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人要自强》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人要自强》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初中道法七年级下册——5.1《人要自强》教学设计
一、教学情况分析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12-13岁)处于青春期初期,自我意识增强但抗挫能力较弱,易因学业压力、人际矛盾等产生退缩心理,部分学生将“自强”简单理解为“成绩优秀”或“不需要帮助”,缺乏对自强精神内涵的深刻认知。虽然已学习“自尊自信”“战胜挫折”等内容,但对“如何将自强转化为具体行动”仍存在困惑。他们对贴近生活的真实励志故事感兴趣,尤其是在平凡岗位上自强不息的案例,因此,本节课以单杏花这位时代楷模为主线,激发学生兴趣。
(二)课标分析
新课标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要求为:培养迎难而上、勇于创新的品质,增强抗挫折能力,理解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体会自强不息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意义,学会在解决问题中实现自我超越。 根据新课标理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上进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健全人格与责任意识。
教材分析
“人要自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焕发青春活力》中第五课第一框的相关内容。是该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单元着重探讨如何让青春绽放光彩,而自强是实现青春价值、激发青春活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与自尊、自信等内容共同构成了对学生个人品质培养和成长指导的完整体系。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自强是推动青少年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教材通过阐述自强的意义、表现等,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强对于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自强的意识,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以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为个人的学业、职业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奠定基础。 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教材中强调人要自强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学生了解并践行自强精神,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延续和发展。自强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追求,更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教材中会引导学生明白,一个自强的人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教材的知识体系中,“人要自强”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之前关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等内容,进一步深入到学生的精神品质培养;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如何在实践中培养自强品质、如何在社会生活中践行自强精神等内容做好了铺垫,使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和系统。
综上所述,“人要自强”这一知识点在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主题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支撑,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蕴含着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同时也是教材知识体系的递进环节。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材料分析和举例分享,教会学生梳理并理解自强的内涵。(健全人格)。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学以致用环节,让学生分析并领悟自强的价值, 使学生体会到自强不息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从而培养迎难而上、勇于进取的品质,增强抗挫折能力。(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3、通过阅读材料谈感悟以及宣誓等环节,使学生情感得以升华,并坚定自强让个人成长、民族命运、国家未来更美好的信念。(责任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自强不息精神的内涵及其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将自强不息精神转化为个人行动指南,激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播放视频:
春运期间12306系统承载亿万次查询的实时数据画面,以及单杏花团队研发过程的片段。 引出铁路客票系统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单杏花及其团队的贡献。
教师:
同学们,单杏花被称为“12306”系统的“最强大脑”,带领她的团队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勇攀高峰,可以看出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
积极进取、勇往直前、努力奋斗、自强不息、不断创新,我们也要像她和她的团队那样进取和拼搏……
新课讲授
教师:(过渡语)
看来大家感悟还比较深刻,分析的真不错,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单杏花的脚印进一步领悟自强精神带来的力量和震撼。
教师:首先请大家根据老师所给的自主导学内容阅读本框课本内容,找出对应问题的答案,限时3分钟。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对应内容,寻找什么是自强 以及自强的作用 两个问题。
认识自强的内涵
教师:(过渡语)同学们阅读的很认真,相信已经对自强的内涵和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请大家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并完成任务一:
学生1:我在材料中看到单杏花有明确的目标,用目标激励自己,哪怕在困境中,目标也特别清晰——要努力考上大学。
学生2:我看到她在不断的超越自我,特别能吃苦,强化训练,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一直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整体学生:结合教材以及材料的分析,我们认为自强是自我勉励、发愤图强。 自强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 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
教师:很好,同学们能够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做的真不错,既然我们梳理出了自强的内涵,下面我们来完成任务二 加强对自强的进一步理解:认真思考并分享你所知道的关于自强的名言警句或故事。
学生:“人不自重, 斯召侮矣; 不自强, 斯召辱矣。 ”
—— 《薛方山纪述·上篇》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
感悟自强的价值
教师:同学们的知识面真开阔,能够结合语文学科所学知识以及生活中的人物事迹进行举例分享,看来对自强的内涵理解已经比较深刻了,让我们继续乘胜而追,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任务三:体悟自强的价值。
引导学生回答:自强激发单杏花在学习上、工作中的热情,不断挖掘自身潜力,自主自立,积极进取,实现自我超越。
教师:
自强,让我们直面困难,奋勇向前,让我们个人成长的更快,也使我们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那“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自强不息精神呢?”下面请分组展开讨论,完成学以致用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
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积极想对策,解决问题,不断挑战自我,激发潜能,自强不息。
教师:
自强能使人自主自立,还能使我
们奋发向上,请大家结合以下两则材
料说说:个人自强与社会进步、国家
发展的关系。
学生:
个人自强,社会进步,国家发
展,人生自强少年始,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的未来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
每个人坚定前进的脚步,汇聚成国家
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
教师:
是的,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 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少年中国说》并喊出铿锵有力的誓言。让我们像单杏花一样,用奋斗和拼搏回答时代的问卷!”希望各位同学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自强的精神品质。
(三)课堂小结
教师:本节课我们通过对时代楷模——单杏花的事迹进行简单分析,梳理得出自强的内涵和作用,并用学以致用环节检测我们的学习效果,最后我们还认识到个人自强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那作为青少年我们就应该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磨砺坚强意志,积极进取,不断拼搏,接力并传承自强的精神品质,让中华民族在前行路上熠熠发光。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六、作业设计
课前:预习课本知识,并搜集整理关于自强的名言警句或故事。
课后:
一、选择题。
1.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下列名言警句中与这句话蕴含道理一致的是( )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B.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C.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杨万里
D.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感动中国”人物萧凯恩,幼时因眼癌摘除眼球。不服输的她,通过摸盲文点字乐谱和听录音反复背诵,学会了弹钢琴,成为首位考入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的视障人士。这启示我们( )
A.身处逆境必定成就美好未来 B.经历挫折就能获得成功
C.要关怀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D.要塑造自强不息的品格
二、材料分析题。
小时候,叶光富觉得最浪漫的时刻是与姐姐并排坐在家门口仰望飞机划过天际。为了圆自己的飞天梦,他坚持锻炼,每天刻苦努力学习。进入飞行学院后,他坚持不懈用高标准要求自己,达成安全飞行1100小时的纪录,成为当之无愧的飞行业务骨干。2019年,叶光富成功当选神州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面对更加严苛复杂的训练项目,他虚心求教、敏于思考、咬牙坚持,最终破茧成蝶。2022年,因出色完成为期6个多月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叶光富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英雄航天员”叶光富的圆梦历程对青少年的成长有何启示?
七、板书设计
人要自强
八、教学反思
以“时代楷模”单杏花的事迹切入,融入时政元素,增强课堂时代感,通过活动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感悟、分享,会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自强的内涵和价值,不过本节课内容相对比较抽象,不仅要关注学生思想上提升认识,更多的还要关注自强品质在课下的落实情况,后续可持续激励,帮助学生构建知行合一的行动框架,避免“课堂感动到位、课后一动不动”的现象,要真正去培养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