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项素养提升卷(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 (2022·烟台学业考)比较法是认识地理事物的重要方法。在探究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时,同学们搜集到如图两幅聚落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有同学认为,甲图所示大部分区域气候干旱。图中能够支持该同学观点的信息是( )①有大面积沙漠 ②北回归线从南部穿过 ③距海遥远 ④河流稀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有同学发现,两图所示区域聚落的分布特点很相似,都主要分布在( )A.中纬度地区 B.沿海地区C.河流沿岸 D.气候炎热的地区3同学们对影响两地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展开讨论,其中影响因素与区域搭配合理的是( )A.甲区域—地形 B.甲区域—水源C.乙区域—航运 D.乙区域—光照 (2024·泉州期中)微耕技术是一种利用微型机器人和传感器等高科技手段,对农田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技术。在微耕技术方面,日本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图1为微型水稻收割机,该微型机器集收割、脱粒、打包一次成型,节省了时间,也大大减少了水稻收获所需的劳动力。图2为日本地形图,读图完成4、5题。4微型水稻收割机在日本大力推广的原因有( )①多山地、丘陵 ②靠近太平洋 ③人口老龄化严重 ④耕地面积较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受国土面积和地形影响,日本的河流大多( )A.无结冰期 B.短小湍急 C.流量较小 D.水流平缓 位于西半球的岛国牙买加盛产咖啡。咖啡树长在崎岖的山坡上,在梯田里与香蕉树、鳄梨树相依相伴。据此完成6、7题。6根据图文信息推测,牙买加国的经济作物(咖啡树、香蕉树和鳄梨树)主要分布在( )A.河流下游 B.沿海地区 C.平原地区 D.中部山地7牙买加国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A.咖啡种植区 B.沿海地区 C.铁路沿线 D.内陆地区 1996年至今,袁隆平团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向非洲一些国家示范、推广杂交水稻技术。如图为非洲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8水稻试验基地多分布在( )A.北半球的热带地区 B.地中海气候区C.高原山地气候区 D.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9在不同气候区设立试验基地,可研究杂交水稻( )A.在雨林区的抗寒性 B.在草原区的耐热性C.在沙漠区的抗旱性 D.在高原区的节水性10非洲国家引进杂交水稻技术,主要是为了( )A.增加水稻品种 B.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提高粮食产量 D.抵御当地自然灾害 (2024·重庆期末)阿曼人发明的灌溉系统法拉吉能够在不使用机器的情况下,将水输送到全国几乎每个角落,解决了阿曼缺水的问题。图1是西亚气候分布图,图2是法拉吉景观图。据此完成11~13题。11该地区传统民居的墙体厚达80cm,主要原因是( )A.抵御夏季的雨水 B.防御冬季的风沙C.白天隔热,夜晚保温 D.墙体坚固,稳定性好12法拉吉有部分水渠在地下,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少蒸发 B.方便运输 C.利于存储 D.便于保鲜13当地被称为“沙漠面包”的枣椰甜度高、果实大的原因有( )①光照强,积累糖分多 ②土壤肥沃,水源丰富③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④气温高,生长旺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南亚地区旱涝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读图,完成14、15题。14南亚地区旱涝灾害频发,主要受( )A.东南季风的影响 B.西南季风的影响C.东北季风的影响 D.西北季风的影响15南亚局部地区部分物产分布图上阴影部分所示区域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A.水稻 B.棉花 C.小麦 D.青稞二、综合题16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河流的探究性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探究学习1】自然环境对河流的影响(1)读图1亚洲地形图,描述亚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2)读图2非洲气候图,甲河和乙河都是世界著名的河流,乙河的长度比甲河长,但甲河的水量比乙河大,请从气候角度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3)凌汛是一种特定气候条件下的水文特征,下列河流中都有凌汛现象的是( )A.亚马孙河、恒河、湄公河 B.黄河、伏尔加河、尼罗河C.叶尼塞河、勒拿河、黄河 D.长江、密西西比河、鄂毕河【探究学习2】河流对人类活动的重要影响(4)读图归纳中南半岛的大城市的分布特点。【探究学习3】保护河流推动高质量发展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是中国倡导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共同发起和建设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旨在深化澜湄六国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促进沿岸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繁荣。(5)请根据图文材料,从A、B河段选择一处设计开发利用的方向,并说明理由。(6)澜沧江的水能开发对下游国家有何意义 17“一带一路”中非篇,路长花艳动物迁。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地处非洲东部的肯尼亚近年大力发展花卉业和旅游业。新鲜的肯尼亚玫瑰从采摘到送达中国消费者手中仅需1-2天,中国成为肯尼亚增长最快的玫瑰消费市场。材料二 肯尼亚是非洲著名的旅游国家。这里每年都有大批的野生动物季节性迁徙,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1)关于肯尼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濒临印度洋 B.以白种人为主C.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高西低 D.地跨南、北半球(2)肯尼亚鲜花运往中国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是 。2019年10月16日,由中国公司承建的内马铁路(内罗毕-马拉巴)一期工程通车,并与蒙内铁路(蒙巴萨-内罗毕)及乌干达境内铁路相接。简析该铁路对乌干达经济发展的意义。(3)读图1和材料一,分析奈瓦沙湖畔种植玫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4)读图3和图4,判断游客提到“大批的野生动物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向北前往肯尼亚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这一景象发生的时间在 (6月/10月),并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此时动物迁徙的原因。(5)2019年12月,一场蝗灾肆虐东非地区,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三国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读图1推测,此次蝗灾与以下哪种气候相关联( )A.寒冷 B.干旱 C.狂风暴雨 D.低温少雨蝗灾过后,将直接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哪一问题愈加严重( )A.人口 B.粮食 C.环境 D.旱灾18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同学们以俄罗斯为例探究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部门及农作物分布的影响。请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问题。主题1: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部门的影响(1)根据资料对比完成下面表格。土地利用类型 自然环境 气候特点主要地形类型耕地 夏季温暖湿润高原、山地 冷湿草地、苔原和极地荒漠 平原(2)归纳总结:地形和气候共同影响农业生产部门的分布与发展。俄罗斯 (农业生产部门)分布在自然环境最优越的地区。主题2:自然环境对农作物的影响(3)俄罗斯主要农作物中相对更耐温凉的有 。(列举2种)主题3:实践演练 下面是马达加斯加岛地形、气候资料,参照前面的探究思路,完成下面问题。(4)小明说图中A地适宜发展林业,小红说B地适宜种植水稻。请你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他(她)持这种观点的理由。(至少两条)专项素养提升卷(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 (2022·烟台学业考)比较法是认识地理事物的重要方法。在探究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时,同学们搜集到如图两幅聚落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有同学认为,甲图所示大部分区域气候干旱。图中能够支持该同学观点的信息是(D)①有大面积沙漠 ②北回归线从南部穿过 ③距海遥远 ④河流稀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有同学发现,两图所示区域聚落的分布特点很相似,都主要分布在(C)A.中纬度地区 B.沿海地区C.河流沿岸 D.气候炎热的地区3同学们对影响两地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展开讨论,其中影响因素与区域搭配合理的是(B)A.甲区域—地形 B.甲区域—水源C.乙区域—航运 D.乙区域—光照 (2024·泉州期中)微耕技术是一种利用微型机器人和传感器等高科技手段,对农田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技术。在微耕技术方面,日本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图1为微型水稻收割机,该微型机器集收割、脱粒、打包一次成型,节省了时间,也大大减少了水稻收获所需的劳动力。图2为日本地形图,读图完成4、5题。4微型水稻收割机在日本大力推广的原因有(D)①多山地、丘陵 ②靠近太平洋 ③人口老龄化严重 ④耕地面积较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受国土面积和地形影响,日本的河流大多(B)A.无结冰期 B.短小湍急 C.流量较小 D.水流平缓 位于西半球的岛国牙买加盛产咖啡。咖啡树长在崎岖的山坡上,在梯田里与香蕉树、鳄梨树相依相伴。据此完成6、7题。6根据图文信息推测,牙买加国的经济作物(咖啡树、香蕉树和鳄梨树)主要分布在(D)A.河流下游 B.沿海地区 C.平原地区 D.中部山地7牙买加国的城市主要分布在(B)A.咖啡种植区 B.沿海地区 C.铁路沿线 D.内陆地区 1996年至今,袁隆平团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向非洲一些国家示范、推广杂交水稻技术。如图为非洲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8水稻试验基地多分布在(A)A.北半球的热带地区 B.地中海气候区C.高原山地气候区 D.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9在不同气候区设立试验基地,可研究杂交水稻(C)A.在雨林区的抗寒性 B.在草原区的耐热性C.在沙漠区的抗旱性 D.在高原区的节水性10非洲国家引进杂交水稻技术,主要是为了(C)A.增加水稻品种 B.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提高粮食产量 D.抵御当地自然灾害 (2024·重庆期末)阿曼人发明的灌溉系统法拉吉能够在不使用机器的情况下,将水输送到全国几乎每个角落,解决了阿曼缺水的问题。图1是西亚气候分布图,图2是法拉吉景观图。据此完成11~13题。11该地区传统民居的墙体厚达80cm,主要原因是(C)A.抵御夏季的雨水 B.防御冬季的风沙C.白天隔热,夜晚保温 D.墙体坚固,稳定性好12法拉吉有部分水渠在地下,其主要目的是(A)A.减少蒸发 B.方便运输 C.利于存储 D.便于保鲜13当地被称为“沙漠面包”的枣椰甜度高、果实大的原因有(C)①光照强,积累糖分多 ②土壤肥沃,水源丰富③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④气温高,生长旺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南亚地区旱涝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读图,完成14、15题。14南亚地区旱涝灾害频发,主要受(B)A.东南季风的影响 B.西南季风的影响C.东北季风的影响 D.西北季风的影响15南亚局部地区部分物产分布图上阴影部分所示区域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C)A.水稻 B.棉花 C.小麦 D.青稞二、综合题16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河流的探究性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探究学习1】自然环境对河流的影响(1)读图1亚洲地形图,描述亚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答:亚洲中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所以河流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2)读图2非洲气候图,甲河和乙河都是世界著名的河流,乙河的长度比甲河长,但甲河的水量比乙河大,请从气候角度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答:甲是刚果河,所在地区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所以甲河水量大;乙是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但流经地区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所以甲河的水量比乙河大。(3)凌汛是一种特定气候条件下的水文特征,下列河流中都有凌汛现象的是(C)A.亚马孙河、恒河、湄公河 B.黄河、伏尔加河、尼罗河C.叶尼塞河、勒拿河、黄河 D.长江、密西西比河、鄂毕河【探究学习2】河流对人类活动的重要影响(4)读图归纳中南半岛的大城市的分布特点。答:中南半岛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大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探究学习3】保护河流推动高质量发展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是中国倡导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共同发起和建设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旨在深化澜湄六国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促进沿岸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繁荣。(5)请根据图文材料,从A、B河段选择一处设计开发利用的方向,并说明理由。答:A处开发水电;A处属于湄公河在中南半岛的上游河段,山高谷深,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处发展航运;B处属于湄公河在中南半岛的下游河段,地势平坦,人口和城市集中,经济较为发达,客运和货运需求量大。(6)澜沧江的水能开发对下游国家有何意义 答:缓解下游国家能源短缺的状况;改善下游国家的环境;促进下游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等。17“一带一路”中非篇,路长花艳动物迁。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地处非洲东部的肯尼亚近年大力发展花卉业和旅游业。新鲜的肯尼亚玫瑰从采摘到送达中国消费者手中仅需1-2天,中国成为肯尼亚增长最快的玫瑰消费市场。材料二 肯尼亚是非洲著名的旅游国家。这里每年都有大批的野生动物季节性迁徙,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1)关于肯尼亚的叙述,正确的是(D)A.东北濒临印度洋 B.以白种人为主C.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高西低 D.地跨南、北半球(2)肯尼亚鲜花运往中国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是航空运输(空运)。2019年10月16日,由中国公司承建的内马铁路(内罗毕-马拉巴)一期工程通车,并与蒙内铁路(蒙巴萨-内罗毕)及乌干达境内铁路相接。简析该铁路对乌干达经济发展的意义。答:乌干达的资源和商品可以通过铁路与海运(海陆联运)的方式大量出口,有利于对外贸易,促进其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3)读图1和材料一,分析奈瓦沙湖畔种植玫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答:(消费)市场广阔(靠近首都,对外又有中国市场);离机场近,运输便利;劳动力丰富廉价;有国家政策支持。(4)读图3和图4,判断游客提到“大批的野生动物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向北前往肯尼亚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这一景象发生的时间在6月(6月/10月),并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此时动物迁徙的原因。答:6月塞伦盖蒂国家公园进入干季(降水少),动物食物不足;而此时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为湿季(降水多),水草丰富(动物食物充足)。(5)2019年12月,一场蝗灾肆虐东非地区,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三国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读图1推测,此次蝗灾与以下哪种气候相关联(B)A.寒冷 B.干旱 C.狂风暴雨 D.低温少雨蝗灾过后,将直接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哪一问题愈加严重(B)A.人口 B.粮食 C.环境 D.旱灾18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同学们以俄罗斯为例探究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部门及农作物分布的影响。请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问题。主题1: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部门的影响(1)根据资料对比完成下面表格。土地利用类型 自然环境 气候特点主要地形类型耕地 平原 夏季温暖湿润林地(或森林) 高原、山地 冷湿草地、苔原和极地荒漠 平原 寒冷(干燥)(2)归纳总结:地形和气候共同影响农业生产部门的分布与发展。俄罗斯种植业(农业生产部门)分布在自然环境最优越的地区。主题2:自然环境对农作物的影响(3)俄罗斯主要农作物中相对更耐温凉的有黑麦;马铃薯;亚麻。(列举2种)主题3:实践演练 下面是马达加斯加岛地形、气候资料,参照前面的探究思路,完成下面问题。(4)小明说图中A地适宜发展林业,小红说B地适宜种植水稻。请你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他(她)持这种观点的理由。(至少两条)答:选小明观点:以山地(高原)地形为主;气温高,降水多。选小红观点: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热量充足,降水多;靠近河流,水源充足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项素养提升卷(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学生版.docx 专项素养提升卷(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