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2 常见的酸、碱、盐8.2.1 常见的酸素养目标化学观念:通过阅读教材、教材实验,知道物质具有多样性,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认识几种常见的酸。科学思维:通过教材实验的探究,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归纳等科学方法,形成基于实验事实进行证据推理、建构模型并推测物质及其变化的思维能力。3.科学探究与实践:熟练掌握控制变量法这一重要实验方法,严格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切实提升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不断强化安全意识与环保理念,深刻认识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重要性,形成对化学物质使用的正确态度和责任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盐酸、硫酸的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盐酸、硫酸的特性。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你吃过这些食物吗?有什么感受?(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酸性食物的图片)(“酸”最早指“有酸味的酒”。在酿酒的时候,有时把比较珍贵的酒放在窖中保存,酒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产生酸味。)合作探究探究点 常见的酸提出问题1.盐酸、硫酸的颜色和状态是怎样的呢?2.打开盛有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盖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盐酸、硫酸的性质及用途。归纳总结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物质 化学式 颜色、状态 气味 挥发性 用途盐酸 HCl 无色液体 刺激性气味 易挥发 电镀、除锈、食品加工、化工生产硫酸 H2SO4 无色、油状液体 无气味 难挥发 车用电池、化肥制造、农药生产、石油精炼教学拓展 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纯净的盐酸是无色的,但工业盐酸常因含有杂质(主要含Fe3+)而显黄色。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会看到白雾,这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课堂讨论 打开盛装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处就会出现白雾,白雾是如何形成的呢?(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挥发出来的HCl气体溶解在空气中的水蒸气中,形成盐酸小液滴。)2.浓硫酸的特性【实验8-5】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图示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放于表面皿中的纸上写字,观察变化。 纸上显出黑色字迹取20g蔗糖放入小烧杯中,加少量水使它润湿后,注入10mL浓硫酸,搅拌,观察现象。 蔗糖先变黑,然后迅速膨胀形成 “黑面包” 状物质,同时有热量放出和刺激性气味产生。实验结论:浓硫酸能使纸张、蔗糖等物质脱水变成炭,有强脱水性。浓硫酸对衣物、皮肤等都有强腐蚀性。注意:浓硫酸是危险品,保管和使用都要格外小心,应密封保存在专用的药品柜中、如果皮肤不慎沾上浓硫酸,应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除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性质决定用途: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课堂讨论 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那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吗?为什么?(浓硫酸也需要密封保存,因为其具有吸水性。——物理变化)小结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比较物质 浓盐酸 浓硫酸性质 挥发性 吸水性不同点 溶质质量 减小 不变溶剂质量 不变 增大溶液质量 减小 增大相同点 溶质质量分数 减小变化类型 物理变化【实验8-6】浓硫酸的稀释操作示意图 操作 现象 解释正确:将浓硫酸沿着器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停地搅拌。 用手触碰烧杯外壁,感觉发烫,且温度计的数值升高。 将密度大的浓硫酸缓慢地注入水中,及时搅拌,使产生的热得以迅速扩散。a 错误:为说明图a中错误操作的危害,在图b中的特定装置内,把少量水滴进浓硫酸中。 锥形瓶内的液体向四周飞溅,用手触摸锥形瓶外壁,感觉发烫。 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当水滴人浓硫酸时会产生大量热使水立即沸腾,带着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十分危险。b实验结论: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操作:酸入水、沿杯壁、缓慢倒、不断搅拌。注意: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课堂讨论 浓硫酸稀释时要注意“酸入水”,为什么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呢?(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能使水立刻沸腾,使浓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操作!)【板书设计】8.2 常见的酸、碱、盐第1课时 常见的酸常见的酸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浓硫酸的特性:浓硫酸的脱水性3.浓硫酸的稀释:酸入水、沿杯壁、缓慢倒、不断搅拌。作业布置 请完成《学练优》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本节课不仅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探索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以此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形成求学所需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不足之处 酸有一定的腐蚀性,在教学中应加强对酸使用的安全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