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专题11我的社区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升初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专题11我的社区生活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
专题11 我的社区生活
一、填空题
1.(2022·山东聊城·小升初真题)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______。
2.(2023·陕西渭南·小升初真题)一个社会对未成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___________。
3.(23-24六年级下·河北保定·小升初真题)你和妈妈去商场,营业员极力向你们推荐并不是很需要的商品。我会说:“___________”,显得对她的尊重。
4.(23-24六年级下·贵州铜仁·小升初真题)李明妈妈购买了一台冰箱,用了半个月就不制冷了,和店家联系多次,对方都不予以理睬。李明妈妈可以通过___________(方式/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选择题
5.(2023·陕西渭南·小升初真题)习近平主席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全社会都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下面同学践行了总书记谆谆教诲的是( )。
①小东:坚持绿色低碳出行,多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②小芬:坚持将垃圾分类投放,不向河里随意丢垃圾
③小丽: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6.(2023·云南昭通·小升初真题)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精神题词60周年。习近平强调,让学雷锋活动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下列行为属于践行雷锋精神的是( )
①担心惹上麻烦,遇到有人摔倒视而不见
②课余时间去老年活动中心给老人读新闻
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
④帮好朋友藏手机,避免被老师发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2023·云南昭通·小升初真题)六年级学生小王新买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拿到超市退换,对方以包装被拆为由拒绝退换。对此( )。
A.约好友上门报复 B.懒得计较,自认倒霉
C.让爸爸妈妈去强行退换 D.冷静处理,拨打“12315”
8.(2023·贵州黔东南·小升初真题)王某在清明节祭祀焚烧纸钱引起周边草场着火,导致草场烧毁面积达900余亩,王某被依法予以行政拘留。此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春游时可在野外烧烤 ②不在山上玩火、烤火取暖
③不带火种进入林区 ④不在山上烧黄蜂、烧山赶野生动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2023·陕西咸阳·小升初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全社会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以下做法符合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的是( )。
①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②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③讲究卫生,多使用一次性用具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10.(2020·云南保山·小升初真题)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地球的是( )。
A.垃圾分类 B.使用一次性筷子 C.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D.太阳能发电
11.(2020·云南昭通·小升初真题)在中华民族许多盛大的传统节日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春节期间小秋在禁放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
②清明节小雨和爸爸在林区烧纸祭祀祖先
③元宵节小宁和朋友到公园赏灯猜灯谜
④重阳节小玥和妈妈去看望爷爷奶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2023·贵州黔东南·小升初真题)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生理的缺陷使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面对弱势群体我们应该( )。
①平等对待他们 ②尊重他人人格 
③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④歧视、嘲笑他们 
⑤凭借自己的某些优势,在他们面前显示出“高人一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⑤
13.(23-24六年级下·云南昭通·小升初真题)公共生活需要大家共同构建。下列行为有助于构建和谐公共生活的是(  )。
①小鑫向车外抛撒物品②小东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③公交车上小青给老奶奶让座④小玲把图书室里散乱的图书摆放整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3-24六年级下·云南昭通·小升初真题)小文看到小明拿不到书架最上层的书,就说:“嘿嘿,你个子太矮了拿不着吧,我来帮你拿。”小明却生气地说:“我自己的事情自己能解决。”这告诉我们在帮助别人时( )。
A.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需要帮助的人 B.要不惜一切代价
C.不用考虑方式方法 D.要量力而行
15.(23-24六年级下·江西南昌·小升初真题)小明用完的草稿本丢进标有以下哪个标识的垃圾桶最合适呢? ( )
A. B.
C. D.
16.(23-24六年级下·江西宜春·小升初真题)黎元在商场里买到了劣质商品,与商场协商未果后,拨打12315 进行了投诉。经消费者协会依法调解,黎元获得了赔偿。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 )。
①要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②遇到问题,应通过法治方式解决 ③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的义务 ④要敢于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3-24六年级下·湖南郴州·小升初真题)在我们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下列属于真实广告的是( )。
A.电视上播放了“拉货就找货拉拉”的广告
B.广告墙上张贴了“购买记忆床垫就能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的广告
C.某学习机广告宣传学生使用该学习机后一定可以成为学习状元
18.(23-24六年级下·甘肃陇南·小升初真题)在生活中,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后,正确的做法是( )。
①礼貌地向帮助自己的人表达谢意
②理所当然地接受别人的帮助,不用记在心上
③心存感恩,学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④学会为他人着想,为更多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23-24六年级下·甘肃定西·小升初真题)下列属于我们家乡特产的是( )。
A.本地种植的远近闻名的马铃薯
B.爸爸从国外寄给妈妈的丝巾
C.爷爷从书画城买回来的字画
20.(23-24六年级下·甘肃定西·小升初真题)当我们在公交车上想吐痰时,我们应该( )。
A.用纸包好,丢在垃圾桶里
B.用纸包好,丢到窗外
C.直接吐到垃圾桶里
21.(23-24六年级下·广东清远·小升初真题)春节前后,众多网友纷纷在社交平台分享当地年俗。汤圆VS饺子,花街VS庙会,一网友评价“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年俗虽有异,祝愿却相同”。表明了我国各地方文化( )。
A.一争高下,共论短长
B.和而不同,尊重差异
C.互相借鉴,趋于一致
22.(23-24六年级下·甘肃定西·小升初真题)明明在某书店买了一本《西游记》,回家后才发现是盗版书,这时候明明正确的做法是( )。
A.自认倒霉,扔掉盗版书并换一家书店重买
B.到处说这家书店的坏话,劝他人不要在此购买任何书籍
C.去找书店老板讲清情况,要求退款或更换成正版书籍
23.(23-24六年级下·湖南邵阳·小升初真题)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是( )。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24.(23-24六年级下·湖北十堰·小升初真题)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建立了“垃圾兑换银行”,塑料瓶、废纸、废电池等都能换成积分,累积到一定积分的居民可以兑换生活用品,建立“垃圾兑换银行”是为了( )。
①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资源 ②控制人口数量 ③限制居民消费 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25.(23-24六年级下·陕西咸阳·小升初真题)广告有很多种形式,下列广告属于公益广告的是( )。
A.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 B.中国移动通信,沟通从心开始
C.砍伐森林,就是杀害动物
26.(23-24六年级下·陕西咸阳·小升初真题)在公共生活中,下列同学的行为没有做到文明有礼的是( )。
A.野餐结束后收拾好垃圾B.排队上车 C.在景区墙壁上乱涂乱画
27.(23-24六年级下·山东济宁·小升初真题)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 )
A.皮影;书法 B.变脸;芭蕾舞 C.京剧;春节
28.(23-24四年级下·山西吕梁·小升初真题)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记录与见证,交口方言中“圪(gē)膝哇”是什么意思?( )
A.膝盖 B.腋窝 C.胳膊
29.(23-24六年级下·山东菏泽·小升初真题)在全国两会上,“双碳”已经成为焦点话题。在生态环境部去年全年办理的1294件建议提案中,涉及“双碳”领域的最多。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碳排放,以下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B.垃圾分类
C.绿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D.去超市购物自带环保袋
30.(23-24六年级下·山东济宁·期中)去饭店吃饭,服务员上菜时我们应该( )。
A.继续吃饭,视而不见
B.面带微笑,开口致谢
C.催促其上菜后赶快离开
31.(23-24六年级下·江西萍乡·小升初真题)我们大家都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这是履行了( )。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C.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32.(23-24六年级下·杭州萧山·小升初真题)法律规定:每年农历( )为老年节。
A.五月初五 B.九月初九 C.七月初七
33.(20-21四年级上·山东滨州·小升初真题)下列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煤 C.石油
34.(22-23六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下列做法违反交通规则的是( )。
A.走路要走人行道 B.走路不看书 C.在路上要靠左边走,不要打闹
35.(21-22六年级下·湖北十堰·小升初真题)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建立了“垃圾兑换银行”,塑料瓶、废纸、废电池等都能换成积分,累积到一定积分的居民可以兑换生活用品,建立“垃圾兑换银行”是为了( )。
①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资源 ②控制人口数量 ③限制居民消费 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36.(20-21六年级下·大庆·小升初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下列的( )场所中可以体现出来。
A.工厂里 B.超市内 C.道路上 D.学校中
三、判断题
37.(2023·云南昭通·小升初真题)国家把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国助残日,有利于增强人们扶残助残的责任意识。( )
38.(2023·贵州安顺·小升初真题)我们不能忽视身边默默无闻的人。( )
39.(2023·河北保定·小升初真题)我们参观定州市博物馆时,不要大声喧哗。( )
40.(2023·山东潍坊·小升初真题)尊重他人是道德要求,不是法律要求。( )
41.(2023·云南昭通·小升初真题)通过合理比较、自我克制等方法,我们可以学会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 )
42.(23-24六年级下·湖南益阳·小升初真题)昨天小刚生日,他们一家人在安化饭店吃了晚饭。饭后结账时,小刚的爸爸坚持让服务员开发票。( )
43.(23-24六年级下·山西临汾·小升初真题)农药在除草灭虫的同时,也会对土壤、水、农作物造成污染。( )
44.(23-24六年级下·江西宜春·小升初真题)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是表达自由的一种方式,他人无权干涉。( )
45.(23-24六年级下·湖南郴州·小升初真题)某小区召开业主大会,商讨并制订《文明停车公约》,要求大家自觉遵守,但李欢爸爸说:“停车是我的自由,我想在哪停就在哪停。”( )
46.(23-24六年级下·湖南益阳·小升初真题)小明每次在购买食品时,总是仔细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购买绿色、天然的产品。( )
47.(23-24六年级下·辽宁锦州·小升初真题)我们要多关注在社会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默默无闻的人不值得尊重。( )
48.(23-24四年级下·贵州遵义·小升初真题)在超市购物后,保安要搜身,我们应该配合。( )
49.(23-24六年级下·吉林四平·小升初真题)儒家把“礼、义、廉、耻”称之为“四德”,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其中“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 )
50.(23-24六年级下·山东德州·小升初真题)每天乘公交车上下学是一种环保行为。( )
51.(23-24六年级下·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小升初真题)把废旧电池丢进可回收垃圾桶,不会造成电子垃圾污染。( )
52.(23-24六年级下·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小升初真题)网络上的广告信息都是真实的。( )
53.(23-24六年级下·山东滨州·小升初真题)小军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和同伴大声交流精彩情节。( )
54.(22-23六年级下·重庆·小升初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只能保护消费者,不能约束商家。( )
四、连线题
55.(23-24六年级下·云南昭通·小升初真题)请将下列行为与适用法律匹配起来。
王某故意损坏街道上的垃圾箱且情节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邮政工作人员陈某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小周在超市买东西时商家不给他开发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小学生崔某放学后经常去网吧打游戏 《消费者权益保障法》
“3·15”消费者权益日曝光某主播所售商品存在虚假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五、简答题
56.(2023·贵州铜仁·小升初真题)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至少写三条)
57.(2023·云南昭通·小升初真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市出台的《昭通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以上。我是环保小卫士,我能回答下列问题,并写出一种可以放入桶内的生活垃圾。
(1)( ),可以放入( ); (2)( ),可以放入( );
(3)( ),可以放入( ); (4)( ),可以放入( )。
58.(2023·贵州黔东南·小升初真题)判断图片中的行为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判断:( )理由:( ) 判断:( )理由:( )
判断:( )理由:( ) 判断:( )理由:( )
59.(23-24六年级下·云南昭通·小升初真题)乡情是中国人一生的情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骄傲的文化。班里组织“美丽家乡”宣传活动,请你担任小导游。为此,你需要做以下准备。
宣传语
游哪些景点
购买哪些特产
还想介绍哪些内容
60.(23-24六年级下·湖南益阳·小升初真题)2024年首届中国黑茶大会暨第六届湖南·(益阳)安化黑茶文化节初定于9月在安化县举办。届时将有大量外地客商来参加会议并观光旅游。请你为他们推荐安化著名的景点、美食各 2个,并为其中的一种美景或美食设计一条广告词。
61.(23-24六年级下·广东深圳·小升初真题)为了让里昂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深深还想为他准备一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纪念品。请你帮深深选出一件合适的纪念品,并完成下列对话。可以从下面挑选,也可以另选其他纪念品。
里昂,我想送你 。
谢谢,这件礼物真是太棒了!你能给我介绍下这件礼物吗?
当然可以 。
谢谢你的讲解,我又多了解了一点中国传统文化。
62.(23-24六年级下·河南南阳·小升初真题)“十里一风,百里一俗”,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有不同的礼仪风俗。我们该如何做到“入乡随俗”?
六、辨析题
63.(23-24六年级下·陕西西安·小升初真题)李明说:“我也很想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但我现在只是一名小学生,对整个社会来说,我的力量太小了,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你同意李明的说法吗?请写出两点合理的理由。
64.(19-20六年级下·山东枣庄·小升初真题)小丽到文具店买钢笔,他对店主说:喂,喂,把那个粉红色的钢笔拿过来看看。店主没有理她,她生气地嚷道:说你呢,把那个粉红的笔拿过来,售货员也没给她好气,最后钢笔没买到,还惹了一肚子气。结合你学过的知识说一说小丽的做法对吗?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七、综合题
65.(2023·吉林长春·小升初真题)端午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人们对传统节日的仪式感都藏在这些小小的物件里,将传统的习俗传递给身边的人也是一种惦记。
(1)端午节的时候,你首先会想到的爱国诗人是谁?
(2)请你写出三种端午传统习俗。
(3)说一说你喜欢的端午节活动是哪一项?简单描述活动的过程。
66.(2023·山东滨州·小升初真题)阅读材料:202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来到北京育英学校,他在看望慰问师生时指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通过生动活泼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
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提出是保护地球的重大举措。作为新时代少年,你打算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呢?(至少三点)
67.(23-24六年级下·甘肃平凉·小升初真题)材料: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的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恰逢“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春”,开幕式采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一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倾泻而下,这是中国人对母亲河的浪漫想象和赞美。运动员走过的冰雪雕刻的“中国门”,寓意中国人民敞开大门、欢迎全世界的朋友相聚冬奥。入场式工作人员佩戴的口罩上,以中英双语印出了“欢迎”的字样。引导员佩戴的小礼帽,均采用农历“虎年”的“虎头”图案。
(1)冬奥会开幕式体现了哪些中国文化元素?(写2个)
(2)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的文化习俗各不相同,我们应该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写2点)
68.(23-24六年级下·山东菏泽·小升初真题)端午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人们对传统节日的仪式感都藏在这些小小的物件里,将传统的习俗传递给身边的人也是一种惦记。
(1)端午节的时候,你首先会想到的爱国诗人是谁?
(2)请你写出三种端午习俗。
69.(12-23六年级下·湖南怀化·小升初真题)材料:
《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称,汶川地震发生后,深入灾区的国内外志愿者超过300万人,而在后方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超过1000万人。
镜头一:在灾情最重的北川羌族自治县,一名受灾者从废墟中爬出来。他强忍着在地震中失去15个亲人的悲痛,到处救人,用双手从废墟中刨出10名幸存者。
镜头二:一天中午,一名头发花白的拾荒老人,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了募捐箱。下午,老人再一次出现,又捐出了100元。原来,他中午到银行把零钱兑换了整钱。“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
问:①请列举你身边类似的示例,这些事例体现了怎样的抗灾精神?
②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1.中秋节
【解析】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各地过中秋节有不同的习俗。
2.文明程度 3.谢谢,我想自己看一下
【解析】我们尊重每一个人,当我们不需要别人的帮忙的时候可以礼貌拒绝,如你和妈妈去商场,营业员极力向你们推荐并不是很需要的商品。我会说:“谢谢,我想自己看一下”,显得对她的尊重。
4.与经营者协商和解或者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解析】作为消费者,可通过下列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A
【解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①小东:坚持绿色低碳出行,多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正确,做到了绿色环保、低碳出行;
②小芬:坚持将垃圾分类投放,不向河里随意丢垃圾,正确,做到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③小丽: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错误,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正确的做法有:①②。
故选:A
6.B
【解析】①担心惹上麻烦,遇到有人摔倒视而不见,不正确,冷漠,缺少爱心的表现;
②课余时间去老年活动中心给老人读新闻,正确;
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正确;
④帮好朋友藏手机,避免被老师发现,不正确,这是不诚实的表现。
符合题干的是②③。
故选:B
7.D
【解析】选项A约好友上门报复,错误,会引起更大的冲突,是违法甚至犯罪行为,不符合题意;
选项B懒得计较,自认倒霉,错误,不能忍气吞声,要依法维权,不符合题意;
选项C让爸爸妈妈去强行退换,错误,不应该给父母添麻烦,应该主动去找商家维权,不符合题意;
选项D冷静处理,拨打“12315”,正确,依法维权,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解析】①春游时可在野外烧烤,错误,春游过程中风比较大,烧烤容易出现危险;
②不在山上玩火、烤火取暖,正确,避免出现危险;
③不带火种进入林区;正确,防止发生火灾;
④不在山上烧黄蜂、烧山赶野生动物,正确,避免发生危险。
此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②③④。
故选:B
9.B
【解析】①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正确;
②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确;
③讲究卫生,多使用一次性用具,错误,一次性物品会消耗大量资源,造成浪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正确的序号有:①②。
故选:B
10.B
【解析】选项A垃圾分类,既环保又节约资源,不符合题意;
选项B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林业资源,破坏环境,符合题意;
选项C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减少碳排放,不符合题意;
选项D太阳能发电,利用清洁能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D
【解析】①错误,会产生环境污染;②错误,会造成环境污染,易造成火灾事故;③正确,是合理运用传统节日;④正确,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
故选:D
12.C 13.D
【解析】①小鑫向车外抛撒物品,不正确,影响后面车辆行进;
②小东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正确,影响他人正常活动;
③公交车上小青给老奶奶让座,正确;
④小玲把图书室里散乱的图书摆放整齐,正确。
符合题干的是③④。
故选:D
14.A
【解析】我们在帮助别人时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需要帮助的人,A符合题意,BC错误,“一切”“不用考虑”等说法过于绝对,D排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
故选:A
15.A
【解析】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我们平时学习用完的草稿本属于可回收垃圾,所以应该投入可回收垃圾桶。
故选:A
16.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消费者权益的正确认识。
①要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正确,法律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②遇到问题应通过法治方式解决,正确,要有维权意识;
③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的义务,错误,既规定了义务,也规定的权利,本材料中未体现公民应尽的义务,而是公民享受的权利;
④敢于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确,要依法维权。
因此,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学习到:①②④。
故选:B
17.A
【解析】选项A电视上播放了“拉货就找货拉拉”的广告,正确。
选项B广告墙上张贴了“购买记忆床垫就能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的广告,不正确,属于虚假宣传。
选项C某学习机广告宣传学生使用该学习机后一定可以成为学习状元,不正确,属于虚假宣传。
故选:A
18.C
【解析】①礼貌地向帮助自己的人表达谢意,正确;
②理所当然地接受别人的帮助,不用记在心上,不正确,不懂感恩的表现;
③心存感恩,学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正确;
④学会为他人着想,为更多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正确。
符合题干的是①③④。
故选:C。
19.A
【解析】选项A本地种植的远近闻名的马铃薯 ,属于我们家乡特产,符合题意;
选项B爸爸从国外寄给妈妈的丝巾 ,不属于我们家乡特产,不符合题意;
选项C爷爷从书画城买回来的字画,不属于我们家乡特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A
【解析】选项A用纸包好,丢在垃圾桶里 ,正确的做法,符合题意;
选项B用纸包好,丢到窗外 ,在车内禁止向外面扔东西,错误,不符合题意;
选项C直接吐到垃圾桶里,不文明的行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B
【解析】“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情。”在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中,人类创造出了绚丽多姿的文化。无论是汤圆还是饺子,花街还是庙会,都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各种文化应该相互尊重。我们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应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和而不同,尊重差异,求同存异。
故选:B
22.C
【解析】选项A自认倒霉,扔掉盗版书并换一家书店重买,不正确,不能自认倒霉,应该学会依法维权;
选项B到处说这家书店的坏话,劝他人不要在此购买任何书籍,不正确,我们应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能做违法的事。
选项C去找书店老板讲清情况,要求退款或更换成正版书籍,正确,我们要有维权意识。
故选:C
23.B
【解析】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中华儿女共同的记忆。但是清明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原因在于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传统节日。
故选:B
24.C
【解析】①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资源,正确,“垃圾兑换银行”可以变废为宝;
②控制人口数量,不正确,“垃圾兑换银行”无法做到控制人口;
③限制居民消费,不正确 ,“垃圾兑换银行”不是限制居民消费;
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正确,“垃圾兑换银行”可以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回收。
符合题意的有:①④。
故选:C
25.C
【解析】选项A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属于商业广告,不符合题意。
选项B中国移动通信,沟通从心开始,属于商业广告,不符合题意。
选项C砍伐森林,就是杀害动物,属于公益广告,符合题意。
故选:C
26.C
【解析】选项A野餐结束后收拾好垃圾,正确,做到文明有礼,不符合题意。
选项B排队上车,正确,做到文明有礼,不符合题意。
选项C在景区墙壁上乱涂乱画,不正确,没有做到文明有礼,符合题意。
故选:C
27.B
【解析】选项A皮影;书法,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与题干要求不符;
选项B变脸;芭蕾舞,芭蕾舞不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芭蕾舞是西方文化,符合题干要求;
选项C京剧;春节,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与题干要求不符。
故选:B
28.A
【解析】交口县位于山西省西部的吕梁山脉中段,交口方言隶属晋语区吕梁片。吕梁地处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和经济发展落后,山区方言受外来的影响较小,仍保留了较原始的语音。交口方言中“圪( ge)膝哇”翻译成普通话是膝盖。
故选:A
29.A
【解析】选项A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错误;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我们应该少用一次性餐具,符合题意;
选项B垃圾分类,正确;符合“低碳生活”理念,不符合题意;
选项C绿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正确;符合“低碳生活”理念,不符合题意;
选项D去超市购物自带环保袋,正确;符合“低碳生活”理念,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0.B
【解析】选项A继续吃饭,视而不见,不正确,是不尊重饭店服务人员的行为。
选项B面带微笑,开口致谢,正确。
选项C催促其上菜后赶快离开,不正确,我们要学会理解并尊重他人。
故选:B
31.C
【解析】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就是公民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义务的行为。
故选:C
32.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二条: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故选:B
33.A
【解析】所谓清洁能源是指污染环境少的可再生能源,且大多数为一次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海洋能、生物能、地热能等等。煤、石油属于传统能源,对环境有污染。
故选:A
34.C
【解析】选项A走路要走人行道,正确,遵守交通规则的做法,不符合题意;
选项B走路不看书,正确,遵守交通规则的做法,不符合题意;
选项C在路上要靠左边走,不要打闹,错误,违反交通规则的做法,应当靠右边走,符合题意。
故选:C
35.C
【解析】①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资源,正确,“垃圾兑换银行”可以变废为宝;
②控制人口数量,错误,“垃圾兑换银行”无法做到控制人口;
③限制居民消费,错误,“垃圾兑换银行”不是限制居民消费;
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正确,“垃圾兑换银行”可以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回收。
建立“垃圾兑换银行”是为了:①④。
故选:C
36.B
【解析】选项A表述与消费无关,不能入选;
选项B是消费场所,与题干相符;
选项C表述与消费无关,不能入选;
选项C表述与消费无关,不能入选。
故选:B
37.√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国家设立全国助残日,有利于增强人们扶残助残的责任意识。题干表述正确。
38.√
【解析】尊重他人要关注他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得到尊重。我们不仅要关注取得一定成就的人,也不能忽视身边默默无闻的人。题干表述正确。
39.√
【解析】“文明与你同行,创建从我做起”,参观博物馆时不要大声喧哗。所以,我们参观定州市博物馆时,不要大声喧哗。题干表述正确。
40.×
【解析】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由此看来,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故题干表述错误。
41.√
【解析】我们买东西的时候要理智购买、货比三家,选出物美价廉的商品,故题干正确。
42.√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发票的认识。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消费者的餐费里包含了饭店应该缴纳给国家的税款,如果小刚爸爸不要发票,饭店就可能逃税,国家的税收会因此流失。故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43.√
【解析】农药污染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农药会对大气、水、土壤、农作物造成极大的污染,应减少对农药的使用。故表述正确。
44.×
【解析】任何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都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情节严重的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是不礼貌的表现,同时也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故题干表述错误。
45.×
【解析】某小区召开业主大会,商讨并制订《文明停车公约》,要求大家自觉遵守,但李欢爸爸说:“停车是我的自由,我想在哪停就在哪停。”这是不可以的。社区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的地方,都应该遵守公共规则,不能想停哪就停哪,故表述错误。
46.√
【解析】买东西有学问。购买食品时,要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购买绿色食品、天然食品。故表述正确。
47.×
【解析】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不论是取得一定成就的人,还是身边默默无闻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故表述错误。
48.×
【解析】《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据此判断,超市保安对顾客搜身的行为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公民有权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可以拒绝搜身,必要时报警处理。
故题干错误。
49.√
【解析】儒家把“礼、义、廉、耻”称之为“四德”,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其中“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知廉耻,懂荣辱。故表述正确。
50.√
【解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每天乘公交车上下学就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是一种环保行为。故表述正确。
51.×
【解析】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不可以丢进可回收垃圾桶,会造成电子垃圾污染。故表述错误。
52.×
【解析】网络上的广告信息不都是真实可信的,我们应该学会辨别真假。故表述错误。
53.×
【解析】小军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和同伴大声交流精彩情节会影响他人看电影,是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表现。在公共场所,我们要遵守公共秩序。故题干错误。
54.×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七条: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故表述错误。
55.
【解析】王某故意损坏街道上的垃圾箱且情节严重,属于故意损坏公共设施,情节严重但未达到犯罪程度,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的行为,性质严重,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小周在超市买东西时商家不给他开发票,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适用《消费者权益保障法》。
小学生崔某放学后经常去网吧打游戏,违反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规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15”消费者权益日曝光某主播所售商品存在虚假宣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
56.(1)做好垃圾分类;
(2)参加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
(3)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身边的家人和朋友;
(4)抵制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浪费水电、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环境。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答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至少写三条,合理即可,可以从垃圾分类、义务宣传、节约资源等角度进行阐述。
57.可回收物 废铁 厨余垃圾 剩菜 有害垃圾 废旧电池 其他垃圾 一次性饭盒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描述阐述能力。
,可回收垃圾桶,可以放入废铁、易拉罐、塑料瓶等;
,厨余垃圾桶,可以放剩饭剩菜、残旧菜叶、果皮等;
,有害垃圾桶,可以放废旧电池、废灯管、废油漆、杀虫剂、过期药品等;
,其他垃圾桶,可以放一次性饭盒、卫生间废纸、瓷器碎片等。
58.√ 是尊重劳动者的表现 × 未成年人不能到网吧 √ 是正确的避险行为 × 是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尊重劳动者、自救自护、增强避险意识和遵守公共秩序。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结合图片及相关的知识点分别对该行为是否正确进行判断,然后根据课本知识分析理由即可。
59.
宣传语 ①神奇乌蒙, 魅力昭通; ②千年鹤城美如画, 一品苹果红天下
游哪些景点 大山包黑颈鹤保护区、黄连河景区等
购买哪些特产 昭通苹果、彝良天麻、鲁甸樱桃、永善枇杷等
还想介绍哪些内容 名人: 罗炳辉将军、云南王龙云、爱国将领卢汉、国学大师姜亮夫、当代英雄徐洪刚; 文化: 昭通银文化、昭通作家文化现象等。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描述阐述能力。根据实际情况阐述即可,答案不唯一。如我的家乡云南省昭通市的旅游景点有大山包黑颈鹤保护区、黄连河景区等;特产有昭通苹果、彝良天麻、鲁甸樱桃、永善枇杷等;名人有 罗炳辉将军、云南王龙云、爱国将领卢汉、国学大师姜亮夫、当代英雄徐洪刚等; 文化有昭通银文化、昭通作家文化现象等;宣传语根据自己的思路书写即可。
60.安化著名景点:云台山、柘溪水库
安化著名美食:安化黑茶、腊肉
广告词:品正宗安化黑茶,享健康人生。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描述阐述能力。
根据自身积累写出安化两个著名景点,如云台山和柘溪水库。再写出两种美食,如安化黑茶和安化腊肉。最后选择所写的一项美食或景点进行宣传,如用“品正宗安化黑茶,享健康人生。”给黑茶打广告。
61.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是京剧演员面部的化妆图案,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该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描述阐述能力。想送的礼物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从六幅图里选择一幅即可。对礼物的介绍,根据自己所选,可以从该礼物的材质、用途、历史等角度进行阐述。
62.①到任何地方,都要尊重、适应和主动融入当地的民风民俗。
②相互理解,讲究“客随主便”“主随客便”。
③我们在与各地的人交往时,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但也要量力而行,不要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④主动学习了解、掌握对方的礼仪风俗,避免无心之错,要真正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描述阐述能力。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体现文化的多样性,面对不同的文化习俗,我们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要做到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63.我不同意李明的说法。
理由:
①每个人的力量汇集起来,就能有效帮助需要救助的个人和群体。
②参加公益活动不分大事小事,生活中的小小善举可以汇聚成社会生活中的浓浓大爱。
③做好事最重要的是真心实意,不要考虑自己的力量大还是小。
④参加公益活动,是从小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精神的良好基础,长大才能更好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⑤从小参加公益活动,既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也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
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奉献,可以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做点事情,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也是一种正能量的传播。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不同意李明的说法。理由可以从扶危济困、积小成大的浓浓的爱等角度阐述。
64.小丽的做法不对,小丽没有尊重文具店的工作人员,也没有礼貌地称呼工作人员,反而是指手画脚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学生首先应该表明自己的态度,然后写出对应的原因即可。
65.(1)屈原;
(2)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
(3)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我的爷爷和奶奶就会包起又香又甜的粽子。过程可有趣啦!只见他们先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然后在圆锥的筒中装入一些糯米,放入红枣,再放入一些糯米,然后上部的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开口为止;顺着三角的边将所有粽叶都折好,最后,用线绳将粽子绑扎结实即可,放入锅里煮熟,就能吃到甜甜的粽子了。粽子的口味可不是只有甜的呢,南方人还会在粽子里包上瘦肉。
【解析】(1)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端午节时想到的爱国诗人是爱国诗人屈原;
(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描述阐述能力。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很多,如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挂鸭蛋等等,根据自己掌握阐述即可;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描述阐述能力。根据自己掌握阐述即可,可以以吃粽子、赛龙舟为例。
66.绿色低碳出行;节约用电、用水;不乱扔垃圾;做环保宣传员。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描述阐述的能力,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写出保护生态文明的具体做法即可。如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参加环保公益活动;节约用纸、用水等。
67.(1)“二十四节气”、民间剪纸、虎头帽等。
(2)①我们首先要了解差异,学会尊重差异。②我们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应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求同存异。在文化交流中,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要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③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解析】(1)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中国文化元素有“二十四节气”、民间剪纸、虎头帽等。
(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描述阐述能力。我们应该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可以从学会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等角度阐述。
68.(1)屈原;
(2)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写出端午节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端午的习俗即可,比如吃粽子、赛龙舟等。
69.①我身边的事例:三年级时我用积攒的零花钱为灾区捐款10元。以上事例体现的精神面对灾害,我们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强面对灾害,不能被灾害打倒;面对灾难,我们要有团结互助的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灾难,我们应该有尊重生命,永不放弃的精神。
②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首先应该学会自救、自护,降低灾害的危害。在灾害面前,我们要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自然灾害发生时,通过对人们具体做法的了解,使学生体会尊重生命,永不放弃的精神,在重大灾害面前,全国人民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