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3.2依法行使权利 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3.2依法行使权利 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网友向国家体育总局建议整改体育行业饭圈化”
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吗?
“监督权—建议权”
TA行使了什么权利?
追星,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偶像,更是为了寻找内心的满足和情感的寄托。
在一个优秀的人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时,我们可以在孤寂时找到属于自己的灵魂安放之地。这种精神上的慰藉,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追星本身并不构成违法行为,喜欢偶像是个人的自由和情感表达。
理智追星,共同成长
如何合法合规做一名理智追星人?
请查收这份理智追星指南!
总议题:理智追星,依法行使权利
议题一:权利有界限 ,追星不越界
1
议题三:维权有方法,消费要清醒
3
议题二:用权守程序,法护你我他
2
依法行使权利
第三课 公民权利
Civil Rights
总议题:理智追星,依法行使权利
自学导航
行使权利有界限
1. 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权利?(P43-P44)
2. 公民行使权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P44)
01
维护权利守程序
3. 我国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P44-P46)
02
权利有界限
追星不越界
议题一
大量“粉丝”聚集机场,疯狂追星致拥堵
议一议1
粉丝有在机场集会接机的权利吗?
“大家往后退!往后退!”首都机场二号航站楼国内到达口的玻璃门处,上百名粉丝几乎疯狂地拿着手机越过栏杆跑向“艺人”。警察声嘶力竭地嘶喊,让大家有序散开,却依然阻挡不住粉丝们“追星”“一拥而上”的热情,一时间明星、旅客、粉丝、安保人员挤在一起……这是近年来在航站楼内常有的现象。
议一议2
你如何看待这些粉丝的行为?
从法律的角度说明原因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追星过程不能罔顾法律法规
“追星”行为不被法律所禁止,但追星过程不能罔顾法律法规。
“饭圈文化”造成的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结果,不应由旅客来买单。
粉丝疯狂“追星”的行为,扰乱了公共场所秩序,侵害了其他旅客的正当权益,也为公共安全埋下了隐患。
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条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宪法及相关法律对我国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行使权利有界限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P43
01
行使权利有要求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P43
02
议学成果 1: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权利?(P43-P44)
用权守程序法护你我他
议题二
民航局发通知:加强粉丝接送机管理
为防止粉丝集会接机,干扰机场正常秩序,侵犯其他旅客的通行权。民航局针对粉丝接送机导致航班延误、粉丝“机闹”等现象,发布了《关于加强粉丝接送机、跟机现象管理的通知》。
《通知》指出了三点具体的管理方向:一、防止泄露知名旅客信息;二、强化机场秩序,避免粉丝大量聚集;三、杜绝粉丝机上扰乱秩序行为。
中国民用航空局
议学合作:模拟粉丝应援会团长
1. 组长组织、人人参加,3分钟内完成讨论。
2. 讨论时1人书面记录结论要点,1人准备扮演团长代表小组发言。
3. 小组代表发言完毕后,其他组员或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讨论规则
粉丝为偶像进行应援,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维护公共秩序。作为粉丝应援会团长,可以如何引导粉丝群体理性、规范接机?请小组讨论给出建议。
如何引导粉丝群体理性、规范接机?
五、安排专人佩戴袖标巡查,对跟拍、推挤等行为立刻制止。
一、制定《接机公约》。明文规定禁止行为(如围堵通道、跟拍私人行程、代拍牟利),要求参与者签署电子承诺书,强化责任意识。
二、与机场/偶像团队提前沟通。向机场安保部门报备接机时间、预估人数及等候区域。
三、获取偶像团队官方建议(如是否接受公开接机),避免“一厢情愿”干扰行程。
四、制作手持标语牌:“安静等待,拒绝拥挤”“尊重隐私,不拍非公开行程”。
行使权利有程序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P44
03
议学成果1: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权利?(P43-P44)
游行示威自由
需要提出申请、不能妨害交通、扰乱社会治安等
言论自由
不允许散播谣言、肆意诋毁辱骂他人等
集会自由
不允许聚众赌博、非法集会等
保障旅客正当权益,多人因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处罚
近年来,首都机场公安局按照公安部和民航局有关部署要求,落实“情指行”一体化警务机制,持续完善相关预案,开展粉丝关联违法犯罪打击活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依法对数百名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侵犯隐私的违法行为人进行了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多名犯罪行为人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
议一议
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利有何意义和要求?
作用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01
议学成果2:公民行使权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P44)
要求
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02
行使权利有界限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P43
01
议学成果1: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权利?(P43-P44)
行使权利有要求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P43
02
行使权利有程序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P44
03
维权有方法消费要清醒
议题三
未成年为偶像应援集资,家长如何追回?
小童2007年10月出生,是某偶像团体成员A的“粉丝”。阿伟是A的“粉丝”,也是成员A应援团队的负责人之一
2021年8月,阿伟在线上某平台注册经营店铺,出售A的“周边物品”以收集资金,用于在竞选活动中为A应援、打榜。2022年3月至8月期间,小童(14周岁)在某线上平台使用手机号注册账号后,在多家店铺消费近15万元。其中7-8月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就在阿伟店铺消费6万余元,且购物消费时多为夜间,未告知其家人。
“作为小童的监护人,我对这一笔笔消费完全不知情,也不予认可。”小童母亲表示,小童前述消费主要是通过登录其外祖母的支付宝账户支付,款项主要来源于其外祖母的银行账户。
未成年为偶像应援集资,家长如何追回?
1.组长组织、人人参加,5分钟内完成讨论。
2.讨论时1人书面记录结论要点,1人准备代表小组发言。
3.小组代表发言完毕后,其他组员或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讨论规则
出谋划策 方法一 具体操作:
方法二 具体操作:
方法三 具体操作:
方法四 具体操作:
双方协商退部分款
打电话给12315投诉
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议学合作:
请你帮助小童母亲出主意,她们可以怎样灵活运用维权方式依法维权?(自行阅读44—46页,参考并提建议)
和解是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3.2-2 维护权利守程序——和解
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权益争议是通过和解来解决的
①适用: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②程序: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消费纠纷
交通事故纠纷
劳动争议
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
3.2-2 维护权利守程序——调解
①含义: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
②依据: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
③调解过程: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进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④调解方式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人民调解
司法调解
行政调解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区别
人民调解:
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常由村委会和居委会负责。
调解由“人民调解员”完成。
行政调解:
由行政机关主持,通过说服教育来调解民事纠纷或轻微刑事案件。
司法调解:
也称诉讼调解,在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对民事案件诉讼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的结案方式。
调解书具有强制力。
优势:便民性、主动性、亲和性、低耗性、和谐性
协商与调解
协商
调解
指纠纷的当事人在中立的第三方的介入下(调节组织),通过谈判达成和解、解决纠纷的过程和结果。
双方当事人之间通过信息的交换和沟通,就产生纠纷的事项达成共识和就纠纷的解决做出一致的决定的过程和结果。和解主要依赖于协商。
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
法治科普——什么是仲裁?
3.2-2 维护权利守程序——仲裁
①含义: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
②适用: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可以申请仲裁。
③调解过程: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决约束。
相关链接P45
第三条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 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 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第四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
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
3.2-2 维护权利守程序——诉讼
①含义: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
②适用: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民对于某些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民事诉讼:民事纠纷
刑事自诉:刑事侵权
行政诉讼:行政侵权(民告官)
刑事自诉和刑事公诉
自诉:由被害人自己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
公诉: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
3.2-2 维护权利守程序
灵活运用维权方式
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司法成本。
耗时、严格
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
第一种方式
第三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
第四种方式
不成
不成
和解
调解
仲裁
诉讼
议学成果3:我国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P44-P46)
课堂笔记
集会自由
方式 参与人 依据 适用 特点 备注
和解
当事人
仲裁协议
法律
广泛适用
合同纠纷
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
快速便捷
事实、法律
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
和交通事故纠纷
当事人
调解组织
法律法规、
政策、公德
当事人
仲裁机构
当事人及代理人
人民法院
事实、法律
便民和谐
程序灵活
程序严格
权威
自愿互谅
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司法调解
仲裁裁判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行政诉讼
人身、财产争议
行政违法行为
调解
仲裁
诉讼
法院:结合双方过错情形判返还
小童母亲主张小童与阿伟之间的合同无效,并要求阿伟返还合同款项6万余元,双方协商未果,诉至鼓楼法院。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案涉信息网络买卖合同欠缺民事行为能力要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并且违背公序良俗,应当被依法认定为无效合同;合同无效的,双方应当返还财产、折价补偿、赔偿损失。因此,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一次性给付原告4.36万元;二、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喜爱不越法
热情不伤他
维权走正道
追星也长大
理智追星指南“口诀”
课堂小结
依法行使权利
1.怎样行使权利
2.怎样维护权利
依法维权
权利有范围,不能超越界限
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他人合法权利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
1
2
3
和解
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仲裁
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1
2
3
4
课后练习
1.张某在专卖店购买的冰箱不到一个星期就出现了故障。张某正确的维权路径应该是( )
①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 ②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
③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④与冰箱专卖店协商解决
A.②→③→① B.③→②→④ C.④→②→① D.④→②→③
D
【详解】本题考查维权途径。
②③④::当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维护合法权益,故张某正确的维权途路径是与并向专卖店协商解决,向工商部门投诉,最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故正确排序是④→②→③;
①:张某应该提起民事诉讼,不是刑事诉讼,故①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课后练习
2.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人们骑行和步行的需求日益增加。为让大家拥有更好的体验,不少公园将原有的混行路道,调整为自行车专用道和步行专用道,但个别人随意乱用,影响他人安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公园改进完善规则
②公园赋予骑行者和步行者平等的社会经济权利
③专用道使用者应自觉遵守规则.加强自律
④人们有使用道路的权利,可按个人意愿任意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详解】本题考查自觉遵守规则、积极改进规则、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
①:为了满足人们骑行和步行的需求,公园将原有的混行路道调整为自行车专用道和步行专用道,体现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公园在改进和完善规则,以适应新的需求,故①符合题意;
③:个别人随意乱用专用道,影响他人安全,说明使用者应该自觉遵守规则,加强自律,故③符合题意;
②:题文未体现公园赋予骑行者和步行者平等的社会经济权利;骑行和步行不属于社会经济权利,故②不符合题意;
④:人们有使用道路的权利,但必须遵守公园的规定,不能随意乱用,影响他人安全,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课后练习
3.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社交平台让信息交流更加便捷、高效。假期,某校九年级(1)班建立了班级学习群,小虎同学每天在群里发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信息,经同学们多次提醒后,他不仅不改正,还反驳:“我想发什么就发什么,谁也没权管,网上发言就是自由!”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小虎同学的观点进行判断并分析。
参考答案:小虎的观点是错误。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你有网上发言的自由,但也要遵守班级纪律,不得在班级学习群里发布与学习无关的信息。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小虎你有网上发言的自由,但不得损害其他同学在班级学习群里学习的权利和自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