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焕发青春活力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复习课件焕发青春活力目录01|单元立意焕发青春活力02|课标解读03|用热点梳理知识04|典题精练05|单元思考与行动焕发青春活力01单元立意MID-AUTUMN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本单元以“焕发青春活力”为主题,围绕“青春成长”,引导学生了解自尊、自信、自强的内涵,明确自尊、自信、自强的表现和重要性,激发成长的内生力量,正确认识自己,进一步探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做自尊、自信、自强的中国人,形成政治认同、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涵养必备品格,在感悟生活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是本课程的重要理念。落实这一理念,完成课程任务,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明确优秀品质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作用,知道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时需要积淀内在的力量,对自己负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扬起“自尊、自信、自强”之帆,在青春旅程中劈波斩浪;另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自尊、自信、自强不仅是个人的选择,也包含着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对自己的期望,要树立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实现人生价值,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01|单元立意02课标解读MID-AUTUMN FESTIVAL(一)课程目标——课程标准中“总目标”的要求:能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初步具有自尊自强、坚韧乐观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具备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适应变化,不怕挫折。——课程标准中“学段目标”的要求: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养成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磨炼意志,形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02|课标解读(二)课程内容——课程标准中“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部分对应的课程内容:“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课程标准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分对应的课程内容:“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议题,讨论在新时代如何做一个脚踏实地、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时代新人。以“如何理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为议题,理解家国情怀的重要性,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02|课标解读(二)课程内容——课程标准中“革命传统教育”部分对应的课程内容:“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议题,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团队会活动,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认识当代少先队员、共青团员的时代使命。”02|课标解读03知识梳理MID-AUTUMN FESTIVAL03|知识梳理第三课人贵自尊3.1人须有自尊内涵①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②学会不断提升自己③学会尊重他人焕发青春活力重要性表现3.2做自尊的人①认可自己②知廉耻、明是非③不爱慕虚荣03|知识梳理第四课自信给人力量4.1人要有自信内涵①找准定位,扬长避短②专注当下,积极行动③勇于探索,增强底气④坚定民族自信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做自信的中国人焕发青春活力作用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4.2做自信的人来源乐观坚定远离自负与自卑03|知识梳理第五课人生当自强5.1 人要自强内涵焕发青春活力重要性5.2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①使人自主自立②使人奋发向上③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原因做法①优良传统②少年强则国强①树立远大理想②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③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议学任务①请你根据第二单元的相关知识,填写下列空格。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我们要把 、 、 作为促进青春成长的优秀品质和重要内容,扬起“ 、 、 ”之帆,在青春旅程中劈波斩浪,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实现人生价值,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②请你根据教材详细梳理这三个关键词的知识,构建思维导图。知识梳理—第三课 人贵自尊3.自尊的表现?P27-P28(1)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①自尊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能肯定自己的价值;②能够积极地表现自己,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为人所需要的。内涵重要性表现1.自尊的内涵 P26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包括自我尊重和赢得他人的尊重。2.自尊的重要性?P26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便会感到快乐。知识梳理—第三课 人贵自尊3.自尊的表现?P27-P28(2)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①自尊的人是有羞耻心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行己有耻”是指对自己不善的动机和行为有羞耻心,能以羞耻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凡自己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都是优秀的品质。)②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3)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自尊的人不为名利所惑,不过分追求表面上的荣耀,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分析他人的评价。表现知识梳理—第三课 人贵自尊4.如何做自尊的人?P29-P31(1)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做法:①我们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②面对他人的议论或批评,我们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③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应当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2)学会不断提升自己。原因:真正的自尊,来自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和进取。做法:①在学习上,我们应努力充实自己,开阔视野,增长智慧;②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历练自己,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个人修养。做法知识梳理—第三课 人贵自尊4.如何做自尊的人?P29-P31(3)学会尊重他人。原因: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尊重他人,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做法:①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人格,不取笑、歧视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②接纳他人不同的个性和处世风格,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习惯,珍视他人的劳动和付出。做法知识梳理—第四课 自信给人力量内涵作用2.自信的作用?P35①自信让人乐观坚定。自信是一种“我能行”的信念,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动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正是这种“我能行”,让我们充满希望和力量,面对困难和失败不轻言放弃,朝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②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①自负表现为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是,好高骛远。②自卑表现为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③自信表现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从容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1.自信的内涵?P34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个人自身能力的彰显,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知识梳理—第四课 自信给人力量来源做法3.自信的来源?P36自信源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实力,源于在和他人交往中获得的肯定,源于从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4.如何做自信的人?P38-P39(1)找准定位,扬长避短。我们可以在与他人的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客观认识自己、准确定位自己,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也要认清自己的不足,避免盲目自信。(2)专注当下,积极行动。做自信的人,要明确目标,从当下开始,心无旁骛,全力以赴,不惧失败,为自己鼓劲、喝彩。知识梳理—第四课 自信给人力量做法4.如何做自信的人?P38-P39(3)勇于探索,增强底气。做自信的人,要有直面挑战的勇气,紧跟时代步伐,大胆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新问题,积极探索,在解决问题中展现实力、提升能力。(4)青春的自信,既体现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之中,也体现在为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我们要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坚定民族自信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做自信的中国人。【国家层面】知识梳理—5.1 人要自强内涵重要性1.自强的内涵?P41自强是自我勉励、发愤图强。自强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2.自强的重要性?P42-P43(1)自强,使人自主自立。自强的人,能够“克己”“自胜”,主动发掘自身力量,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2)自强,使人奋发向上。自强的人,有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积极进取,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3)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地接力传承,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知识梳理—5.2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原因1.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P44、P41蓝字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②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未来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自强的青春有未来。知识梳理—5.2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做法2.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P45-P46(1)树立远大理想。我们要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2)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①我们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②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①我们要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②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首先要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③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我们只有不怕吃苦、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04典题精练MID-AUTUMN FESTIVAL1.(2024广西南宁十四中期中改编)平日沉默寡言的小梅在数学课上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解题方法,老师和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为她鼓掌,让她感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欣赏。自此以后,她发言越来越踊跃,性格越来越阳光。这表明( )A.小梅陷入了虚荣的误区B.尊重他人要学会换位思考C.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D.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04|典题精练—考点1:人贵自尊D解析:小梅的经历说明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D符合题意。A错误,小梅的变化体现了她变得更加自信,与虚荣无关。B、C在题文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2.(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古人对“行己有耻”有许多的描述,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些名句启示我们( )①有羞耻之心,就可以随便放纵自己②要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自己的行为选择③有羞耻之心,就一定不会做错事情④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04|典题精练—考点1:人贵自尊C解析:题文中古人对行己有耻的描述,启示我们要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自己的行为选择;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④符合题意。有羞耻之心,就不会随便放纵自己,而是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①错误。“一定不会做错事情”说法绝对,③错误。3.(新独家原创)后汉东莱太守杨震经过管辖地昌邑县时,县令王密送去十金,并说“暮夜无知者”。杨震严词拒受,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人们因此称他为“四知太守”。这一故事启示我们( )A.要自信,客观地对待自己B.要自尊,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C.要自强,有不断进取的精神D.要自负,遇事有长远的打算04|典题精练—考点1:人贵自尊B解析:题干中杨震严词拒受暮夜时县令王密送去的十金,做到了慎独,这启示我们要做自尊的人,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B正确。A、C与题文主旨不符。D错误,自负不利于我们的成长。4.(2024安徽阜阳二模)古人云:“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以下人物的言行与这一古语给我们的启示相符的是( )A.上学路上,同学和小杰打招呼,小杰假装没看见B.明明经常打断老师上课,对老师的观点进行质疑C.小姨送给小美一件礼物,小美不喜欢,但仍然表示感谢D.小米在班会课上,公开要求同学们为班上经济困难的学生捐款04|典题精练—考点1:人贵自尊C解析:“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启示我们要尊重他人。分析选项可知,小姨送给小美一件礼物,小美不喜欢,但仍然表示感谢,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C符合题意。A、B、D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均不符合题意。5.(2024福建漳州一中区域联考期中)叶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向同学们展示了三幅励志图片,你认为这节课最有可能的主题是( )04|典题精练—考点2:自信给人力量A.自立 B.自强 C.自信 D.自傲解析:图片中“相信自己”“我能做到”“我最棒”都是自信的表现,C正确。A、B、D在图片中未体现,不符合题意。C6.(2024辽宁沈阳沈河区期末)“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这是因为( )①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满怀信心与希望②自信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③只要有了自信就能克服惰性、抵制诱惑、不断进步、体验成功④自信让我们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去尝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04|典题精练—考点2:自信给人力量解析: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故选B。B7.(2024湖北荆门期末改编)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同学说“让我来吧”。04|典题精练—考点2:自信给人力量D镜头一 某班号召同学们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长跑比赛,大家都担心坚持不下来。小强说:“我耐力好,让我来吧!”镜头二 社区推选居民参加法治宣讲,很多人不太敢尝试。小宇说:“我可以试试,让我来吧!”这些“让我来吧”启示我们( )①要培养自信的精神风貌,勇于承担责任②要磨砺坚强意志,不断增强自控能力③自尊的人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④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面对生活中的挑战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解析:题文中“让我来吧”体现了自信的精神风貌,启示我们要培养自信的精神风貌,勇于承担责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面对生活中的挑战,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题文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8.(新中考·图表解读)(2024山西保德多校三模)以下是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引用的示意图。它反映的道理有( )04|典题精练—考点2:自信给人力量C①人贵有自知,不可盲目自大②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时刻保持自信③有了一定的成就后,才能提升自信④不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追求目标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技能水平,②错误。提升自信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并非要取得一定的成就,③错误。分析示意图可知,①④对“达克效应”图示理解正确,符合题意。9.(2024云南中考)“英雄航天员”桂海潮,面对体能素质和航天技能训练的巨大挑战,不畏艰难,历经重重考核,成为我国首位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载荷专家。这启示我们要( )①激发潜能,超越自我②战胜困难,自强不息③勇敢尝试,避免挫折④无视挑战,顺其自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04|典题精练—考点3:人生当自强A解析:桂海潮面对巨大挑战,不畏艰难,历经重重考核,成为我国首位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载荷专家。这启示我们要自强不息,激发自身潜能,不断战胜困难、超越自我,①②正确。“避免挫折”说法错误,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正确面对挫折,③错误;“无视挑战”说法错误,我们要正确面对挑战,且“顺其自然”说法不妥,④排除。10.(2024山东汶上期末)2023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下列对毛泽东同志诗词解读正确的是( )①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自立才能立人②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树立崇高的理想,就能取得事业的成功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困难,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勇气④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人生当自强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04|典题精练—考点3:人生当自强C解析:“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意思是如果只喝井里的水,永远都不会长大,比喻人不能局限于现状,要有长远目光,不断进取,不断进步,①错误。“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意思是孩儿立下志向走出家乡,学习不取得成就绝不回来,说明树立崇高的理想,有利于事业的成功,②错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意思是不要说娄山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往前迈进,体现了面对困难,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勇气,③正确。“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意思是与天共同奋斗,与地共同奋斗,有无穷的乐趣,体现了人生当自强,④正确。11.(2024山东济南高新区一模改编)青年时代的徐悲鸿四赴上海,穷到沿街乞讨,然而他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越挫越勇,以“山穷水尽而能自拔,才不是懦夫”的精神自励,最终成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①自强的人能够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我、超越自我②做自强的人,要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③自强,使人自主自立④经历挫折就一定能取得成功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04|典题精练—考点3:人生当自强D解析:徐悲鸿面对挫折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自我勉励、发愤图强,在实干苦干中不断成长、前进,最终成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②③符合题意。题文中没有体现克服自己的弱点,①不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排除。12.(2024广西防城港期中改编)自强,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梦想,更关系到整个中国梦的实现。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能够源远流长,至今巍然屹立,自强不息发挥了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自强品质,需要( )①坚强的意志 ②进取的精神③树立远大的理想 ④追求完美的自我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04|典题精练—考点3:人生当自强A解析:“完美的自我”说法错误,④排除。①②③符合题意。13.阅读材料,请回答:材料一 中学生小艾家境一般,当看到自己班里有同学穿名牌鞋时,她心生羡慕,于是多次请求父母给自己也买一双一样的名牌鞋子,理由是:“穿名牌鞋会赢得同学们的夸赞,让我很有面子。如果不给我买,会伤害我的自尊,而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材料二 中学生小强聪明好学,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家长眼中的好孩子,但他就是听不得批评,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于他的缺点,有同学给他提出改进建议,但他总是暴跳如雷,结果同学和朋友都对他敬而远之。04|典题精练—考点1:人贵自尊13.(1)这两位同学的做法是自尊的表现吗 为什么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我们怎样做一个自尊的人。04|典题精练—考点1:人贵自尊解析: (1)不是。因为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不过分追求表面上的荣耀;自尊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能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此,两位同学的做法都不是自尊的表现。 (3)①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②学会不断提升自己。③学会尊重他人。14.(新中考·情境分析)某校学生会组织演讲比赛,三位同学在台下准备着——梦云心想:前面几位同学不是忘词就是死记硬背,我们班其他两位同学也不如我,冠军非我莫属!晓雨虽然有点紧张,但她不断暗示自己:不要担心,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小菲紧张得手都凉了,心想:别人都很优秀,我胆小、声音小,肯定不行。(1)根据三个人的心理活动,请你说说她们三个人各是什么心理?04|典题精练—考点2:自信给人力量 (1)梦云是自负心理;晓雨是自信心理;小菲是自卑心理。14.(2)这三种心理对她们参加比赛分别会有什么影响 (3)请你给梦云和小菲提一些好的建议。04|典题精练—考点2:自信给人力量(2)梦云因为自负,看不起别人,把自己看得过高,容易在比赛中失误;晓雨因为自信,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保持心态平衡,因而容易取胜;小菲因为自卑,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容易失败。(3)①学会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避免盲目自信。②找准定位,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走出自卑的心理牢笼,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15.(核心素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2024广东中山期末改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某校七年级同学围绕此事开展了“航天筑梦,少年强国”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感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1992年9月正式获批实施开始,已走过30余载漫漫征程,从曾经的困境与挫折,到如今的辉煌与荣耀,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航天人的心血与汗水。载04|典题精练—考点3:人生当自强15.人航天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载人飞船、运载火箭、测控通信、空间实验室等八大系统,直接参与的研究所、基地、研究院一级的单位有百余个,配合参与的单位有三千多个,可以说,载人航天事业是“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的事业。(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30多年发展历程的认识。04|典题精练—考点3:人生当自强 (1)①中国航天人自强不息,有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坚强的意志和进取的精神。②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团结协作。③我们为中国航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而感动,为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和骄傲。15.(2)为号召同学们不负青春,不负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班长写下了如下倡议书。04|典题精练—考点3:人生当自强倡议书同学们: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征程。当代青年的成长期、奋斗期与这一伟大进程高度重合,肩负的使命无比光荣、担当的责任艰巨繁重。广大青年要:①有理想: 。②敢担当: 。③能吃苦: 。④肯奋斗: 。七年级(3)班全体同学2024年××月××日 (2)①有理想: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等。②敢担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民族的理想结合在一起,勇于担当。③能吃苦:勇于面对挫折,磨砺坚强意志;勤俭节约;在学习中不怕困难;等。④肯奋斗:开发创造潜力;克服弱点,战胜自己,不懈努力;树立自信自强的青春态度;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