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下 4.10.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二课时) 课件(共22张PPT)+音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下 4.10.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二课时) 课件(共22张PPT)+音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二课时)
第十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北师大版)七年级

学习目标
1.描述描述耳的结构与功能;
2.描述听觉形成的过程;
3.识别影响耳听觉功能的因素,增强保护耳和听力的意识。
古筝欣赏
激趣导入
听觉
激趣导入
你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人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中,听觉信息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数量,居第二位。
一、耳是接受声音刺激的听觉器官
新知探究
耳(ear)是听觉器官,耳的结构也就表现出与接受声音刺激相适应的特征。
外耳
内耳
中耳
耳廓
外耳道
外耳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内耳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中耳
咽鼓管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锤骨
镫骨
砧骨
听小骨
新知探究
视频: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
中耳
内耳
耳郭:
收集声波
外耳道:
传送声波
鼓膜:
鼓室:
听小骨:
把声波转换为振动
咽鼓管通到咽部
将振动放大并传导振动到内耳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感受头部位置变动
内有听觉感受器
位觉感受器
听觉感受器
新知探究
锤骨
砧骨
镫骨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咽鼓管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传导声波
收集声波
传递并放大振动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维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有听觉感受器
与身体平衡有关
连连看
新知探究
思考:当鼻、咽、喉部受到感染后,很容易引起中耳炎,这是为什么?
鼻、咽、喉部的病菌可以通过__________到达中耳,引起中耳炎。
咽鼓管
新知探究
因为_______和_______能够感受头部位置变动,如果位置变动过快,这两个结构过于敏感,则会感到头晕。
思考:为什么有些人坐车或者坐船会感到头晕想吐呢?
半规管
前庭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视频:听觉的形成过程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耳廓
声波
形成听觉
听小骨
震动
听神经
接受刺激
产生冲动
大脑皮层
听觉中枢
神经冲动
耳蜗
传导
外耳道
收集
声波
鼓膜
传导
听觉是怎样形成的?
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
远离噪音,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避免损伤鼓膜。
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否则会损伤外耳道或者鼓膜。
游泳、洗澡时不让脏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病原体通过咽鼓管到达鼓室,引起中耳炎。
新知探究
课堂小结
1.耳的结构
外耳:耳廓、外耳道
中耳:鼓膜、听小骨、鼓室
内耳:耳蜗、前庭、半规管
2.听觉的形成
听神经→
声波→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大脑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3.保护耳朵
1.人耳内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练习与应用
C
练习与应用
2.正常人的听觉形成需经历一系列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外界声波由外耳道传到鼓膜
B.鼓膜振动经一块听小骨传到耳蜗
C.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D.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
练习与应用
3.眼、耳是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下列关于保护眼、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发现视力下降,应及时去正规地方配戴眼镜
B.遇到巨大的声响时,要迅速闭嘴或张口、堵耳
C.若鼻咽部有炎症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中耳炎
D.若有人晕车、晕船,可能与前庭和半规管有关
B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