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人要有自信 课件(共31张PPT) +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人要有自信 课件(共31张PPT) +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本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 焕发青春活力
第三课
人贵自尊
3.1 人须有自尊
3.2 做自尊的人
第五课
人生当自强
5.1 人要自强
5.2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单元导语
思考并回答:本单元学习目标是什么?
答案与解析:本单元以“焕发青春活力”为主题,主要让同学们了解自尊、自信、自强的内涵,明确自尊、自信、自强的表现和重要性,激发成长的内生力量,做自尊、自信、自强的中国人,形成政治认同、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等核心素养。
第四课
自信给人力量
4.1 人要有自信
4.2 做自信的人
课程目标分析:
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新课标已经发布,要求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我们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七下 4.1《人要有自信》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健全人格】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形成对自己客观的评价;养成自信的人生态度,保持乐观的态度。理解个人自信与社会、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4、15)
4.1 人要有自信
docerID:327037375
认真阅读课本P33-36页内容,思考本课教学基本问题(时间:5分钟)
1.什么是自信
2.自信的重要性
3.自信的来源
4.自信、自负、自卑的区别
阅读并回答: 结合以上图片,谈谈你对自信的理解。 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展示自信。
答案与解析:图片一,同学们相互击掌表达鼓励,自信昂扬地走进考场;图片二,一位女生在武术表演中神情坚定,动作标准有力,充满自信;图片三,一位女飞行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面带微笑,镇定自若;图片四,神舟十四号三位航天员在出征前微笑着向人们自信地挥手。
这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场景里不同人物自信的状态。图片中的人物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都展现出积极、沉着、乐观、向上的态度。
通过观察图片,可以得出结论:自信是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个人自身能力的彰显,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
生活观察:阅读课本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提到自信,
你会想到什么词语或画面?
自信放光芒
胸有成竹
踌躇满志
胜券在握
志在必得
笔记1.自信的含义 P34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
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
是一个人自身能力的彰显,
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
1.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2.恃人不如自恃也。——先秦《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3.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
4.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
6.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爱因斯坦
7.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8.信念!有信念的人经得起任何风暴。——奥维德
9.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贝蒂
10.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居里夫人
11.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名言赏析
知识链接:“跳蚤效应”: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思考并回答:这个实验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跳蚤效应”:生物学家曾经将跳蚤随意向地上一抛,它能从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但是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个盖子,这时跳蚤会跳起来,撞到盖子,而且是一再地撞到盖子。过一段时间后,拿掉盖子就会发现,虽然跳蚤继续在跳,但已经不能跳到一米以上了,直至结束生命都是如此。
答案与解析:“跳蚤效应”启示我们面对挑战时,不要“自我设限”,要相信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克服“跳蚤效应”的影响,建立自信心。
P34探究与分享: 面对挑战的不同态度
交流:你如何看待这几位同学的想法?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做?
答案与解析:第一位同学在挑战面前完全否定自己。第二位同学先分析自己所面临的情况,并根据自身情况来判断是否能够胜任这种挑战。第三位同学用尝试的心态面对挑战,但仍有害怕、恐惧等情绪。第四位同学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挑战,将挑视为提升自己的机会。
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时,这些心态都普遍存在。我们要认识到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挑战,将挑战视为成长的有益养料,有利于增强底气、提升自信。拥有自信,能够让人乐观坚定,在面对失败、困难、挑战时也能充满希望,不轻言放弃,不断向着目标前行。
考试前同学们阳光自信的笑容
自信满满的才艺表演
航天员的自信风采
飞行员的自信神态
生活观察
自信的人格特征
活泼、开朗、坦诚、虚心、大度
轻松、言行一致、幽默、勇敢、果断
自信的学习特点
上进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开拓创新
坚忍不拔,执着追求、不畏困难
自信的行为方式
语言方式:
坚定、适中的声音,口齿清楚、语言流畅,
“我相信…,你是怎样认为的?”
“对解决这个问题,看看我们能做些什么?”
行为模式:
目光稳定注视而不具挑衅,表情坦诚,
身体自然放松而有控制
自信的特征
小调查:
问题 选项 人数
你是自信的人吗? A.自信 B.不自信
我的烦恼主要来自?(可多选) A.学习成绩方面 B.与同学、老师交往方面 C.自身性格、身材、容貌方面 D.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 E.其他
【互动】
我们的不自信具体表现在哪里?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比较自信?
时间:3分钟
小组讨论并分享
上课听不懂,有问题也不敢请教老师或同学
跟人交流时,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
做事犹豫迟疑,不敢主动参与
能做的事情却不敢做.....
班上有不自信的表现?
不自信的原因?
缺乏成功体验(学习能力差、运动水平低、交友本领弱)
过于在乎他人评价
生理条件(外貌、身高、体重等)....
P34探究与分享面对挑战的不同态度2.自信的重要性
交流:你如何看待这几位同学的想法?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做?
答案与解析:第一位同学在挑战面前完全否定自己。第二位同学先分析自己所面临的情况,并根据自身情况来判断是否能够胜任这种挑战。第三位同学用尝试的心态面对挑战,但仍有害怕、恐惧等情绪。第四位同学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挑战,将挑视为提升自己的机会。
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时,这些心态都普遍存在。我们要认识到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挑战,将挑战视为成长的有益养料,有利于增强底气、提升自信。拥有自信,能够让人乐观坚定,在面对失败、困难、挑战时也能充满希望,不轻言放弃,不断向着目标前行。
①自信是一种“我能行”的信念,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动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大家现在知道,在2014年浙江省运会崭露头角的潘展乐,在镜头前回答未来目标是什么时,他惜字如金地说:“比孙杨快就够了。”
人们也知道了,潘展乐的姥爷,把所有的奖牌都挂在家里卧室的蚊帐上,这几乎要压弯了蚊帐的杆子,但这么做能让潘展乐睡前第一眼和醒来第一时间,看到的都是奖牌。
这个来自浙江温州,在4岁半就被温州市少年游泳学校招入选苗班的男孩,从小就展现出了极高的游泳天赋。在2014年浙江省运会之所以表现得这么狂,是因为他在这里拿下了四项个人冠军以及三项接力冠军。几乎在每场比赛,他都能拉下对手好几个身位。“特别高兴,特别开心。一下就激励了我,让我找到了自信。”潘展乐说,“有一种内驱力,驱使我坚持往前走,这个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结合潘展乐的经历,说说自信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正是这种“我能行”让我们充满希望和力量,面对困难和失败不轻言放弃,朝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
潘展乐,人不狂妄枉少年 2.自信的重要性
笔记3为什么自信让人乐观坚定?P35
自信是一种“我能行”的信念,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动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正是这种“我能行”,让我们充满希望和力量,面对困难和失败不轻言放弃,朝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毛泽东,写于1935年
“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
——1955年,钱学森回答能否自己造导弹
P35探究与分享:2.★自信的作用?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
活动: 结合上一活动的情境,请同学们继续编排情景剧。 讨论自负、自信、自卑三种状态的特点。
“我想挑战一下,正好可以提升自己”
答案与解析:
自负、自卑、自信有不同的特点。
自负表现为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是,好高骛远。
自卑表现为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
自信表现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从容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2.★自信的作用?P35
笔记4自信自负与自卑的表现?P35①②③
①自负表现为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是好高骛远。
② 自卑表现为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低估
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
③自信表现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对
真实的自己,从容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笔记2★自信的作用?①②P35
①自信能让人乐观坚定
②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
P36探究与分享: 自信的来源
思考并回答:结合以上材料,说说新时代青少年的自信从何而来。
答案与解析:国家繁荣富强赋子我们日益厚实的发展基础,给予我们平视世界的底气和强大的自信,让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不断充盈。自信与个人努力、他人肯定、社会稳定发展和国家繁荣富强息息相关。
源于从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①自信源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实力
②源于和他人交往中获得的肯定,
③源于从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笔记5.自信的来源 ①②③P36
自信的误区
①有自信就一定能成功?
成功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自信是成功的必要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
②自信是成功的副产品?
并非成功才有自信,成功能激发一个人的自信,但自信不是成功的副产品。
③越自信越好?
过度的自信叫自负,不仅对自己没有一点帮助,而且会伤害自己和他人。
知识拓展
自信的含义
自信的重要性
自信的来源
4.1人要有自信
自信让人乐观坚定
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
从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中
获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实力
在和他人交往中获得的肯定
课堂板书
5. 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使用了以下三则古语,据此推测这节课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探索美好梦想 B.友谊伴我成长
C.树立青春自信 D.培养宽容品质
【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树立自信品质。这三则古语均体现了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与美好梦想、友谊、培养宽容品质均无关,故ABD说法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
课堂练习
3
课堂练习
6.丽丽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总是对自己说“我能行”来鼓励自己前行,也因此收获了很多进步和成绩。这说明“我能行”( )
①让我们充满希望和力量
②使我们面对困难和失败不轻言放弃
③就是吹捧自己
④促使我们朝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自信的作用。①②④符合题意;③:“我能行”是对自己的鼓励,而不是吹捧自己,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3
课堂练习
7. 低估自己、消极无为并不是美德,而是一种罪恶。人们之所以不能发掘自身的巨大潜能,很大原因是缺乏( )
A.自尊
B.自立
C.自信
D.自卑
【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青春自信。ABCD:分析题文材料,低估自己、消极无为并不是美德,而是一种罪恶。人们之所以不能发掘自身的巨大潜能,很大原因是缺乏自信,自信是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故C说法正确;自尊、自立、自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
课堂练习
8. 没有扎实的知识储备,没有勤奋刻苦得来的真才实学,自信就不可能真正在一个人身上生根。这说明( )
A.自信源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实力
B.自信是成才的唯一条件
C.自信是个人成功经验的累积
D.有自信就必定能够取得成功
【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自信的来源。A说法正确;B:“唯一”说法太绝对,成才的条件不是只有自信,故B错误;C:没有正确理解自信的含义,故C说法错误;D:“必定能够”说法太绝对,自信有利于成功,故D错误;故本题选A。
3
课堂练习
9.场上是临危不惧的“大心脏”,场外也不失少年人的“松弛感”。我们看到年轻运动员的激情与自信,那释放出的热情是对奥林匹克运动最真的诠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自信让人乐观坚定
②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从而掩饰不足
③自信让人远离自负和自卑
④有了自信事业必定会走向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自信的作用。①③说法正确;②:我们要主动改正不足,不能掩饰不足,故②说法错误;④:有了……必定走向成功,夸大了自信的作用,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3
课堂练习
10.自1984年许海峰为中国夺得奥运首枚金牌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体育逐步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零”的突破,奥运赛场内外展现了一个更加从容的中国。这份自信源于( )
①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实力
②社会稳定发展中获得的成就感
③和他人交往中获得的肯定
④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安全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自信的来源。A: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材料,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奥运赛场内外展现了一个更加从容自信的中国,说明自信源于从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故②④说法正确;①③:材料中未体现;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