公布,他们或在奉献中传承,或在平凡中坚守,或是在逆境中前行,再次向世人展现了中国精神和中国担当。俞鸿儒:选择当时国家迫切需要的激波风洞专业,潜心研究60余年,当获得研究成果时,他却甘当铺路石,提携后辈,助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张雨霏:突破先天脊柱侧弯的身体缺陷,通过艰苦的训练和娇正,不断超越自我,最终在东京奥运会迎来“蝶变”。处于肺癌术后康复期的张连钢毅然决然参与青岛全自动化码头建设,从零开始开辟一条布满荆棘的科研新路,重重困难反而激发了他的昂扬斗志,凭借不服输的韧劲,用最短的时间为世界自动化码头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双目失明的萧凯思,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在黑暗中追逐音乐梦想,因为她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努力,就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1)上述感动中国人物弘扬和践行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2)结合上述模范人物事迹,我们如何做一名脚踏实地、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时代新人?2.【践行美德有我在】(1)漫画中人物的行为分别践行了哪些方面的中华传统美德 (2)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在日常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向他们学习 参考答案: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1.A 2.B 3.B 4.B 5.A 6.B二、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1)上述感动中国人物弘扬和践行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扶危济困、孝老爱亲、精忠报国等。(2)结合上述模范人物事迹,我们如何做一名脚踏实地、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时代新人?①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②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③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④我们要增强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2.【践行美德有我在】(1)漫画中人物的行为分别践行了哪些方面的中华传统美德 漫画一:扶危济困、见义勇为。漫画二:孝老爱亲。(2)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在日常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向他们学习 ①当他人身处困境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②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险时,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③关心体贴父母,同时也要孝顺敬重其他长辈;④与父母发生矛盾时不顶撞父母,学会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⑤在公交车、地铁上主动给老幼病残孕让座。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做自强不息的人8.2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做敬业乐群的人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做扶危济困的人做见义勇为的人做孝老爱亲的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