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课件)

资源简介

(共53张PPT)
第八单元 漫画的启示
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
习作要素
趣味导入
几笔简单的勾勒、几处讽刺的表现、几个夸张的画面,却耐人寻味,这就是漫画。漫画不仅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会让我们对现实生活、社会问题有所思考。请你仔细品读一幅漫画,写出它带给你的感受与启示。再召开一次漫画展,将你选择的漫画与写出的文章同时展出吧。
习作目标
习作思路
很多同学写这篇习作时抓不住题眼,侧重介绍漫画的内容,没有深入思考漫画的含义,写出自己从中获得的启示。习作时要详略得当,像写读后感时要轻“读”重“感”一样,写这篇习作时也要轻“漫画”重“启示”。
爱老师
描述漫画内容时,也可以适当发挥想象。比如教材中第二幅漫画《待业啄木鸟》中,三只啄木鸟的姿势、神态各异。最前面的一只呆呆地盯着树桩,可能在疑惑什么。第二只闭上了眼睛,或许在回忆什么。最远处的一只把头扭向一边,可能发现了什么。这样逐一观察,逐一描写,漫画内容就可以写清楚了。
聪聪
简洁地略写漫画内容之后,是不是直接就联系生活实际写启示了呢?
明明
在描写漫画内容与联系生活实际写启示之间,最好还要有一段过渡。每一幅漫画都有它要反映的主题和寓意,想一想画家为什么要画这幅漫画,他的目的是什么。过渡段可以根据漫画反映的现象,探究漫画的含义,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发表评论。
爱老师
观察这幅漫画中人们的行为,再联系告示牌“母子上车处”和标题“假文盲”,就会发现:那些人不是真正不识字,而是对该遵守的乘车排队规则故意视而不见,这样荒唐的行为是令人耻笑的。
真真
假文盲
教材中第一幅漫画中,戴眼镜的人靠在一棵小树苗下,等着乘凉。小树苗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生长过程,需要有人辛勤培育才能枝繁叶茂。而旁边扔下的铁锹,说明此人不想辛勤培育,只想坐享其成。此人的言行违背常理常情,所以显得很可笑。
红红
漫画本身就是画家在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或现象,与生活联系紧密。那么哪一幅漫画,让你联想到了哪些人或事呢?
爱老师
教材中第一幅漫画还让我想到了《守株待兔》的故事,等着乘凉的人与守株待兔的人是同一种人,都想不劳而获。
明明
《待业啄木鸟》让我想到每年6月到7月是鱼产卵的重要时期,为了鱼类的繁殖和生长,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都设有休渔期。这太有必要了,避免了因过度捕捞而出现类似“待业啄木鸟”的现象。
真真
你们打算如何给文章拟题呢?
爱老师
我想用“从××说起”的方式拟题:《从<待业啄木鸟>说起》。
聪聪
我想用漫画主旨作主标题:《不付出怎能有收获——一幅漫画的启示》。
明明
《我想用“××的启示”的方式拟题:《漫画<等着乘凉>的启示》。
真真
本次习作,可以从教材给出的两幅漫画中选择一幅来写,也可以写其他漫画。习作的结尾可以再回归漫画本身。漫画的标题往往告知或暗示了漫画的主旨,结尾可以联系漫画标题,揭示漫画的含义,起到强调作用。听完了大家的讨论,我的题目是,漫画画了,告诉我们。
爱老师
听完了大家的讨论,我的题目是
。漫画画了《 》 ,告诉我们 。
我们不做这样的人
一个人刚栽完小树苗,另一个人在旁边等着乘凉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坐享其成
习作框架
谈自己的画(节选)
丰子恺
哭的一事,在孩子们有特殊的效用。大人们惯说:“哭有什么用?”原是他们的世界狭窄的缘故。在孩子们的广大世界里,哭真有意想不到的效力。【直入主题】漫画中男孩在哭,作者对孩子的“哭”有自己的见解。
名篇引路
譬如跌痛了,只要尽情一哭,比服凡拉蒙灵得多,能把痛完全忘却,依旧遨游于游戏的世界中。又如泥人跌破了,也只要放声一哭,就可把泥人完全忘却,而热衷于别的玩具。又如花生米吃得不够,也只要号哭一下,便好像已经吃饱,可以起劲地去干别的工作了。【排比列举】以排比句的形式,简洁地列举孩子们哭的事例,说明了孩子哭的“神奇作用”。
总之,他们无论干什么事都认真而专心,把身心全部的力量拿出来干。哭的时候用全力去哭,笑的时候用全力去笑,一切游戏都用全力去干。干一件事的时候,把除这以外的一切别的事通通忘却。【承上启下】恰当过渡,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一旦拿了笔写字,便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纸上。纸放在桌上的水痕里也不管,衣袖带翻了墨水瓶也不管,衣裳角拖在火钵里燃烧了也不管。一旦知道同
伴们有了有趣的游戏,冬晨睡在床里的会立刻从被窝钻出,穿了寝衣来参加;正在换衣服的会赤了膊来参加;正在洗浴的也会立刻离开浴盆,用湿淋淋的赤身去参加。被参加的团体中的人们对于这浪漫的参加者也恬不为怪,因为他们把所有精神都沉浸在游戏的兴味中,大家入了“忘我”的境界,更无余暇顾到实际生活上的事及世间的习惯了。【排比列举】再次以大段排比,列举孩子们做事全情投入
的事例,说明上文观点——孩子们“无论干什么事都认真而专心”。
成人的世界,因为受实际的生活和世间的习惯的限制,所以非常狭小苦闷。孩子们的世界不受这种限制,因此非常广大自由。年纪愈小,其所见的世界愈大。【深入分析】深入分析上文孩子们做事认真而专心的原因,并引出新的观点。
我家的瞻瞻最厉害,便是他年纪最小,所处的世界最广大自由的缘故。他见了天上的月亮,会认真地要求父母给捉下来;见了已死的小鸟会认真地喊它活转;两把芭蕉扇可以认真地变成他的脚踏车;一只藤椅子可以认真地变成他的黄包车;戴了铜盆帽会立刻认真地变成新官人;穿了爸爸的衣服会立刻认真地变成爸爸。【联系生活】联系具体生活,以自己最小的孩子瞻瞻的一些小事,证明上文观
点——年纪愈小,其所见的世界愈大。照他的热诚的欲望,屋里所有的东西应该都放在地上,任他玩弄;所有的小贩应该一天到晚集中在我家的门口,由他随时去买来吃弄;房子的屋顶应该通通除去,可以使他在家里随时望 见月亮、鹞子和飞机;眠床里应该有泥土,种花草,养着蝴蝶与青蛙,可以让他一醒觉就在野外游戏。看他那热诚的态度,以为这种要求绝非梦想或奢望,应该是人力所能办到
的。他以为人的一切欲望应该都是可能的。所以不能达到目的的时候,便那样愤慨地号哭。拿破仑的字典里没有“难”字,我家当时的瞻瞻的词典里一定没有“不可能”一词。【评价分析】对瞻瞻的种种行为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
(选自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有改动)
名师点评:
丰子恺由自己的一幅漫画“孩子因打碎泥人而哭”谈开来。思绪洋洋洒洒,由孩子哭的神奇作用,想到他们做事全情投入,再想到孩子心中的世界广大、富有想象力。联想丰富,观点频出。
方法一
习作方法
合理想象,描述漫画内容。
漫画本身的形象性,是联想和想象的依据,所以先要观察画面,看看漫画画了哪些有趣的内容。读懂漫画,要用心做到“两个读”——读图画,读文字。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画面,不遗漏。如果画中有文字,如标题、人物语言,更要仔细读,思考其社会背景,或
是揭示的中心等。虽然画面是静止的,但我们可以想象画中的人物会有怎样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使故事丰富起来。
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写清楚哪些人物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还可以依据漫画提供的线索,进行合理想象,丰富画面内容,使之情节化、故事化。
假文盲(节选)
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寒风呼啸着,如刀子一般划过脸颊。车站早已挤满了人,水泄不通。大家都希望能早些上车,少受些寒冷的侵扰。
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小孩子,急匆匆地赶来。看着长长的队伍,妇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前面的人墙她怎么也挤不过去,只能紧紧地抱着怀里瑟瑟




一边不停地在原地打转,一边急促地大喊:“你们谁能让一让,我孩子正在发高烧,急需去医院,你们谁能让一让?”妇女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可他们却充耳不闻,仍然冷漠地占着位置一动也不动,他们冷漠得比这天气还要冷。
小作者根据画面内容想象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从画面中妇女的表情想象是孩子生了病急需去医院……这样整个画面就更加充实丰满了。
看着华君武先生的这幅漫画,我不由得想到了成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栽的树,要过很久很久才能长大成荫,后人才能在树下乘凉。树木成长需要很长的时间,当下做的事,可能要在很久以后才能体现出其效益和价值。图中坐着的人因为懒惰,宁愿坐在尚未枝繁叶茂的树下,也不愿起身为小树培土、浇水。更夸张的是
植树与乘凉(节选)




当别人问起时,他还能堂而皇之地回答:“等着乘凉。”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像他这样,小树如何长大?后人又怎么可能有大树可以乘凉呢?
由漫画想到成语,再回到漫画,对画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评价中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方法二
分析原因,深入思考。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写出自己的思考。难点在于要通过画面找出其反映的现象或行为,想清楚整幅漫画的含义。所以观察之后,要结合联想、想象分析画面,看清事物间的联系,发现其夸张、引人深思之处。分析到位,便可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如丰子恺先生列举并分析了孩子们的种种有趣行为,得出“孩子们的世界广大而自由,是因为我们不像成人那样受实际的生活和世间的习惯的限制”的结论。
收获不是等来的(节选)
看完漫画,我想对树下等着乘凉的人说:“乘凉的大树是等不来的,只有像提壶浇水的人那样,经常为小树浇水、松土、施肥,好好地管理小树,辛勤地培育小树,帮助小树长成枝叶茂密的参天大树,才能乘凉,才能享受到劳动成果。”




以规劝乘凉人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由《待业啄木鸟》想到的(节选)
是谁让参天大树变成了矮小的树桩呢?哦,是砍伐者!这些目光短浅的砍伐者们,只贪图眼前的利益,对森林肆意乱砍滥伐,拿动物的家园去换取钱财。可是他们手中的钱不仅是货币,还是让啄木鸟“待业”的通知书!这样的钱得了心也会不安呀!




以设问句过渡。小作者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砍伐者们乱砍滥伐。最后发出感叹,引人深思。
方法三
联系生活,谈谈看法、启示。
这部分内容应承接上文对画面的描述,不能偏离、脱离漫画内容。丰子恺先生联系自己孩子瞻瞻的一些生活小事,来表明孩子“年纪愈小,其所见的世界愈大”的观点。我们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由画面呈现的内容,联想到社会上类似的现象,由画面到生活,找到关联与共鸣。联系实际思考:生活中
有没有与漫画中类似的人或事?如果有,我们该怎样看待?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从不同角度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谈谈自己从漫画中悟出的道理。
植树与乘凉(节选)
是啊,人一旦有了懒惰之心是多么可怕。孩子如果从小就懒惰不愿学习,只想依靠父母,长大后又怎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工人如果不愿创新,只想依赖前人的成果混日子,又如何能适应这快速发展的社会呢?




幸运的是,我国的建设者中有许多“种树人”。他们用自己的热血浇灌着中国这棵大树,使其蓬勃生长。北京地铁有一群退休老人,他们自发组成了“志愿者服务站点”,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抗美援朝退役老兵朱再保投身环保教育,为祖国的绿水青山奉献半生……正是有了这些“种树人”,我们才能在祖国这片树荫下乘凉啊!
小作者联想生活中与此漫画中类似的“懒惰”现象,并表达观点,进行批判。
从相反的角度想到与懒惰者相对的“种树人”,对他们进行赞美。
一幅漫画给我的启示(节选)
现实生活中,“假文盲”现象杜绝了吗?没有。无论是商场,还是学校,很多公共场所中“假文盲”随处可见。比如,公共汽车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字——“老弱病残孕专座”,可是坐在座位上的却是那些年轻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问题的人。他们看到




老人和小孩站在过道里,却好似没看见,继续享受地坐着。再比如,公园的花坛、草坪旁边,明明写着“禁止摘花”“请勿践踏”“不要入内”的牌子,可还是有那么一些人,向那些美丽的花儿伸出了手,向青青的绿草迈出了脚。
想让“假文盲”在社会上彻底地消失,并非没有可能,关键在于我们大家。只要我们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争当讲文明、有公德心的人,相信“假文盲”就没有了立足之地。
《假文盲》这幅漫画的中心很清楚,小作者由漫画内容联想到了生活中公共汽车上占座不让,公共花坛中偷摘花朵、践踏草坪等常见现象,并向大家发出了呼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争当讲文明、有公德心的人。
好开头
1.(对比开头式)我是一个漫画迷,每当看到精彩的漫画作品时,总会忍不住笑出声来。可今天我看到一幅《砍树》的漫画时,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2.(引起下文式)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画,看完后不禁喜忧参半。
3.(开门见山式)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画——《少管闲事》。这幅漫画的内容是妈妈叫女儿少管闲事,这位妈妈的举动和话语使我陷入了沉思……
4.(直指中心式)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的一幅《假文盲》,极有力地抨击了社会上那些文化水平高、道德素质低的人,尖锐地讽刺了那些人极端利己的思想。
上面的“好开头”中,我喜欢第 种。我想这样写开头:
2
最近,我看了一幅叫作《耍赖》的漫画,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地触动了。
好结尾
1.(点明启示式)这幅《等着乘凉》的漫画,我会一直铭记在心,因为它不仅仅是漫画,更像是我的座右铭。它一直告诫着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2.(发出呼吁式)人类啊,请手下留情!救救那些被破坏的森林吧!救救那些被污染的河流吧!救救地球,救救自己吧!这是我发自内心的呼唤!
3.(揭示主题式)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画中那两个小学生一样有公德心,那么我们生活的环境将会更加美好。
4.(引用名言式)有句话说得好:“有一种财富叫精神,有一种高贵叫文明。”生活在“礼仪之邦”的中国人,更应该与不良行为说再见,让文明之花遍地开放。愿天下再无“假文盲”。
上面的“好结尾”中,我喜欢第 种。我想这样写结尾:
4
我想这幅漫画要告诉我们——尊重他人,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出言不逊,轻贱他人,其实是在贬损自己。
讽刺漫画的特点在于以小见大,通过一件小事情反映出一种社会现象,揭示其中的深层次问题。请你分析一幅漫画,尝试揭示这幅漫画引人发笑的关键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试身手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前人无私奉献的美德。但这位中年人,树还没长大,就坐等乘凉,着实让人不齿。树能让人乘凉,正是因为有那些勤奋的人浇水、施肥……当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绿荫如盖的时候,付出辛劳的人一定会为大树能给人们遮风挡雨而感到自豪,后人也会深深感谢栽树的前人。而这位中年人本可以在当下为小树做点什么,但他却选择坐在树下,巴巴等候,只想着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着实让人感到无奈和气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