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济南旅游学校高中部普通高中班
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题
(共100分)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阅读材料,回答1-3题:
济南市位于北纬36°40′,东经117°00′,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势南高北低。因泉水众多,被称为“泉城”。图1为济南市部分泉水分布示意图。
1.济南市的地理位置属于( )
A.暖温带半湿润区 B.亚热带湿润区 C.中温带半干旱区 D.寒温带湿润区
2.济南泉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黄河水渗透 B.南部山区降水 C.城市地下水抽取 D.人工调水工程
3.趵突泉喷涌量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过度开采地下水 C.黄河断流 D.植被破坏
阅读材料,回答4-6题:
济南市交通发达,京沪高铁、胶济铁路在此交汇。图2为济南市高铁网络示意图。
4.济南成为铁路枢纽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经济需求 C.矿产资源 D.政策规划
5.高铁对济南的直接影响是( )
A.扩大城市规模 B.促进旅游业发展 C.提高空气质量 D.减少人口外流
6.济南市发展物流业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交通枢纽地位 B.信息技术发达 C.农产品种类单一 D.靠近京津唐市场
阅读材料,回答7-9题:
2022年济南市GDP为1.2万亿元,第三产业占比62%。图3为济南市产业结构变化图。
7.济南市当前处于( )
A.农业主导阶段 B.工业化初期 C.工业化后期 D.后工业化阶段
8.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
A.资源开发 B.科技创新 C.劳动力增加 D.政策扶持
9.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区的核心产业可能是( )
A.钢铁冶炼 B.电子信息 C.纺织加工 D.石油化工
阅读材料,回答10-12题:
济南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C,年降水量约650毫米,降水集中在夏季。近年来,极端强降雨事件增多,城市内涝问题凸显。
10.济南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副热带高压控制 C.地形封闭效应 D.暖流影响
11.济南夏季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
A.台风雨 B.锋面雨 C.对流雨 D.地形雨
12.为缓解城市内涝,济南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扩大硬化路面 B.修建地下蓄水池 C.填埋天然河道 D.减少植被覆盖
阅读材料,回答13-15题: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济南市常住人口达920万,十年间增长约15%,外来人口占比30%,主要来自省内周边城市。
13.济南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增长率高 B.省内人口迁入 C.政策鼓励生育 D.平均寿命延长
14.大量人口迁入对济南的直接影响是( )
A.加剧水资源短缺 B.降低老龄化水平 C.减少就业竞争 D.扩大城乡差距
15.济南吸引人口迁入的核心优势是( )
A.气候温暖湿润 B.矿产资源丰富 C.经济与公共服务 D.农业基础雄厚
阅读材料,回答16-18题:
济南市南部山区是泉水的重要补给区,政府划定生态红线,禁止采矿和房地产开发。图5为南部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图。
16.南部山区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A.提供木材资源 B.涵养水源 C.发展重工业 D.扩大耕地
17.限制南部山区开发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泉水可持续涌流 B.促进旅游业发展 C.减少地震灾害 D.提高农业产量
18.图5显示2010-2020年该区域( )
A.林地面积增加 B.建设用地扩张 C.湿地面积减少 D.耕地碎片化
阅读材料,回答19-21题:
济南市推进“智慧黄河”工程,通过物联网监测黄河水质、流量等数据,实时预警洪涝风险。
19.黄河济南段夏季防汛压力大的自然原因是( )
A.河道弯曲狭窄 B.上游植被破坏 C.降水年际变化大 D.沿岸人口密集
20.“智慧黄河”工程运用的核心技术是( )
A.遥感技术(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大数据与传感器
21.该工程对济南的意义是( )
A.提高灌溉效率 B.减少泥沙淤积 C.增强防洪能力 D.开发水能资源
阅读材料,回答22-24题:
济南市空气质量改善显著,2022年PM2.5浓度同比下降12%,但仍存在冬季雾霾问题。
22.冬季雾霾频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燃煤供暖 B.汽车尾气 C.建筑扬尘 D.工业排放
23.济南市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直接作用是( )
A.缓解交通拥堵 B.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C.降低噪音污染 D.节约用地
24.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应优先( )
A.关停所有工厂 B.扩大绿化面积 C.调整能源结构 D.限制人口迁入
阅读材料,回答25-27题:
济南市实施“东强西兴”战略,东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西部恢复湿地生态。
25.东部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因素是( )
A.廉价劳动力 B.科技与人才 C.矿产资源 D.政策补贴
26.西部湿地恢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加剧热岛效应 B.增加生物多样性 C.提高地下水位 D.扩大耕地面积
27.该战略体现的发展理念是( )
A.均衡发展 B.生态优先 C.高速增长 D.区域竞争
阅读材料,回答28-30题:
济南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透水路面、雨水花园等措施缓解内涝。图6为海绵城市原理示意图。
28.海绵城市主要调节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地表径流 C.下渗 D.蒸发
29.雨水花园对城市的作用是( )
A.增加可用水资源 B.提高地价 C.减少绿化面积 D.加剧热岛效应
30.济南建设海绵城市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年降水量均匀 B.地势落差大 C.地下透水层厚 D.河流汛期长
二、综合题(共4题,40分)
3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济南市南部为石灰岩山区,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图为济南泉水形成示意图。
(1)分析济南泉水形成的自然条件。(4分)
(2)提出保护济南泉水的可行性措施。(6分)
32.(10分)阅读济南市2022年空气质量数据表,回答问题:
月份 PM2.5(μg/m3) 优良天数比例
1 78 65%
7 42 90%
(1)指出济南市空气质量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2)说明改善冬季空气质量的措施。(4分)
33.(10分)分析济南市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的定位及措施。
34.(10分)结合实例,评价济南市发展“智慧农业”的区位条件。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济南旅游学校高中部高中班
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题(共100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ABBB B6-9:CDBB 10-15:ABBBAC
16-20:BAAAD 21-25:CABCB 26-30:BABBC
设计说明
1.气候主题:结合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极端天气应对(如10-12题)。
2.人口迁移:分析人口增长原因、影响及对策(如13-15题)。
3.生态保护:涵盖泉水补给区保护、黄河治理、海绵城市等(如16-30题)。
4.济南特色:融入“东强西兴”战略、智慧黄河等本地政策案例。
综合题
31.(1)
南部石灰岩山区透水性好,利于降水下渗;
地势南高北低,地下水顺地势向北部流动;
北部岩浆岩阻挡,地下水出露成泉。
(2)
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实施人工回灌;
加强南部山区植被保护,增加水源涵养;
立法保护泉水资源,限制周边工程建设。
32.(1)
冬季PM2.5浓度高,夏季低;冬季燃煤供暖、逆温频发,大气扩散条件差;夏季降水多,利于污染物沉降。
(2)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散煤燃烧;
加强工业排放监管,发展公共交通。
试题设计说明:
1.济南特色:涵盖泉水、交通、新旧动能转换区、黄河流域保护等主题。
2.难度控制:选择题以基础知识和材料分析为主,综合题强调逻辑性和地理思维。
3.原创性:结合最新数据(如2022年GDP)和实际案例(如智慧农业)。
33-34 略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