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二单元 焕发青春活力第五课 人生当自强第二课时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学习目标123健全人格:理解“自强不息”的意思,争做脚踏实地、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时代新人。责任意识:认识到当代青少年的时代使命,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道德修养: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情境引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一百多年来,涌现出的一批又一批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英勇奋斗的英雄模范,既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的榜样。面向屠刀 视死如归——陈延年1927年6月,陈延年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陈延年和赵世炎等不顾危险,部署工作,寻找失散的同志,恢复和重建党组织,积极开展斗争。6月26日,陈延年遭国民党军警逮捕。敌人为了得到上海中共党组织的秘密,对陈延年用尽酷刑,将他折磨得体无完肤,逼迫他供出上海党的组织。但陈延年以钢铁般的意志,严守党的机密,宁死不屈。1927年7月4日晚,陈延年被国民党反动军警押赴刑场。刽子手喝令他跪下,他却高声回应: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几个执刑士兵用暴力将其按下,松手挥刀时,不意陈延年又一跃而起,这一刀未砍着颈项,刽子手也差点吓得摔倒。最后,他竟被凶手们按在地上以乱刀残忍地杀害。情境引入精神之光 永不熄灭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表彰“两弹一星”事业的23位卓越的科学家而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的奖章。“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情境引入勤奋工作 踏实劳动 ——许振超许振超,1950年出生于山东荣成,是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也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之一。许振超从一名普通码头工人成长为“人民工匠”,成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情境引入奋斗不息 以身许国——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2018年8月20日,2018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过境辽宁省大连市,受其影响,停靠在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的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出现重大险情。在危急紧要关头,第七六〇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黄群等17名同志,面对台风和巨浪,挺身而出、英勇无惧,对试验平台进行加固作业。作业过程中,黄群、宋月才、姜开斌被巨浪卷入海中,英勇牺牲。情境引入你还知道哪些自强不息的英雄模范的事迹 于敏1926年,出生于天津小职员家庭1961年1月12日,钱三强秘密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从此,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涯直到1988年解密1967年6月17日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中,他几乎是唯一未曾留过学的人,被称为“土专家一号"情境引入探究新课堂自强不息的英雄模范数不胜数,这些榜样人物,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承自强不息精神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那么该如何把自己培养成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呢 今天我们来探讨这一内容。结合英雄模范的事迹,说说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同学们知道《物种起源》是谁写的吗 这本书揭示了自然界的什么法则 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竟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不被淘汰,那就得学会自强,自强要从少年开始,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该怎样把自己培养成自强的人呢 这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情境引入探究新课堂自强不息的地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汪洙《神童诗》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知“自强不息”有什么地位 探究新课堂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探究新课堂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很多卓越的领导人在青少年时期就确立了远大理想。 毛泽东立志献身中华民族强盛,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邓小平16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并于两年后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15 岁时到陕北插队,他在回忆自己的知青生活时说:“22 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探究新课堂结合以上材料,说说青少年时期树立远大理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树立远大理想。我们要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奋力书写挺膺(yīng)担当的青春篇章。探究新课堂他是如何实现自己理想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毛泽东是划时代的伟大人物,他不但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英雄,被称为“巨人中的巨人”,堪称“一代天骄”。探究新课堂一是“笃志嗜学,垂老不倦”三是“总结经验,集思广益”二是“熟悉国情,把握精准”四是“酷爱运动,身强体健”从毛泽东同志身上可以学到:只树立远大理想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坚持不懈地奋斗,练就真本领,才可能获得成功。《资治通鉴》是毛泽东颇感兴趣、百读不厌的另一部历史巨著。全书从东周到五代十国,记录15个朝代的兴衰成败,贯穿1362年历史,总计294卷。毛泽东一生阅读、圈点17遍,并多次向人推荐。毛泽东家祖辈务农,自己从小参加农田劳动,7年的农村生活使他了解了农民的疾苦,熟悉了农村社会,培养了对农民深厚的感情,并决心站在劳苦大众一边,为广大农民谋利益。这为他日后研究中国问题,善于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964年8月29日,毛泽东在会见尼泊尔教育代表团时,一位团员问:“您所以这样伟大的秘密是什么?您力量的源泉是什么?请告诉我们,以便让我们多少学得一点。”毛泽东回答,我没有什么伟大,就是从老百姓那里学了一点知识而已。虽然我们学了一点马克思主义,但是单有马克思主义还不行。要从中国的特点和事实来研究中国问题。毛泽东一直没有放松过对身体的锻炼。他进行体育锻炼的第一种方法是冷水浴,此外还有风浴、雨浴、雪浴、太阳浴。但毛泽东一生最喜欢也十分擅长,并由童年保持到少年、青年、中年直到晚年的运动是游泳。探究新课堂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我们要认真对待各门课勤学好问、夯实基础;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趁着青春年少,我们要练就一身本领,更好地为民造福、为国争光。探究新课堂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我们来看小铭是如何做的?小铭家境贫寒,但是他坚信学习改变命运。通过不懈奋斗,他考入重点大学。上大学时,父亲病重,他靠着国家助学贷款、各类奖助学金以及勤工俭学,承担起自己的学习生活费用和父亲的医疗费。艰辛的生活并未消减他学习的热忱,他不仅以优异成绩被保送研究生,而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持续深耕不断精进,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寒署假期间,他既在实验室忙碌,还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积极参与艾滋病筛检及健康指导、慰问空巢老人、扶助困难家庭的学生等志愿服务活动。小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像小铭一样,一批批新时代青年学子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民族共命运,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探究新课堂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我们要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首先要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我们只有不怕吃苦、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1.自强不息的地位。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探究新课堂知识点归纳概括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做法。(1)树立远大理想。方法:要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春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奋力书写挺担当的。方法:①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③不怕吃苦、努力耕耘,脚踏实地去奋斗。探究新课堂(2)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②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方法:①要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②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首先要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随堂练习我国周代典籍《易经》中讲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汉代典籍《礼记》中也讲到:“知闲者,然后能自强也。”这启示我们( )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②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③每个人都拥有自强不息的品质④自强就是依靠别人强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选择题该题考查的是自强不息的地位和做自强不息的人。①②符合题意;自强不息是每个人应该培养的优秀品质,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③说法过于绝对,排除;自强要靠自己,而不是别人,④排除A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说明( )A.要树立远大理想B.要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C.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D.自强不息是中华优良传统随堂练习B单项选择题2.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这告诉我们( )①要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②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③不怕吃苦、努力耕耘④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就能成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随堂练习A随堂练习3.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因此,我们应该( )①不断磨砺意志、锤炼品格②要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③脚踏实地:努力耕耘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D课堂小结通过本课时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知道了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做法。今后,我们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强不息的品格,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课堂小结我会在生活中锤炼意志,工作中精益求精,社会里传递正能量,以自强之态展现中国人风采,书写民族辉煌。我要以知识为翼,充实自我,提升能力。面对困难与挑战,我将它们视作成长的阶梯与动力,绝不退缩。无论前路多坎坷,我都将秉持自强精神坚定前行。因为我是中国人,自强是我不变的信念与永恒的追求!以“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为主题,撰写一份“自强宣言”板书设计第二单元 焕发青春活力第五课 人要自强第一课时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地位做法学会尊重他人树立远大理想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