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 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中的第二框内容,包括“权利义务相统一”、“法定义务须履行”和“违反义务须担责”三目。本课是帮助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养成和增强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懂得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法定义务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懂得积极履行义务。通过对依法履行义务的探究,让学生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和违反法定义务的后果,理解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掌握如何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如何履行法定义务。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自觉履行义务。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展,他们不仅需要知晓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知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也需要知晓自己应尽的法定义务,理解履行法定义务的社会价值,自觉树立义务观念,承担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通过第一框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及做法,维护国家利益的具体做法,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和其他义务。但是,现阶段学生的义务观念和责任感缺失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他们对“如何依法履行义务”概念还很模糊,部分同学义务观念淡薄,只懂得强调自己的权利,不愿履行义务。因此,让学生了解自己应当自觉履行的基本法定义务,体味自己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价值,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教 学 目 标 1.政治认同: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明白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2.道德修养:初步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自觉践行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理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3.法治观念:自觉地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 4.健全人格:具有自立自强、理性平和、坚韧乐观的人格,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确立符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具有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5.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民主实践。认真学习法律,严格依法办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何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教学难点:自觉依法履行义务,违反义务需担责。教学过程导入(约3分钟)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评估要点1.展示春节档电影宣传片,提问:春节假期你观看了那部贺岁档电影 2.展示图文材料,介绍2025年春节档档期票房95.10亿,影史第一的现象,言语引导进入课堂教学。 1.结合生活实际,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 2.跟随老师引导,进入课堂学习。 1.能否明确本课学习主题,进入学习情境。设计意图:通过“春节档观影体验”创设真实情境,以影史票房数据为切入点,唤醒学生个体消费体验,激活课堂参与热情。议题一:权利义务相统一(约15分钟)教学内容:如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义。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估要点1.展示图文材料:分别从观影者和电影院的角度介绍对权利和义务的看法。 2.议学合作:观影者和电影院的权利和义务。(1)权利组:列举观影者和电影院分别享有哪些权利?(2)义务组:列举观影者和电影院分别履行哪些义务?(3)议一议: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完成《权利与义务一览表》。 3.抢答: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4.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如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5.小试牛刀:对语句进行判断,巩固知识。 1.跟随老师,按要求展开小组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并派代表举手回答问题。 2.跟随教师引导,在老师的点拨中,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以及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义。 3.积极参与抢答并举手回答问题。 4.跟随教师引导,在老师的点拨中,理解如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同时完成相关判断题进行巩固。 能否准确提取图文信息,区分观影者与电影院的权利义务内容,并初步理解二者对立统一关系。 小组讨论中能否完整列举权利义务清单,逻辑清晰地论证“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结论。 抢答环节是否准确关联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如受教育权与遵守法律义务),体现法律与生活的联系。设计意图:通过“观影者和电影院的权利和义务”为真实议题,激发学生代入感,借助议学任务驱动学生从“权利”“义务”视角剖析二者关系,再以公民基本权利义务抢答实现知识迁移,最终落脚“权利义务统一性”的法治观念培养,落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学科核心素养。议题二:法定义务需履行(约8分钟)教学内容:为什么必须履行法定义务;公民应如何履行法定义务。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评估要点1.议学辨析:权利和义务可以选择和放弃吗?举例说明。 2.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为什么必须履行法定义务。 3.我们来PK:以下行为哪些是法律要求做的?哪些是法律禁止做的?你有什么启示? 展示图文材料,做进一步介绍 4.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公民应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1.结合生活实际,积极思考问题并举手回答问题。 2.跟随教师引导,在老师的点拨中,理解为什么必须履行法定义务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3.根据提示做出判断,并谈谈自己的启示。 4.跟随教师引导,在老师的点拨中,理解公民应如何履行法定义务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1.能否结合自身理解,区分权利与义务的特性,准确判断哪些可放弃、哪些不可放弃,并举例说明。 2.在“PK”环节能否根据法律要求与禁止行为对图文材料进行分类。设计意图:以“法定义务”为切入点,以生活化争议引发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辨;再借助法律条文与行为分类任务,揭示法定义务的强制性源于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和公共利益保障,贯通真实情境与学科逻辑,旨在培育法治观念、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议题三:违反义务须担责(约15分钟)教学内容: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怎样的责任。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评估要点1.展示材料,播放视频:母子看唐探强行占座引争吵警方介入。议一议:母子二人强行占座被警方带走,可能面临什么法律后果? 展示材料: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对比理解:履行法定义务和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2.言语引导,总结基础知识点——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3.展示图文材料,并提问:下图中主人公分别是什么违法行为?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4.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怎样的责任。 5.逻辑梳理:法定义务。 6.义务我践行。要求:任选一个领域,撰写《履行义务承诺书》。如:学校、家庭、社区、图书馆 …… (不限) 7.梳理本课逻辑,总结知识提纲。 仔细阅读材料,认真观看视频,结合生活实际,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仔细阅读材料,跟随老师引导,了解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并能够区分履行法定义务和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结合图文材料,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怎样的责任,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跟随老师引导,结合结构图,理解法定义务。 按要求完成《履行义务承诺书》的撰写。 跟随教师引导,梳理本课逻辑,做好知识提纲总结。 能否结合法条分析“占座”案例,说明该行为违反的法定义务类型及法律后果。 在图文材料分析中,能否准确区分民、行政、刑事等不同违法行为的责任类型。 3.撰写的《承诺书》是否结合具体场景,提出可操作的义务履行方案,体现责任意识向行动的转化。设计意图:以“母子影院占座冲突”为锚点,通过真实案例激发学生对“违法后果”的直观认知,结合法律条文对比“履行义务”与“违反义务”的行为差异;再以承诺书撰写任务推动学生将法律规范转化为生活场景中的具体行动准则,最终实现“知法(义务内容)—明责(违法后果)—践行(主动履责)”的素养闭环,强化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落实“法律是公民行为的底线”这一核心价值导向。板书 设计作业 设计 1.某景区两名男子装扮成孙悟空,拉着游客合影后,再向游客强行收费。游客对此感到气愤,于是报了警。民警经调查取证,认定两人行为违法,对其予以行政拘留处罚。该案例启示我们( A ) ①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②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③报警是维权的最后屏障 ④犯罪行为会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公民的法定权利与法定义务相统一。下列直接体现了这一关系的是( D ) ①小田参加母亲河环保公益活动受到同学点赞 ②小陈在部队服役时被授予“戍边英雄”称号 ③小华在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上提出建议 ④小张因欠债不还失信被限制乘坐高铁和飞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读漫画《依法惩治》(如图)。对漫画内容认识正确的有( A ) ①法律规范着公民的行为 ②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③违反法律都要承担行政责任 ④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