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校高2022级高三二模测试
地 理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第Ⅱ卷必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乌尉高速公路北起乌鲁木齐南至尉犁县,桥隧比高达40%。2024年12月30日,其控制性工程天山胜利隧道顺利贯通。隧道施工通常是从两端向中间对向掘进,但胜利隧道建设团队创新采用了“三洞+四竖井”方案。在左右两个主洞之间增加中导洞,先打中导洞,采取“长隧短打”快速掘进,将原本工期缩短了四分之一以上。图为天山胜利隧道中导洞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乌尉高速公路桥隧比高的主要原因是沿线地区( )
A.耕地紧缺,减少占用土地 B.平均海拔高,地势起伏大
C.生态环境脆弱,环保要求高 D.气候干旱,风沙活动频繁
2.天山胜利隧道开挖过程中岩爆(隧洞壁岩体承受巨大压力而爆炸性破碎)灾害频发,与此相关性最大的因素是( )
A.岩石类型 B.断层数量 C.隧道埋深 D.地下水量
3.增加中导洞大大缩短工期的原因是中导洞( )
A.利于开辟更多施工面 B.可及时排出主洞渗漏的地下水
C.可提高物资输送效率 D.利于通风,改善主洞空气质量
1868年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技术,着力发展经济。日本北海道四面环海,面积约占日本国土面积的22%,早期人口约5万人;1871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第一期北海道开发计划,从美国引进了大农场使用的新型农机器具,适合于冷凉旱作农区种植甜菜、亚麻等经济作物,推行机械化的“大农经营”,但“大农经营”农场少有成功;于是,日本政府转而确定以传统的“小作农”(即租佃制精耕细作小农场)为北海道开发策略,但仍以失败而告终。如图示意北海道位置和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日本政府早期大力推行“大农经营”模式的主要依据是( )
A.气候湿热 B.地广人稀 C.地形平坦 D.土壤肥沃
5.与美国相比,日本政府“大农经营”计划失败的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水平低②农业技术水平低③交通条件落后④国际市场狭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北海道推广传统的“小作农”模式仍然失败,主要受制于( )
A.劳动力短缺 B.机械化水平低 C.资金短缺 D.自然灾害频发
本纳斯沙漠位于西班牙东南部,距离海岸线不足20km,被称为“欧洲西部唯一的沙漠”。下图为本纳斯沙漠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本纳斯沙漠形成的关键条件是( )
A.深居内陆 B.地形阻挡 C.海拔较低 D.寒流影响
8.本纳斯沙漠地区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汽车产业涉及的工业部门多,产业链完整度要求高。中国汽车制造领域吸引了大量新创企业进入,然而北上广三个超大城市对新创汽车企业吸引力却不高。研究表明,目前新创汽车企业进入数量整体呈现以长三角地区为核心的态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北上广对新创汽车企业吸引力不高的原因是( )
A.市场趋于饱和 B.受限行政策影响
C.企业竞争激烈 D.当地地租过高
10.目前,新创汽车企业进入数量整体呈现以长三角地区为核心的态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方政策 B.产业基础 C.交通运输 D.用工成本
2024年6月25日13时41分,历经53天地月旅行的嫦娥六号返回器在距地面约120千米高度处在大西洋上空第一次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预定高度后,返回器在印度洋上空向上跳出大气层,到达最高点后滑行下降。之后,返回器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14时07分,返回器平安着陆在内蒙古中部。这一特殊的“弹跳”式再入方式(见下图),被称为“钱学森弹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嫦娥六号返回器从第一次进入大气层到安全着陆,跨越的经度范围约为( )
A.60° B.120° C.180° D.260°
12.嫦娥六号返回器共穿过臭氧层(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3.从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到安全着陆,合肥市( )
A.始终日出东北方向 B.正午日影长度逐渐变长
C.日出时刻逐渐提前 D.正午日影先朝南后朝北
准噶尔盆地中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漠中沙生植物和苔藓地衣等覆盖度达50%以上。沙漠四周高山环绕,仅西北部有较大开口,常年盛行西北风和西风,冬春季节多降雪。沙丘在两个成锐角相交的风力作用下,多呈长达数十公里的“人”字形或树枝状分布。图为树枝状沙丘景观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地沙丘呈树枝状分布的原因是( )
①四周高山环绕②风化作用强烈③植被覆盖率较高④不同方向的风力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树枝状沙丘主要分布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 )
A.西北部 B.东北部 C.西南部 D.东南部
16.根据水源条件,推测该地植被主要分布在( )
①沙丘顶部②沙丘底部③沙丘坡面④沙丘之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本题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初夏,类似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的推移,日本也存在雨带自南向北移动的现象,被称为梅雨前线。梅雨前线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其周边引导气流的影响,冷暖气团交汇。与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相比,日本梅雨前线降水强度较大。下图示意日本梅雨前线日降水量极大值的空间分布。
(1)描述日本梅雨前线日降水量极大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述其成因。(6分)
(2)与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相比,日本梅雨前线降水强度较大,请从日本的角度说明原因。(6分)
(3)厄尔尼诺年份,南、北赤道暖流减弱,分析其对日本梅雨前线的影响。(6分)
18.(本题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的莱茵河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河流生态系统,从阿尔卑斯山到北海海口,沿途河道周围有众多湖泊和湿地,河里的水族种类繁多,最著名的是来自北海的鲑鱼。鲑鱼是溯河洄游性冷水鱼类.不同年龄的鲑鱼喜欢在不同深度活动,以浮游生物、昆虫幼虫、小鱼小虾为食。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复苏,工农业等产业快速发展,几十年间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鲑鱼数量大幅度减少。1987年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ICPR)提出了“鲑鱼2000计划”,即鲑鱼在2000年重返莱茵河上游作为本目标的实现标志。图左为莱茵河的综合治理工程示意图。图右为卵石区水流场示意图。
(1)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莱茵河鲑鱼数量减少的原因。(6分)
(2)据图文材料推测河床铺设卵石区对鲑鱼生存水环境的有利影响。(4分)
(3)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角度,分析莱茵河综合治理工程对鲑鱼回归的意义。(8分)
19.(本题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丹霞地貌,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雅丹 地貌是在极干旱地区一些干涸的湖底.主要在定向风吹蚀作用下,形成彼此相间排列的垄岗、堡丘、土柱(墩)、凹地等景观组合。
材料二下左图为“我国某地雅丹地貌景观图”。下右图为“我国著名的丹霞、雅丹地貌分布图”。
(1)简述我国雅丹地貌、丹霞地貌的分布特点及原因。(6分)
(2)描述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4分)
(3)右图中的雅丹地貌,垄槽相间、平行排列且高程相近,分析该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6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B A A B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A C A D
17.(1)特征:日降水量极大值最大位于九州岛西部,北海道最小;总体上自南向北递减;太平洋沿岸高于日本海沿岸。原因: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团自南向北移动。
(2)日本四面环海,水汽更加充沛;梅雨前线北侧的冷气团经过日本海,挟带水汽;日本多山地、丘陵,气团受地形阻挡、抬升效应较强。
(3)南、北赤道暖流减弱,堆积到西太平洋赤道地区的暖水团减少,海水温度偏低,气温偏低,西太平洋赤道地区与副热带地区之间低纬环流减弱,西太平洋副高减弱,夏季风偏弱;梅雨前线北移速度减慢,位置比平常年份同期偏南(日本梅雨前线带来的日降水量南部更多,北部则更少)。
18.(1)通过大量开垦河流湿地,围湖造田等发展农业,导致鲑鱼栖息地缩减;工业的迅速发展排放大量污染物,导致河流水质变差;工农业废水使水体富营养化,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导致鲑鱼死亡;修筑大坝发展水电产业,阻碍了鲑鱼洄游,影响繁殖;大量采挖河道沙石,改变了河床基底,改变了鲑鱼的水生环境。
(2)水流通过卵石群时,使河段局部流速下降,利于鲑鱼逆流而上(洄游);卵石有助于形成相对较大的水深、湍流,有助于增加溶解氧。
(3)调节服务:铺设卵石,增加更多的湍流,有利于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河滨带植被重建,调节水量,净化水质;控导结构物(丁坝)可减少流水对河岸的冲刷,河流含沙量降低,改善水质条件。
供给服务:河滨带植被枯枝落叶吸引昆虫汇聚,给鲑鱼提供食物;改善了莱茵河的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给鲑鱼提供充足的食物。
支撑服务:莱茵河综合治理工程,营造出多样性的栖息地环境(在急流河段布置大卵石、大漂石可以形成一系列小型堰坝作为鱼梁,创造鲑鱼适宜栖息地;浅滩段水深较浅,有利于幼鱼生存);鱼类庇护所为鲑鱼提供隐蔽环境,成为躲避食肉鱼类和高速水流的避难所。
19.(1)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分布集中,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分布分散;气候湿润,流水作用强。
(2)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3)湖底坡度小;定向风吹蚀;湖底干裂隙扩大;走向与风向一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