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挑战(第十、十一章)(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真题挑战(第十、十一章)(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中考真题挑战(第十、十一章)
考点一 美国
  (2024·成都学业考)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门化。下图示意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注释可知,影响乳畜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市场 B.水源、政策
C.气候、市场 D.地形、政策
2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生产,便于( )
①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和耕作技术
②发挥大规模机械化优势
③增加农作物的熟制
④大规模增加农业用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24·江西学业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是农业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具有很高的航运价值。2023年密西西比河流域降水异常偏少,河流水位大幅下降,沿岸多地缺水严重。干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如图示意美国本土气候类型分布及密西西比河水系。
(1)描述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势特征。
(2)简析密西西比河水量大的原因。
(3)说出此次干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4)为应对可能再次发生的旱灾,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考点二 巴西
  (2023·邵阳学业考)2023年4月12日至15日巴西总统卢拉访问中国,开启了中巴两国友谊新篇章。如图为巴西简图。读图回答4、5题。
4巴西( )
A.被称为“咖啡王国”
B.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C.狂欢节、芭蕾舞享誉世界
D.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发达
5下列有关中巴两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巴分别是东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农产品有蔗糖、大豆等
C.中巴两国之间的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D.中巴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2023·连云港学业考)如图为巴西人口、主要城市、矿产资源和部分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6贝洛奥里藏特、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所在的三角地区,其主要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纺织工业
B.造船工业、化学工业
C.木材工业、汽车工业
D.石油工业、食品工业
7与科伦巴地区相比,该三角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①矿产多样 ②能源丰富
③海运便利 ④人口众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云南学业考)河流在区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一大河,读亚马孙河流域示意图,回答8~10题。
8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主要原因是( )
A.植被茂密,涵养水源能力强
B.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流速慢
C.流域内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降水丰富
D.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9亚马孙河航运价值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
B.落差大,可通航里程短
C.流域内人口、城市稀疏
D.河道狭窄,通航能力低
10亚马孙河流域资源丰富,下列关于其开发利用的观点,合理的是( )
A.大规模开矿建厂
B.采育结合开发森林
C.干流大力修建水电站
D.大量种植经济作物
11(2023·临沂学业考)临沂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根据以下材料(图1~图4),运用区域学习的方法,自主探究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请帮助该小组完成相关探究任务。
明确地理位置
(1)描述南美洲的海陆位置。
归纳自然地理特征
(2)描述南美洲的地形特点。
(3)南美洲气候湿热,请从图中找出两条信息来支持这一观点。
分析人文地理特征
(4)平原地区和河流沿岸大都人口稠密,但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疏,请分析原因。
(5)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增强,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功能日益受到重视。人们对热带雨林应该保护还是开发争论不休。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6)中国与巴西经贸联系密切。结合图4,列举我国可以从巴西进口的主要农、矿产品。(至少写出两种)
考点三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科考站
  (2024·成都学业考)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图1)。图2示意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据此完成12、13题。
12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3主体建筑采用在国内模块化生产、运往现场拼装的绿色建站方式,其主要目的有( )
①节省运输时间 ②减少极地建筑垃圾
③缩短建站时间 ④缩短运输距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江西学业考)如图示意某次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的一段路线,据此完成14~16题。
14图示路线中,国际考察队大致的行进方向是( )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15国际考察队从南极点前往和平站的过程中( )
A.海拔逐渐升高 B.一直处于黑夜
C.距南极点渐近 D.遇到了大风天气
16队员们应该将考察过程中产生的垃圾( )
A.带回站内处理 B.就地掩埋
C.丢弃在野外 D.焚烧处理
17(2023·宁夏学业考)【双龙探两极】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科考队乘坐“雪龙2”号在2021年7月至9月圆满完成中国第12次北极科考。2022年10月,中国科考队携带1 000多吨物资乘“雪龙”号、“雪龙2”号赴南极进行第39次科考,于次年4月凯旋。
【时间有奥妙】
(1)分别说出南、北极科考的时间段,并说明选择在此时段科考的原因。
【万里送补给】
(2)从生活和科考角度,你认为“雪龙”号会携带哪些补给品
【助力碳中和】
  我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为减缓极地冰川融化贡献中国力量。
(3)为助力“碳中和”,请列举两种低碳生活方式。中考真题挑战(第十、十一章)
考点一 美国
  (2024·成都学业考)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门化。下图示意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注释可知,影响乳畜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C)
A.地形、市场 B.水源、政策
C.气候、市场 D.地形、政策
2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生产,便于(A)
①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和耕作技术
②发挥大规模机械化优势
③增加农作物的熟制
④大规模增加农业用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24·江西学业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是农业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具有很高的航运价值。2023年密西西比河流域降水异常偏少,河流水位大幅下降,沿岸多地缺水严重。干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如图示意美国本土气候类型分布及密西西比河水系。
(1)描述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势特征。
答:北高南低。
(2)简析密西西比河水量大的原因。
答: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
(3)说出此次干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生活用水不足;农业灌溉用水短缺;工业用水紧张;河流航运能力下降。
(4)为应对可能再次发生的旱灾,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答:节约用水;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考点二 巴西
  (2023·邵阳学业考)2023年4月12日至15日巴西总统卢拉访问中国,开启了中巴两国友谊新篇章。如图为巴西简图。读图回答4、5题。
4巴西(A)
A.被称为“咖啡王国”
B.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C.狂欢节、芭蕾舞享誉世界
D.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发达
5下列有关中巴两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中巴分别是东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农产品有蔗糖、大豆等
C.中巴两国之间的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D.中巴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2023·连云港学业考)如图为巴西人口、主要城市、矿产资源和部分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6贝洛奥里藏特、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所在的三角地区,其主要工业部门是(A)
A.钢铁工业、纺织工业
B.造船工业、化学工业
C.木材工业、汽车工业
D.石油工业、食品工业
7与科伦巴地区相比,该三角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D)
①矿产多样 ②能源丰富
③海运便利 ④人口众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云南学业考)河流在区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一大河,读亚马孙河流域示意图,回答8~10题。
8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主要原因是(C)
A.植被茂密,涵养水源能力强
B.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流速慢
C.流域内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降水丰富
D.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9亚马孙河航运价值较低的主要原因是(C)
A.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
B.落差大,可通航里程短
C.流域内人口、城市稀疏
D.河道狭窄,通航能力低
10亚马孙河流域资源丰富,下列关于其开发利用的观点,合理的是(B)
A.大规模开矿建厂
B.采育结合开发森林
C.干流大力修建水电站
D.大量种植经济作物
11(2023·临沂学业考)临沂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根据以下材料(图1~图4),运用区域学习的方法,自主探究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请帮助该小组完成相关探究任务。
明确地理位置
(1)描述南美洲的海陆位置。
答: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面与北美洲相连,南面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归纳自然地理特征
(2)描述南美洲的地形特点。
答:以山地、高原为主。西部分布着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以东,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3)南美洲气候湿热,请从图中找出两条信息来支持这一观点。
答:①纬度位置: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10°N与南回归线之间,地处热带,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强烈,气候湿热;②南美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分布,终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
分析人文地理特征
(4)平原地区和河流沿岸大都人口稠密,但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疏,请分析原因。
答:亚马孙河流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
(5)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增强,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功能日益受到重视。人们对热带雨林应该保护还是开发争论不休。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之间寻求平衡,采取可持续的开发方式。保护理由:①维护生物多样性;②调节全球气候;③保护水资源。开发观点:①发展经济,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②增加农田面积,提供更多的粮食和农产品;③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6)中国与巴西经贸联系密切。结合图4,列举我国可以从巴西进口的主要农、矿产品。(至少写出两种)
答:大豆、糖、鸡肉、咖啡、铁矿石、铝土矿。
考点三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科考站
  (2024·成都学业考)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图1)。图2示意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据此完成12、13题。
12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有(C)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3主体建筑采用在国内模块化生产、运往现场拼装的绿色建站方式,其主要目的有(B)
①节省运输时间 ②减少极地建筑垃圾
③缩短建站时间 ④缩短运输距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江西学业考)如图示意某次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的一段路线,据此完成14~16题。
14图示路线中,国际考察队大致的行进方向是(D)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15国际考察队从南极点前往和平站的过程中(D)
A.海拔逐渐升高 B.一直处于黑夜
C.距南极点渐近 D.遇到了大风天气
16队员们应该将考察过程中产生的垃圾(A)
A.带回站内处理 B.就地掩埋
C.丢弃在野外 D.焚烧处理
17(2023·宁夏学业考)【双龙探两极】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科考队乘坐“雪龙2”号在2021年7月至9月圆满完成中国第12次北极科考。2022年10月,中国科考队携带1 000多吨物资乘“雪龙”号、“雪龙2”号赴南极进行第39次科考,于次年4月凯旋。
【时间有奥妙】
(1)分别说出南、北极科考的时间段,并说明选择在此时段科考的原因。
答:北极科考时间段为每年6月到8月,南极科考时间段为每年11月到次年2月。此段时间分别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暖季,较温暖,有极昼现象,是科考的最佳时间。
【万里送补给】
(2)从生活和科考角度,你认为“雪龙”号会携带哪些补给品
答:生活角度:应携带食物、蔬菜、保暖衣物、取暖设备、护目镜等。科考角度:科研设备和仪器等。
【助力碳中和】
  我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为减缓极地冰川融化贡献中国力量。
(3)为助力“碳中和”,请列举两种低碳生活方式。
答:低碳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少开私家车;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