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单元质量测评(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单元质量测评(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单元质量测评(四)(第四单元)
(60分钟 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自由是珍贵的,也是有限制的,同学们以“自由”为话题展开充分讨论,下列同学们对自由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有限制的 B.自由与法治相互对立,不可调和
C.必要的限制恰是对自由发展的阻碍 D.自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权利
2.(2024·柳州质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某班同学据此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小华错误,无法治不自由
②小华正确,自由是随心所欲
③小刚错误,平等的含义包括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④小刚正确,未成年人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南宁质检)“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面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 )
①张某是交通局局长,他的交通违法行为可以免于处罚
②近年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
③2024年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④2024年7月12日下午,南宁民族大道上,一名交警给一辆公安执勤车贴上了违法停车告知罚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柳州质检)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有了刑法网络谣言就会消除
②法律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③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④对违法传谣的公民要坚决依法追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4·贺州质检)2024年1月30日,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云南省昭通市委常委、昭阳区委书记陶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云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陶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说明 (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更应该从重从严处罚
③监察机关在党的领导下依法行使监察权
④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四川大学一名毕业生李某,因某单位在招聘中限制身高,以该单位侵犯其宪法赋予的平等权为由提起诉讼,迫使招聘单位取消该限制。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 )
①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 ②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
③公民的权利是无条件的 ④平等权的实现需要法律的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漫画《高人一等》揭示的主旨是 ( )
A.践行平等,反对特权
B.换位思考,以礼待人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诚实守信,勇担过错
8.(2024·桂林质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五条规定:国家依法保障公民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对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给予特别保障。这一规定 ( )
①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说明了特殊人群享有一定的特权 ④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贵港质检)张某在任厅级干部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相关单位及个人在承包工程、申请银行贷款、办理土地使用手续等方面谋取利益,最终因受贿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表明 ( )
①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②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③不平等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4·南宁模拟)2023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结涉教育、就业、养老等民生案件539.1万件,同比增长14.2%,为群众身边的糟心事、揪心事、堵心事找到了解法。各级人民法院用心办好百姓身边案 ( )
①解决了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②回应了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③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④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下列行为中体现公平的是 ( )
①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②国家通过考试公开招考公务员
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④神舟十七号飞船成功发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24·桂林质检)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致力于推进社会公平。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公平,是因为 ( )
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公平能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所有问题
③公平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
④不公平现象在我们国家普遍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4·南宁质检)下列思维导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内容依次是 ( )
A.①利益公平  ②公平的作用   ③维护公平
B.①权利公平 ②公平的价值 ③坚守公平
C.①利益公平 ②公平的作用 ③实现公平
D.①权利公平 ②公平的价值 ③绝对公平
14.(2024·贵港质检)小宁准备以“公平的价值”为题写一篇演讲稿,下列能作为该演讲稿素材的是 ( )
①加强城镇保障性住房供给 ②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
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④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4·桂林质检)小飞向同学们讲述了他放学路上遇到的一件事:“我看见几个社会青年正围着一个男孩‘要’钱,其中一个还踢了他一脚。我吓坏了,赶紧离开回家了。”对此,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
①小丽: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
②小刚:生命是宝贵的,遇见这种事保护好自己就行了
③小云:正义需要每个人的守护,遇见这种事,我们要不顾一切冲上去帮他
④小治: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我们要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6.(2024·南宁质检)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的《南宁市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规定》第五条规定: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障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在医疗、基本生活、住房、教育、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这一正义的规定体现了对见义勇为者的公平,由此可以看出正义制度与公平的关系应该是 ( )
①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②正义制度能够保障所有人的公平
③没有正义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④公平的实现需要正义制度的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24·柳州质检)在以案说法活动中,同学们收集到以下案例。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审理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荣誉案,坚决维护共和国功勋的尊严。 明确“青花椒”等“碰瓷式维权”不受保护,对相关诉讼请求予以驳回。 审理号贩子逃跑摔伤索赔案,判决追赶者无责。
上述案例共同体现了 ( )
①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扶助弱者以保障其有尊严地生存
③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④公平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4·桂林质检)2024年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还要持续落到实处。2021年至2023年,全国法院系统对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唤醒“第二十条”可以 ( )
①鼓励更多人见义勇为,不顾一切维护社会正义
②保证更好司法为民,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③提高办案人员的法治素养,保证案件公平
④彰显法律力量,充分体现法律保障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9分)
19.(8分)【法眼看平等】
  某省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老年人优待政策的通知指出,该省及省外来该省的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不分国籍不分地域,一律享受本通知规定的优待政策,如优先就诊、化验、检查、交费、取药,需要住院的,优先安排住院。
对此,小单同学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仅老年人享有优待政策呢 ”请结合材料,运用法治的有关知识,回答小单同学的疑问。
20.(10分)(2024·玉林质检)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是我国粮食领域的基础性、统领性法律。某校开展“学新法·反浪费”为主题的社会调查,请你参与其中。
  人民热评:干吃火锅底料;一小时狂吃十斤肥肉;将整个蒸西葫芦一口吞下……近日,“以吃谋生,靠吐活着”的疯狂“吃播”又有复苏迹象。这些疯狂“吃播”虽然披上了“马甲”,有的主播甚至以拉动餐饮消费为名义给自己找借口,但其带来的危害、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无改变,有必要防范、禁止这股歪风卷土重来。
(1)从法治与自由的角度,分析“对疯狂‘吃播’坚决说不”的必要性。(6分)
  数据统计:据统计,中国城市餐饮每年食物浪费总量为340-360亿斤(不含居民家庭饮食中的食物浪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报告称,到2025年中国可能出现2 600亿斤左右的粮食缺口。
(2)根据统计数据,完成调查报告提纲的主要内容。(要求:①针对现象,概括问题;②任选一个角度,提出建议。4分)
21.(12分)(2023·青岛模拟)【提升素养 弘扬正气】
  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
【法治意识】
  正义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素养,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为了这种渴望、这种向往,人们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前仆后继地向着这种理想前进。
(1)请续写2个关键词,表达你对正义行为特征的描述。(2分)
【学法明理】
  路遇老人跌倒扶不扶 这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如今真成了选择难题。中学生小明在放学路上,遇到一位老爷爷摔倒在路边无法动弹,联想到在网上看到扶老人被讹的事件,小明纠结了:“扶吧,担心被讹;不扶吧,良心过不去。”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2)“扶”与“不扶”,你会支持小明作出哪种选择 并说明理由。(6分)
【明理践行】
  守护正义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应是深深植根于学生内心“真善美”的种子。为此,某校团委向全校师生发起“让身边有正义”的倡议。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守护正义、弘扬正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上面倡议书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22.(9分)(2024·防城港模拟)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真善美,班级开展以“公平正义伴我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理解公平】
  “公”为公平合理,“平”是平等平均。那么人人平均是公平吗 不少同学对此存有疑惑。为此,班长向大家展示了下列观点,引导同学们理解公平的内涵。
观点 公平的内涵
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示例:权利公平
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①
每个人都要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 ②
(1)请你将上表中的①②部分补充完整。(2分)
【感受正义】
  班长向大家介绍:正义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为了这种渴望、向往,人们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前仆后继地向着这种理想前进。
(2)请续写一个关键词,表达你对正义行为特征的描述。正义是一种      。(1分)
【榜样力量】
  “2023年度法治人物”马玮玮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检察官,从业20年来一直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决做到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马玮玮常说,检察官可能一辈子会审查成千上万起案件,但当事人可能一辈子就与检察院打一次交道。因而,检察官要更有耐心、更有温度、更通俗易懂地释法说理,让当事人对司法机关多一分理解与信任,进而相信法律,尊崇法律。
(3)向马玮玮学习,我们应怎样以实际行动守护公平正义 (6分)单元质量测评(四)(第四单元)
(60分钟 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自由是珍贵的,也是有限制的,同学们以“自由”为话题展开充分讨论,下列同学们对自由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有限制的 B.自由与法治相互对立,不可调和
C.必要的限制恰是对自由发展的阻碍 D.自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权利
2.(2024·柳州质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某班同学据此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B)
①小华错误,无法治不自由
②小华正确,自由是随心所欲
③小刚错误,平等的含义包括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④小刚正确,未成年人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南宁质检)“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面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C)
①张某是交通局局长,他的交通违法行为可以免于处罚
②近年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
③2024年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④2024年7月12日下午,南宁民族大道上,一名交警给一辆公安执勤车贴上了违法停车告知罚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柳州质检)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D)
①有了刑法网络谣言就会消除
②法律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③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④对违法传谣的公民要坚决依法追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4·贺州质检)2024年1月30日,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云南省昭通市委常委、昭阳区委书记陶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云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陶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说明 (C)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更应该从重从严处罚
③监察机关在党的领导下依法行使监察权
④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四川大学一名毕业生李某,因某单位在招聘中限制身高,以该单位侵犯其宪法赋予的平等权为由提起诉讼,迫使招聘单位取消该限制。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B)
①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 ②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
③公民的权利是无条件的 ④平等权的实现需要法律的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漫画《高人一等》揭示的主旨是 (A)
A.践行平等,反对特权
B.换位思考,以礼待人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诚实守信,勇担过错
8.(2024·桂林质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五条规定:国家依法保障公民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对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给予特别保障。这一规定 (C)
①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说明了特殊人群享有一定的特权 ④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贵港质检)张某在任厅级干部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相关单位及个人在承包工程、申请银行贷款、办理土地使用手续等方面谋取利益,最终因受贿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表明 (B)
①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②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③不平等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4·南宁模拟)2023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结涉教育、就业、养老等民生案件539.1万件,同比增长14.2%,为群众身边的糟心事、揪心事、堵心事找到了解法。各级人民法院用心办好百姓身边案 (D)
①解决了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②回应了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③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④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下列行为中体现公平的是 (A)
①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②国家通过考试公开招考公务员
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④神舟十七号飞船成功发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24·桂林质检)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致力于推进社会公平。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公平,是因为 (B)
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公平能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所有问题
③公平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
④不公平现象在我们国家普遍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4·南宁质检)下列思维导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内容依次是 (B)
A.①利益公平  ②公平的作用   ③维护公平
B.①权利公平 ②公平的价值 ③坚守公平
C.①利益公平 ②公平的作用 ③实现公平
D.①权利公平 ②公平的价值 ③绝对公平
14.(2024·贵港质检)小宁准备以“公平的价值”为题写一篇演讲稿,下列能作为该演讲稿素材的是 (A)
①加强城镇保障性住房供给 ②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
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④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4·桂林质检)小飞向同学们讲述了他放学路上遇到的一件事:“我看见几个社会青年正围着一个男孩‘要’钱,其中一个还踢了他一脚。我吓坏了,赶紧离开回家了。”对此,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B)
①小丽: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
②小刚:生命是宝贵的,遇见这种事保护好自己就行了
③小云:正义需要每个人的守护,遇见这种事,我们要不顾一切冲上去帮他
④小治: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我们要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6.(2024·南宁质检)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的《南宁市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规定》第五条规定: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障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在医疗、基本生活、住房、教育、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这一正义的规定体现了对见义勇为者的公平,由此可以看出正义制度与公平的关系应该是 (D)
①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②正义制度能够保障所有人的公平
③没有正义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④公平的实现需要正义制度的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24·柳州质检)在以案说法活动中,同学们收集到以下案例。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审理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荣誉案,坚决维护共和国功勋的尊严。 明确“青花椒”等“碰瓷式维权”不受保护,对相关诉讼请求予以驳回。 审理号贩子逃跑摔伤索赔案,判决追赶者无责。
上述案例共同体现了 (B)
①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扶助弱者以保障其有尊严地生存
③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④公平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4·桂林质检)2024年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还要持续落到实处。2021年至2023年,全国法院系统对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唤醒“第二十条”可以 (C)
①鼓励更多人见义勇为,不顾一切维护社会正义
②保证更好司法为民,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③提高办案人员的法治素养,保证案件公平
④彰显法律力量,充分体现法律保障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9分)
19.(8分)【法眼看平等】
  某省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老年人优待政策的通知指出,该省及省外来该省的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不分国籍不分地域,一律享受本通知规定的优待政策,如优先就诊、化验、检查、交费、取药,需要住院的,优先安排住院。
对此,小单同学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仅老年人享有优待政策呢 ”请结合材料,运用法治的有关知识,回答小单同学的疑问。
答:①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3分)②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如在该省范围内年满60周岁(含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平等享受通知规定的优待政策;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如这些优待政策只适用于60周岁(含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不适用于其他人群。(3分)③优化老年人优待政策,让老年人优先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具体表现,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2分)
20.(10分)(2024·玉林质检)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是我国粮食领域的基础性、统领性法律。某校开展“学新法·反浪费”为主题的社会调查,请你参与其中。
  人民热评:干吃火锅底料;一小时狂吃十斤肥肉;将整个蒸西葫芦一口吞下……近日,“以吃谋生,靠吐活着”的疯狂“吃播”又有复苏迹象。这些疯狂“吃播”虽然披上了“马甲”,有的主播甚至以拉动餐饮消费为名义给自己找借口,但其带来的危害、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无改变,有必要防范、禁止这股歪风卷土重来。
(1)从法治与自由的角度,分析“对疯狂‘吃播’坚决说不”的必要性。(6分)
答:①自由与法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在网络平台做吃播节目是公民的自由,但此类“大胃王”节目的流行,会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进而影响国家、他人的利益。③法律禁止此类节目,标定了网络直播的界限,有助于引导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网络直播健康有序发展。(每点2分,共6分)
  数据统计:据统计,中国城市餐饮每年食物浪费总量为340-360亿斤(不含居民家庭饮食中的食物浪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报告称,到2025年中国可能出现2 600亿斤左右的粮食缺口。
(2)根据统计数据,完成调查报告提纲的主要内容。(要求:①针对现象,概括问题;②任选一个角度,提出建议。4分)
答:①我国餐饮浪费严重,危及粮食安全,但青少年关于食品浪费的认知与行为之间仍存在偏差。②学校将“光盘”要求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考核。③学校制定规则,引导学生遵守规则,规范饮食行为。(回答两点即可得4分)
21.(12分)(2023·青岛模拟)【提升素养 弘扬正气】
  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
【法治意识】
  正义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素养,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为了这种渴望、这种向往,人们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前仆后继地向着这种理想前进。
(1)请续写2个关键词,表达你对正义行为特征的描述。(2分)
答:示例:遵纪守法、助人为乐。(2分)
【学法明理】
  路遇老人跌倒扶不扶 这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如今真成了选择难题。中学生小明在放学路上,遇到一位老爷爷摔倒在路边无法动弹,联想到在网上看到扶老人被讹的事件,小明纠结了:“扶吧,担心被讹;不扶吧,良心过不去。”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2)“扶”与“不扶”,你会支持小明作出哪种选择 并说明理由。(6分)
答:扶起跌倒的老人。(1分)理由: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②正义作为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社会弱势群体也应得到社会的关爱;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回答任意三点即可得5分)
【明理践行】
  守护正义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应是深深植根于学生内心“真善美”的种子。为此,某校团委向全校师生发起“让身边有正义”的倡议。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守护正义、弘扬正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上面倡议书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答:①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②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每点2分,共4分)
22.(9分)(2024·防城港模拟)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真善美,班级开展以“公平正义伴我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理解公平】
  “公”为公平合理,“平”是平等平均。那么人人平均是公平吗 不少同学对此存有疑惑。为此,班长向大家展示了下列观点,引导同学们理解公平的内涵。
观点 公平的内涵
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示例:权利公平
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①
每个人都要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 ②
(1)请你将上表中的①②部分补充完整。(2分)
答:①机会公平 ②规则公平(2分)
【感受正义】
  班长向大家介绍:正义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为了这种渴望、向往,人们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前仆后继地向着这种理想前进。
(2)请续写一个关键词,表达你对正义行为特征的描述。正义是一种      。(1分)
答:美德、教养、善良的坚守等。(1分)
【榜样力量】
  “2023年度法治人物”马玮玮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检察官,从业20年来一直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决做到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马玮玮常说,检察官可能一辈子会审查成千上万起案件,但当事人可能一辈子就与检察院打一次交道。因而,检察官要更有耐心、更有温度、更通俗易懂地释法说理,让当事人对司法机关多一分理解与信任,进而相信法律,尊崇法律。
(3)向马玮玮学习,我们应怎样以实际行动守护公平正义 (6分)
答:个人维护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3分)
个人守护正义:①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1分)②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