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过关检测 第七章(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有助于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下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据此完成1~3题。1.香港和澳门叙述正确的是( )A.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B.澳门的自然资源丰富C.港澳重点发展重工业D.港澳都与广东省相邻2.香港和澳门都有填海造地,反映出当地( )A.地势低平 B.地狭人稠C.交通发达 D.海岸线曲折3.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港澳具备的优势有( )①经济实力雄厚 ②海陆空交通便捷 ③丰富的发展经验 ④自然资源充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读图,完成4~6题。甲乙4.甲、乙两图所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与乙地相比,甲地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A.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B.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C.邻近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D.劳动力充足5.关于乙图A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交会B.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C.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D.拥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6.关于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内地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港澳的经济发展无需依靠祖国内地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资源丰富C.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D.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轨交11号线是苏州首条市域轨交线路,已于2023年6月24日开通初期运营,此后沪、苏两市将进入地铁同城化时代。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完成7~8题。7.该市域轨交线路的开通( )A.缓解了珠江三角洲的交通压力B.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C.加强城市间的货运联系D.促进了同城化发展8.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我国最大城市群的优势条件有( )①地形平坦,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②河网密布,交通便利③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④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阅读某初中生地理课堂上跟着老师做的某地区的思维导图。据此完成9~11题。9.据图中信息推测,X地区可能是(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C.黄河三角洲 D.三江平原10.有关该区域最大河流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的推测,正确的是( )A.含沙量大,汛期较长 B.径流量大,结冰期长C.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D.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11.有关该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历史悠久,是我重要的水稻产区B.核心城市是南京,对全国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C.旅游资源丰富,有“花园城市”之称D.交通便利,可通过京广铁路联系南北陈老师将南宋诗人范成大的词编成一组地理题。依据诗词及其注释,完成12~13题。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注释:①画舫: 彩船。②夷犹:指船行迟缓。③横塘:位于苏州西南的大湖。④江国: 水乡。⑤寒:指水冷。⑥谷雨:清明后的第一个节气。⑦看看:即将。12.词中景象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可能是( )A.3月,江淮地区 B.4月,长江三角洲地区C.5月,华北平原 D.6月,珠江三角洲地区13.诗人坐的小船轻缓前行,横塘塔近在眼前却又离得很远。可信的原因是( )A.河渠纵横,弯道众多B.春水陡涨,河流流速较快C.来往船只多,交通拥堵D.河流水位低,船只划行困难以长沙、株洲和湘潭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以三市间的快速交通设施为纽带,以交通线为发展轴向周边地区放射,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读图,完成14~15题。14.下列交通线不通过长株潭城市群的是( )A.京广高铁B.京广铁路C.京九铁路D.沪昆铁路15.湖南提出要将湘江打造成“东方的莱茵河”,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A.关闭或搬迁沿江的所有工业B.保护山水景观,建设滨江风光带C.加强宣传,保护“母亲河”D.执法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二、非选择题(共3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等九市组成,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材料二 长期以来,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从“前店后厂”到目前粤港合作模式,反映了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方式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祖国内地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转型的需要和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材料三 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1)图中A为 特别行政区,B为 特别行政区。(2分)(2)随着祖国内地经济的发展,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已从“ ”模式发展到目前的粤港合作模式。(1分)(3)广西可通过 江水道和南广(南宁—广州)高铁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1分)(4)家住香港的张先生到珠海探亲,最便捷的交通方式是 。(1分)(5)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作中各有优势,请说出港、澳地区在合作中的优势。(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 21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竞争优势逐渐丧失,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不断承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产业,着力将北部湾城市群建设成面向东盟、服务“三南”(西南、中南、华南)、宜居宜业的蓝色海湾城市群。材料二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示意图。(1)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相比,北部湾经济区的能源优势是 ;在国际贸易上的优势是 ,国际市场广阔。(2分)(2)广东省向北部湾经济区转移的产业主要属于 (填“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1分)(3)试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承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4分)(4)近年来,广西承接了大量由珠江三角洲转移的产业,促进当地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请说出这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至少写出两点)(4分)18.2022年2月2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是中部首个、全国第四个获批的都市圈发展规划。右图示意长株潭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长株潭城市群略图(1)长株潭都市圈发展建设中起龙头带动作用的城市是 ,该都市圈位于 省。(2分)(2)便利的交通使长株潭都市圈实现“同城效应”,京广高铁最南到达 (省区简称),沪昆高铁最东到达 (省区名称)。(2分)(3)湘江是 (河流)的支流。该都市圈的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2分)韶山地处长株潭都市圈西部,与都市圈大城市有便捷的高铁、高速公路相连。韶山是毛泽东主席的故乡,是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韶山发展旅游业具有的优越条件是 (2分)19.读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分布和长三角经济地位示意简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借助 条件,这里的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2分)(2)长江三角洲区域形成了“一轴两翼”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右图),其中“轴”是指 ,“两翼”可辐射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甲 地区等。请简述长三角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4分)(3)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不仅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更是全国人民的上海。请从交通、商贸、技术协作等方面,分析上海对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3分)过关检测 第七章(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有助于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下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据此完成1~3题。1.香港和澳门叙述正确的是(D)A.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B.澳门的自然资源丰富C.港澳重点发展重工业D.港澳都与广东省相邻由图可知,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澳门的自然资源缺乏;港澳重点发展第三产业。2.香港和澳门都有填海造地,反映出当地(B)A.地势低平 B.地狭人稠C.交通发达 D.海岸线曲折香港和澳门都有填海造地,反映出当地地狭人稠;香港和澳门填海造地不能反映出其地形特征,填海造地与交通、海岸线曲折无关。3.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港澳具备的优势有(A)①经济实力雄厚 ②海陆空交通便捷 ③丰富的发展经验 ④自然资源充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港澳自然资源不充足,④错误。读图,完成4~6题。甲乙4.甲、乙两图所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与乙地相比,甲地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C)A.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B.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C.邻近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D.劳动力充足读图可知,甲图所示区域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乙图所示区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最大优势是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5.关于乙图A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交会B.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C.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D.拥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北京拥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不是上海。6.关于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内地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D)A.港澳的经济发展无需依靠祖国内地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资源丰富C.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D.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以来,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A错误;港澳地区资源匮乏,B错误;祖国内地主要通过香港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充当了祖国内地与外界经济联系的“二传手”角色,C错误;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D正确。轨交11号线是苏州首条市域轨交线路,已于2023年6月24日开通初期运营,此后沪、苏两市将进入地铁同城化时代。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完成7~8题。7.该市域轨交线路的开通(D)A.缓解了珠江三角洲的交通压力B.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C.加强城市间的货运联系D.促进了同城化发展该市域轨交线路的开通缓解了长江三角洲的交通压力,A错误;没有扩大城市规模,B错误;加强了城市间人员联系,C错误;促进了同城化发展,D正确。8.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我国最大城市群的优势条件有(B)①地形平坦,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②河网密布,交通便利③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④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阅读某初中生地理课堂上跟着老师做的某地区的思维导图。据此完成9~11题。9.据图中信息推测,X地区可能是(A)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C.黄河三角洲 D.三江平原X地区有“鱼米之乡”之称,有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故X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10.有关该区域最大河流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的推测,正确的是(C)A.含沙量大,汛期较长 B.径流量大,结冰期长C.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D.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X地区为长江三角洲。流经该区域最大河流是长江。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11.有关该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农业历史悠久,是我重要的水稻产区B.核心城市是南京,对全国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C.旅游资源丰富,有“花园城市”之称D.交通便利,可通过京广铁路联系南北长江三角洲核心城市是上海,对全国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花园城市”指新加坡;长江三角洲交通便利,可通过京沪铁路联系南北,京广铁路没有经过长江三角洲区域。陈老师将南宋诗人范成大的词编成一组地理题。依据诗词及其注释,完成12~13题。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注释:①画舫: 彩船。②夷犹:指船行迟缓。③横塘:位于苏州西南的大湖。④江国: 水乡。⑤寒:指水冷。⑥谷雨:清明后的第一个节气。⑦看看:即将。12.词中景象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可能是(B)A.3月,江淮地区 B.4月,长江三角洲地区C.5月,华北平原 D.6月,珠江三角洲地区诗中有“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所以诗人所看到的田园风光,出现的时间应为4月;根据诗中描绘的“画舫”“江国”,可推断地点可能是南方水乡,即长江三角洲地区。13.诗人坐的小船轻缓前行,横塘塔近在眼前却又离得很远。可信的原因是(A)A.河渠纵横,弯道众多B.春水陡涨,河流流速较快C.来往船只多,交通拥堵D.河流水位低,船只划行困难当地以平原为主,河渠纵横,弯道众多,看似很近的地方,画舫还行很长距离才能到达。以长沙、株洲和湘潭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以三市间的快速交通设施为纽带,以交通线为发展轴向周边地区放射,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读图,完成14~15题。14.下列交通线不通过长株潭城市群的是(C)A.京广高铁B.京广铁路C.京九铁路D.沪昆铁路京广高铁与京广铁路经过长沙与株洲,沪昆铁路经过株洲,京九铁路没有经过湖南省。15.湖南提出要将湘江打造成“东方的莱茵河”,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A)A.关闭或搬迁沿江的所有工业B.保护山水景观,建设滨江风光带C.加强宣传,保护“母亲河”D.执法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关闭或搬迁沿江的所有工业会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关闭所有工业也不现实。二、非选择题(共3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等九市组成,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材料二 长期以来,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从“前店后厂”到目前粤港合作模式,反映了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方式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祖国内地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转型的需要和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材料三 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1)图中A为香港特别行政区,B为澳门特别行政区。(2分)(2)随着祖国内地经济的发展,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已从“前店后厂”模式发展到目前的粤港合作模式。(1分)(3)广西可通过珠江水道和南广(南宁—广州)高铁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1分)(4)家住香港的张先生到珠海探亲,最便捷的交通方式是公路。(1分)(5)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作中各有优势,请说出港、澳地区在合作中的优势。(2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 21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竞争优势逐渐丧失,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不断承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产业,着力将北部湾城市群建设成面向东盟、服务“三南”(西南、中南、华南)、宜居宜业的蓝色海湾城市群。材料二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示意图。(1)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相比,北部湾经济区的能源优势是有丰富的石油、锰、铝土等资源和水能;在国际贸易上的优势是毗邻东南亚,国际市场广阔。(2分)(2)广东省向北部湾经济区转移的产业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填“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1分)(3)试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承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4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北部湾经济区石油、锰、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拥有众多海港和内河,水运便利;劳动力成本低;土地价格较低等。(4)近年来,广西承接了大量由珠江三角洲转移的产业,促进当地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请说出这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至少写出两点)(4分)为珠三角提供了广阔的经济腹地;缓解了珠江三角洲资源紧张的状况;缓解了珠江三角洲的环境压力等。18.2022年2月2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是中部首个、全国第四个获批的都市圈发展规划。右图示意长株潭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长株潭城市群略图(1)长株潭都市圈发展建设中起龙头带动作用的城市是长沙,该都市圈位于湖南省。(2分)(2)便利的交通使长株潭都市圈实现“同城效应”,京广高铁最南到达粤(省区简称),沪昆高铁最东到达上海(省区名称)。(2分)(3)湘江是长江(河流)的支流。该都市圈的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水源充足,水运条件好。(2分)韶山地处长株潭都市圈西部,与都市圈大城市有便捷的高铁、高速公路相连。韶山是毛泽东主席的故乡,是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韶山发展旅游业具有的优越条件是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地处都市圈内,客源量大;便捷的交通等。(2分)19.读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分布和长三角经济地位示意简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是沿海、沿河分布;成群分布。借助快捷的交通(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条件,这里的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2分)(2)长江三角洲区域形成了“一轴两翼”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右图),其中“轴”是指长江(长江经济带或长江沿江经济带),“两翼”可辐射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甲珠江三角洲地区等。请简述长三角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4分)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市场广阔或政策支持。(3)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不仅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更是全国人民的上海。请从交通、商贸、技术协作等方面,分析上海对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3分)交通方面:上海是我国重要的交通中心,许多铁路、公路、河运、海运及航空线在此交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商贸方面:上海是国际区域性贸易中心,其他城市(区域)可以以上海为桥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技术协作方面:上海是中国著名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所在地,可利用上海的技术优势发展经济及进行技术协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过关检测 第七章 - 学生版.docx 过关检测 第七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