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语文开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语文开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
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练(liàn)达 契(qiè)合 煊(xuàn)染 吹毛求疵(cī )
B.瘦削(xiāo) 拘泥(nì) 旌(jīng)旗 心旷神贻(yí)
C.笼统(lǒng) 要诀(jué) 洋溢(yì ) 金碧(bì)辉煌
D.怯懦(què) 侍(shì)候 诘(jié)难 无可耐何(nài)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对于这个问题,我是 的。也许唯一能做的,就是记得自己是个既得利益者,为最底层者 考虑,给自己造一个更好的“底”。如果下坠,能被稳稳接住;如果不下坠,也能 。总之,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上,为世界变得更 出一点力,仅此而已。
A.怡然 设身处地 心无旁骛 平衡
B.茫然 换位思考 心安理得 平衡
C.茫然 设身处地 心安理得 公平
D.怡然 换位思考 心无旁骛 公平
3. 选出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①行走于红尘,岁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皱纹的滋生,还有对生命的感悟。②当岁月的风吹过,吹落了懵懂无知,吹走了抱怨凄凉,却吹开了成熟智慧的花朵!③升华,沉淀,收藏,岁月之痕被一个人自然地划出,生命也在这个痕迹上沿正轨前行。④渐行渐远,渐远渐美,最终,走向辉煌的顶峰。
A.①句中“岁月”是名词,“我们”是代词,“对”是介词。“懵懂无知”“走向辉煌”分
别是并列规语、动宾短语。
B.“岁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皱纹的滋生,还有对生命的感悟”是一个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C.“生命也在这个痕迹上沿正轨前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生命前行”
D.第③句划线部分有语病,语序应该为“沉淀,升华,收藏”。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B.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他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C.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艾青诗歌里的主要意象是“太阳”和“火把”,诗歌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
D.《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2)名著阅读(3分)
阅读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完成后面的问题。
(1)突然深夜到保尔家住宿,同保尔一起住了八天,这件事成了保尔生活中的一件大
事。保尔第一次从水兵(1)嘴里听到这么多重要的、令人激动的新鲜道理。这八天对年轻锅炉工的成长,有着决定的意义。
(2)。生命对于我们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①应该填在(甲)段(1)处的人物是 。
②请在(乙)段的(2)处写出这篇小说原文中的一句话: 。
③有人看了《西游记》后写了一个上联“本领高强,悟空勇斗黄风怪”,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红岩》中的主要人物的事件写出下联。
备选人物:保尔 武松 鲁达 吴用 杨志 林冲 宋江 李逵 江姐 成岗
下联:
古诗文默写(6分)
(1)散入珠帘湿落幕,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遥看是君家, 。(《十五从军征》)
(3) ,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4) ,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曾经有人对“韦神”的衣着打扮品头论足,殊不知,当一个人专注于学问和知识时.对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是浑然无觉的,宋濂先生曾经抒写过他当时的感受“ ”(《送东阳马生序》)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题。(3分)
【甲】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蟾宫曲·叹世
马致远
咸阳百二山河①,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②。韩信功兀的般③证果④,蒯通⑤言那里是风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注]①百二山河:谓秦地形势险要,利于攻守,两万兵力可抵百万。②梦说南柯:淳于棼(fén)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在南柯郡做了二十年太守,备极荣宠。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③兀的般:如此,这般。④证果:佛家语,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此指下场、结果。⑤蒯通:即蒯(kuǎi)彻,因避讳汉武帝名而改。曾劝韩信谋反自立,韩信不听。他害怕被牵连,就假装疯癫。后韩信果被害。
6. 下面对两首小令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聚”表现出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B.《蟾宫曲·叹世》开篇连用“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三个与数字有关的短语来表现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渴望。
C.这两首小令都提到了秦汉时期的史实,借以表现作者的历史观、政治观,并画龙点睛地作出了推论。
D.《山坡羊·潼关怀古》抚今追昔,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蟾宫曲·叹世》用“醉了由他”作结,表明作者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态度。
(二) 阅读下面选文, 完成7—10题。(14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佚之狐,郑人,佚之俅之子也。狐少善思辩,多才识。为幕僚,常得郑君宠之。晋侯、秦伯围郑,郑危在旦夕。狐求见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①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武使秦,秦晋师还,郑遂安。郑伯欲厚赏武。狐闻之,言于郑伯曰:“武,舌辩之士,以口舌退师,功高莫大,厚赏,理也;然,武终为隐者之徒,非臣举之,终老亦未见其名,何功之有?窃以为当赏者,臣也。”郑伯愕然,赏之。异日,村夫有拜于郑廷者,郑伯迎之。问之,乃烛之武之兄文也。文曰:“君恩四海,天下惠之,万民之幸也,武以口舌还军秦晋三军不能敌厚赏以利郑也。然,家有老母,八旬又三,日必侍之。武往说师,老母系之,臣昼夜侍母,目不交睫,亦宜赏之。况武本不欲说秦,臣数劝方为之也!”郑伯赏之。未几,宫廷左右及三军将士上书求赏者络绎不绝,郑哗然。晋闻之,复攻之,郑危矣。
史臣曰:“郑危而遂安者,君明而士贤也;郑安而复危者,赏功之过欤,抑邀功妒贤欤?”
【注释】①故事背景:在城濮之战中,郑曾协助楚攻打晋,两年后,晋联合秦讨伐郑。郑伯派烛之武见秦穆公,烛之武说明保存郑对秦有利,最终说动秦退兵。选文发生在秦退兵后。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B.以塞忠谏之路也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C.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D.上书求赏者络绎不绝 绝巘多生怪柏(《三峡》)
8.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分)
况武本不欲说秦,臣数劝方为之也!(3分)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武以口舌还军秦晋三军不能敌厚赏以利郑也
甲乙两文都谈及了赏赐问题。甲文认为宫中府中应该做到(1) 才能彰显陛下的治理,此外还提出建议,即君王要 (2) 才不会阻塞进谏的道路。乙文郑伯打算重重地奖赏烛之武,而佚之狐认为应首先奖赏自己,他的理由是 (3) ,最终史臣认为郑国再次陷入危局并不是缘于郑伯的奖赏,而是 (4) 。((1)、(2)、(4)用自己的话概括,(3)用原文回答)(4分)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阅读下面选文, 完成11—13题。(8分)
【材料一】
2014年至今,“全民阅读”连续九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建设“书香中国”逐渐成为全民行动自觉。各地积极办活动、建设施,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其中成效极为显著的便是城市书房。
2014年,为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浙江温州建成全国首家城市书房,并首次实行24小时不打烊免费自助型阅读服务。城市书房的昼夜陪伴让城乡“人人享有”图书馆变成现实,促进了当地“15分钟文化圈”建设,更是制定出全国首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地方标准《城市书房服务规范》,成为公共图书馆创新发挥效能的实践样本。截至2022年9月,温州已建成136家城市书房,每年开展读书沙龙、展览等各类活动500余场次,累计接待读者1506.28万人次。
【材料二】
比起唾手可得的精神“快消品”,坐下来享受一段读书时光,对忙碌的现代人来说似乎很奢侈。而不可否认的是,无论生活节奏多快,文化选择多丰富,一本好书仍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阅读及其相关活动仍是许多人的刚性精神需求。一座城市书房,一座精神粮仓。很多地区的居民告诉记者,美好生活的标配应该加一条:转角就到的阅读空间。
在江苏扬州,城市书房数量每年递增,以现代化的风格、开阔的空间以及丰厚的藏书,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吸引市民走进这里阅读。正是在这里,林浩天完成了自学编程的“小目标”。一年多以来,林浩天每天抽出时间,来家门口的城市书房学习一会儿,起初是半小时,再是一小时,现在养成了每天两小时的学习习惯。“城市书房的书籍更新频率高,而且有志愿者不定期收集我们的需求。这样的好地方自然能拉近人们与阅读和学习的关系,持续产出新鲜感和吸引力,让阅读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纵览全国各地城市书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群体人数激增。“00后”的余岁是一名大二学生,没开学时她会到离家最近的城市书房复习功课、读课外书,有时也找个安静的角落上网课,效率很高。现在,她还计划申请做城市书房的志愿者,把自己的收获分享给他人,用行动守护阅读习惯。
城市书房并不只有阅读一项功能,实际上,一些地区经过迭代发展,已探索出城市书房2.0版本,在融合图书、文创、休闲等功能之外,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居民来此打卡体验。
【材料三】
作为新兴的公共文化空间,城市书房的核心目标在于引导公众阅读、思考并由此带来人文情怀的滋养、精神价值的升华。换言之,城市书房的“魂”在于情怀,将文化情怀做足,既符合其本意,也决定其运营成败。
好书之不朽塑造了书店之永恒。城市书房的主角,应是精心挑选、科学分类的书目。考虑到读者以普通市民为主,在书目的选择方面既要避免阳春白雪、艰深晦涩,又要防止通俗读物、文化快餐充斥。这就需要经营者披沙拣金,选出雅俗共赏、意境深远、化育人心的好书。
用心设计,营造有品质、有内涵的文化空间。相较传统图书馆及商业书店,城市书房能留住读者,必须有更加特色鲜明的外观及空间设计。可通过不同风格的空间布局及环境营造,引领阅读空间提档升级,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1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浙江温州建成全国首家城市书房,书房的昼夜陪伴让城乡“人人享有”图书馆变成现实,促进了当地“15分钟文化圈”建设。
B.温州的城市书房数量,每年开展读书沙龙、展览等各类活动的场次,累计接待读者的人次,是全国最多的。
C.虽然城市生活节奏快,文化选择多,但阅读及其相关活动仍是许多人的精神需求,因而城市书房的存在很有必要。
D.城市书房的建设,若能重视文化情怀,将有助于城市书房的经营,也有助于人文情怀的滋养、精神价值的升华。
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城市书房的存在和发展有哪些价值?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3分)
如何才能让城市书房真正惠及市民,进而融入城市的文化血脉?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述?(3分)
阅读下面选文, 完成14—18题。(17分)
他是星辰,亦是暖阳
夏加宜
老姜是我们初中生涯的第一位思政老师。
老姜微胖,一脸稚气未脱的痘痘,总是一身黑衣黑裤,我们开玩笑道:“老姜,你怎么不换衣服?”老姜哭笑不得“睁大你们的狗眼,我每天都换衣服。”于是我们详细记录他每天的着装。当我们义正词严地指出他没有换衣服时,他回赠我们翻到极致的白眼。
作为思政老师,老姜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直坚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风格。那天,他在对门的七班上晚自习,七班好像闹腾过了头。来巡查的副校长火冒三丈,怒斥老姜。下课后,老姜郁闷又憋屈地回了办公室,我们看窗外他匆匆而过的身影及他紧锁的眉头,就知道出事了。
路过办公室,我看到门开着,老姜仰头凝视着墙上的教育箴言:“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正踌躇着要不要进去,老姜一转头看见了我,温柔地问道“干吗呢?"我答“看星星。”走廊外的天浓墨一般,几颗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妄想照耀黑夜。我攥紧手中的糖,却始终没有递给老姜。或许是受了触动,此后我在求学路上披荆斩棘,成绩一路高歌。不仅仅是为了让老姜欣慰,更重要的是,我也想成为星星。
学校要求晨跑,秋末清晨极冷。我们拖拖拉拉地出来。
老姜总是很早站在操场上,瑟瑟地缩着脖子,等待我们的出现。
(7)强烈的好胜心理促使我想跟老姜比一比谁更早,于是我不再赖床,睁眼就爬起来,三下五除二搞定个人卫生,旋风一般冲到操场上。有时我到得早,他从教学楼里出来,看见坐在草坪边的我,略显惊讶,然后微笑着点点头。老姜可能没注意到,从那时起,我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早早到操场晨跑,早早到教室晨读.
(8)班主任腰不好,老姜这个副班主任就当仁不让地成了我们的“统帅”,每天清晨清点人数,陪我们晨跑领我们喊口号。因为有了老姜,我们班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跑过主席台,老姜扯着嗓门起个头儿:“一,二,三,四——”,声音都带着寒气儿。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我们,那一刻就像打了鸡血似的,在冲锋衣式校服刺耳的摩擦声中,在参差不齐的脚步声中,用尽全力喊“奋发向上,斗志昂扬;努力拼搏,六班最强!”
(9)跑着跑着,东面树林的枝头升起滚圆的红日,我们沐浴在暖洋洋的晨光中,跑得越发起劲儿脚步越踏越齐。老姜半边脸镀了层金光,竟有几分帅气。我们迎着那东升的旭日跑去,迎着属于我们的光明未来跑去。
(10)一圈又一圈,一天又一天。不管天有多冷,老姜总是陪着我们晨跑,跑过了秋天,迎来了冬天。
(11)学期结束之后,正在我们满心期盼再度晨跑之际,却惊闻老姜调到另外一所学校的消息,我们都怅然若失。
(12)老姜,我很想你。知道吗?对我而言,你就是那暗夜里的星辰,让我在黑暗中找到方向;你就是那沙漠里的泓泉,让我在荒芜中看到希望。你普照了我生命的长河,激励我向更高更远的地方前行。
14.通读选文,理清文章脉络,完成下列表格。(3分)
老姜的行为 “我”的心理 老姜对“我”的影响
被副校长训斥,凝视教育箴言 踌踏着要不要安慰老姜 ①
② 好胜,想跟老姜比谁更早 养成了早起习惯,第一个出操,到教室上早自习
带我们晨跑,喊口号 ③ 奋发向上,信念越来越坚定
15.选文第(4)段画线的句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结合语境,品析第(9)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老姜半边脸镀了层金光,竟有几分帅气。
选文中“老姜”是个怎样的老师?请结合选文具体分析。(4分)
18.史铁生的作品《秋天的怀念》题目富有特点,本文的标题《他是星辰,亦是暖阳》也带给人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选文内容写出《他是星辰,亦是暖阳》这一标题的妙处。(4分)
(三) 阅读下面选文, 完成19—22题。(11分)
做一个精神灿烂的人
张燕峰
①19世纪,住在巴黎乡下的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养成了一种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即怀着虔诚的心,每天按时看日出。经年累月与最壮观的自然景象亲密接触,福楼拜学会了敬畏自然,懂得了敬畏生命的伟大神秘。相隔一个多世纪,世界各地的读者仍能从他的著作里咀嚼出纯净明快的味道。
②一个精神灿烂的人,首先是精神强健的人。鲁迅先生曾说:“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③精神强健,就是宠辱不惊,不受名缰利锁的束缚,也不受恩怨是非的奴役,心灵轻盈澄澈。身处逆境,不悲观不绝望,像一粒深埋于泥土中的种子,在无边的黑暗中,暗暗汲取管养,当春风吹拂大地,则以不可遏制的力量蓬勃而出。顺境中,不得意不张扬,而是以平常心态,心无旁骛,努力生长,就像森林中的参天大树,在明媚的晨光下,在凉爽的晚风里,尽情舒展枝叶,沐浴阳光雨露,从不争名夺利、标榜自我,只为变得更加强大。
④沈从文先生曾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在不为人知的岁月里,他默默从事文物研究工作,后来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较有影响力的专著。在文物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一个精神强健的人,总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他看淡得失成败,坚守自我,执着坚定地朝正确的方向走下去。
⑤一个精神灿烂的人,也是心怀悲悯的人。正如哲人所说:“悲悯就像一条善良的河流,澄清着沿路的风尘。它不一定给人带来幸福,也不一定济世,但一定有光,一定伴着感动。”心怀悲悯,就是内心柔软慈悲,不冷漠不自私,不存恶念,不藏歹意。
③漂母是秦汉时期准阴地区的一位普通劳动妇女,以帮人洗衣为生,当看到食不果腹的韩信面黄肌瘦,心生悲悯,甘愿分给他一口饭吃,才让韩信活了下来,才有了大汉史册上叱咤风云的关键一页。一个底层劳动妇女的施食之举,体现的是对弱者的同情和对生命的无私大爱。当别人处于困境的时候,一个精神灿烂的人不会漠不关心、袖手旁观,更不会幸灾乐祸、落井下石,而是竭尽所能施以援手,助他一臂之力,帮他尽快走出低谷。即使无力提供帮助,最起码也会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同情他们的遭遇、理解他们的苦楚、尊重他们的无奈、保护他们的尊严,而不是高高在上地轻视他们,冷酷无情地倾轧他们,恣睢肆意地践踏他们的尊严、加剧他们的苦难。
⑦一个精神灿烂的人,还应具备勇敢正直的思想。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任何时代任何人都应该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玩弄伎俩,干出损人利已的勾当;不会为了一己思怨,而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更不会屈从某种力量而出卖灵魂,阿谀奉承,做出丧尽天良的坏事。每颗心灵理应感恩敬畏天地,尊崇真理。为了公平和正义,铁肩担道义,甘洒一腔热血,“虽千万人,吾往矣”,即使牺牲自己也无所畏惧。
⑧一个精神灿烂的人,每天都活得通透豁达,迸射出明亮温暖的光辉,就像一轮光芒四射的小太阳,走到哪里就把温暖和爱带到哪里。所到之处,给软弱者以信心,给无助者以力量,给悲观者以勇气,给绝望者以希望,给孤独者以友爱。
⑨做一个精神灿烂的人,因自己的存在,让世界变得更明媚、温暖,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幸福。做一个精神灿烂的人,是茫茫红尘间的自我修行,也是生而为人的责任和使命。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0.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1.请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标题中“精神灿烂”一词的具体含义。(用文章中四字短语概括)(3分)
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3分)
革命烈士陈然面对特务的严刑拷打和死亡成胁毫不动摇,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组织和同志们,特务用威胁利诱的办法要他写自白书,陈然慨然高歌:“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最后凛然就义。
写作 (50分)
23.从下列两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一)2024年伴着灯影黄昏逝去,可是有些影像却深留在记忆的渊流中,清晰如昔;2024年随着风雨渐去,可是有些话语仍萦绕在耳,不曾淡去;2024年随着晨晖夕阴隐去,可是有那些经历如冬日的枝条,等待发芽……
请以“那些 的日子”为题,请用词语或短语将题目补全写一篇文章。
(二)明:在《大学》中有“明明德”之语,第一个“明”是弘扬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光明正大的意思;铭:有名词词性,指在器物、碑碣上面记述功德或鞭策、勉励自己的文字,还有动词词性,指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也比喻深刻记住。
请你任选材料中的一个字义,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C (2分) 2.C (2分) 3.B(2分) 6.B(3分) 7.C (3分) 11.B(2分)
4.(1)C(2分)
(2)(3分)①(1)朱赫来 ②(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③ 例1:大义凛然,成岗怒写“自白”书 例2:智谋高明,吴用巧取生辰纲;例3:意志坚定,江姐高唱革命歌
5. (6分)
(1)狐裘不暖锦衾薄 (2)松柏冢累累 (3)人生自古谁无死
(4)年少万兜鍪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8.(1)这些都是忠良诚实的人,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因此先帝选留下来辅佐陛下。(2分)
(2)何况烛之武本来不想去劝退秦国军队,是我多次劝说他才去退秦军的!(方、数、大意)(3分)
9.武以口舌还军/秦晋三军不能敌/厚赏以利郑也 (2分)
10.(1)严明赏罚(2)广开言路(3)武终为隐者之徒,非臣举之,终老亦未见其名(4)郑国很多人抢夺别人的功劳、妒忌贤才(4分)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8分)
12.(3分)示例:城市书房拉近了人们与阅读和学习的关系,持续产出新鲜感和吸引力,让阅读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城市书房为人们提供了安静的阅读环境,可通过人们的阅读效率,促使人们用行动守护阅读习惯;城市书房不断发展,可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13.(3分)城市书房要建在市民居住区附近,还应该丰富文化功能;通过不同风格的空间布局及环境营造,引领阅读空间提档升级,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书籍选择要用心,选出雅俗共赏、意境深远、化育人心的好书;城市书房最好昼夜开放。
(二)(17分)
(3分)①求学路上披荆斩棘,成绩一路高歌,也想成为星星②总是很早站在操场上等我们晨跑;
③振奋,燃起斗志。
(3分)环境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晚的漆黑,渲染压抑的氛围,烘托出我为老姜不被校长理解反遭训斥而难过的心情(或我对老姜的同情)(1分);对老姜坚守自己教育理念而独行的敬重;为后文写自己受到触动,取得进步,也想成为星星做铺垫(1分)
(3分)“镀”有“附着”的意思(1分),准确生动地写出了阳光给老姜的脸上附着了一层金光的样子,表现了老姜的光辉形象(1分),表达了我对他的尊敬(感激)(1分)。
(4分)(每点1分)①执着坚定:坚守自己的教育理念,被副校长训斥后凝视墙上的教育箴言。②爱学生,责任心强:早起带领学生晨跑③幽默风趣、平易近人:跟学生开玩笑。在我们指出他没有换衣服时,对我们翻白眼④教育有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直坚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风格。
(4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老姜教育引领我成长);运用比喻,形象地揭示中心(暗示中心);表现我对老姜的敬仰感激之情;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每点1分)
(三)(11 分)
19.(2分)(我们应该)做一个精神灿烂的人。(加主语)
20.(3分)举例论证,通过列举沈从文先生在不公正待遇下默默从事文物研究工作并取得卓越成就的事例,具体地论证了“一个精神强健的人,总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他看淡得失成败,坚守自我,执着坚定地朝正确的方向走下去”这一观点,进而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1. (3分)①精神强健②心怀悲悯③勇敢正直。
22.(3分)第⑦段,(1分)理由:第⑦段论述的是一个精神灿烂的人还应具备勇敢正直的思想。(1分)材料中革命烈士陈然面对特务的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毫不动摇,体现了勇敢正直、无所畏惧,为了公平和正义,甘洒一腔热血,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与第⑦段的观点高度契合。(1分)
四、写作(50分)
23. 评分标准:
分类 分数档 评分标准
一类 50—46 1.写作目的明确,选择的文体恰当,文体特征明显。2.选材立意紧扣题意,中心明确,思考深入。3.依据文体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流畅,结构合理。4.依据情境叙述故事,内容充实,描写生动,符合主题思想的表达需要,感情真挚。5.文学创作想象合理,形象鲜明,构思精巧,寓意深刻。能运用个性化语言表情达意。6.能针对情境所反映的问题展开论述,观点鲜明,能运用论据进行充分论证,恰当运用论证方法,逻辑清晰。
二类 45—41 1.写作目的较明确,选择的文体较恰当,文体特征较明显。2.选材立意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思考较深入。3.依据文体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通顺,结构较合理。4.依据情境叙述故事,内容较充实,有一定描写,符合主题表达的需要,感情真实。5.文学创作想象合理,形象较鲜明,构思合理,立意较深刻。6.能针对情境所反映的问题展开论述,观点明确,能运用论据进行论证,能运用论证方法展开论证,逻辑比较清晰。
三类 40—36 1.写作目的基本明确,选择的文体基本恰当,基本符合文体特征。2.选材立意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有一定的思考。3.语言基本通顺,结构较完整。4.基本能依据情境叙述故事,内容较具体,基本符合主题表达的需要。5.文学创作有一定想象,构思基本合理,有所立意。6.能就情境所反映的问题有所论述,观点基本明确。
四类 35—31 1.写作目的不明确,文体混乱。2.选材偏离情境,中心欠明确。3.语言欠通顺,结构欠完整。4.叙述故事偏离情境,内容空泛,情感虚假。5.文学创作想象不合理,立意模糊。6.论述偏离情境,观点不明,条理混乱。
五类 30分以下(含30分) 有以下情况之一:1.文不对题或内容有严重错误;2.文理不通,结构混乱;3.文不成篇,且字数不足3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