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考常考化合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现象一、常见元素、原子图化合价口诀1、常见元素、原子图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 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莫忘单质都为零。(2)常见原子团化合价铵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 锰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高锰酸根离子——2、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根)的化合价元素和根的名称 元素和根的符号 常见的化合价 元素和根的名称 元素和根的符号 常见的化合价钾 +1 氯 -1 +1 +5 +7钠 +1 溴 -1银 +1 氧 -2钙 +2 硫 -2 +4 +6镁 +2 碳 +2 +4钡 +2 硅 +4铜 +1 +2 氮 -3 +2 +3 +4 +5铁 +2 +3 磷 -3 +3 +5铝 +3 氢氧根 -1锰 +2 +4 +6 +7 硝酸根 -1锌 +2 硫酸根 -2氢 +1 碳酸根 -2氟 -1 铵根 +1二、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1、非金属单质:氢气 碳 氮气 氧气 磷 硫 氯气2、金属单质钠 镁 铝 钾 钙 铁 锌 铜 钡 钨 汞Ba W Hg3、常见的氧化物物质名称 水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氧化钠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硅化学式物质名称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一氧化氮 氧化镁 氧化铜 氧化亚铜 氧化亚铁化学式物质名称 三氧化二铁 四氧化三铁 三氧化二铝 氧化银 二氧化锰化学式4、常见的酸物质 硫酸 盐酸 硝酸 磷酸 硫化氢(氢硫酸) 溴化氢(氢溴酸) 碳酸化学式5、常见的盐物质 氯化钾 氯化钠(食盐) 氯化镁 氯化钙 氯化铜 氯化锌 氯化钡化学式物质 氯化铝 氯化亚铁 氯化铁 氯化银 硫酸铜 硫酸钡 硫酸钙 硫酸钾化学式物质 硫酸镁 硫酸亚铁 硫酸铁 硫酸铝 硫酸氢钠 硫酸氢钾 亚硫酸钠化学式物质 硝酸钠 硝酸钾 硝酸银 硝酸镁 硝酸铜 硝酸钙 亚硝酸钠化学式物质 碳酸钠 碳酸钙 碳酸镁 碳酸钾化学式6、常见的碱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氢氧化镁 氢氧化铜 氢氧化钾 氢氧化铝 氢氧化亚铁7、常见的有机物物质 甲烷 乙炔 甲醇 乙醇 乙酸 甲醛化学式8、常见化肥物质 尿素 硝酸铵 硫酸铵 碳酸氢铵 磷酸二氢钾 硝酸钾化学式9、常见沉淀红褐色沉淀 浅绿色沉淀 蓝色沉淀 淡黄色沉淀(水溶液中)白色沉淀: 、 、 、 (不溶于水,可溶于酸)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 、微溶于水: 、 、三、重要化学反应现象(一)气体的制法1.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 (二氧化锰起 作用)2.加热高锰酸钾: (要在试管口塞 )3.实验室用 和 制取CO2 : (HCl≠稀盐酸)(现象:产生大量 ,固体逐渐 。所制得的CO2会混HCl气体,可用 除去)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现象:产生大量 ,固体逐渐 )5.工业高温煅烧大理石制取CO2 : (《石灰吟》所包含的反应:烈火焚烧若等闲)(二)物质的燃烧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光,生成 ,不能说白雾或烟雾)7.硫燃烧:(现象:在空气中 色火焰,在氧气中 色火焰,生成 气味的气体)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生成 色固体。)9.镁条燃烧:(现象:发出耀眼的 ,生成 色固体)10.铝在氧气中燃烧: (铝在常温下也和O2反应,形成致密的 )11.铜在空气中加热:(紫红色的固体表面变 色)12.木炭不充分燃烧:(当碳和氧气质量比为 时,只生成 )13.木炭氧气中充分燃烧:(现象:发出 光,当碳和氧气质量比为 时,只生成 )14.CO的燃烧:(现象:产生 色火焰,CO作为尾气时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烧掉)15.氢气燃烧(爆炸):(现象:产生 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干冷烧杯内壁有 )16.甲烷的燃烧(天然气):(现象:产生 色火焰)17.乙醇的燃烧:(乙醇俗称 ,是 能源)(三)还原反应(三大还原剂是 、 、 ,它们具有 ,在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19.木炭还原氧化铜:(现象: 色的固体变成 色,澄清石灰水变 )20.木炭还原氧化铁:(现象: 色的固体变成 色,澄清石灰水变 )21. CO还原氧化铜:(先通一会CO,才加热,防止 )22. CO还原氧化铁:(现象: 色的固体变成 色,澄清石灰水变 )23. CO还原四氧化三铁:(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吗? )24. 氢气还原氧化铜:(现象:黑色的固体变成 色,试管内壁有 )25. 氢气还原氧化铁:(现象: 色的固体变成 色,试管内壁有 )26. 木炭还原CO2:(此反应 热量,记住是CO2转化为CO的方法)(四)金属与溶液的反应(均属于 置换 反应)27.锌与稀盐酸:(现象:固体逐渐 ,产生 )28镁与稀硫酸:(现象:固体逐渐 ,产生 ,反应 明显)29. 镁与稀盐酸:(现象:固体逐渐 ,产生 ,反应放热明显)30. 铁和稀硫酸:(所得溶液呈 色,因为含有 )31. 铁和稀盐酸:(所得溶液呈 色,因为含有 )32.铝和稀硫酸:(现象:固体逐渐 ,产生 )33.铝和稀盐酸:(现象:固体逐渐 ,产生 )34.铜片投入硝酸银溶液中:(铜表面出现 色固体,溶液由 色变 色)35.铁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铁表面出现 色固体,溶液由 色变 色)36.铝片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铝表面出现 色固体,溶液由 色变 色)37.铝片投入硝酸银溶液中:(五)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1)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是否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38.氢氧化钠溶液变质: (是否属复分解反应? )39.检验二氧化碳: (生成 色沉淀)40.石灰浆吸收二氧化硫: (石灰水浓度太低,用石灰浆吸收效果好)(2)金属氧化物+酸═盐+水(属于 反应)41.稀硫酸溶解氧化铜: (固体逐渐溶解,所得溶液呈 色)42.硫酸除铁锈: (固体逐渐溶解,所得溶液呈 色)43.盐酸除铁锈: (固体逐渐溶解,所得溶液呈 色)44.盐酸和铝表面的氧化膜反应: (氧化膜反应完,内层的铝再反应,放出H2)(2)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 或 或 )45.盐酸中和氢氧化钠: (借助 溶液,溶液由 变 ,证明中和反应发生)46.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 (不能用氢氧化钠,碱性强,成本高)47.氨水中和过多的硫酸: (氨水中含有NH4+和OH-)48.向纯碱中加入盐酸: (反应速率太快,不适宜用于实验室制CO2)49.向小苏打加入盐酸:50.盐酸与硝酸银的反应: (产生的沉淀是否溶于酸? )51.由纯碱和石灰水制取烧碱: (CaCO3→CaO→ Ca(OH)2→NaOH)52.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 的沉淀)53.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 的沉淀)54.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 (产生有 的氨味)55.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 (产生有 的氨味)56.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 (产生的沉淀是否溶于酸? )(六)其它反应57.正常雨水呈酸性的原因: (将CO2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 色)58 .碳酸不稳定分解: (将通了CO2的石蕊溶液加热,溶液由 色变回 色)59.水通电分解: (负极放出 ,正极放出 ,体积比为 ,质量比是 )60.生石灰(CaO)与水反应: (此反应 热量)61.加热碳酸氢钠生成碳酸钠和两种氧化物 :答案一、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1、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 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莫忘单质都为零。(2)常见原子团化合价铵根离子——N 硫酸根离子——S氢氧根离子——OH- 锰酸根离子——Mn氯酸根离子——Cl 碳酸根离子——C硝酸根离子——N 高锰酸根离子——Mn2、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根)的化合价元素和根的名称 元素和根的符号 常见的化合价 元素和根的名称 元素和根的符号 常见的化合价钾 K +1 氯 Cl -1 +1 +5 +7钠 Na +1 溴 Br -1银 Ag +1 氧 O -2钙 Ca +2 硫 S -2 +4 +6镁 Mg +2 碳 C +2 +4钡 Ba +2 硅 Si +4铜 Cu +1 +2 氮 N -3 +2 +3 +4 +5铁 Fe +2 +3 磷 P -3 +3 +5铝 Al +3 氢氧根 OH -1锰 Mn +2 +4 +6 +7 硝酸根 NO3 -1锌 Zn +2 硫酸根 SO4 -2氢 H +1 碳酸根 CO3 -2氟 F -1 铵根 NH4 +1二、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1、非金属单质氢气 碳 氮气 氧气 磷 硫 氯气H2 C N2 O2 P S Cl22、金属单质钠 镁 铝 钾 钙 铁 锌 铜 钡 钨 汞Na Mg Al K Ca Fe Zn Cu Ba W Hg3、常见的氧化物物质名称 水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氧化钠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硅化学式 H2O CO CO2 P2O5 Na2O NO2 SiO2物质名称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一氧化氮 氧化镁 氧化铜 氧化亚铜 氧化亚铁化学式 SO2 SO3 NO MgO CuO Cu2O FeO物质名称 三氧化二铁 四氧化三铁 三氧化二铝 氧化银 二氧化锰化学式 Fe2O3 Fe3O4 Al2O3 Ag2O MnO24、常见的酸物质 硫酸 盐酸 硝酸 磷酸 硫化氢(氢硫酸) 溴化氢(氢溴酸) 碳酸化学式 H2SO4 HCl HNO3 H3PO4 H2S HBr H2CO35、常见的盐物质 氯化钾 氯化钠(食盐) 氯化镁 氯化钙 氯化铜 氯化锌 氯化钡化学式 KCl NaCl MgCl2 CaCl2 CuCl2 ZnCl2 BaCl2物质 氯化铝 氯化亚铁 氯化铁 氯化银 硫酸铜 硫酸钡 硫酸钙 硫酸钾化学式 AlCl3 FeCl2 FeCl3 AgCl CuSO4 BaSO4 CaSO4 K2SO4物质 硫酸镁 硫酸亚铁 硫酸铁 硫酸铝 硫酸氢钠 硫酸氢钾 亚硫酸钠化学式 MgSO4 FeSO4 Fe2 (SO4)3 Al2(SO4)3 NaHSO4 KHSO4 Na2SO3物质 硝酸钠 硝酸钾 硝酸银 硝酸镁 硝酸铜 硝酸钙 亚硝酸钠化学式 NaNO3 KNO3 AgNO3 Mg(NO3)2 Cu(NO3)2 Ca(NO3)2 NaNO2物质 碳酸钠 碳酸钙 碳酸镁 碳酸钾化学式 Na2CO3 CaCO3 MgCO3 K2CO36、常见的碱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氢氧化镁 氢氧化铜 氢氧化钾 氢氧化铝 氢氧化亚铁NaOH Ca(OH)2 Ba(OH)2 Mg(OH)2 Cu(OH)2 KOH Al(OH)3 Fe(OH)27、常见的有机物物质 甲烷 乙炔 甲醇 乙醇 乙酸 甲醛化学式 CH4 C2H2 CH3OH C2H5OH CH3COOH CH2O8、常见化肥物质 尿素 硝酸铵 硫酸铵 碳酸氢铵 磷酸二氢钾 硝酸钾化学式 CO(NH2)2 NH4NO3 (NH4)2SO4 NH4HCO3 KH2PO4 KNO39、常见沉淀红褐色沉淀 浅绿色沉淀 蓝色沉淀 淡黄色沉淀(水溶液中)氢氧化铁Fe(OH)3 氢氧化亚铁Fe(OH)2 Cu(OH)2 S白色沉淀:CaCO3、BaCO3、Mg(OH)2、Al(OH)3(不溶于水,可溶于酸)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AgCl、BaSO4微溶于水:Ca(OH)2 、CaSO4、Ag2SO4三、重要化学反应现象(一)气体的制法1.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 2H2O22H2O+O2 ↑ (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2.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K2MnO4+MnO2+O2↑(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 CaCO3+2HCl=CaCl2+H2O+CO2↑ (HCl≠稀盐酸)(现象: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溶解。所制得的CO2会混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Zn+H2SO4=ZnSO4+H2 ↑ (现象: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溶解)5.工业高温煅烧大理石制取CO2 : CaCO3CaO+CO2↑ (《石灰吟》所包含的反应:烈火焚烧若等闲)(二)物质的燃烧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5O22P2O5 (现象:发光,生成白烟,不能说白雾或烟雾)7.硫燃烧:S+O2SO2(现象: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火焰,生成剌激性气味的气体)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现象: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9.镁条燃烧:2Mg+O22MgO(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10.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2Al2O3(铝在常温下也和O2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11. 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紫红色的固体表面变黑色)12. 木炭不充分燃烧:2C+O2 2CO(当碳和氧气质量比为3:4时,只生成CO)13.木炭氧气中充分燃烧: C+O2CO2(现象:发出白光,当碳和氧气质量比为3:8时,只生成CO2)14.CO的燃烧:2CO+O22CO2(现象:产生蓝色火焰,CO作为尾气时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烧掉)15. 氢气燃烧(爆炸):2H2+O22H2O(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16. 甲烷的燃烧(天然气):CH4+2O2CO2+2H2O(现象:产生蓝色火焰)17.乙醇的燃烧:C2H5OH+3O22CO2+3H2O(乙醇俗称酒精,是可再生能源)(三)还原反应(三大还原剂是 C、CO、H2 ,它们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19.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现象:黑 色的固体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0.木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4Fe+3CO2↑(现象:红色的固体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1.CO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先通一会CO,才加热,防止加热时CO与空气混合,可能爆炸)22.CO还原氧化铁:Fe2O3+3CO2Fe+3CO2(现象:红色的固体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3.CO还原四氧化三铁:Fe3O4+4CO3Fe+4CO2(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吗?不属于)24. 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现象: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试管内壁有水雾)25氢气还原氧化铁:3H2+Fe2O32Fe +3H2O(现象:红色的固体变成黑色,试管内壁有水雾)26木炭还原CO2:C+CO2 2CO(此反应吸收热量,记住是CO2转化为CO的方法)(四)金属与溶液的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27.锌与稀盐酸:Zn+2HCl=ZnCl2+H2 ↑(现象:固体逐渐 溶解 ,产生 气泡)28. 镁与稀硫酸:Mg+H2SO4=MgSO4+H2↑(现象:固体逐渐 溶解 ,产生 气泡,反应放热明显)29. 镁与稀盐酸:Mg+2HCl=MgCl2+H2↑(现象:固体逐渐 溶解 ,产生 气泡 ,反应放热明显)30. 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所得溶液呈 浅绿 色,因为含有Fe2+)31. 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所得溶液呈 浅绿 色,因为含有Fe2+)32铝和稀硫酸:2Al+3H2SO4 =Al2(SO4)3+3H2↑(现象:固体逐渐 溶解 ,产生 气泡 )33.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现象:固体逐渐 溶解 ,产生 气泡 )34.铜片投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NO3=2Ag+Cu(NO3)2(铜表面出现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蓝 色)35.铁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Fe+CuSO4=FeSO4+Cu(铁表面出现 红 色固体,溶液由 蓝 色变 浅绿 色)36.铝片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Al+3CuSO4=3Cu+Al2(SO4)3(铝表面出现 红 色固体,溶液由 蓝 色变无色)37.铝片投入硝酸银溶液中:Al+3AgNO3=Al(NO3)3+3Ag(五)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1)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是否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不属于 )38.氢氧化钠溶液变质:2NaOH + CO2=Na2CO3 + H2O(是否属复分解反应? 否 )39.检验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 (生成 白 色沉淀)40.石灰浆吸收二氧化硫:SO2 + Ca(OH)2=CaSO3 + H2O (石灰水浓度太低,用石灰浆吸收效果好)(2)金属氧化物+酸═盐+水(属于 复分解 反应)41.稀硫酸溶解氧化铜:CuO + H2SO4=CuSO4 + H2O (固体逐渐溶解,所得溶液呈 蓝 色)42.硫酸除铁锈:Fe2O3 + 3H2SO4=Fe2(SO4)3 + 3H2O (固体逐渐溶解,所得溶液呈 黄 色)43.盐酸除铁锈:Fe2O3 + 6HCl=2FeCl3 + 3H2O (固体逐渐溶解,所得溶液呈 黄 色)44.盐酸和铝表面的氧化膜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氧化膜反应完,内层的铝再反应,放出H2)(2)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45.盐酸中和氢氧化钠:HCl+NaOH=NaCl+H2O (借助 酚酞 溶液,溶液由 红色 变 无色 ,证明中和反应发生)46.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H2SO4 + Ca(OH)2=CaSO4 + 2H2O (不能用氢氧化钠,碱性强,成本高)47.氨水中和过多的硫酸:H2SO4 + 2NH3·H2O= (NH4)2SO4 +2H2O (氨水中含有NH4+和OH-)48.向纯碱中加入盐酸:Na2CO3 + 2HCl=2NaCl + H2O + CO2↑ (反应速率太快,不适宜用于实验室制CO2)49.向小苏打加入盐酸:NaHCO3 + HCl=NaCl + H2O + CO2↑50.盐酸与硝酸银的反应:HCl+AgNO3=AgCl↓+HNO3 (产生的沉淀是否溶于酸? 不溶 )51.由纯碱和石灰水制取烧碱: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 (CaCO3→CaO→ Ca(OH)2→NaOH)52.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3NaOH + FeCl3=Fe(OH)3↓ + 3NaCl (产生 红褐色 的沉淀)53.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CuSO4 + 2NaOH=Cu(OH)2↓ + Na2SO4 (产生 蓝色 的沉淀)54.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产生有刺激性的氨味)55.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2NaOH+ (NH4)2SO4=Na2SO4+2NH3↑+2H2O(产生有刺激性的氨味)56.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Na2SO4 + BaCl2=BaSO4 ↓ + 2NaCl (产生的沉淀是否溶于酸?不溶 )(六)其它反应57.正常雨水呈酸性的原因:CO2+H2O=H2CO3 (将CO2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 红 色)58 .碳酸不稳定分解:H2CO3=CO2↑+H2O (将通了CO2的石蕊溶液加热,溶液由 红 色变回 紫 色)59.水通电分解: 2H2O 2H2↑+O2 ↑ (负极放出 H2 ,正极放出 O2 ,体积比为 2:1 ,质量比是 1:8 )60.生石灰(CaO)与水反应:CaO+H2O=Ca(OH)2(此反应 放出 热量)61.加热碳酸氢钠生成碳酸钠和两种氧化物: 2NaHCO3Na2CO3 + H2O + CO2↑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