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有机合成(三)-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5 有机合成(三)-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 3-5-3 有机合成(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基于真实情境来复习和巩固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2.会对不同有机合成路线方案进行评价。
3.基于药物的人工合成路线设计,让同学体会化学在人类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
环节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环节一 : 长 效 缓 释 剂 阿 司匹 林的发展 【引入】 自我介绍并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神农本草经》记载,柳树的皮、枝、叶等,有 清热解毒作用。那么柳树中到底是什么起到了如此 功效呢? 后面人们通过人工提取到了柳树中的有 效成分“柳苷”。 【投影展示】“柳苷”的分子结构:。 【问题一】根据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该有机物如 何命名? 【讲授】该有机物的名称为邻羟基苯甲酸,也叫水 杨酸。 【过渡】由于从植物体提取水杨酸已经不能满足人 们的需要,所以人工合成水杨酸得到了发展。 【问题二】人们在服用水杨酸的过程中,发现有的 人会导致胃酸反流,可能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 【讲授】结合前面学习有机物的种类,不难发现水 杨酸中含有酚羟基和羧基,这两种基团都具有酸 性,所以服用水杨酸可能导致胃酸反流。所以为了 改进这种情况,人们想到了将水杨酸中的有机官能 团进行修饰,从而有了从水杨酸到乙酰水杨酸的发 展。乙酰水杨酸也就是现在医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 药物成分,阿司匹林。 【投影展示】乙酰水杨酸的结构简式: 聆听 思考、回答 聆听 思考 聆听
教学环节二:阿司 匹林合成路线的 设计 【任务一】请学生以甲苯和乙酸酐为有机原料,设 计合成阿司匹林的路线。提示:酚羟基的与羧酸直 接生成酯基比较难,但是与酸酐容易反应形成酯 基。 【问题二】用投影展示不同学生的设计路线,并讨 论哪种设计路线更优 【讲授】根据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根据乙酰水杨 动笔设计路线 思考、讨论 聆听、思考
教学环节二:阿司 匹林合成路线的 设计 酸的结构,可以逆向推出合成该有机分子需要邻羟 基苯甲酸和乙酸酐。 乙酸酐作为起始原料已经给出,我们的合成任务变 为了由甲苯合成邻羟基苯甲酸。 【问题二】甲苯到邻羟基苯甲酸,我们根据其结构 的差异如何设计? 【讲授】根据甲苯和邻羟基苯甲酸结构发现,他们 主要是将甲基变为羧基,然后在邻位引入羟基。甲 基变为羧基在我们前面学习中已经知道可以通过 酸性高锰酸钾一步直接氧化生成。而羟基一般通过 卤素的水解引入,因此我们需要在邻位引入卤素原 子。 【投影展示】常见的两种由甲苯到邻羟基苯甲酸的 合成路线: 【问题三】同学们根据已学知识,讨论并分析路线 1 和路线 2 哪条路线更好? 【讲授】两种路线的差异在于第二步和第三步,先 氧化甲基变成羧基,还是先将溴原子取代成为羟 基。根据我们前面学习酚羟基的性质可以知道,酚 羟基容易被氧化。因此路线 2 对比路线 1 更加好。 【问题四】请同学们思考路线 2 在合成过程中有没 有缺点呢? 【讲授】在物质合成中,方案的缺点主要是从物质 的产率和纯度等角度去分析。如果考虑纯度,我们 不难发现路线 2 在第一步合成时,可能会出现间位 的副产物。那么这种情况可以如何来避免?下面我 们一起来看看可以如何处理。 思考、讨论 聆听 思考、讨论 聆听 思考、讨论
【问题五】下面是由甲苯合成邻硝基甲苯的路线, 思考、讨论
1 、化合物 B 的结构简式? 2 、A 到 B 这一步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讲授】根据有机反应条件可以推测化合物 B 的结 (

)构简式是: A 到 B 这一步在甲基的对位引入了磺酸基,B 到 C 在甲基邻位引入了硝基,C 到D 将对位磺酸基去掉, 所以磺酸基的引入主要是占据了甲基的对位,防止 生成对硝基甲苯这种副产物。所以这是有机合成路 线中一种“基团占位”的方法。 聆听
教学环节三 :有机 合成仪器的介绍 【讲授】由水杨酸和乙酸酐合成乙酰水杨酸的反应 条件是在浓硫酸条件下,于 85~90℃加热反应 为了有利于产物的生成,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温 度,不断搅拌等操作。为了这些操作更加便利,有 机合成时,我们一般用如下仪器来进行: 反应容器名称为三颈烧瓶、其中一个口可以放置温 度计来控制反应温度;一个口放置恒压滴液漏斗, 可以不断加入反应试剂;一个口可以放置球形冷凝 管,可以将有机物冷凝回流;有时也可以放置一个 电动搅拌器,可以使反应更加充分。 【过渡】在物质合成时,我们一般先在实验室小批 量尝试,再到工业上的大规模生产。工业上大规模 生产一般用到的是反应釜,其装置如下: 聆听、记录
环节四 : 以课本 习题为例进行讲 解巩固,并掌握从 题目提取合成信 息来模仿合成有 机物 【练习】请大家练习课本 P90 页第7 题 【讲授】 【问题六】芳香烃 A 的名称 【讲授】根据 A 到 B 的反应条件, 以及 B 的分子 式,可以知道 A 是甲苯 【问题七】反应③、④的反应类型 【讲授】反应③是在苯环上引入硝基,属于取代反 应;反应④是将硝基变为氨基,该过程脱氧得氢, 属于还原反应。 【问题八】反应⑤的反应方程式;吡啶是一种碱, 其在反应⑤中的作用? 【讲授】根据有机结构发现,由 E 到氟他胺需要将 氨基转为酰胺基以及引入硝基两步,而反应⑤的条 件中有酰氯,因此反应⑤是形成酰胺基的反应: 根据吡啶的性质,以及反应的物质变化,容易得到 吡啶主要是吸收生成的酸性物质 HCl ,从而有利于 产率的提高。 【问题九】根据题目中的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由苯 甲醚()为原料合成对甲氧基乙酰苯 胺( )。 【讲授】根据苯甲醚和对甲氧基乙酰苯胺的分子结 构差异,发现只需要在甲氧基的对位引入一个酰胺 基,而酰胺基的引入在题目信息中很容易发现是化 合物 D 到 F 的合成方法。因此我们模仿题目合成方 法可以设计合成路线: 动笔练习 聆听、思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