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检测试卷(一)(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上海市新川中学高二期中)四个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与电势均相同的是( )2.(2023·绵阳市江油中学高二期中)如图所示,绝缘轻杆的两端固定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小球(不计重力)。开始时,两小球分别静止在A、B位置。现外加一匀强电场E,在电场力作用下,小球绕轻杆中点O转到水平位置。取O点的电势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电场中A点电势高于B点B.转动中A点的小球电势能变化量大于B点的小球电势能变化量C.该过程电场力对两小球做功相等D.该过程两小球的总电势能增加3.(2023·内蒙古包钢一中期末)如图所示,计算机键盘每个键下面都连有一块小金属片,与该金属片隔有一定空气间隙的是另一块固定的小金属片,这两个金属片组成一个可变电容器。当连接电源不断电,按下某个键时,与之相连的电子线路就给出该键相关的信号,当按下键时,电容器的( )A.电容变小 B.电荷量变小C.极板间的电势差变大 D.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4.如图所示,实线为-Q点电荷产生电场的电场线,虚线是a、b、c三个带电粒子以相同初速度从O点分别射入后的运动轨迹,其中虚线OB是以-Q为圆心的圆弧。已知a、b、c三个粒子的电荷量相等、电性未知,粒子只在-Q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则( )A.粒子a带负电,b不带电,c带正电B.运动中,粒子b的动能减小、c的动能增大C.粒子b、c均带正电,射入时b的动能大于c的动能D.运动中,粒子a的电势能减小,c的电势能增大5.(2023·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高二期中)两个等量同种正点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所示(中垂线也在水平面内),一个带电小物块从C点由静止释放,沿路径C→B→A运动,小物块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a、速度v、电势能Ep以及从C→A的电势φ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6.一带正电的小球质量为m、电荷量为q,将小球向右水平抛入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电场强度E=,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 )A.做直线运动B.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小C.加速度大小为2gD.速率先减小后增大7.(2023·哈尔滨第九中学高二期中)两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固定在x轴上的O、M两点,规定无穷远处为电势能零点,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在x轴上各点具有的电势能随x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其中试探电荷在A、N两点的电势能为零,在ND段中C点电势能最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1为正电荷,q2为负电荷B.q1电荷量小于q2的电荷量C.将一正点电荷从N点移到D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将一正点电荷从N点静止释放后会沿x轴正方向运动且到达C点时速度最大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2023·四川高二期末)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绝缘光滑圆环竖直固定放置,甲、乙为套在圆环上的可视为点电荷的空心带电小球,其中小球甲固定在圆环的最低点a处,小球乙可以沿圆环自由滑动。平衡时,小球乙静止在圆环上的b点。a、b连线与竖直方向成30°角。已知小球乙带正电,电荷量为q,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小球甲一定带正电B.小球甲在b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C.小球甲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为D.小球甲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为9.(2023·商丘市实验中学高二期中)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P、Q以相同的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P从两极板正中央射入,Q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后打在同一点(带电粒子重力忽略不计),则从开始射入到打到上板的过程中( )A.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tQ∶tP=1∶1B.它们运动的加速度之比aQ∶aP=1∶2C.它们所带的电荷量qP∶qQ=2∶1D.它们的动能增加量之比ΔEkP∶ΔEkQ=1∶410.(2023·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二期中)如图甲所示,A、B两极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A板的电势为0,一质量为m、电荷量大小为q的负电荷仅在静电力作用下,在t=时刻从A板的小孔处由静止释放进入两极板运动,恰好到达B板,则( )A.电荷在时到达B板B.电荷在两板间的最大速度为C.A、B两板间的距离为D.若电荷在t=时刻进入两极板,它将不能到达B板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7分)某同学用电流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放电过程。甲图为该实验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 V。该同学先将开关接1为电容器充电,待电容器充满电再将开关接2,利用传感器记录电容器放电过程,得到该电容器放电过程的I-t图像如图乙。(1)(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负电荷由电源的正极移动到电容器的正极板B.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不断增大C.电容器放电的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断变小D.电容器放电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不断增大(2)(2分)根据以上数据估算,电容器在整个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为________ C。(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2分)该同学用相同实验装置测得另一电容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Q=6.6×10-3 C,该电容器的电容为________ F。(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2分)如果不改变电路其他参数,只减小电阻R,放电时I-t图线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将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放电时间将________(填“变长”“不变”或“变短”)。12.(9分)电容器作为储能器件,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对给定电容值为C的电容器充电,无论采用何种充电方式,其两极间的电势差U随电荷量q的变化图像都相同。(1)(2分)请在图甲中画出上述U-q图像。类比直线运动中由v-t图像求位移的方法,求两极间电压为U时电容器所储存的电能Ep=________。(2)(3分)在如图乙所示的充电电路中,R表示电阻阻值,E表示电源电压。通过改变电路中元件的参数对同一电容器进行两次充电,对应的q-t曲线如图丙中①②所示。a.①②两条曲线不同是________(选填“E”或“R”)的改变造成的;b.电容器有时需要快速充电,有时需要均匀充电。依据a中的结论,说明实现这两种充电方式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分)设想使用理想的“恒流源”替换(2)中电源对电容器充电,可实现电容器电荷量随时间均匀增加。请思考使用“恒流源”和(2)中电源对电容器的充电过程,填写下表(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恒流源” (2)中电源电源两端电压通过电源的电流13.(12分)(2024·成都市期中)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两个水平固定的等量负点电荷,A、O、B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O为两电荷连线中点,AO=OB=L,将一带正电的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小球可最远运动至O点,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若在A点给小球一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则小球向上最远运动至B点,重力加速度为g。求:(1)(4分)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vA大小;(2)(4分)A、O两点的电势差UAO大小;(3)(4分)该小球从A点以vA的初速度向上运动到B点的过程经过O点时速度大小。14.(12分)(2024·遂宁市绿然学校高二月考)如图所示,一真空示波管的电子从灯丝K发出(初速度不计),经灯丝与A板间的加速电场加速,从A板中心孔沿中心线KO射出,然后进入两块平行金属板M、N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M、N间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已知加速电压为U1,M、N两板间的电压为U2,两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偏转电场的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x,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电子重力。(1)(4分)求电子穿过A板时的速度大小v0;(2)(4分)求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侧移量y;(3)(4分)求OP的距离Y。15.(14分)(2023·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高二期中)如图所示,BCDG是光滑绝缘的圆形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轨道半径为R,下端与水平绝缘轨道在B点平滑连接,整个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现有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置于水平轨道上,滑块受到的静电力大小为mg,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为g,sin 37°=0.6,cos 37°=0.8。(1)(4分)若滑块从水平轨道上距离B点s=3R的A点由静止释放,滑块到达与圆心O等高的C点时速度为多大?(2)(4分)若滑块从水平轨道上距离B点s=10R的A′点由静止释放,求滑块到达D点时受到轨道的作用力大小。(3)(6分)改变s的大小仍使滑块由静止释放,且滑块始终沿轨道滑行,并从G点飞出轨道,求s的最小值。章末检测试卷(一)1.C [电场强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特点可知选项A中两点电场强度方向不同,两点电场强度不同,A错误;选项B中两点电场强度大小不同,两点电场强度不同,同时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两点电势也不同,B错误;由匀强电场的特点知选项C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电势也相同,C正确;由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布特点知,选项D中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电势相同,但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比b点的大,D错误。]2.C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则A点电势低于B点,A错误;两球电荷量相等,转动中两球沿电场线方向运动距离相等,根据W=qEd可知,电场力对两小球做功相等。则两球电势能变化量大小相等,B错误,C正确;转动过程电场力对两小球均做正功,则该过程两小球的总电势能减小,D错误。]3.D [当键被按下时,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知电容增大,A错误;因电容器与电源连接,则电势差U不变,根据Q=CU知,电荷量Q变大,B、C错误;依据E=,极板间距d变小,因U不变,则E变大,D正确。]4.C [根据三条运动轨迹知a带负电,b、c带正电,静电力对a、c做正功,对b不做功,a、c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b的动能、电势能均不变;b、c相比,b做圆周运动,c做向心运动,则b的初动能大于c的初动能,故选C。]5.B [因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不等,物块沿路径C→B→A运动时,所受的电场力可能一直增加,可能一直减小,也可能先增加后减小,且变化不是均匀的,则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不是直线,选项A错误;物块沿路径C→B→A运动时,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小或一直增大(减小),则v-t图像的斜率先增加后减小或逐渐增大(减小),选项B正确;带电小物块从C点由静止释放,沿路径C→B→A运动,故小物块带正电,则静电力一定是做正功,则电势能一直减小,选项C错误;距离正电荷越近,电势越高,则从C→A的电势逐渐降低,选项D错误。]6.D [小球受重力和电场力两个力作用,合力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小球做曲线运动,故A错误;在水平方向,由于受电场力,水平速度先减小为零,后反向增大,那么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除重力以外的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量,所以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故B错误;小球受两个恒力,F电=qE=mg,G=mg,其合力为mg,所以加速度大小为g,故C错误;小球所受的合力与速度方向先成钝角,然后成直角、锐角,可知合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则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7.D [无穷远处的电势能为0,A点的电势能也为0,由于负电荷沿着x轴运动,电势能先为正值,后为负值,所以O点的电荷q1带负电,M点电荷q2带正电,由于A点距离O比较远而距离M比较近,所以q1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故A、B错误;由题可知,A、N两点的电势能为零,在这两点电势为零,由题图可知负电荷由N到C电势能增加,而由C到D电势能减小,可知在C点左侧电场方向向右,C点右侧电场方向向左,则正点电荷从N点移到D点,静电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则在C点时动能最大,即速度最大,故C错误,D正确。]8.AB [对乙受力分析,有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图(b)中小球乙无法受力平衡,对图(a),由平衡条件得mg+Ncos 60°=Fcos 30°,Nsin 60°=Fsin 30°,解得N=mg,F=mg图(a)中甲、乙所受的库仑力为斥力,则甲、乙带同种电荷,则小球甲一定带正电,故A正确;根据电场强度定义式E==,故B正确;根据库仑定律F=k,得q甲=,故C、D错误。]9.AD [设电场强度为E,粒子的质量均为m,粒子入射的初速度为v0,两极板之间的距离为2d,上极板左边缘到粒子击中点的距离为l,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Q=tP=,故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为tQ∶tP=1∶1,A正确;粒子在平行电场线方向的运动有d=aPtP2,2d=aQtQ2,aP=,aQ=可知,aQ∶aP=2∶1,qP∶qQ=1∶2,B、C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增加的动能分别为ΔEkP=qPEd,ΔEkQ=qQE·2d,则ΔEkP∶ΔEkQ=1∶4,D正确。]10.BD [电荷恰好能到达B板,意味着电荷达到B板的速度为零,根据题意,电荷先向右加速T 后向右减速T,电荷应该在T时到达B板,故A错误。根据A的分析,电荷在T时达到最大速度,此时电荷刚好运动到两极板的中间,根据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初始位置到极板中间的电势差为U0,有U0q=mv2,解得v=,故B正确;电荷进入极板间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T时电荷的运动位移为两极板的间距,d=a()2×2,a==,解得d=,故C错误;若电荷在t=T时刻进入两极板,电荷先加速T,然后减速T,减速到零,根据上面的分析,电荷此时未到达B板,接下来,电荷向A板加速T后从小孔射出,故电荷到达不了B板,故D正确。]11.(1)C (2)1.72×10-3 (3)1.1×10-3 (4)不变 变短解析 (1)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负电荷由电源的负极移动到电容器的负极板,选项A错误;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不断减小,选项B错误;电容器放电的过程中,电容器所带电荷量逐渐减小,由C=,E=可知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断变小,选项C正确;电容器放电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不断减小,选项D错误。(2)因电荷量Q=It,可知I-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整个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根据横轴与纵轴的数据可知,一个格子所表示的电荷量为0.2×0.2×10-3 C=4×10-5 C所以释放的电荷量是Q=43×4×10-5 C=1.72×10-3 C(3)电容器的电容为C== F=1.1×10-3 F(4)根据Q=CU知Q与电阻R无关,如果不改变电路其他参数,只减小电阻R,放电时I-t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将不变,由于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所以减小电阻,放电时间将变短。12.(1)见解析图 CU2(2)a.R b.减小电阻R,可以实现对电容器更快速充电;增大电阻R,可以实现更均匀充电(3)“恒流源” (2)中电源电源两端电压 增大 不变通过电源的电流 不变 减小解析 (1)U-q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电能,Ep=qU=CU2。(2)a.电容器充完电后,电容器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由题图知,①②两次带电荷量相等,由Q=CE知,两次电源电压相等,故①②两条曲线不同是R的改变造成的。b.刚开始充电瞬间,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零,电路的瞬时电流为I=,故减小电阻R,刚开始充电瞬间电流I大,曲线上该点切线斜率大,即为曲线①。该曲线更快达到q,故可以实现对电容器快速充电;增大电阻R,刚开始充电瞬间电流I小,即为曲线②,该曲线接近线性,可以实现均匀充电。(3)接(2)中电源时,电源两端电压不变。通过电源的电流I=,随着电容器两端电压不断变大,通过电源的电流减小;“恒流源”是指电源输出的电流恒定不变。接“恒流源”时,随着电容器两端电压的增大,“恒流源”两端电压增大。13.(1)2 (2) (3)2解析 (1)由于AO=OB=L,则根据等量同种电荷周围电场的对称性可知,带电小球从A点移动到O点与从B点移动到O点静电力做功相等,则带电小球从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功之和为零,故带电小球从A点移动到B点,根据动能定理有-mg·2L=0-mvA2,解得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大小为vA=2(2)带电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移动到O点,根据动能定理有qUAO-mgL=0,则A、O两点的电势差大小为UAO=(3)小球从A点以vA的初速度向上运动到O点,根据动能定理有qUAO-mgL=mvO2-mvA2,解得小球经过O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O=2。14.(1) (2) (3)(L+x)解析 (1)电子在加速电场中加速,由动能定理有eU1=mv02,解得v0=(2)电子在偏转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垂直电场方向有L=v0t,沿电场方向有e=ma,侧移量y=at2,联立解得y=(3)根据电子运动轨迹及类平抛运动的推论,由几何关系知=,解得Y=(L+x)。15.(1) (2)0 (3)11.5R解析 (1)若滑块从水平轨道上距离B点s=3R的A点由静止释放,设滑块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C,从A点到C点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F电·(s+R)-μmgs-mgR=mvC2-0解得vC=(2)若滑块从水平轨道上距离B点s=10R的A′点由静止释放,设滑块到达D点时的速度为vD,从A′点到D点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F电·s-μmgs-mg·2R=mvD2-0解得vD=在D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竖直方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得N+mg=解得N= 0滑块到达D点时受到轨道的作用力大小为0(3)要使滑块从G点飞出,则必须可以通过等效最高点,当恰好通过等效最高点时s最小。等效重力由重力和静电力的合力提供,G′==mg等效重力与重力的夹角θ的正切值tan θ=所以θ = 37°设恰好通过等效最高点时的速度设为v,则此时满足G′=m从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等效最高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电(smin-Rsin 37°)-μmgsmin-mgR(1+cos 37°)=mv2-0,解得smin= 11.5R。(共54张PPT)章末检测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2023·上海市新川中学高二期中)四个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与电势均相同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电场强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特点可知选项A中两点电场强度方向不同,两点电场强度不同,A错误;选项B中两点电场强度大小不同,两点电场强度不同,同时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两点电势也不同,B错误;由匀强电场的特点知选项C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电势也相同,C正确;由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布特点知,选项D中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电势相同,但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比b点的大,D错误。1314152.(2023·绵阳市江油中学高二期中)如图所示,绝缘轻杆的两端固定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小球(不计重力)。开始时,两小球分别静止在A、B位置。现外加一匀强电场E,在电场力作用下,小球绕轻杆中点O转到水平位置。取O点的电势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电场中A点电势高于B点B.转动中A点的小球电势能变化量大于B点的小球 电势能变化量C.该过程电场力对两小球做功相等D.该过程两小球的总电势能增加√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则A点电势低于B点,A错误;两球电荷量相等,转动中两球沿电场线方向运动距离相等,根据W=qEd可知,电场力对两小球做功相等。则两球电势能变化量大小相等,B错误,C正确;转动过程电场力对两小球均做正功,则该过程两小球的总电势能减小,D错误。1314153.(2023·内蒙古包钢一中期末)如图所示,计算机键盘每个键下面都连有一块小金属片,与该金属片隔有一定空气间隙的是另一块固定的小金属片,这两个金属片组成一个可变电容器。当连接电源不断电,按下某个键时,与之相连的电子线路就给出该键相关的信号,当按下键时,电容器的A.电容变小B.电荷量变小C.极板间的电势差变大D.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因电容器与电源连接,则电势差U不变,根据Q=CU知,电荷量Q变大,B、C错误;14154.如图所示,实线为-Q点电荷产生电场的电场线,虚线是a、b、c三个带电粒子以相同初速度从O点分别射入后的运动轨迹,其中虚线OB是以-Q为圆心的圆弧。已知a、b、c三个粒子的电荷量相等、电性未知,粒子只在-Q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则A.粒子a带负电,b不带电,c带正电B.运动中,粒子b的动能减小、c的动能增大C.粒子b、c均带正电,射入时b的动能大于c的动能D.运动中,粒子a的电势能减小,c的电势能增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根据三条运动轨迹知a带负电,b、c带正电,静电力对a、c做正功,对b不做功,a、c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b的动能、电势能均不变;b、c相比,b做圆周运动,c做向心运动,则b的初动能大于c的初动能,故选C。1314155.(2023·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高二期中)两个等量同种正点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所示(中垂123456789101112√131415线也在水平面内),一个带电小物块从C点由静止释放,沿路径C→B→A运动,小物块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a、速度v、电势能Ep以及从C→A的电势φ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因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不等,物块沿路径C→B→A运动时,所受的电场力可能一直增加,可能一直减小,也可能先增加后减小,且变化不是均匀的,则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不是直线,选项A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物块沿路径C→B→A运动时,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小或一直增大(减小),则v-t图像的斜率先增加后减小或逐渐增大(减小),选项B正确;带电小物块从C点由静止释放,沿路径C→B→A运动,故小物块带正电,则静电力一定是做正功,则电势能一直减小,选项C错误;距离正电荷越近,电势越高,则从C→A的电势逐渐降低,选项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6.一带正电的小球质量为m、电荷量为q,将小球向右水平抛入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电场强度E=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A.做直线运动 B.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小C.加速度大小为2g D.速率先减小后增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小球受重力和电场力两个力作用,合力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小球做曲线运动,故A错误;131415在水平方向,由于受电场力,水平速度先减小为零,后反向增大,那么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除重力以外的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量,所以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故B错误;123456789101112小球所受的合力与速度方向先成钝角,然后成直角、锐角,可知合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则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1314157.(2023·哈尔滨第九中学高二期中)两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固定在x轴上的O、M两点,规定无穷远处为电势能零点,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在x轴上各点具有的电势能随x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其中试探电荷在A、N两点的电势能为零,在ND段中C点电势能最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1为正电荷,q2为负电荷B.q1电荷量小于q2的电荷量C.将一正点电荷从N点移到D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将一正点电荷从N点静止释放后会沿x轴正方向运动且到达C点时速度最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无穷远处的电势能为0,A点的电势能也为0,由于负电荷沿着x轴运动,电势能先为正值,后为负值,所以O点的电荷q1带负电,M点电荷q2带正电,由于A点距离O比较远而距离M比较近,所以q1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故A、B错误;131415123456789101112由题可知,A、N两点的电势能为零,在这两点电势为零,由题图可知负电荷由N到C电势能增加,而由C到D电势能减小,可知在C点左侧电场方向向右,C点右侧电场方向向左,则正点电荷从N点移到D点,静电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则在C点时动能最大,即速度最大,故C错误,D正确。131415二、多项选择题8.(2023·四川高二期末)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绝缘光滑圆环竖直固定放置,甲、乙为套在圆环上的可视为点电荷的空心带电小球,其中小球甲固定在圆环的最低点a处,小球乙可以沿圆环自由滑动。平衡时,小球乙静止在圆环上的b点。a、b连线与竖直方向成30°角。已知小球乙带正电,电荷量为 q,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对乙受力分析,有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图(b)中小球乙无法受力平衡,对图(a),由平衡条件得mg+Ncos 60°=Fcos 30°,Nsin 60°=Fsin 30°,解得N=mg,F= mg131415图(a)中甲、乙所受的库仑力为斥力,则甲、乙带同种电荷,则小球甲一定带正电,故A正确;9.(2023·商丘市实验中学高二期中)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P、Q以相同的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P从两极板正中央射入,Q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后打在同一点(带电粒子重力忽略不计),则从开始射入到打到上板的过程中A.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tQ∶tP=1∶1B.它们运动的加速度之比aQ∶aP=1∶2C.它们所带的电荷量qP∶qQ=2∶1D.它们的动能增加量之比ΔEkP∶ΔEkQ=1∶4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设电场强度为E,粒子的质量均为m,粒子入射的初速度为v0,两极板之间的距离为2d,上极板左边缘到粒子击中点的距离为l,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Q=tP= ,故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为tQ∶tP=1∶1,A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根据动能定理,增加的动能分别为ΔEkP=qPEd,ΔEkQ=qQE·2d,则ΔEkP∶ΔEkQ=1∶4,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三、非选择题11.某同学用电流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放电过程。甲图为该实验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 V。该同学先将开关接1为电容器充电,待电容器充满电再将开关接2,利用传感器记录电容器放电过程,得到该电容器放电过程的I-t图像如图乙。12345678910111213141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负电荷由电源的正极移 动到电容器的正极板B.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不断增大C.电容器放电的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断变小D.电容器放电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不断增大123456789101112131415C123456789101112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负电荷由电源的负极移动到电容器的负极板,选项A错误;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不断减小,选项B错误;131415电容器放电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不断减小,选项D错误。(2)根据以上数据估算,电容器在整个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为___________ C。(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234567891011121314151.72×10-3因电荷量Q=It,可知I-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整个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根据横轴与纵轴的数据可知,一个格子所表示的电荷量为0.2×0.2×10-3 C=4×10-5 C所以释放的电荷量是Q=43×4×10-5 C=1.72×10-3 C(3)该同学用相同实验装置测得另一电容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Q=6.6×10-3 C,该电容器的电容为____________ F。(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234567891011121314151.1×10-3(4)如果不改变电路其他参数,只减小电阻R,放电时I-t图线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将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放电时间将______(填“变长”“不变”或“变短”)。123456789101112131415不变变短根据Q=CU知Q与电阻R无关,如果不改变电路其他参数,只减小电阻R,放电时I-t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将不变,由于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所以减小电阻,放电时间将变短。12.电容器作为储能器件,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对给定电容值为C的电容器充电,无论采用何种充电方式,其两极间的电势差U随电荷量q的变化图像都相同。123456789101112131415(1)请在图甲中画出上述U-q图像。类比直线运动中由v-t图像求位移的方法,求两极间电压为U时电容器所储存的电能Ep=________。答案 见解析图123456789101112131415(2)在如图乙所示的充电电路中,R表示电阻阻值,E表示电源电压。通过改变电路中元件的参数对同一电容器进行两次充电,对应的q-t曲线如图丙中①②所示。a.①②两条曲线不同是____(选填“E”或“R”)的改变造成的;123456789101112131415R电容器充完电后,电容器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由题图知,①②两次带电荷量相等,由Q=CE知,两次电源电压相等,故①②两条曲线不同是R的改变造成的。b.电容器有时需要快速充电,有时需要均匀充电。依据a中的结论,说明实现这两种充电方式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减小电阻R,可以实现对电容器更快速充电;增大电阻R,可以实现更均匀充电123456789101112131415刚开始充电瞬间,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零,电路的瞬时电流为I= ,故减小电阻R,刚开始充电瞬间电流I大,曲线上该点切线斜率大,即为曲线①。该曲线更快达到q,故可以实现对电容器快速充电;增大电阻R,刚开始充电瞬间电流I小,即为曲线②,该曲线接近线性,可以实现均匀充电。(3)设想使用理想的“恒流源”替换(2)中电源对电容器充电,可实现电容器电荷量随时间均匀增加。请思考使用“恒流源”和(2)中电源对电容器的充电过程,填写下表(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23456789101112131415 “恒流源” (2)中电源电源两端电压 通过电源的电流 增大不变不变减小123456789101112131415接(2)中电源时,电源两端电压不变。通过电源的电流I= ,随着电容器两端电压不断变大,通过电源的电流减小;“恒流源”是指电源输出的电流恒定不变。接“恒流源”时,随着电容器两端电压的增大,“恒流源”两端电压增大。13.(2024·成都市期中)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两个水平固定的等量负点电荷,A、O、B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O为两电荷连线中点,AO=OB=L,将一带正电的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小球可最远运动至O点,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若在A点给小球一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则小球向上最远运动至B点,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vA大小;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由于AO=OB=L,则根据等量同种电荷周围电场的对称性可知,带电小球从A点移动到O点与从B点移动到O点静电力做功相等,则带电小球从A点移动131415到B点静电力做功之和为零,故带电小球从A点移动到B点,(2)A、O两点的电势差UAO大小;123456789101112131415带电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移动到O点,根据动能定理有qUAO-mgL=0,则A、O两点的电势差大小为UAO=(3)该小球从A点以vA的初速度向上运动到B点的过程经过O点时速度大小。12345678910111213141514.(2024·遂宁市绿然学校高二月考)如图所示,一真空示波管的电子从灯丝K发出(初速度不计),经灯丝与A板间的加速电场加速,从A板中心孔沿中心线KO射出,然后进入两块平行金属板M、N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M、N间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已知加速电压为U1,M、N两123456789101112131415板间的电压为U2,两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偏转电场的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x,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电子重力。(1)求电子穿过A板时的速度大小v0;123456789101112131415(2)求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侧移量y;123456789101112131415(3)求OP的距离Y。123456789101112131415根据电子运动轨迹及类平抛运动的推论,由几何关系知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1)若滑块从水平轨道上距离B点s=3R的A点由静止释放,滑块到达与圆心O等高的C点时速度为多大?123456789101112131415(2)若滑块从水平轨道上距离B点s=10R的A′点由静止释放,求滑块到达D点时受到轨道的作用力大小。答案 0123456789101112131415若滑块从水平轨道上距离B点s=10R的A′点由静止释放,设滑块到达D点时的速度为vD,从A′点到D点过程运用动能定理,解得N=0滑块到达D点时受到轨道的作用力大小为0123456789101112131415(3)改变s的大小仍使滑块由静止释放,且滑块始终沿轨道滑行,并从G点飞出轨道,求s的最小值。答案 11.5R123456789101112131415要使滑块从G点飞出,则必须可以通过等效最高点,当恰好通过等效最高点时s最小。所以θ=37°123456789101112131415解得smin=11.5R。从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等效最高点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章 章末检测试卷(一) (含解析).docx 第一章 章末检测试卷(一).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