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 溶液实验活动6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课标分析 内容要求 1.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练习称量、量取、溶解等操作。 3.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学业要求 1.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方法。 2.能正确分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过程中的各项错误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能掌握化学反应中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解题步骤。教材分析 本课题围绕溶质的质量分数展开,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讨论和实验总结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然后教材安排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目的是巩固对溶质质量分数的认识。化学计算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中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的重点之一。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进一步定量地认识溶液,体验定量研究物质的方法,并进行基本的化学计算训练。本节课的内容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计算能力,而且在化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学生分组实验课,学生在学习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知识以后,再进行溶液的配制实验,学生对溶液配制的过程就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再结合以前学过的天平的使用方法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完全有能力完成本实验。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以后,会对溶液的形成,溶液的配制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可以起到巩固本单元知识的目的。素养目标 1.能根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过程正确选择实验仪器,并能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 2.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方法。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实践能力。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步骤和所需仪器。教学难点 实验过程中有关错误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相关 器材和用品 天平、称量纸、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空试剂瓶、空标签纸。氯化钠、蒸馏水。续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入:播放有关“医院输液”视频。在医院里,我们经常会看到病人输液,用到的常常是含有氯化钠的生理盐水(即溶质质量分数为 0.9%的氯化钠溶液);农业生产上常用 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浸种。 提问:你知道怎样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吗 在前面我们讨论了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观看、思考 由生活经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际出发引起兴趣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进行探究] 探究点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过渡:实验室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步骤有哪些 需要用到哪些仪器 [活动1]指导学生思考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所需要的仪器和操作方法。 课件展示 实验步骤:(1)计算: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一般换算成体积。(2)称量:用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放入烧杯中。(3)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4)溶解:将溶剂倒入盛有溶质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溶质完全溶解。(5)装瓶存放: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贴上标签,标签上应注明试剂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探究点二: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过渡:你如何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活动2]指导学生思考实验步骤、所需要的仪器和操作方法。 提问:实验室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与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步骤是否相同,请分析。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全班交流 思考、分析、讨论、汇报、交流 清点桌面上的仪器用品。小组分工、合作,动手实验 思考、分析、讨论、回答 相同 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通过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再次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 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动手、反思等途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续表[小结] (1)计算: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25 g(体积24 mL),水25 g(体积25 mL)。 (2)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 (3)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液体混合均匀。 (4)装瓶:把所配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探究点三:所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误差分析 过渡:实验操作中会产生误差。 [活动3]指导学生思考分析所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产生的误差及其原因。 提问: (1)实验过程中会造成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实验过程中会造成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学生思考、分析、归纳: (1)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洒到外面。 (2)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称量好的固体倒入烧杯时撒到外面;烧杯中有少量水;氯化钠固体不纯,混有杂质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体验到互助、合作的快乐。在交流和表达中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课堂小结溶液的配制是初中化学重要的探究实验,也是中考实验操作必考的实验内容之一。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具体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通过溶液的配制,也练习了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练习了天平的使用和溶解的操作。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和规范,不规范的操作有可能会造成实验误差。板书设计 实验活动6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配制溶液教学反思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精确的定量实验之一。通过这个实验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误差分析的思维能力。教学中一般采用首先讲解实验原理,再简要介绍操作步骤并分析各步操作的作用,然后进行演示实验,在进行实验的同时讲解操作注意点,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误差分析,促使学生认识规范操作的必要性,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巩固加深对实验中操作注意事项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