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课题1 化学与人体健康第一课时 人体中的元素课标分析 内容要求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认识无机盐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同时也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2.知道人体中的元素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认识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3.了解对人体有害的元素,知道人体摄入元素要根据实际需要,不能过量。 学业要求 1.能判断人体中的元素属于常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能说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2.能举例说明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运用辩证的思维认识人体从外界获取化学元素。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分类、存在形式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重点讲述了K、Na、Ca、Fe、I、F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知识内容看,本课不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化学课程标准》对本课的教学要求全部属于“了解”的层次,属于知识的扩张与应用的范畴。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有利于联系社会实际,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正确地认识和处理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提高科学素养,激发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 1.根据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大于0.01%的元素为常量元素,含量小于0.01%的元素为微量元素。 2.运用表格的形式列出常见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涉及的元素有造成贫血的铁元素、造成佝偻病的钙元素、造成甲状腺肿大的碘元素等。同时还要注意重金属元素如汞(Hg)、铅(Pb)、镉(Cd)等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学情分析 对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课题,学生已有的知识来自生活中炒菜用的加碘盐、铁强化酱油,从电视中经常可以看到有关补钙、补锌和补铁等广告,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对于本课题的内容应该不难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使学生了解某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学中应强调必需元素的最佳摄入量。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要用辩证的思想看待人体中元素的摄入,过多或过少摄入这些人体所需的元素,对人体的健康都会带来危害。素养目标 1.认识某些化学元素(如钙、铁、碘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学会判断人体缺少这些元素会有哪些不良影响。 2.通过分析一些病例,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认识到一些有害元素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3.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教学重点 1.人体内元素的分类。 2.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学难点 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续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入:播放图片,走进超市,会发现有很多营养强化食品。由此可见,有不少化学元素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生命源于海洋,构成生物体的所有元素在自然界都可以找到,并且与地球表层元素的含量大致相当。 过渡:保健药品的广告语中常出现补钙、铁、锌、硒、碘等,这里的钙、铁、锌、硒、碘是元素还是单质 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观看、思考 由生活经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际出发引起兴趣 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进行探究] 探究点一:人体的元素组成 [问题] (1)组成人体的元素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什么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讨论:阅读教材,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小结] (1)在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是C、H、O、N,其余的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按照含量分为两大类: ①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如钙、镁、钾、钠等。 ②含量低于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铁、碘、锌等。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 讨论回答: 人体中含有水、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知人体中含有O、H、C、N等元素 根据如图所示回答: (1)主要以有机物、水和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2)O Ca 通过阅读方法获取信息,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并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续表(2)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意义。 化学元素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 探究点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过渡] (1)人体缺钙怎么办 (2)缺铁性贫血应补充哪些食物 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应补充哪些食物 讨论:阅读教材,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小结] (1)人体中的一些常量元素 ①钙 a.来源:奶、奶制品、豆类、虾皮等。 b.对人体的影响 缺钙:幼儿及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②钠和钾 钠主要以Na+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对维持体内水量的恒定、酸碱平衡和血压等具有重要意义。钾主要以K+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液,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的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 钠缺乏会引起血压降低和肌肉痉挛。钠摄入过多会增加患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钾缺乏会引起肌肉无力和心律失常,影响肾功能。 (2)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①铁、锌、碘、氟等。 ②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汞(Hg)、铅(Pb)、镉(Cd)等。 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铁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参与体内氧气的运输缺铁会引起贫血碘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碘缺乏或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氟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症讨论: (1)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之后,常会饮用一些含无机盐的饮料。为什么 在人体中含量超过 0.01%的元素为常量元素,低于0.01%的元素为微量元素 有机物或者无机盐 观察后回答: 缺钙:(1)幼儿及青少年患佝偻病 (2)老年人会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 [思考并回答] 补碘:食补加碘盐、海产品,特别是海带; 补氟:海产品、茶叶、糙米; 碘过量:甲状腺肿大; 氟过量:氟斑牙等。 [思考并回答] (1)运动员出汗会流失无机盐,无机盐饮料可维持人体内的渗透平衡。 (2)不对,要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3)人体缺少必需的元素会得病,但摄入量过多也不利于身体健康。比如钙元素摄入过多会引起身体浮肿多汗、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也会影响视力和心脏功能,所以并不是摄入量越多越好。 通过阅读方法获取信息,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并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阅读方法获取信息,通过学生间对话、师生间对话,使知识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拓展。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并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课堂气氛活跃续表(2)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有人认为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 (3)生活中经常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锌”等字样的食品或保健品,当身体缺少某种元素时,需要求助于这些食品或保健品。讨论人体必需的元素是否摄入量越多越好 (4)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很少,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是否就不如常量元素所起的作用大呢 (4)根据人体内元素含量的多少把组成人体的元素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虽然很少,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有些微量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课堂小结 本课时主要介绍了人体的元素组成、分类、存在形式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内容,重点叙述了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指出了元素有一个合理摄入量的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让学生了解部分元素的食物来源,使学生正确认识营养补剂的作用。板书设计 课题1 化学与人体健康 第一课时 人体中的元素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人体的元素组成 (1)常量元素:含量超过0.01%,O、C、H、N、Ca、P、K、S、Na、Cl、Mg (2)微量元素:含量低于0.01%,Fe、Zn、F、I等 2.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钙:佝偻病、骨质疏松 (2)铁:贫血 (3)碘:甲状腺肿大 (4)氟:龋齿教学反思 本课题简单介绍了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目的是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元素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了解正常安排饮食和从体外摄取必需的化学元素对人的生长、发育等生命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他们已有的化学知识,突出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的灵活运用,使枯燥的内容显得如此鲜活,如触目惊心的图片切入,真实可信的身边事例,开门见山,直击主题。 3.在课堂上,教师努力创设问题的真实情境,采用问题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能辩证地从正反两方面来正确地看待问题。第二课时 合理膳食、合理用药课标分析 内容要求 1.知道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类基本营养物质。 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上述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4.认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学业要求 1.了解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2.掌握人类身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吸收方式。 3.培养学生科学饮食的意识,提高营养摄入的质量。 4.学会如何正确地合理用药,培养正确的用药习惯。教材分析 本课虽不是初中化学的主要内容,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联系紧密。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本课题回顾生物学、体育与健康等课程中学到的有关食物、营养物质和人体新陈代谢的知识,讨论各种元素是通过哪些物质进入人体的,这些物质在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讨论栏目,引入了六类基本营养物质。让学生初步了解这几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了解合理安排饮食和从体外摄取必需营养物质对人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保持身心健康,不仅需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患病时还要及时治疗,提出应该如何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给人体带来的不良危害。学情分析 学生对与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充满浓厚的兴趣,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行教学。对于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在生物课上,学生已初步认识了糖类、油脂、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六类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并且了解了它们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初步树立了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意识,这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另外,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情感价值观,可以从所学知识中体会到关爱生命、关注健康,抵制不良生活习惯的重要性。素养目标 1.知道人体所需的六类营养物质 ,学会判断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2.掌握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初步消化,分析归纳出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3.培养学生正确的营养观念,学会合理的搭配饮食。教学重点 1.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合理使用药品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1.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 2.合理使用药品的安全意识。续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入:播放课件,你听说过“膳食宝塔”吗,你知道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吗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类基本营养物质。 过渡:你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通过你生物课所学以及你的预习,你一定已经知道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都有哪些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营养与健康。 观看、思考 学生回答: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由生活经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际出发引起兴趣 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进行探究] 探究点一:蛋白质 [问题] (1)哪些食物中含丰富的蛋白质 (2)血红蛋白和酶都是蛋白质,请你说明它们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功能是什么 讨论:阅读教材,了解蛋白质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小结] 六类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供给人体活动所需能量的有蛋白质、糖类、油脂。 (1)功能: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以及蛋清等,还有植物的种子。 (3)人体内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探究点二:糖类 [问题] (1)糖类就是指糖吗 哪些食物中含糖类物质较多 (2)淀粉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交流:阅读教材,了解糖类的相关知识。 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分析、汇报、交流、讨论、做笔记 学生思考回答:牛奶、黑鱼汤含丰富的蛋白质,是修补受损组织和机体生长的主要原料 通过阅读方法获取信息,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并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续表[小结] (1)功能:糖类在人体内氧化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2)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3)常见的糖:淀粉(C6H10O5)n、葡萄糖(C6H12O6)。 (4)葡萄糖的缓慢氧化:C6H12O6+6O26CO2+6H2O。 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探究点三:油脂 [问题] 油脂主要起什么作用 讨论:阅读教材,了解油脂的相关知识。 [小结] (1)功能:油脂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是重要的备用能源。 (2)在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两者合称油脂。 (3)主要来源:植物油、动物脂肪和含油脂较多的果实,如花生、大豆、坚果等。 探究点四:其他营养物质 [问题] 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对人体有哪些作用 交流:请结合生活常识,以及生物学、体育与健康等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进行思考。 [小结] 1.维生素:具有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主要来源:蔬菜、水果。 2.无机盐:维持人体内的体液和酸碱平衡,促进人体的生命健康。 3.水:有润滑、构成细胞、运输营养、促进代谢等作用。 探究点五:平衡膳食、均衡营养 过渡:为了保证身体健康,我们不仅要按时适量进餐,避免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而且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 调查与研究:教材P98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小结] 健康的饮食习惯: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平衡膳食、均衡营养。 注意食品安全,避免摄入变质食物和有害、有毒物质。 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回答 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分析、汇报、交流、讨论、做笔记 学生回答: 1.维生素:具有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2.无机盐:维持人体内的体液和酸碱平衡,促进人体的生命健康 3.水:有润滑、构成细胞、运输营养、促进代谢等作用 阅读教材,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通过阅读方法获取信息,通过学生间对话、师生间对话,使知识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拓展 通过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均衡膳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续表探究点六:合理用药 过渡:保持身心健康,不仅需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患病时还要及时治疗。药物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等的中药,以及使用化学或生物方法人工合成的药物等。应该如何合理使用这些药物呢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P99相关内容 [小结] 遵从医生和药师的要求,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在正确的时间以适当的剂量和方式用药。 毒品会严重损害人体器官,并使人产生强烈的药物依赖性,因此青少年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思考,相互讨论,回答问题 (1)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毒害作用最大的有一氧化碳、尼古丁和含有致癌物的焦油等。长期吸烟的人,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疾病,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2)甲醛能使水产品中的蛋白质变性,被人食用后,会硬化人体器官组织,对健康不利 理解合理用药的重要性,知道一些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学会从化学科学的角度认识、审视合理用药的意识,拒绝毒品课堂小结 本课时主要介绍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存在以及对人体的作用,让学生初步了解这几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了解合理饮食和摄取必需营养物质对人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了解合理用药和合理膳食一样重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又能避免药物对人体的伤害。板书设计 课题1 化学与人体健康 第二课时 合理膳食、合理用药 一、人体所需的六类营养物质 六类营养物质 二、平衡膳食、均衡营养 三、合理用药教学反思 1.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为蛋白质、油脂、糖类,结合生物知识分别阐述这几种营养物质是如何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但作用非常重要。 2.平衡膳食、均衡营养,要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依据,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体现科学性、多样化和实用性。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讲解的深度和宽度,要保证讲解到位,但又不能太深入,把握好课标对本课时的学业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