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届高三地理学科模拟测试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11月5日(农历初五)中国“雪龙”号南极考察船穿过赤道,于11月14日抵达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32°S,116°E)。下图为11月5日—14日考察队员日记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①日出方位逐渐北移②白昼长度先变短后变长③正午日影先变短后变长④正午日影先北后南
1.该考察队员日记内容,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抵达弗里曼特尔港的前一天和第二天,北京时间20时的当地月相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年10月31日下午河北省普降小雨,11月1日京津翼等地有大雾天气,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区域2024年11月1日大雾及当日14:00该区域地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影响10月31日河北省普降小雨的天气系统是( )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
4.与11月1日京津冀大雾天气形成关联度不大的是( )
A.昨日普降小雨,水汽充足 B.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弱
C.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 D.大气逆辐射弱,地温较低
5.与乙处比,甲处风向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面气压分布 B.海陆热力差异 C.地形起伏状况 D.大气环流分布
河流阶地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台地地形。地质灾害的发生(如滑坡)往往会影响河流的侵蚀速率以及阶地地貌的形态。下图为“横断山区金沙江某段河谷阶地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推测某次滑坡事件最可能发生在( )
A.T1之后 B.T3之后 C.T4之后 D.T5之后
7.T5之后,河流下切速率一度减缓的原因可能是( )
A.河流含沙量减小 B.河流落差减小 C.全球气候暖湿 D.河流水量增大
有机土在我国分布广泛,其有机质累积量超过分解量,有机质含量极高。图7为青藏高原有机土主要分布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图示有机土的成土环境特征是( )
A.冷湿 B.冷干 C.暖湿 D.暖干
9.图示有机土分布区的主要植被是( )
A.稀树草原 B.沼泽草甸 C.山地针叶林 D.荒漠草原
我国某省人口省内跨县(市、区)迁移主要有三种空间结构模式(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甲—都市区内的向心迁移 乙—都市区内的多点迁移 内—跨都市区的多点迁移
10.该省三种人口迁移模式和城镇化发展状况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城市带形成 B.乙—再城镇化 C.乙—郊区化 D.丙—逆城镇化
11.促使该省出现丙模式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文化相近 B.交通发展 C.产业转移 D.生态改善
12.丙模式人口迁移最可能出现在我国(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奔子栏村位于滇西北金沙江西岸的狭窄阶地,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村寨聚落格局基本保持传统藏族风貌。下图为“奔子栏村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3.据图推测,奔子栏村主要的传统粮食作物包括( )
A.甘蔗、冬小麦 B.水稻、青稞 C.水稻、甘蔗 D.青稞、冬小麦
14.近年来,奔子栏村大力发展林果产业,主要得益于( )
A.丰富的水源 B.广袤的土地 C.充足的光照 D.肥沃的土壤
15.奔子栏村古村落整体风貌管控时,应注重保其( )
A.马帮停留空间 B.产茶制茶研茶空间 C.林海雪原空间 D.那达慕会文化空间
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埃及西水东调工程调水量最大的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7.西水东调工程的建设运行对埃及的主要影响是( )
①缓解粮食短缺状况②加重灌区土壤盐碱化程度③减少洪涝发生频次④改善苏伊士运河航运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巴音河发源于祁连山脉野牛脊山南麓。注入可鲁克湖,是柴达木盆地的第四大内流河。蓄集崃水利枢纽是全国172项节水供水工程,也是巴音河干流调蓄工程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重点水源工程。主体工程于2016年3月开始建设,2023年7月3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下图示意巴音河流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青海省在巴音河流域内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关键是要做到( )
A.民生优先和生态滞后 B.协作开发和综合利用 C.截流发电和能源安全 D.调沙减淤和防洪减灾
19.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发任务以( )
A.城镇生活和工业供水为主 B.防洪发电和农田灌溉为主
C.水产养殖和内河航运为主 D.生态保护和发展旅游为主
越南是东南亚最大的摩托车拥有国之一。相对于燃油摩托车,电动摩托车拥有量占比较小,但增长势头强劲。M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中国电动摩托车龙头企业。2019年该公司在越南投资建厂,年产20万辆,并计划在新厂设立研发中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0.越南民众纷纷转而购买电动摩托车,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环保 B.经济 C.舒适度 D.质量
21.M公司计划在越南设立研发中心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升产品产能 B.提高技术水平 C.降低生产成本 D.适应当地市场
22.M公司的投资有利于越南相关产业( )
①劳动力价格降低②能耗总量减少③转型升级加速④国际竞争力提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5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雷州半岛地处中国大陆的最南端。传统民居以三合院为主,民居之间间隔较小,宅院内一般设有规模较大的天井,大门一般开侧门,多朝向东南方向且与巷道相连。下图为“雷州半岛位置范围及三合院景观图”。
材料二 雷州半岛干湿季分明,地表水缺乏,工农业用水主要来自地下水,导致半岛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土壤碱化。下图为“雷州半岛地下水形成及储存地质剖面示意图”。
(1)分析雷州半岛地表水缺乏的主要原因。(6分)
(2)描述雷州半岛利于地下水储存的地质条件。(4分)
(3)解释雷州半岛土壤碱化的形成过程。(6分)
(4)结合雷州半岛气候特点,说明半岛内建筑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江苏省2021年出台了《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文件,以保持和强化制造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持续位居全国第一。相比其它省份的制造业发展条件,实力均衡是江苏的关键优势之一。
材料二 图为江苏省制造业空间规划图。
(1)指出江苏省制造业空间规划的划分依据。(4分)
(2)概括高质量发展在江苏省制造业中的体现。(4分)
(3)说明沿海陆海统筹带适度规模发展传统制造业的必要性。(4分)
(4)简述我省为促进省内制造业协同发展采取的措施。(6分)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8分)
材料一 阿鲁科尔沁旗地处大兴安岭向科尔沁沙地过渡带,生态环境曾经极度脆弱。近年来,该地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蒙古族游牧文化特色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促进产业融合、推进乡村振兴。2022年该地“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
材料二 下图为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位置及土地利用现状简图。
(1)简析阿鲁科尔沁旗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6分)
(2)据图分析阿鲁科尔沁草原农业文化遗产区土地利用的合理性。(6分)
(3)从产业融合视角,分析阿鲁科尔沁旗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6分)
2025届高三地理学科模拟测试2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2题,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D B D B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C A C A B A B
题号 21 22
答案 D C
23.(20分)
(1)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气温高,地表水蒸发强烈;河流短小,不利于储水;表土松散(喷出岩有气孔),地表水下渗量大;生产生活污水排放,污染地表水。(任3点,共6分)
(2)向斜构造,利于储水;表土松散(出岩有气孔),利于地表水下渗。(4分)
(3)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入侵,地下水盐度升高;干季,蒸发旺盛,盐分向地表聚集,土壤碱化。(6分)
(4)民居间间隔小,利于遮阳隔热;天井利于室内外空气流通;大门朝向东南且与巷道相连,利于通风散热;尖顶结构,利于排水。(任答2点,共4分)
24.(18分)
(1)地理位置: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任答2点,4分)
(2)节能/环保/绿色,创新驱动/技术水平高,注重传统产业改造。(任答2点,4分)
(3)支撑经济发展:保证产业链完整;稳定就业;促进产业升级。(任2点,4分)
(4)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区域联系;加强区域分工合作,推动产业转移;加强政策支持/打破行政壁垒。(每点2分,共6分)
25.(1)地处半湿润区(季风区)、半干旱区(非季风区)过渡地带;降水变率大,多大风天气,风蚀水蚀作用强;过度农垦、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6分)
(2)冬季牧场和夏季牧场轮换使用,利于草场资源持续利用;中部林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海拔较低的山麓地带布局村落,利于人畜越冬。(6分)
(3)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为农牧业提供优质牧草、畜种;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产品附加值;开发游牧文化,发展特色草原旅游。(6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