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2、4~6题每题4分,3题14分,共34分考点一 公式UAB=Ed或E=的理解及简单应用1.对公式U=Ed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强电场中,沿着电场线方向相等的距离上的电势降落必定相等B.匀强电场中,两点间距离越大,两点间电势差也越大C.此公式适用于所有电场D.公式中的d是任意两点间的距离2.(2023·台山市第一中学高二期中)正常情况下空气是不导电的,但如果空气中的电场很强,空气也可以被击穿,空气被击穿时会看到电火花或闪电。若观察到某次闪电的火花长约1 000 m,且已知击穿空气的电场强度大小为3×106 V/m,那么发生此次闪电的电势差约为( )A.3×109 V B.3×108 VC.3×105 V D.3×104 V3.(14分)(2023·广东博罗县教师发展中心高二期中)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间为一匀强电场,A、B相距6 cm,C、D为电场中的两点(其中C点在金属板上),且CD=4 cm,CD连线和电场强度方向成60°角。已知电子从D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3.2×10-17 J,电子电荷量e=1.6×10-19 C,求:(1)(4分)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2)(5分)A、B两板间的电势差;(3)(5分)若A板接地,D点电势为多少。考点二 用U=Ed定性分析非匀强电场4.(2023·江西省宜丰中学高一学业水平模拟)一装置由带正电的金属圆筒Q和带负电的线状电极P组成,圆筒内的电场线如图所示,AP=BP=BC,且A、B、C三点和电极P在一条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的电场强度大于A点的电场强度B.UBP=UCBC.C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D.负检验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大考点三 等分法确定匀强电场中的等势线和电场线5.(2024·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二期末)如图,矩形ABCD位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平行于矩形平面。已知AB=2BC,P是CD的中点。A、B、C的电势分别为8 V、6 V、4 V。用外力将一个电子从A点移动到P点,已知元电荷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增加5 eVB.该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减少5 eVC.该过程中,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3 eVD.该过程中,电子克服电场力做功3 eV6.(多选)(2023·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高二期中)实践中常通过描出等势线的方式确定电场的情况。如图所示,在平行纸面的匀强电场中,有OP、OQ两条线段,OP=2 cm,OQ=8 cm,OP、OQ夹角为60°,现测得O、P间电势差是-3 V,O、Q间电势差是-12 V,则( )A.P、Q间电势差为9 VB.P、Q间电势差为-9 VC.场强大小为100 V/mD.场强大小为150 V/m7~10题每题7分,共28分7.如图所示,一簇电场线关于y轴对称分布,O是坐标原点,M、N、P、Q是以O为圆心的一个圆周上的四个点,其中M、N在y轴上,Q点在x轴上,则( )A.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B.O、M间的电势差大于N、O间的电势差C.一正电荷在O点时的电势能大于在Q点时的电势能D.将一负电荷由M点移到P点,电场力做负功8.(多选)(2023·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如图所示,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恰好位于以O点为圆心的圆弧上(ab和cd是该圆的两条直径),已知电场方向平行于圆所在的平面,圆半径为2 m,a点电势为4 V,c点电势为1 V,O点电势为7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电势为10 V B.Ubd=3 VC.电场方向垂直cd向下 D.电场强度大小为3 V/m9.(2024·眉山市月考)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A、B、C、D位于边长L=2 cm的菱形的顶点上,∠ABC=120°,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菱形所在的平面。已知A、B、C的电势分别为2 V、6 V、10 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点的电势φD=4 VB.D、C间的电势差UDC=4 VC.该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垂直于BD连线,且指向CD.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102 V/m10.(多选)(2023·南昌市外国语学校高二月考)如图,在匀强电场中,A、B、C、D、E、F位于边长为L=2 cm的正六边形的顶点上,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正六边形所在的平面。已知A、B、D、E的电势分别为-2 V、0、6 V、4 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点的电势φC=2 VB.A、F间的电势差UAF=2 VC.C、F间的电势差UCF=4 VD.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200 V/m (8分)11.(多选)(2023·泉州市第五中学模拟)匀强电场中有一个立方体空间,立方体上表面为ABCD,下表面为PMRS,立方体的边长为1 cm,以P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已知B、D、R三点的电势均为2 V,C点的电势为4 V,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匀强电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B.P点的电势为0C.C、P两点间的电势差为6 VD.电场强度大小为200 V/m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A [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处处相等,所以沿着电场线方向相等的距离上的电势降落必定相等,A正确;匀强电场中,只有沿电场线方向上的两点距离越大,电势差才越大,B错误;此公式仅适用于匀强电场,C错误;公式中的d不是任意两点间的距离,是沿着电场线方向两点间的距离,D错误。]2.A [发生此次闪电的电势差约为U=Ed=3×106×1 000 V=3×109 V,故选A。]3.(1)1×104 V/m (2)600 V (3)-200 V解析 (1)由题,电子由D→C电场力做正功,有W=eELCDcos 60°=3.2×10-17 J解得E== V/m=1×104 V/m(2)因电场力做正功,则知电子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向上,电子带负电,则电场强度方向为A→B,则A、B间电势差为UAB=EdAB=600 V(3)A、D间电势差为U=ELCDcos 60°=200 V,A板接地,则φA=0,由U=φA-φD,可得φD=-200 V。4.C [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结合题图可知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故A错误;由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看出,BP间的平均场强大于CB间的平均场强,根据U=Ed,可得UBP>UCB,故B错误;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C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故C正确;由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看出,BP间的平均场强小于AP间的平均场强,根据U=Ed,可得UBPφB,根据φ=可得,负检验电荷在A点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故D错误。]5.D [根据匀强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可得UAD=UBC,解得D的电势为φD=6 V,P是CD的中点,P点电势为φP==5 V,一个电子从A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功为W=qUAP=(-e)·(8-5) V=-3 eV,可知该过程,电子克服电场力做功3 eV,故C错误,D正确;根据功能关系可知该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增加3 eV,故A、B错误。]6.BC [根据题意,设O点电势为零,则有UOP=φO-φP,UOQ=φO-φQ,解得φP=3 V,φQ=12 V,则P、Q间电势差为UPQ=3 V-12 V=-9 V,故A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由匀强电场中电势分布特点,把OQ四等分,如图所示,可得φA=3 V,则图中过P、A两点的虚线为等势线,过O点作PA的垂线,交PA于B点,则过O、B的直线为电场线,由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E=可得,场强的大小为E==100 V/m,故D错误,C正确。]7.C [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的特点,在M点所在电场线上找到P点的等势点,该点在M点的下方,则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P点的电势比M点的电势高,故A错误;根据电场线分布可知,O、M间的平均电场强度比N、O间的平均电场强度小,故由公式U=Ed可知,O、M间的电势差小于N、O间的电势差,故B错误;O点电势高于Q点,根据Ep=φq可知,正电荷在O点时的电势能大于在Q点时的电势能,故C正确;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低,负电荷从M点移到P点即从低电势移动到高电势,电场力做正功,故D错误。]8.AD [根据匀强电场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可知Oc中点e的电势φe= V=4 V,则ae为等势线,由几何关系可知ae与Oc垂直,则电场线沿Oc方向,根据φd-φO=φO-φc,解得φd=13 V,φb== V=10 V,故A正确,C错误;根据电势差公式Ubd=φb-φd=10 V-13 V=-3 V,故B错误;电场强度大小为E== V/m=3 V/m,故D正确。]9.D [在匀强电场中,一组平行且相等的线段端点的电势满足φB-φA=φC-φD,解得φD=6 V,A错误;D、C间的电势差UDC=φD-φC=-4 V,B错误;因为B、D两点电势相等,所以BD连线为等势线,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并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所以电场线垂直于BD连线,且指向A,C错误;根据菱形的特点,两对角线垂直平分,故电场方向由C指向A,根据几何关系得AC长度为L,根据场强公式得E==×102 V/m,D正确。]10.CD [连接AD、BF、CE,AD与BF、CE的交点为M、N;设六边形的中心为O,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D与BF、CE都垂直,由正六边形的特点可知,则有AM=MO=ON=ND,因为在匀强电场中某一线段等分同时就将该两线段的电势差等分,可知M、O、N的电势分别是0、2 V、4 V,又E点电势为4 V,则C点的电势一定与N点相等,为4 V,又E点电势4 V,则C点的电势一定与N点相等,为4 V,故A错误;M点电势为0,B点电势为0,则F点的电势也为零,所以有UAF=φA-φF=-2 V,故B错误;点C、F之间的电势差为UCF=φC-φF=4 V,故C正确;由几何关系可知AD=2L=4 cm,所以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V/m=200 V/m,故选C。]11.CD [已知B、D、R三点的电势均为2 V,C点的电势为4 V,可知BDR所在的平面为等势面,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且由高电势点指向低电势点,可知场强方向由C点垂直平面BDR指向P点,故A错误;因为φB-φM=φC-φR,可得φM=0,由φC-φR=φD-φS,可得φS=0,而φM-φP=φR-φS,可得φP=-2 V,则UCP=6 V,故B错误,C正确;电场强度大小E== V/m=200 V/m,故D正确。]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学习目标] 1.知道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式,并了解其适用条件(重点)。2.会用U=Ed处理匀强电场的问题。3.会用E=定性分析非匀强电场(重点)。4.会用等分法确定等势点(面)及电场方向(重难点)。一、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A、B是相距为d且同一电场线上的两点,其电势差为UAB,现将一个电荷量为+q的电荷由A移到B。甲(1)从力和位移的角度计算电场力所做的功;(2)通过A、B间的电势差计算电场力所做的功;(3)比较两次计算功的大小并总结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4)如果A、B两点不在同一条电场线上(如图乙),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请尝试进行论证。(5)如图乙,B、C、D在同一等势线上,沿哪个方向电势降落最快?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有怎样关系?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________________与这两点间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的乘积,即UAB=________。2.公式:E=________。(1)如果匀强电场中两点连线不沿电场方向,d的取值应为在电场方向的投影距离。(2)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沿电场方向单位距离上的电势差。(3)电场强度单位的换算:______________=1 N/C。(1)由公式E=得电场强度跟两点间的电势差成正比,跟两点间的距离成反比。( )(2)匀强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任何相同距离上电势降落必定相等。( )(3)匀强电场中电势降低的方向必是电场强度的方向。( )例1 (2024·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高二月考)如图,A、B、C三点在匀强电场中,AC⊥BC,∠ABC=60°,BC=20 cm,把一个电量q=1×10-5 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不做功;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为×10-3 J,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 )A.866 V/m,垂直AC向上B.866 V/m,垂直AC向下C.1 000 V/m,垂直AB斜向上D.1 000 V/m,垂直AB斜向下电势差的三种求解方法1.应用定义式UAB=φA-φB来求解。2.应用关系式UAB=来求解。3.应用关系式UAB=Ed(匀强电场)来求解。例2 (多选)(2024·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高二月考)如图所示,A、B两板间电势差为600 V,A板接地,B板带负电,A、B两板间距离为12 cm,C点离A板4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2 000 V/m,φC=200 VB.E=5 000 V/m,φC=-200 VC.电子在C点具有的电势能为-200 eVD.电子在C点具有的电势能为200 eV二、等势面的疏密与电场强度大小的关系运用E=怎样解释电场线密的地方等差等势线也密?电势在哪些地方降落得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等差等势面越________的地方,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________。2.E=只适用于匀强电场的定量计算,在非匀强电场中,不能进行定量计算,但可以定性地分析有关问题。例3 (多选)(2023·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一月考)特高压直流输电是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领先世界的一张“名片”,特别适合远距离输电。若某直流高压线掉在地上时,向大地输入电流,并且以高压线与大地接触的位置为圆心,形成一簇如图所示的等差等势线同心圆,A、B、C、D是等势线上的四点,当人走在地面上时,如果形成跨步电压就会导致两脚间有电势差而发生触电事故,则( )A.电势的大小为φC>φB=φD>φAB.场强的大小为EA>EB=ED>ECC.人从B沿着圆弧走到D不发生触电D.A、B间距离小于2倍BC间距离针对训练 (多选)(2023·富锦市第一中学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已知φa=5 V,φc=3 V,ab=bc,b点电势为φb,b、d在同一等势面上。以|Wac|表示点电荷q由a点移到c点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大小,|Wdc|表示点电荷q由d点移到c点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则( )A.φb=4 V B.φd<4 VC.|Wac|=2|Wdc| D.|Wac|>2|Wdc|三、用等分法确定匀强电场中的等势线和电场线“等分法”及其应用原理在匀强电场中,沿任意一个方向电势降落都是均匀的,故在同一直线上相同间距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相等,如果把某两点间的距离等分为n段,则每段线段两端点的电势差等于原电势差的,像这样采用等分间距求电势的方法叫作“等分法”。由此可知,在匀强电场中,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的线段两端点间的电势差相等。结论1:匀强电场中的任一线段AB的中点C的电势φC=,如图甲所示。结论2:匀强电场中若两线段AB∥CD,且=,则UAB=UCD,如图乙所示。例4 (2023·益阳市高一期末)如图所示,在半圆所在平面内,有一与该平面平行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若半圆的直径AB=2 cm,C、D为半圆的两个三等分点,φB=-1 V,φC=5 V,φD=1 V,则( )A.φA=8 V B.φA=6 VC.E=200 V/m D.E=400 V/m例5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处的电势为0,点A处的电势为6 V,点B处的电势为3 V,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A.200 V/m B.200 V/mC.100 V/m D.100 V/m1.确定电场方向的方法先由等分法确定电势相等的点,画出等势线,然后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画出电场线,且电场线的方向由电势高的等势线指向电势低的等势线。2.等分法确定电势或电场强度方向只适用于匀强电场。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一、(1)WAB=Fd=qEd。(2)WAB=qUAB。(3)两次计算功的大小相等,UAB = Ed。(4)WAB=Flcos θ=Fd=qEd,WAB=qUAB ,UAB=Ed,故仍成立。(5)沿A→C方向电势降落最快,电场强度方向就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梳理与总结1.电场强度 沿电场线方向 Ed2. (3)1 V/m二、由E=知,U一定时,E越大,d越小,故电场线密的地方等差等势线也密。在电场强度强的地方电势降落得快,说明电场强度的大小反映电势随空间位置变化的快慢。梳理与总结1.密 大一、易错辨析(1)× (2)√ (3)×例1 C [由题意知,q=1×10-5 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零,则A与B电势相等,AB连线是一条等势线,电场线方向垂直AB。B、C间电势差为UBC== V=100 V,所以B点的电势高。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1 000 V/m,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场强方向为垂直AB斜向上,故选C。]例2 BD [电场强度大小为E==V/m=5 000 V/m,A、C间的电势差为UAC=EdAC=5 000×4×10-2 V=200 V,由于UAC=φA-φC,A板接地,则其电势为零,即φA=0,则φC=-200 V,故A错误,B正确;电子在C点具有的电势能为EpC=qφC=-1×(-200) eV=200 eV,故C错误,D正确。]二、例3 BCD [直流高压线掉到地上时,向大地输入电流,并且以高压线与大地接触的位置为圆心,形成一簇等差等势线同心圆,可知圆心处的电势最高,向外越来越低,电势的大小关系为φA>φB=φD>φC,A错误;等差等势线越密的地方,电场线也越密,由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可知场强的大小为EA>EB=ED>EC,B正确;B和D在同一条等势线上,两脚间不会有电势差,人从B沿着圆弧走到D不会发生触电,C正确;AB间的平均场强大于BC间的平均场强,AB间的电势差等于BC间电势差的2倍,由E=可以定性确定出AB间的距离小于2倍BC间距离,D正确。]针对训练 BD [由图看出,ab间电场线比bc间电场线密,而ab=bc,根据U=Ed定性分析可知ab间的电势差大于bc间电势差,即Uab>Ubc,又Uab=φa-φb,Ubc=φb-φc,联立得φa-φb>φb-φc,则得φb<= V=4 V,即φb<4 V,且b、d在同一等势面上,有φb=φd<4 V,故A错误,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Uab>Ubc,则知Uac>2Ubc,而d与b电势相等,则Udc=Ubc,可得Uac>2Udc,根据电场力做功公式W=qU得知,|Wac|>2|Wdc|,故C错误,D正确。]三、例4 D [线段CD和AB平行,根据几何关系有2CD=AB=2R,则有UAB=2UCD,即φA-φB=2(φC-φD),代入数据解得φA=7 V,A、B错误;线段AB的中心O的电势φO==3 V,AO的中点N的电势φN==5 V,所以CN是一条等势线,且CN⊥AB,故电场方向由A指向B,电场强度大小为E== V/m=400 V/m,C错误,D正确。]例5 A [在匀强电场中,沿某一方向电势均匀降低或升高,故OA的中点C的电势φC=3 V(如图所示),因此B、C在同一等势面上。O点到BC的距离d=OCsin α,而sin α==,所以d=OC=1.5×10-2 m,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 V/m=200 V/m,故选项A正确。](共55张PPT)DIYIZHANG第一章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知道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式,并了解其适用条件(重点)。2.会用U=Ed处理匀强电场的问题。3.会用E= 定性分析非匀强电场(重点)。4.会用等分法确定等势点(面)及电场方向(重难点)。学习目标一、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二、等势面的疏密与电场强度大小的关系课时对点练三、用等分法确定匀强电场中的等势线和电场线内容索引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一如图甲所示,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A、B是相距为d且同一电场线上的两点,其电势差为UAB,现将一个电荷量为+q的电荷由A移到B。(1)从力和位移的角度计算电场力所做的功;甲答案 WAB=Fd=qEd。(2)通过A、B间的电势差计算电场力所做的功;答案 WAB=qUAB。(3)比较两次计算功的大小并总结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答案 两次计算功的大小相等,UAB =Ed。(4)如果A、B两点不在同一条电场线上(如图乙),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请尝试进行论证。答案 WAB=Flcos θ=Fd=qEd,WAB=qUAB ,UAB=Ed,故仍成立。(5)如图乙,B、C、D在同一等势线上,沿哪个方向电势降落最快?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有怎样关系?答案 沿A→C方向电势降落最快,电场强度方向就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乙1.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 与这两点间 的距离的乘积,即UAB= 。2.公式:E=_______。(1)如果匀强电场中两点连线不沿电场方向,d的取值应为在电场方向的投影距离。(2)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沿电场方向单位距离上的电势差。(3)电场强度单位的换算: =1 N/C。梳理与总结电场强度沿电场线方向Ed1 V/m(1)由公式E= 得电场强度跟两点间的电势差成正比,跟两点间的距离成反比。( )(2)匀强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任何相同距离上电势降落必定相等。( )(3)匀强电场中电势降低的方向必是电场强度的方向。( )××√ (2024·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高二月考)如图,A、B、C三点在匀强电场中,AC⊥BC,∠ABC=60°,BC=20 cm,把一个电量q=1×10-5 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不做功;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为 ×10-3 J,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A.866 V/m,垂直AC向上B.866 V/m,垂直AC向下C.1 000 V/m,垂直AB斜向上D.1 000 V/m,垂直AB斜向下例1√总结提升电势差的三种求解方法1.应用定义式UAB=φA-φB来求解。2.应用关系式UAB= 来求解。3.应用关系式UAB=Ed(匀强电场)来求解。 (多选)(2024·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高二月考)如图所示,A、B两板间电势差为600 V,A板接地,B板带负电,A、B两板间距离为12 cm,C点离A板4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2 000 V/m,φC=200 VB.E=5 000 V/m,φC=-200 VC.电子在C点具有的电势能为-200 eVD.电子在C点具有的电势能为200 eV例2√√电子在C点具有的电势能为EpC=qφC=-1×(-200) eV=200 eV,故C错误,D正确。返回二等势面的疏密与电场强度大小的关系答案 由E= 知,U一定时,E越大,d越小,故电场线密的地方等差等势线也密。在电场强度强的地方电势降落得快,说明电场强度的大小反映电势随空间位置变化的快慢。运用E= 怎样解释电场线密的地方等差等势线也密?电势在哪些地方降落得快?1.等差等势面越 的地方,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 。梳理与总结2.E= 只适用于匀强电场的定量计算,在非匀强电场中,不能进行定量计算,但可以定性地分析有关问题。密大 (多选)(2023·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一月考)特高压直流输电是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领先世界的一张“名片”,特别适合远距离输电。若某直流高压线掉在地上时,向大地输入电流,并且以高压线与大地接触的位置为圆心,形成一簇如图所示的等差等势线同心圆,A、B、C、D是等势线上的四点,当人走在地面上时,如果形成跨步电压就会导致两脚间有电势差而发生触电事故,则A.电势的大小为φC>φB=φD>φAB.场强的大小为EA>EB=ED>ECC.人从B沿着圆弧走到D不发生触电D.A、B间距离小于2倍BC间距离例3√√√直流高压线掉到地上时,向大地输入电流,并且以高压线与大地接触的位置为圆心,形成一簇等差等势线同心圆,可知圆心处的电势最高,向外越来越低,电势的大小关系为φA>φB=φD>φC,A错误;等差等势线越密的地方,电场线也越密,由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可知场强的大小为EA>EB=ED>EC,B正确;B和D在同一条等势线上,两脚间不会有电势差,人从B沿着圆弧走到D不会发生触电,C正确;A、B间的平均场强大于B、C间的平均场强,A、B间的电势差等于B、C间电势差的2倍,由E= 可以定性确定出A、B间的距离小于2倍B、C间距离,D正确。总结提升1.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来判断方向。2.利用库仑定律计算库仑力大小时,不必将表示电性的正、负号代入公式,只代入q1、q2的绝对值即可。 (多选)(2023·富锦市第一中学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已知φa=5 V,φc=3 V,ab=bc,b点电势为φb,b、d在同一等势面上。以|Wac|表示点电荷q由a点移到c点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大小,|Wdc|表示点电荷q由d点移到c点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则A.φb=4 VB.φd<4 VC.|Wac|=2|Wdc|D.|Wac|>2|Wdc|√√针对训练由以上分析可知Uab>Ubc,则知Uac>2Ubc,而d与b电势相等,则Udc=Ubc,可得Uac>2Udc,根据电场力做功公式W=qU得知,|Wac|>2|Wdc|,故C错误,D正确。返回用等分法确定匀强电场中的等势线和电场线三“等分法”及其应用原理在匀强电场中,沿任意一个方向电势降落都是均匀的,故在同一直线上相同间距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相等,如果把某两点间的距离等分为n段,则每段线段两端点的电势差等于原电势差的 ,像这样采用等分间距求电势的方法叫作“等分法”。由此可知,在匀强电场中,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的线段两端点间的电势差相等。结论1:匀强电场中的任一线段AB的中点C的电势φC= ,如图甲所示。 (2023·益阳市高一期末)如图所示,在半圆所在平面内,有一与该平面平行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若半圆的直径AB=2 cm,C、D为半圆的两个三等分点,φB=-1 V,φC=5 V,φD=1 V,则A.φA=8 V B.φA=6 VC.E=200 V/m D.E=400 V/m例4√线段CD和AB平行,根据几何关系有2CD=AB=2R,则有UAB=2UCD,即φA-φB=2(φC-φD),代入数据解得φA=7 V,A、B错误;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处的电势为0,点A处的电势为6 V,点B处的电势为3 V,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例5√总结提升1.确定电场方向的方法先由等分法确定电势相等的点,画出等势线,然后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画出电场线,且电场线的方向由电势高的等势线指向电势低的等势线。2.等分法确定电势或电场强度方向只适用于匀强电场。返回课时对点练四考点一 公式UAB=Ed或E= 的理解及简单应用1.对公式U=Ed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强电场中,沿着电场线方向相等的距离上的电势降落必定相等B.匀强电场中,两点间距离越大,两点间电势差也越大C.此公式适用于所有电场D.公式中的d是任意两点间的距离1234567891011基础对点练√1234567891011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处处相等,所以沿着电场线方向相等的距离上的电势降落必定相等,A正确;匀强电场中,只有沿电场线方向上的两点距离越大,电势差才越大,B错误;此公式仅适用于匀强电场,C错误;公式中的d不是任意两点间的距离,是沿着电场线方向两点间的距离,D错误。2.(2023·台山市第一中学高二期中)正常情况下空气是不导电的,但如果空气中的电场很强,空气也可以被击穿,空气被击穿时会看到电火花或闪电。若观察到某次闪电的火花长约1 000 m,且已知击穿空气的电场强度大小为3×106 V/m,那么发生此次闪电的电势差约为A.3×109 V B.3×108 VC.3×105 V D.3×104 V√1234567891011发生此次闪电的电势差约为U=Ed=3×106×1 000 V=3×109 V,故选A。3.(2023·广东博罗县教师发展中心高二期中)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间为一匀强电场,A、B相距6 cm,C、D为电场中的两点(其中C点在金属板上),且CD=4 cm,CD连线和电场强度方向成60°角。已知电子从D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3.2×10-17 J,电子电荷量e=1.6×10-19 C,求:(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1234567891011答案 1×104 V/m1234567891011由题,电子由D→C电场力做正功,有W=eELCDcos 60°=3.2×10-17 J(2)A、B两板间的电势差;1234567891011答案 600 V因电场力做正功,则知电子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向上,电子带负电,则电场强度方向为A→B,则A、B间电势差为UAB=EdAB=600 V(3)若A板接地,D点电势为多少。1234567891011答案 -200 VA、D间电势差为U=ELCDcos 60°=200 V,A板接地,则φA=0,由U=φA-φD,可得φD=-200 V。考点二 用U=Ed定性分析非匀强电场4.(2023·江西省宜丰中学高一学业水平模拟)一装置由带正电的金属圆筒Q和带负电的线状电极P组成,圆筒内的电场线如图所示,AP=BP=BC,且A、B、C三点和电极P在一条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的电场强度大于A点的电场强度B.UBP=UCBC.C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D.负检验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大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结合题图可知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故A错误;由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看出,BP间的平均场强大于CB间的平均场强,根据U=Ed,可得UBP>UCB,故B错误;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C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故C正确;由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看出,BP间的平均场强小于AP间的平均场强,根据U=Ed,可得UBPφB,根据φ=可得,负检验电荷在A点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故D错误。考点三 等分法确定匀强电场中的等势线和电场线5.(2024·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二期末)如图,矩形ABCD位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平行于矩形平面。已知AB=2BC,P是CD的中点。A、B、C的电势分别为8 V、6 V、4 V。用外力将一个电子从A点移动到P点,已知元电荷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增加5 eVB.该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减少5 eVC.该过程中,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3 eVD.该过程中,电子克服电场力做功3 eV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根据匀强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可得UAD=UBC,解得D的电势为φD=6 V,P是CD的中点,P点电势为φP= =5 V,一个电子从A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功为W=qUAP=(-e)·(8-5) V=-3 eV,可知该过程,电子克服电场力做功3 eV,故C错误,D正确;根据功能关系可知该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增加3 eV,故A、B错误。6.(多选)(2023·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高二期中)实践中常通过描出等势线的方式确定电场的情况。如图所示,在平行纸面的匀强电场中,有OP、OQ两条线段,OP=2 cm,OQ=8 cm,OP、OQ夹角为60°,现测得O、P间电势差是-3 V,O、Q间电势差是-12 V,则A.P、Q间电势差为9 VB.P、Q间电势差为-9 VC.场强大小为100 V/mD.场强大小为150 V/m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根据题意,设O点电势为零,则有UOP=φO-φP,UOQ=φO-φQ,解得φP=3 V,φQ=12 V,则P、Q间电势差为UPQ=3 V-12 V=-9 V,故A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由匀强电场中电势分布特点,把OQ四等分,如图所示,可得φA=3 V,则图中过P、A两7.如图所示,一簇电场线关于y轴对称分布,O是坐标原点,M、N、P、Q是以O为圆心的一个圆周上的四个点,其中M、N在y轴上,Q点在x轴上,则A.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B.O、M间的电势差大于N、O间的电势差C.一正电荷在O点时的电势能大于在Q点时的电势能D.将一负电荷由M点移到P点,电场力做负功√1234567891011能力综合练1234567891011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的特点,在M点所在电场线上找到P点的等势点,该点在M点的下方,则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P点的电势比M点的电势高,故A错误;根据电场线分布可知,O、M间的平均电场强度比N、O间的平均电场强度小,故由公式U=Ed可知,O、M间的电势差小于N、O间的电势差,故B错误;1234567891011O点电势高于Q点,根据Ep=φq可知,正电荷在O点时的电势能大于在Q点时的电势能,故C正确;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低,负电荷从M点移到P点即从低电势移动到高电势,电场力做正功,故D错误。8.(多选)(2023·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如图所示,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恰好位于以O点为圆心的圆弧上(ab和cd是该圆的两条直径),已知电场方向平行于圆所在的平面,圆半径为2 m,a点电势为4 V,c点电势为1 V,O点电势为7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电势为10 VB.Ubd=3 VC.电场方向垂直cd向下D.电场强度大小为3 V/m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根据电势差公式Ubd=φb-φd=10 V-13 V=-3 V,故B错误;9.(2024·眉山市月考)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A、B、C、D位于边长L=2 cm的菱形的顶点上,∠ABC=120°,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菱形所在的平面。已知A、B、C的电势分别为2 V、6 V、10 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点的电势φD=4 VB.D、C间的电势差UDC=4 VC.该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垂直于BD连线,且指向CD.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在匀强电场中,一组平行且相等的线段端点的电势满足φB-φA=φC-φD,解得φD=6 V,A错误;D、C间的电势差UDC=φD-φC=-4 V,B错误;因为B、D两点电势相等,所以BD连线为等势线,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并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所以电场线垂直于BD连线,且指向A,C错误;10.(多选)(2023·南昌市外国语学校高二月考)如图,在匀强电场中,A、B、C、D、E、F位于边长为L=2 cm的正六边形的顶点上,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正六边形所在的平面。已知A、B、D、E的电势分别为-2 V、0、6 V、4 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点的电势φC=2 VB.A、F间的电势差UAF=2 VC.C、F间的电势差UCF=4 VD.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200 V/m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连接AD、BF、CE,AD与BF、CE的交点为M、N;设六边形的中心为O,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D与BF、CE都垂直,由正六边形的特点可知,则有AM=MO=ON=ND,因为在匀强电场中某一线段等分同时就将该两线段的电势差等分,可知M、O、N的电势分别是0、2 V、4 V,又E点电势为4 V,则C点的电势一定与N点相等,为4 V,又E点电势4 V,则C点的电势一定与N点相等,为4 V,故A错误;M点电势为0,B点电势为0,则F点的电势也为零,所以有UAF=φA-φF=-2 V,故B错误;1234567891011点C、F之间的电势差为UCF=φC-φF=4 V,故C正确;11.(多选)(2023·泉州市第五中学模拟)匀强电场中有一个立方体空间,立方体上表面为ABCD,下表面为PMRS,立方体的边长为1 cm,以P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已知B、D、R三点的电势均为2 V,C点的电势为4 V,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匀强电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B.P点的电势为0C.C、P两点间的电势差为6 VD.电场强度大小为1234567891011√尖子生选练√1234567891011返回已知B、D、R三点的电势均为2 V,C点的电势为4 V,可知BDR所在的平面为等势面,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且由高电势点指向低电势点,可知场强方向由C点垂直平面BDR指向P点,故A错误;因为φB-φM=φC-φR,可得φM=0,由φC-φR=φD-φS,可得φS=0,而φM-φP=φR-φS,可得φP=-2 V,则UCP=6 V,故B错误,C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章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练习(含解析).docx 第一章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docx 第一章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