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中心学校中考一轮复习模拟练习道德与法治试题(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中心学校中考一轮复习模拟练习道德与法治试题(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丁集学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模拟练习(二)
注意事项:试卷满分 80 分,与历史合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一)基础巩固题
1.(健全人格)淮南市某中学开展 "挫折应对工作坊",通过情景剧表演帮助学生掌握情绪调节方法。这体现了( )
①情绪需要合理表达与调控
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③通过转移注意缓解压力
④集体生活能涵养品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责任意识)2025 年 3 月,合肥一六八中学学生团队设计的 "智能垃圾分类箱" 获长三角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奖。这启示我们( )
A. 创新成果取决于团队规模
B. 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
C. 学习就是要参与科技竞赛
D. 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二)能力提升题
3.(法治观念)2025 年 1 月,安徽自贸试验区发布《跨境数据流动安全评估办法》,规范数据出境活动。这表明我省( )
①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
②用法治保障科技创新
③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④维护国家数据安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政治认同)2025 年 2 月,安徽省委一号文件提出 "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这体现了( )
A.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B. 乡村振兴根本任务
C. 共享发展理念
D.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三)综合拓展题
5.(生态文明)黄山市实施 "生态美超市" 项目,村民可用垃圾兑换生活用品。这一举措( )
①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②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③提升环保意识
④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文化自信)2025 年 3 月,安徽博物院举办 "徽派建筑数字展",运用 VR 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古村落魅力。这说明( )
A. 科技赋能传统文化传承
B. 文化遗产保护依赖科技
C.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
D. 数字技术决定文化价值
(四)社会参与类
7.(亲社会行为)马鞍山市中学生参与 "长江大保护" 志愿活动,累计清理岸线垃圾 30 余吨。这体现了( )
①关心社会的责任意识
②可持续发展理念
③实践能力的提升
④个人英雄主义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国家意识)2025 年 2 月,奇瑞汽车与德国博世集团共建智能驾驶实验室。这表明( )
A.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竞争
B. 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C. 中国主导全球产业链
D.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五)劳动教育类
9.(劳动价值观)安徽省教育厅要求中小学开设 "江淮工匠" 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产业工人进校园。这是因为( )
①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②技能型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
③尊重劳动需要弘扬工匠精神
④体力劳动比脑力劳动更重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法治实践)合肥市某社区建立 "居民议事厅",通过民主协商解决停车难问题。这体现了( )
A.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政治协商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六)新增题目
11.(法治建设)2025 年 2 月,《安徽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正式实施,为乡村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这体现了我省( )
A. 严格执法,规范权力运行
B. 科学立法,推进依法治国
C. 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
D. 全民守法,建设法治社会
12.(国际视野)2025 年 3 月,安徽企业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签订 10 亿美元智能制造合作协议。这体现了( )
A.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B. 中国主导全球经济
C.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D.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二、非选择题(共 56 分,5 小题)
13. (8 分)【情境探究 健康成长】
材料:芜湖市某初中生小徽因数学考试失利,在社交媒体发布不当言论,引发同学误解。班主任王老师通过 "情绪管理三步法" 帮助他化解矛盾。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小徽应如何正确对待考试失利。(4 分)
(2)结合材料,谈谈中学生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4 分)
14. (8 分)【徽风皖韵 创新发展】
材料一:2025 年 4 月,安徽自贸试验区推出 "跨境电商一件代发" 新模式,助力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材料二:宣城市宣纸产业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产品溯源防伪,提升品牌价值。
(1)请分析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哪些发展理念。(4 分)
(2)结合安徽实际,谈谈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4 分)
15. (12 分)【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材料一:2025 年 3 月,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十周年,皖浙两省累计开展生态补偿资金超 50 亿元。
材料二:滁州市实施 "增减挂钩" 政策,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 20 万亩。
(1)材料一、二共同体现了哪些生态文明建设原则?(4 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省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乡村振兴。(8 分)
16. (14 分)【开放合作 强国有我】
材料一:2025 年 2 月,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九城市联合发布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图谱"。
材料二:安徽企业科大讯飞与上海高校共建 "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1)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区域发展趋势。(6 分)
(2)作为新时代安徽青少年,你能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哪些贡献?(8 分)
17. (14 分)【文化传承 精神家园】
材料一:2025 年 3 月,安徽省委宣传部启动 "徽文化海外传播工程",在海外设立文化体验中心。
材料二:合肥市某中学开展 "徽派建筑模型制作" 活动,学生作品入选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展览。
(1)结合材料一,说明加强徽文化传播的意义。(6 分)
(2)材料二中的活动对青少年成长有何启示?(8 分)
安徽省丁集学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模拟练习(二)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4 分)
A 解析:工作坊体现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③④与材料无关。
B 解析:实践出真知,B 正确;A、C、D 表述错误。
A 解析:规范数据流动体现改革开放、法治保障和全球规则参与,④未直接体现。
A 解析:长三角合作体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B、C、D 与材料不符。
A 解析:生态美超市促进绿色生活和资源循环,④未直接体现经济增收。
A 解析:VR 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传承,B、C、D 表述绝对化。
A 解析:志愿活动体现责任意识、可持续发展和实践能力,④错误。
B 解析:国际合作体现共同发展,A、C、D 与材料无关。
B 解析:工匠精神课程体现劳动教育和尊重劳动,②④表述错误。
A 解析:居民议事厅体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B、C、D 与材料无关。
B 解析:条例实施体现科学立法,A、C、D 与材料无关。
C 解析:合作协议体现经济全球化,B 错误,A、D 与材料不符。
二、非选择题(56 分)
13. (8 分)【情境探究 健康成长】
(1)正确对待考试失利:
认识到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保持积极心态(1 分);
通过合理方法调节情绪,如转移注意、自我激励(2 分);
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1 分)。
(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遵守道德与法律,不发布不当言论(2 分);
学会信息节食,不沉迷网络(1 分);
传播正能量,维护网络文明(1 分)。
14. (8 分)【徽风皖韵 创新发展】
(1)发展理念:
材料一:开放、共享(2 分);
材料二:创新、绿色(2 分)。
(2)科技创新意义:
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 分);
提升安徽品牌竞争力,助力长三角一体化(2 分)。
15. (12 分)【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1)生态文明原则: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 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 分)。
(2)制度创新推动乡村振兴:
通过土地整治优化资源配置(2 分);
增加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2 分);
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2 分);
提升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2 分)。
16. (14 分)【开放合作 强国有我】
(1)区域发展趋势:
产业链协同发展(2 分);
科技创新引领(2 分);
一体化深度推进(2 分)。
(2)青少年贡献:
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创新能力(2 分);
关注区域发展,参与社会实践(2 分);
宣传安徽优势,增强文化自信(2 分);
践行绿色理念,助力生态建设(2 分)。
17. (14 分)【文化传承 精神家园】
(1)徽文化传播意义: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 分);
增强文化认同与自信(2 分);
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2 分)。
(2)活动启示:
创新文化传承方式(2 分);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2 分);
增强文化保护意识(2 分);
激发爱国爱乡情感(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