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一章 第三节 第二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氧化剂和还原剂”是《新课标》中必修课程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中二级标题“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在新人教版教材中位于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本章是连接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纽带。对于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为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本节内容要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的视角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贯穿着整个高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并且为今后的电化学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模型,也会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第1课时的学习已经能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可以从该角度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进行定义,结合初中的知识,学生能说出一些氧化剂和还原剂,并且初中已经学过了化合价的判断,这是本堂课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2.能够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快速判断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
3.能够根据物质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预测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评价目标】
1.通过对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现象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水平。
2.通过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诊断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程度。
3.通过提炼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进阶和思路的结构化。
4. 通过对铜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的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认识水平,初步建立价类二维的物质认知模型。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2.教学难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归纳法(氧化剂和还原剂概念的归纳,对氧化还原反应模型的归纳)。
角色扮演法(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进行角色扮演)。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为此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环节一是“温故知新”,通过对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反应,回顾双线桥分析该反应,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环节二是“总结提升”,通过对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具体分析,提炼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环节三是“基础铺垫”,通过对一些常见物质中的划线元素化合价的判断,使同学们建立起物质中的中心元素的意识,以便快速准确的判断化学变化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环节四是“拓展应用”,通过前三个环节的学习,已经理解了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关系,依据价类二维图预测物质的性质,对前边所学加以拓展应用,并初步建立价类二维的物质分析模型,为后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七、教学流程
八、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温故知新 同学们,我们知道镁条可以在氧气中燃烧,那你们猜一猜,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吗? 观察实验视频,写出该反应。
这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请用双线桥法对这个反应进行分析。 回忆上节课所学,判断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画出双线桥。
在这个反应中,镁和二氧化碳分别做氧化剂和还原剂,你能试着指出谁是氧化剂,谁是还原剂吗? 你能试着给这两个产物起个名字吗? 尝试着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给产物命名,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环节二: 总结提升 根据我们刚刚的分析,同学们能试着提炼一下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吗? 引导同学们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合价的高低,发现化合价与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关系,并告知一条基本规律,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总结归纳,提炼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并发现规律:高价氧化、低价还原,中间价态兼氧还。
环节三: 基础铺垫 同学们,对于这个反应,请你试着分析一下化合价的变化?有些同学判断起来有点困难,所以化合价的判断也是需要加强练习的。同学们,请标出以下这些物质中带点的元素的化合价。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往往是其中心元素,所以同学们在进行化合价的判断时可以优先关注一下中心元素。 标注所给物质的化合价
环节四: 拓展应用 这是铜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从这张图上既可以看出物质类别,又可以看出铜元素的化合价,这两方面都是分析物质性质的很重要的两个角度。同学们,你们可以根据化合价来预测一下这些物质的性质吗? 思考,对物质的性质进行预测。 角色扮演,对本堂课进行总结。
九、板书设计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十、课堂测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Fe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C2O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氧化剂本身被还原,生成氧化产物
D.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不可能是同一物质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Al+6HCl===2AlCl3+3H2↑,Al是还原剂
B.Cl2+H2OHCl+HClO,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2NaCl+H2SO4(浓) Na2SO4+2HCl↑,HCl是还原产物
D.2Fe+3Cl2 ===2FeCl3,FeCl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原剂产物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r2O → CrO,实现该转化需加氧化剂
B.3NO2+H2O===2HNO3+NO,NO2只发生氧化反应
C.KClO3+6HCl(浓)===3Cl2↑+KCl+3H2O,反应中HCl只体现还原性
D.2H2O+2Na===2NaOH+H2↑,反应中H2O被还原
4.下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A.Mg变成MgO时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因此Mg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
B.KMnO4受热分解制O2时,Mn元素被还原
C.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已知存在反应2Fe3++2I-===2Fe2++I2,氧化性:Fe3+ > I2
5.依据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
A.①物质是Fe(OH)3
B.②的物质类别是氧化物
C.Fe(OH)2在空气中可以被氧化
D.Fe → FeCl3,需要加入还原剂
题号(参考答案) 1( B ) 2( C ) 3( D ) 4( A ) 5( D )
质量水平 L1 L1 L3 L3 L2 L2 L2 L2 L3 L1 L4 L1 L2 L2 L1 L2 L2 L2 L4 L3
SOLO U U R R M M M M R U E U M M U M M M E R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