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 -2025届高考政治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 -2025届高考政治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甘肃省 -2025届高考政治全真模拟试题
分值:100分 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4·安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A.开创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B.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C.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D.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
2.[2024·甘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梁建立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特殊贡献,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铸就了以“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核心的南梁精神。以下符合南梁精神内涵的是( )
①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②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③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党的理想信念
④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湖南]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督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 )
①以纪律建设为统领,勇于自我革命的要求
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
③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④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甘肃]从淄博烧烤,到哈尔滨冻梨,再到天水麻辣烫,近年来,多城市借助特色美食突然网上走红。这些网红城市抢抓机遇,提升城市品质,成功变线上“流量”为线下“留量”,多措并举,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大发展。下列关于这一现象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
①网红城市名气攀升,各地游客纷纷前往打卡
②政企联动多措并举,助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③政府优化消费环境,线上线下放大流量效应
④地方美食走红网络,所在地成为旅游目的地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④—②—③—① D.④—①—③—②
5.[2024·江西]2024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一般来说,耐心资本可以承受期短期波动,为长期投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壮大耐心资本,旨在( )
①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功能
②降低企业科技创新的风险
③培育高风险喜好投资理念
④拓宽创新型企业融资渠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江西]某村整合老祠堂等闲置资源搭建说事平台,让村民有地方自行调处矛盾纠纷,动员组织退伍军人,热心村民等,打造一支办事公道的说事员队伍:通过村组推荐、支部把关、乡镇审核选树先进典型,鼓励村民参与“文明家庭户”等评选活动,管造了崇德向善的氛围。该村的做法( )
①体现了政府领导和支持基层自治
②扩大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③丰富了基层群众自我管理形式
④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河北]儿童是人类的未来,但大量儿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儿童依然面临饥饿、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长期挑战。2023年,“中非携手暖童心”关爱非洲孤儿健康活动在非洲多国举行,中国使馆和驻有关国家医疗队赴当地孤儿院或相关机构开展健康体检义诊、捐赠爱心包等活动,传递中国温暖。由此可见( )
①非洲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洲
②中国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加强中非团结
③中国以自身发展为非洲发展提供机遇
④中国以实际行动增进非洲儿童健康福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4·广东]清朝时,广西巡抚陈元龙向康熙奏报,“桂林山中产有灵芝,时有祥云覆其上”,并引经据典称“王者慈仁则芝生”。康熙在其奏折上批道:“史册所载祥异甚多,无益于国计民生。地方收成好、家给人足,即是莫大之祥瑞。”根据材料,合理的推论是( )
①陈元龙奏折犯了客观唯心主义错误
②康熙肯定祥瑞的批语属主观唯心论
③二者价值观重要导向作用的结果迥异
④二者的思想动机均已脱离了社会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系统是全球首个以“城市农业文化遗产”命名的传统农业系统。该系统以传统漏斗架种植方式将葡萄栽培于庭院中,葡萄架周围种植蔬菜、花卉等,与民居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呈现出生物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立体人文景观特征。相较其他农业文化遗产,它既有经济与生态价值统一的共性,又有依托城市庭院发展农业经济的特色。材料表现出人们( )
①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事物的客观联系
②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③坚持了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4·江苏]某博物馆开发出“海丝系列·丝路咖啡”,选取《郑和航海图》中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与城市盛产的优质咖啡豆,精制出不同风味的咖啡,让公众在享用咖啡的同时可以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线,感受各国历史文化,体验“古今穿越”的愉悦感,这表明( )
A.传统文化发展创新提高了文化服务水平
B.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C.文化创新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养
D.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11.[2024·江西]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出口“新三样”之一,在许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都能看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身影。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不只是把产品卖到国外,更是把工厂延展到海外。新能源汽车“出海”说明( )
①我国贸易伙伴多元、形式多样
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比较优势
③我国积极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
④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全球格局已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4·江西]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来,中法两国秉持的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精神,引领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前列,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由此可见( )
①中法两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社会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之路
③中法两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④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相互成就、共同前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24·江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下列行为构成侵害著作权的是( )
①某商场员工装扮成新上映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招揽顾客
②钱某将电影院正在热映的电影用手机摄录并发布到网上
③赵某临摹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并将临摹品卖给他人
④某学校高一学生排练某剧院舞蹈作品《唐宫夜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4·湖北]李四离世后留有价值210万元的房产(登记在夫妻名下),还有以个人名义借的购房款10万元未还。此时,李四的孩子李小四尚在妈妈的肚子里。李四留有一份遗嘱,要给其宠物犬旺财1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未出生的李小四不是自然人
②只要遗嘱是真实的,旺财就可以继承1万元
③李四借的10万元不是夫妻共同债务
④李小四可以继承价值50万元的财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4·湖北]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有如下约定:只有孙悟空回了花果山或沙和尚回了流沙河,猪八戒才能回高老庄。下列哪种情况三人中至少有一人违背了他们之间的约定( )
A.猪八戒没有回高老庄,孙悟空回了花果山
B.沙和尚没有回流沙河,猪八戒没有回高老庄
C.猪八戒回了高老庄,孙悟空和沙和尚也去了高老庄
D.猪八戒回了高老庄,孙悟空回了花果山
16.[2023·海南]在一次海南黎族传统村落的研学活动中,同学们齐心协力穿过雨林险境,学习传统黎锦技艺,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活动结束时,大家意犹未尽、感叹时光短暂。小谢同学用以下语句表达对本次活动的感悟,其中属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推出的是( )
A.人心齐,泰山移 B.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C.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D.一寸光阴一寸金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2024·江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一个柚子能产出多大的产值 某地的回答是:30亿元。
水肥系统一体化、病虫害监测可视化、运输无人化……某果园内,柚子种植装上了“智慧大脑”。果园实现线上年交易额超1000万元、连续2年递增20%以上。当地政府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主要阵地,打造柚类种质资源实验基地,推进苗木繁育、品种优化、品质改良工程;先后引进多个重大产业项目,培育壮大重点企业。
走进A企业车间,只见一瓶瓶柚果汁饮品正在生产线上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发往全国各地。该企业利用先进的设备及技术,实现从果肉到果皮的全利用,推出一系列大众喜爱的产品。实施品牌营销计划,推广“优质平台+直采基地+休闲观光”带动模式。产销两旺,柚子成为当地人民的致富“金果”。
一棵柚子树,香飘千万家,正是当地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当地如何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18.[2024·江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在国家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水安全问题,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2024年2月23日,国务院通过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自5月1日起施行。
某地坚持水安全治理一体化推进,其举措如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述该地水安全治理一体化推进的重要意义。
19.[2024·河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公司职员丁某在工作时间帮家人转发了几条代购信息。之后,有人举报丁某违反了劳动合同中关于“工作时间内不得兼职从事公司安排工作以外的任何其他工作”的约定。公司收到举报后进行了调查,未能查实丁某在工作时间参与相关物品买卖合同的订立、履行等代购行为。公司找丁某核实情况时承诺:若丁某承认代购行为,就对其从轻处罚,只扣除部分绩效工资。基于公司的承诺,丁某承认了代购行为并提交了检讨书,随后,公司以检讨书为证据,认定丁某违约,单方解除了劳动合同。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别评析丁某转发代购信息和公司以检讨书为证据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8分)
赠与合同和材料中提及的买卖合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赠与合同”“买卖合同”两个概念外延的关系。(6分)
20.[2024·甘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线”是中国画内在的灵魂,在闽画中有着充分表达。历观福建地域的中国画文脉,皆以线见长,演绎了“闽人尚线”的文脉传统,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福建画坛的发展方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艺术,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地域形态产生不同的文脉承传。福建作为“海滨邹鲁”之地,八山一水一分田,那山与水、山与山、山与树林田野的际遇,天地间直线与曲线的交织,形成了千变万化的线,从而刻入闽人的审美基因里,形成了鲜明的闽画特性。
文学艺术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艺术是一种修行,我们的先贤在绘画品评中提出“人品即艺品”的观点,诚然,绘画艺术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艺术的修行。绘画也是格物致知的一个重要渠道,格物而致知,在亲近世间百卉的过程中加以研究、感受和体悟,体悟花卉生命律动给予我们的生命感动,从而升华为对世界的认知,成就“人生的艺术,艺术的人生”。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相关知识,简述为何福建地域演绎出“闽人尚线”的文脉传统。(8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功能”相关知识,谈谈如何理解“艺术是一种修行”。(6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D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B错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C错误。故答案选D。
2.答案:C
解析:①:材料强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作出特殊贡献,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铸就了南梁精神”,这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无关,①排除。②③:南梁精神是以“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核心,由此可见南梁精神体现了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党的理想信念,②③符合题意。④:材料强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作出特殊贡献,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铸就了南梁精神”,这与党的执政无关,④排除。故本题选C。
3.答案:D
解析: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督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②正确,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提高觉性修养的过程,④正确。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①说法错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③错误。
4.答案:D
解析:④:多城市借助特色美食突然网上走红,美食所在地成为旅游目的地,④排第一位。①:网红城市名气攀升,抢抓机遇,提升城市品质,各地游客纷纷前往打卡,①排第二位。③:政府优化消费环境,成功变线上“流量”为线下“留量”,线上线下放大流量效应,③排第三位。②:网红城市抢抓机遇,政企联动多措并举,提升城市品质,助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②排第四位。因此,正确的传导过程是④—①—③—②。故本题选D。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D
解析:①③:材料强调中国赴非洲孤儿院或相关机构开展健康体检义诊、捐赠爱心包等活动,不涉及非洲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洲,也不涉及中国以自身发展为非洲发展提供机遇,①③排除。②④:中国使馆和驻有关国家医疗队赴当地孤儿院或相关机构开展健康体检义诊、捐赠爱心包等活动,传递中国温暖。表明中国以实际行动增进非洲儿童健康福祉,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加强中非团结,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8.答案:B
解析:
选项 分析 结论
① 根据陈元龙给康熙的奏报,桂林山中产有灵芝是因为王者慈仁,时有祥云,这因把客观精神(王者慈仁)看作世界的本原而犯了客观唯心主义错误 正确
② 康熙肯定祥瑞的批语“地方收成好、家给人足”属于唯物论 错误
③ 根据材料,陈元龙强调王者仁政因此产生祥云,康熙批语则强调国富民强才是最大的祥瑞,这表明二者价值观不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不同 正确
④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二者的思想动机均体现了社会存在 错误
故答案选B
9.答案:D
解析:①: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只能根据事物自身固有的属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不能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事物的客观联系,①错误。②:相较其他农业文化遗产,它既有经济与生态价值统一的共性,又有依托城市庭院发展农业经济的特色。体现了人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②符合题意。③:客观决定主观,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能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错误。④:该系统以传统漏斗架种植方式将葡萄栽培于庭院中,葡萄架周围种植蔬菜、花卉等,与民居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呈现出生物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立体人文景观特征,体现了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实现整体最优目标,④正确。故本题选D。
10.答案:A
解析:某博物馆开发出“海丝系列·丝路咖啡”,此创新之举,让公众在享用咖啡的同时可以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线,感受各国历史文化,体验“古今穿越”的愉悦感,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发展创新有利于提高文化服务水平,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某博物馆开发出“海丝系列·丝路咖啡”,实现了在对传统文化发展创新基础上提高了文化服务水平,并不是强调“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B排除。材料强调某博物馆开发出“海丝系列·丝路咖啡”,精制出不同风味的咖啡,让公众感受各国历史文化,这并不涉及文化创新对人民群众文明素养的作用,C排除。材料不涉及传统文化产业化,D排除。故选A。
11.答案:C
12.答案:D
解析: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法国并不奉行,①错误。②④:中法两国秉持的建交精神引领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前列,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说明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社会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之路,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相互成就、共同前进,②④正确。③:材料强调的是中法两国秉持的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精神,引领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前列,未涉及中法两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③错误。故本题选D。
13.答案:A
解析:①项,“新上映动画片”说明其著作权在保护期限内,未经允许,某商场员工装扮成构成卡通形象招揽顾客是对权利人著作权的侵犯。故①项正确。
②项,对电影院里上映中的电影内容未经允许拍摄成视频并发布到网上,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因此构成侵害著作权。故②项正确。
③项,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保护期满后,该作品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赵某临摹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并将临摹品卖给他人不构成侵权。故③项错误。
④项,某学校高一学生排练某剧院舞蹈作品《唐宫夜宴》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够成侵权。故④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①②,故A项正确。
14.答案:B
解析:自然人的定义是基于出生后的法律地位,而胎儿在出生前并不具备这一地位,未出生的李小四不是自然人,①正确;根据法律规定,自然人只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但旺财作为宠物犬,并非自然人或法定继承人,因此不能继承1万元,②错误;材料中只提到该借款是李四以个人名义借的,但是用于购房,房产登记在夫妻名下,所以这10万元是夫妻共同债务,③错误;李四的房产价值210万元,偿还10万元购房款后,还有200万元,这200万元是夫妻共同财产,意味着其中一半(即100万元)属于李四的遗产,由于李小四为李四的法定继承人之一(尽管未出生,但享有继承权),他有权继承其中的一部分,李小四和李小四妈妈共同继承这100万元,每人各50万元,④正确。故答案选B。
15.答案:C
解析:只有孙悟空回了花果山或沙和尚回了流沙河,猪八戒才能回高老庄,这说明孙悟空回了花果山或沙和尚回了流沙河是猪八戒回高老庄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为否定前件,必然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必然肯定前件。猪八戒没有回高老庄,后件假,因此前件的真假不一定,所以孙悟空回了花果山并没有违背三个人的约定,A不选;
沙和尚没有回流沙河,如果孙悟空回了花果山,前件真,但是后件的真假不一定,因此猪八戒没有回高老庄并未违背三个人的约定,B不选;
猪八戒回了高老庄,后件真,则前件真,但孙悟空和沙和尚也去了高老庄,否定了前件,所以违背了三个人的约定,C入选;
猪八戒回了高老庄,后件真,则前件真,孙悟空回了花果山不违背三个人的约定,D不选。
故答案选C。
16.答案:B
解析: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是根据事物情况多次反复,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由部分情况得出一般性结论。一旦发现相反情况,这种推理的结论就会被推翻。本次研学活动中,同学们齐心协力穿过雨林险境,学习传统黎锦技艺,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可以通过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推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B符合题意。仅通过“齐心协力穿过雨林险境”归纳出“人心齐,泰山移”,并不能全面归纳研学活动的感悟,A不符合题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比喻人心胸宽广可以包容一切,由材料不能推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不选。本次研学活动,虽然大家意犹未尽、感叹时光短暂,但用“一寸光阴一寸金”不能真正表达对海南黎族传统村落的研学活动的感悟,D不选。
17.答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企业面向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打造品牌,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通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
解析:
18.答案:①党具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该地全面贯彻党的治水思路,推进水安全治理法治化,保证了水安全治理思想统一和行动规范。
②政府全面履行职能,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完善了水安全治理体系提高了水安全治理能力。
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维护国家安全与增进民生福祉的统一。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述该地水安全治理一体化推进的重要意义,属于意义类试题。关键词:认真贯彻党中央治水思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国务院《节约用水条例》,可从党具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角度回答;关键词: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加强用水监管,强化水资源安全科技支撑,严厉打击非法取水用水。可从政府全面履行职能,部门联动形成合力角度回答;关键词:转变农业用水方式,推动节水产业发展,提高居民生活用水效率,加大节水意识宣传,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可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角度回答。
19.答案:(1)①丁某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私事,违反劳动纪律,没有全面履行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②公司诱使丁某写检讨书承认其存在违反劳动合同的行为,但承诺从轻处罚,却最终单方解除了劳动合同,这违反了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违约责任。
(2)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赠与合同”和“买卖合同”都包含在“合同”这个属概念中,并且二者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所以是反对关系。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材料分析类主观题,要求分别评析丁某转发代购信息和公司以检讨书为证据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主体是员工丁某和公司,要求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从劳动者的义务、合同的解除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公司职员丁某在工作时间帮家人转发了几条代购信息→可联系丁某的行为的确违反了劳动纪律和全面履行劳动合同的原则。
有效信息②:公司承诺:若丁某承认代购行为,就对其从轻处罚,但随后,公司以检讨书为证据,认定丁某违约,单方解除了劳动合同→可联系公司言而无信,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否则承担违约责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材料分析类主观题,要求分析“赠与合同”“买卖合同”两个概念外延的关系,需要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从概念外延的关系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赠与合同和买卖合同的外延关系→可联系“合同”这个属概念中包含了“赠与合同”和“买卖合同”,并且该属概念的外延大于二者的外延之和,所以是反对关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0.答案:(1)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福建作为“海滨邹鲁”之地,在山与水、山与山、山与树林田野的际遇中,天地间直线与曲线的交织,形成了千变万化的“线”,从而刻入闽人的审美基因里,形成鲜明的闽画特性。
②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绘画艺术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艺术的修行。福建地域的中国画文脉,皆以线见长,在亲近世间百卉的过程中体悟花卉生命律动给予我们的生命感动,从而升华为对世界的认知,成就“人生的艺术,艺术的人生”,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福建地域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一方人又造就了一方文化。当地的绘画艺术家们从地域形态实际出发,演绎了“闽人尚线”的文脉传统,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福建画坛的发展方向。
(2)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文学艺术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②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先贤在绘画品评中提出“人品即艺品”的观点,说绘画也是格物致知的一个重要渠道,可以在亲近世间百卉的过程中加以研究、感受和体悟,成就“人生的艺术,艺术的人生”。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简述为何福建地域演绎出“闽人尚线”的文脉传统,需要调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福建作为“海滨邹鲁”之地,八山一水一分田,天地间直线与曲线的交织,形成了千变万化的线,从而刻入闽人的审美基因里,形成了鲜明的闽画特性→可联系“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关键词②:文学艺术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可联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关键词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艺术;天地间直线与曲线的交织,形成了千变万化的线,从而刻入闽人的审美基因里→可联系“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谈谈如何理解“艺术是一种修行”,需要调用“文化的功能”的有关知识,从分析说明角度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文学艺术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可联系“文化的社会功能”。关键词②:人品即艺品;绘画也是格物致知的一个重要渠道→可联系“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