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素养评估(第一至四单元)(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素养评估(第一至四单元)(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期末素养评估(第一至四单元)
(60分钟 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2024·柳州质检)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城镇新增就业1 244万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粮食产量1.39万亿斤……这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A)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C.实行民主集中制 D.坚持民族区域自治
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B.我国人权保障工作做得很到位
C.尊重保障人权仅仅是领导的事 D.公民享有的人权的内容很广泛
3.(2024·贺州质检)我国政府用“三张清单”明确政府权责。如图所示,四名同学对此认识正确的是(B)
①小勇:“权力清单”要求政府依法行使行政权
②小彤:“负面清单”要求政府不要干预企业经营
③小军:“责任清单”要求政府敢于担当,法无授权也要为
④小丽:“三张清单”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南宁模拟)右图是李丽围绕宪法与生活绘制的一个思维导图。由图
可知(B)
①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比其他法律更具体、更全面
③宪法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④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桂林质检)小芳同学将我国的法律体系比喻为一个法律大家庭,并梳理了其中的部分关系,你认为正确的是(D)
6.对下列事例解读正确的是(D)
序号 事例 解读
① 小婷发现快递单“隐形”了,收件人姓名和手机号码不再全显 “隐形”快递单保障了公民的财产权
② 王先生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张某违法犯罪问题 王先生依法履行了公民的监督义务
③ 小明妈妈的工资单显示扣除个税362.8元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 小丽妈妈开网店缺少帮手,想让上初二的小丽辍学帮忙。小丽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说服了妈妈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我可以挥动拳头,但是绝不能碰到另一个人的鼻子。”这是因为(D)
①公民都享有同样的权利
②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不能滥用权利
③权利是宪法的核心内容,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④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4·桂林模拟)八年级(3)班组织开展了道德与法治知识竞赛活动,下面是奋进小组抽到的题目,其中适合填入图中“▲”处的是(B)
A.获得“优秀班干部”称号
B.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
C.参加生态日志愿服务活动
D.检举滥用职权的公职人员
9.近年来,网络诽谤和造谣案件层出不穷,对安全有序的清朗网络生态带来极大冲击。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上辱骂、诽谤他人与现实中一样,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这警示我们(C)
①法律要求做的尽力去做 ②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
③法律禁止做的尽量不做 ④违反法定义务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从教40余年,她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教育。退休后,她创立爱心助学基金,连续多年资助贫困学生,为学子燃起梦想的希望。她,就是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梅家瑞。材料表明(A)
①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荣誉权 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③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完全一致 ④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某市中心城区天然气价格上调,市民反映较为强烈。随后,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就天然气涨价事项约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本次调价流程是否规范、能否暂缓实施调价等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要求市政府有关部门限时给予书面答复。正确理解此事,需要运用的知识是(B)
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③我国国家机关的职权 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北京质检)2024年6月3日,北京市政协和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议政会,围绕“加快先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有机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北京实践”协商议政。这说明(D)
A.人民政协是我国的国家机关
B.人民政协的性质是爱国者联盟
C.民主党派建言献策就能实现北京新型工业化
D.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
13.下列对我国国家机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A.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国家主席
B.对涉嫌渎职犯罪的某国企董事长立案调查——人民法院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行政机关
D.审理民事、行政、刑事案件,惩办犯罪分子——人民检察院
14.(2024·南宁质检)小艳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每年工资奖金收入合计17万元;妈妈是一家私营企业的技术骨干,年收入20万元;哥哥在老家经营一个家庭农场,种植有机茶,还依托农场办起了旅游观光,年收入25万元。小艳一家年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分别是(C)
A.20万 17万 B.17万 20万
C.17万 45万 D.20万 25万
15.(2024·贵港质检)对下列内容解读正确的是(D)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二十五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24年6月28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2024年6月28日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依法行政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决定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④国家主席行使了公布法律的职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漫画《养老公平》表明我国(C)
A.依靠经济发展,消除城乡差异
B.发展文化产业,保障文化权益
C.通过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
D.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法治中国
17.(2024·南宁质检)2024年4月21日,网民张某为博眼球,在某网络平台发布了一则“荔浦市高铁站奠基仪式”合成虚假信息视频,引发网友围观讨论。当地公安依法对张某作出行政拘留并责令其删除不实视频的处罚。这一案例警示我们青少年要(B)
①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②加快立法,完善法律法规
③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 ④文明上网,遵守网络规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24·柳州质检)2024年第一季度“江西好人榜”入选的好人中,有从事社区公益法律服务27年的耄耋老人宁天云;有勇救落水儿童,献出生命谱写人间大爱的乡村青年邹亮;有遇“意外之财”不动心,辗转将“巨款”物归原主的实习护士黄露、龙怡萍……江西省表彰先进是因为(D)
①正义感是公民的行为底线,鼓励人们见义勇为
②守护正义是公民的法定义务,人人都要见义必为
③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激励更多的人见义勇为
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9分)
19.(10分)(2024·北海质检)【增强政治认同 坚持党的领导】
材料一
搜集知识 教材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履行②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
(1)八年级学生小李在学习党的领导相关内容时,搜集了相关的知识,请你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4分)
材料二 2024年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标题为《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重要讲话,强调“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
(2)根据所学知识,为“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提供理论支撑。(6分)
答:①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②从宪法规定看,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③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特点来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回答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20.(10分)【公民权利义务】
下面是中学生小李的生活情境片段,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 小李在某商场买了一双运动鞋。两天后,发现这双鞋有严重的质量问题,于是小李找到该商场负责人进行协商,要求退货并给予一定的赔偿,可是协商不成。
情境二 小李乘坐高铁出门,可是座位被别人占用,还拒不归还。
相关链接 民法典第八百一十五条规定,旅客应当按照有效客票记载的时间、班次和座位号乘坐。 民法典第八百一十九条规定,承运人应当严格履行安全运输义务,及时告知旅客安全运输应当注意的事项。旅客对承运人为安全运输所作的合理安排应当积极协助和配合。
(1)根据情境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告诉小李依法维权的方式。(2分)
答: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写出其中两种即可,2分)
(2)请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的角度,评析“霸座者”的行为。(8分)
答:“霸座者”的行为是错误的。(1分)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2分)②乘客有乘坐高铁的权利,同时也有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但“霸座者”只享有权利,占用其他乘客座位,而不能自觉履行义务,这样会侵犯其他乘客的权利,扰乱乘车秩序,甚至影响运营安全。(2分)③因此,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公民既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3分)
21.(9分)(2024·柳州质检)某校开展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活动,请你参加学习并完成任务。
【了解两会概况】2024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近3 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1)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表明他们的哪一项基本政治权利得到了实现。(2分)
答: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分)
【参与两会议程】“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网友互动交流,网民积极参与并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有些意见被代表、委员吸收到自己的议案、提案中,带到了“两会”。
(2)请写出一项自己关心的问题反映给人大代表。(2分)
答:改善学校的设施,加大对学生体育器材和体育设施的配备。(2分)
【关注两会内容】会议提出:要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要乘势而上,把握新兴领域发展特点规律,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持什么态度 (4分)
答:①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②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4分)
(4)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国在望。请你为祖国的未来发展写一句祝福语。(1分)
答:愿祖国繁荣昌盛,国富民强,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分)
2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道德与法治课上,法治学习小组分享了以下内容,并就此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分享一】2024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生效。以下是从该法中摘选的部分法律条款:
序号 内容
① 第一条 为了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②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粮食和储备等主管部门依照本法和规定的职责,协同配合,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
③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不履行粮食安全保障工作职责或者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1)运用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与上述法律条款相对应的教材观点。(4分)
答: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②粮食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保护粮食安全需要各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履职,否则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回答两点即可得4分)
【分享二】
相关链接:《福建省消防条例》规定:禁止违反用电安全要求私拉电线和插座给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汽车充电。 刑法规定:违反消防管理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结合材料,运用“无法治不自由”的知识,劝阻图中的业主停止违规充电。(6分)
答: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1分)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2分)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1分)④私拉电线充电是违法行为,后果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公民应自觉遵守法律。(2分)期末素养评估(第一至四单元)
(60分钟 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2024·柳州质检)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城镇新增就业1 244万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粮食产量1.39万亿斤……这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C.实行民主集中制 D.坚持民族区域自治
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B.我国人权保障工作做得很到位
C.尊重保障人权仅仅是领导的事 D.公民享有的人权的内容很广泛
3.(2024·贺州质检)我国政府用“三张清单”明确政府权责。如图所示,四名同学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小勇:“权力清单”要求政府依法行使行政权
②小彤:“负面清单”要求政府不要干预企业经营
③小军:“责任清单”要求政府敢于担当,法无授权也要为
④小丽:“三张清单”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南宁模拟)右图是李丽围绕宪法与生活绘制的一个思维导图。由图
可知( )
①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比其他法律更具体、更全面
③宪法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④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桂林质检)小芳同学将我国的法律体系比喻为一个法律大家庭,并梳理了其中的部分关系,你认为正确的是( )
6.对下列事例解读正确的是( )
序号 事例 解读
① 小婷发现快递单“隐形”了,收件人姓名和手机号码不再全显 “隐形”快递单保障了公民的财产权
② 王先生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张某违法犯罪问题 王先生依法履行了公民的监督义务
③ 小明妈妈的工资单显示扣除个税362.8元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 小丽妈妈开网店缺少帮手,想让上初二的小丽辍学帮忙。小丽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说服了妈妈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我可以挥动拳头,但是绝不能碰到另一个人的鼻子。”这是因为( )
①公民都享有同样的权利
②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不能滥用权利
③权利是宪法的核心内容,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④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4·桂林模拟)八年级(3)班组织开展了道德与法治知识竞赛活动,下面是奋进小组抽到的题目,其中适合填入图中“▲”处的是( )
A.获得“优秀班干部”称号
B.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
C.参加生态日志愿服务活动
D.检举滥用职权的公职人员
9.近年来,网络诽谤和造谣案件层出不穷,对安全有序的清朗网络生态带来极大冲击。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上辱骂、诽谤他人与现实中一样,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这警示我们( )
①法律要求做的尽力去做 ②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
③法律禁止做的尽量不做 ④违反法定义务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从教40余年,她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教育。退休后,她创立爱心助学基金,连续多年资助贫困学生,为学子燃起梦想的希望。她,就是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梅家瑞。材料表明( )
①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荣誉权 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③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完全一致 ④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某市中心城区天然气价格上调,市民反映较为强烈。随后,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就天然气涨价事项约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本次调价流程是否规范、能否暂缓实施调价等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要求市政府有关部门限时给予书面答复。正确理解此事,需要运用的知识是( )
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③我国国家机关的职权 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北京质检)2024年6月3日,北京市政协和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议政会,围绕“加快先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有机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北京实践”协商议政。这说明( )
A.人民政协是我国的国家机关
B.人民政协的性质是爱国者联盟
C.民主党派建言献策就能实现北京新型工业化
D.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
13.下列对我国国家机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国家主席
B.对涉嫌渎职犯罪的某国企董事长立案调查——人民法院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行政机关
D.审理民事、行政、刑事案件,惩办犯罪分子——人民检察院
14.(2024·南宁质检)小艳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每年工资奖金收入合计17万元;妈妈是一家私营企业的技术骨干,年收入20万元;哥哥在老家经营一个家庭农场,种植有机茶,还依托农场办起了旅游观光,年收入25万元。小艳一家年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分别是( )
A.20万 17万 B.17万 20万
C.17万 45万 D.20万 25万
15.(2024·贵港质检)对下列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二十五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24年6月28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2024年6月28日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依法行政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决定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④国家主席行使了公布法律的职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漫画《养老公平》表明我国( )
A.依靠经济发展,消除城乡差异
B.发展文化产业,保障文化权益
C.通过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
D.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法治中国
17.(2024·南宁质检)2024年4月21日,网民张某为博眼球,在某网络平台发布了一则“荔浦市高铁站奠基仪式”合成虚假信息视频,引发网友围观讨论。当地公安依法对张某作出行政拘留并责令其删除不实视频的处罚。这一案例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①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②加快立法,完善法律法规
③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 ④文明上网,遵守网络规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24·柳州质检)2024年第一季度“江西好人榜”入选的好人中,有从事社区公益法律服务27年的耄耋老人宁天云;有勇救落水儿童,献出生命谱写人间大爱的乡村青年邹亮;有遇“意外之财”不动心,辗转将“巨款”物归原主的实习护士黄露、龙怡萍……江西省表彰先进是因为( )
①正义感是公民的行为底线,鼓励人们见义勇为
②守护正义是公民的法定义务,人人都要见义必为
③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激励更多的人见义勇为
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9分)
19.(10分)(2024·北海质检)【增强政治认同 坚持党的领导】
材料一
搜集知识 教材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履行②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
(1)八年级学生小李在学习党的领导相关内容时,搜集了相关的知识,请你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4分)
材料二 2024年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标题为《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重要讲话,强调“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
(2)根据所学知识,为“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提供理论支撑。(6分)
20.(10分)【公民权利义务】
下面是中学生小李的生活情境片段,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 小李在某商场买了一双运动鞋。两天后,发现这双鞋有严重的质量问题,于是小李找到该商场负责人进行协商,要求退货并给予一定的赔偿,可是协商不成。
情境二 小李乘坐高铁出门,可是座位被别人占用,还拒不归还。
相关链接 民法典第八百一十五条规定,旅客应当按照有效客票记载的时间、班次和座位号乘坐。 民法典第八百一十九条规定,承运人应当严格履行安全运输义务,及时告知旅客安全运输应当注意的事项。旅客对承运人为安全运输所作的合理安排应当积极协助和配合。
(1)根据情境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告诉小李依法维权的方式。(2分)
(2)请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的角度,评析“霸座者”的行为。(8分)
21.(9分)(2024·柳州质检)某校开展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活动,请你参加学习并完成任务。
【了解两会概况】2024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近3 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1)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表明他们的哪一项基本政治权利得到了实现。(2分)
【参与两会议程】“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网友互动交流,网民积极参与并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有些意见被代表、委员吸收到自己的议案、提案中,带到了“两会”。
(2)请写出一项自己关心的问题反映给人大代表。(2分)
【关注两会内容】会议提出:要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要乘势而上,把握新兴领域发展特点规律,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持什么态度 (4分)
(4)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国在望。请你为祖国的未来发展写一句祝福语。(1分)
2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道德与法治课上,法治学习小组分享了以下内容,并就此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分享一】2024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生效。以下是从该法中摘选的部分法律条款:
序号 内容
① 第一条 为了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②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粮食和储备等主管部门依照本法和规定的职责,协同配合,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
③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不履行粮食安全保障工作职责或者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1)运用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与上述法律条款相对应的教材观点。(4分)
【分享二】
相关链接:《福建省消防条例》规定:禁止违反用电安全要求私拉电线和插座给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汽车充电。 刑法规定:违反消防管理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结合材料,运用“无法治不自由”的知识,劝阻图中的业主停止违规充电。(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